唐宗海

《本草問答》~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卷上二

問曰:黃耆或生漢中,或生甘肅,或生山西,或生北口外,令統以北方立論,有理否?

白話文:

有人問:黃耆生長在漢中、甘肅、山西和北口外,現在想要統一以北方作為論述根據,這樣做有道理嗎?

答曰:雖不必截然在北,然其為性,實皆秉北方水中之陽氣以生,其主北方立論,則就乎得氣之優者而言,故黃耆以北口外產者為佳。蓋天地之陽氣,均由土下黃泉之水中透出於地面,上於天為雲霧,著於物為雨露,交於人為呼吸,只此水中之氣而已。人身之陽氣,則由腎與膀胱氣海之中發出,上循三焦油膜以達於肺,而為呼吸;布於皮毛,而為衛氣,亦只此水中之氣而已矣。水在五行,以北方為盛,故補氣之藥皆以北方產者為良。漢中甘肅所產黃耆,根體多實,氣不盛而孔道少;山西所產,體略虛松,以氣略盛,內有通氣之孔道,故略虛松。猶不及北口外所產者,其體極松,以內中行水氣之孔道更大,故知其氣為更盛。蓋黃耆根長數尺,深入土中,吸引土下黃泉之水,以上生其苗葉,氣即水也,引水即是引氣,根中虛松竅大者,所引水氣極多,故氣盛而補氣。人身氣生於腎,由氣海上循油膜而達口鼻,與黃耆之氣由松竅而上苗葉者無異。耆之松竅象人身油膜中亦有通水之松竅油膜者,三焦也,故謂黃耆為三焦油膜中藥。其能拓里達表,皆取黃耆從油膜中,而上行外通之義也。且黃耆外皮紫黑水火之間色也,惟其秉水中之陽氣,故成此水火之間色。三焦相火水中之陽,名曰少陽。黃耆中通象三焦,引水泉之氣,以上生苗葉是秉水中之陽而生者也,故有水火之間色,而為三焦之良藥,其氣類有如是者。耆之肉理色黃味甘,土之色味也,黃耆入土最深又得土氣之厚,所以黃耆又大補脾。今人不知身中綱膜是三焦,又不知綱膜上之膏油即是脾之物,不知膜與油相連,又安知黃耆補脾土,達三焦之理哉?能知綱膜是三焦,膏油屬脾土,則知黃耆歸脾經。達三焦之理矣!

白話文:

回答說:雖然不一定完全生長在北方,但黃耆的本性實際上都秉承北方的水中陽氣而生長。強調北方立論,是就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而言,所以黃耆以北口外產的為佳。天地間的陽氣,都是由地下的黃泉之水中透出地面,上升到天空中形成雲霧,附著在萬物上成為雨露,與人體結合成為呼吸,僅此水中之氣而已。

人體的陽氣,則是由腎與膀胱氣海之中發出,向上沿著三焦油膜到達肺,而成為呼吸;分佈在皮毛,而成為衛氣,也僅此水中之氣而已。水在五行中,以北方最盛,所以補氣的藥物都以北方產的為好。漢中甘肅生產的黃耆,根部長得很實,氣不充沛而孔道少;山西生產的,形態稍鬆,因氣稍充盈,裡面有通氣的孔道,所以稍鬆。但仍比不上北口外生產的,其形態十分鬆散,因為裡面運行水氣的孔道更大,所以知道它的氣更充盈。黃耆的根長數尺,深入地中,吸收地下的黃泉之水,以此生長它的嫩枝嫩葉,氣就是水,吸收水就是吸收氣,根部虛鬆孔大的,吸收的水氣極多,所以氣盛而能補氣。

人體的氣生於腎,由氣海上沿著油膜到達口鼻,與黃耆的氣由鬆散的孔道而往上生長嫩枝嫩葉是一樣的。黃耆的鬆散的孔道像人體油膜中也有通水的鬆散的孔道油膜,三焦就是油膜,所以說黃耆是三焦油膜中的藥物。它能拓展裏部而到達體表,都是取黃耆從油膜中,而向上向外通行的道理。並且黃耆的外皮紫黑,是水火之間的顏色,正因為它秉承水中之陽氣,所以形成這種水火之間的顏色。

三焦相火是水中之陽,稱為少陽。黃耆裡面通暢像三焦,吸收水泉之氣,以此生長嫩枝嫩葉,這是秉承水中之陽而生長的,所以有水火之間的顏色,而成為三焦的良藥,它的氣類是這樣的。黃耆的肉理顏色黃,味道甘,是土的顏色和味道,黃耆深入土中最深又得到土氣的厚重,所以黃耆又大補脾。如今的人不知道人體內的綱膜是三焦,又不知道綱膜上的膏油是脾的物質,不知道膜與油相連,又怎能知道黃耆補脾土,到達三焦的道理呢?能夠知道綱膜是三焦,膏油屬於脾土,就知道黃耆歸脾經。瞭解三焦的道理了!

問曰:肉桂生於南方,秉地二之火,以入血分固矣。乃仲景腎氣丸用之取其化氣,而非取其化血,此又何說?

白話文:

有人問,肉桂生長在南方,秉承著土地的火氣,用以入血分來固護,為什麼仲景的腎氣丸是用它來取化氣的作用,而不是取化血的作用呢?這又是什麼說法?

答曰:血無氣不行,氣無血不附,氣血二字原非判然兩端。且其化氣乃仲景之妙用,非肉桂之本性也,人身之氣,生於腎中一陽,實則借鼻孔吸入之天陽,歷心系,引心火下交於腎,然後蒸動腎水,化氣上騰,出於口鼻。仲景腎氣丸多用地黃、山藥、丹皮、茱萸以生水,用苓、澤以利水,然後用桂導心火以下交於水,用附子振腎陽以蒸動其氣。肉桂之能化氣者,如此,乃仲景善用肉桂之妙。非肉桂自能化氣也,若單用肉桂,及合血分藥用則多走血分,不是氣分之藥矣!又如桂枝色赤味辛,亦是人心肝血分之藥。而五苓散、桂苓甘草五味湯均取其入膀胱化氣,非桂枝自能化氣。實因苓澤利水,引桂枝入於水中,以化水為氣,與腎氣之用肉桂其義相近,不得單言桂枝,便謂其能化氣也。至如黃耆五物湯治血痹,當歸四逆湯治身痛,皆取桂枝溫通血脈,可知心火生血。而秉火氣者,入於血分乃是一定之理。

問曰:入氣分入血分,其理未易明也,請再言之。

白話文:

回答說:血不靠氣則不能流動,氣不依附於血則不能聚集,氣血二字本來就不是截然分開的兩種東西。而且說桂枝可以化氣是仲景的妙用,並不是桂枝的本性。人體的氣,產生於腎臟中的陽氣,實際上是藉著吸入鼻中的陽氣,傳遍心臟系統,引導心火往下交合於腎臟,然後蒸騰腎臟的水分,化為氣往上升,從口鼻中呼出。仲景的腎氣丸裡大多用地黃、山藥、丹皮、茱萸來生水,用茯苓、澤瀉來利水,然後用桂枝引導心火向下交合於水,用附子振奮腎臟的陽氣來蒸騰其氣。

肉桂之所以能化氣,就像這樣,是仲景善用肉桂的妙用,並不是肉桂自己就能化氣。如果單用肉桂,或者把它和補血藥一起用,那麼它就會偏向於補血,而不是補氣的藥了!再比如桂枝呈紅色的,而且滋味辛辣,也是補心肝血分之藥。而五苓散、桂苓甘草五味湯都取其進入膀胱化氣的作用,並不是桂枝自己就能化氣。實際上是因為茯苓、澤瀉利水,引桂枝進入水中,把水化為氣。這個用法與腎氣丸裡用肉桂的道理很相似,不能單說桂枝,就說它能化氣。至於像黃耆五物湯治療血痹,當歸四逆湯治療半身疼痛,都是取桂枝溫通血脈,由此可知心火可以生血。而秉承心火之氣的藥物,進入血分是必然的道理。

詢問道:氣分與血分的分類,其道理不易明瞭,請再說明一下。

答曰:秉於天水而生者入氣分,秉於地火而生者入血分。氣本於天,味本於地,氣厚者入氣分,味厚者入血分。入氣分者走清竅,入血分者走濁竅。有如大蒜,氣之厚者也,故入氣分走清竅,上為目瞀而下為溺臭。海椒味之厚者也,故入血分走濁竅,上為口舌糜爛而下為大便辣痛。觀此二物,即知入氣分入血分之辨矣!蓋得天水之氣而生者,入氣分,人參、黃耆最顯者也。外如澤瀉、苡仁生於水而利水,二物同而不同。苡仁生於莖上,則化氣下行,引肺陽以達於下。澤瀉生於根下,則化氣上行,引腎陰以達於上。百合花覆如天之下垂,旋覆花滴露而生,本天之清氣,故皆入氣分,以斂肺降氣。鐘乳石下垂,象天石又金之體也,故主鎮降肺氣。蛤蚧生石中,得金水之氣,故滋肺金,功專利水,其能定喘者,則以水行則氣化,無痰飲以阻之故喘自定。麥冬、天冬秉水陰者,皆能滋肺以清氣分。龍乃水中陽物,世所用龍骨系土中石品,非水族也。然既成為龍形,則實本天一水中之陽氣而生,既成龍形,又不飛騰。假石以為質,潛藏於土中,是秉天水之陽以歸於地下,故能潛納腎氣,收斂心神,皆用其潛納陽氣之義耳。茯苓乃松之精汁流注於根而生,是得天之陽以下返其宅者也。下有茯苓,其松顛上有茯苓苗,名威喜芝。苓在土中,氣自能上應於苟,得松之精則有木性,能疏土也。凝土之質,味淡色白,功主滲利,能行水也。其氣不相連接,自上應於苗,故能化氣上行而益氣,西人以松香搓發電氣,謂松香中電氣最多。松香淪入地中,變生茯苓,內含電氣,其氣上應於苗,亦如電線之相貫而已。然西法名為電氣,中國只名為陽氣。松脂秉陽之精,淪入於地,化為茯苓,陽氣所發,遙遙貫注,是生威喜芝,非氣化之盛。惡能如是,人身之氣乃水中一陽所化,茯苓以質之滲行其水,而氣之陽助其化,所以為化氣行水之要藥。以上所論,皆得天水之陽而生,故皆入氣分。其他入血分者,則必得地火之味而生,如當歸川芎是。蓋人身之血,是由胃中取汁得心火化赤遂為血,既化為血,乃溢於脈,轉樞於胞宮,而肝司之。故凡入血分之藥,皆得地火之氣味,而兼入肝木。當歸辛苦,是得地火之味,其氣微溫,得木之性,而質又油潤;得地之濕,故能化汁;助心生血,以行於肝。別錄本草有謂:「當歸過於辛溫,行血之功有餘,生血之功不足。」不知人身之血是中焦受氣取汁,上騰於肺部,入於心,奉心火之化乃變赤色而為血。西醫言飲食之汁上肺,至頸會管,遂為紅色,下入心房。合觀此說,總見奉心火之化,而變為血《內經》所謂心生血者,此也。當歸辛苦溫烈之氣,正所以出心火之化,以其油潤生汁,以其辛溫助心火之化。其功專生血,更無別藥可以比擬也。仲景和血之方無過於溫經湯,生血之方無過於復脈湯。溫經湯辛溫降利,與川芎同功。復脈湯辛溫滋潤,與當歸同功。知心火化液為血,則知復脈湯之生血,並知當歸為生血之藥也。川芎味更辛苦,得木火之性尤烈,質不柔潤,性專走竄,故專主行心肝之血。夫苦者,火之味也,苦而兼辛則性溫而有生血之功。若但苦而不辛,則性涼而專,主泄血。紅花色赤,自入血分;而味苦,則專能泄血。又凡花性皆主輕揚,上行外走,故紅花泄肌膚脈絡在外在上之血。丹皮色味亦類紅花,而根性下達,與花不同,故主在內及泄中下焦之血。桃花紅而仁味苦,皆得地火之性味者也,仁又有生氣,故桃仁能破血,亦能生血。茜草色赤味苦根甚長,故下行之力更重,專能降泄行血也。

白話文:

回答說:承蒙天水而生的,進入肺部氣分;承蒙地火而生的,進入血液血分。氣的根源在於天,味的根源在於地,氣濃鬱的進入肺部氣分,味濃鬱的進入血液血分。進入肺部氣分的運行清明,進入血液血分的運行渾濁。像大蒜一樣,氣濃厚的,所以進入肺部氣分運行清明,向上走眼睛昏花,向下走小便臭。海椒,味濃厚的,所以進入血液血分運行渾濁,向上走嘴舌糜爛,向下走大便辛辣疼痛。

觀察這兩種東西,就可以知道進入肺部氣分和進入血液血分的差異了!凡是得到天水之氣而生的,進入肺部氣分,人參、黃耆是最明顯的。至於像澤瀉、薏苡仁生於水中而利水,這兩種東西相同而不同。薏苡仁生於莖上,就化氣向下運行,引導肺部陽氣到達下部。澤瀉生於根下,就化氣向上運行,引導腎陰到達上部。百合花倒掛如天空垂下,旋覆花滴露而生,具有天然的清明之氣,所以都進入肺部氣分,以收斂肺部、降低氣息。鐘乳石垂下,像天石又像金屬的體積,所以能夠鎮定收斂肺氣。蛤蚧生於山石中,得到金水之氣,所以滋潤肺部的金屬性,功能專門利水,它能夠定喘,是由於水運行了氣就化了,沒有痰飲阻住,所以喘就自然平定了。麥冬、天冬承蒙水陰的滋潤,都能夠滋潤肺部以清明肺部氣分。龍是水中陽物,世人所使用的龍骨是泥土中的石類,不是水族。然而既然成為龍形,那就是真實地承蒙天然一水中陽氣而生,既成了龍形,卻不飛騰。

假託石頭作為質地,潛藏於泥土中,這是承蒙天水之陽而歸於地下,所以能夠潛藏納入腎氣,收斂心神,都是利用它潛藏納入陽氣的道理罷了。茯苓是松樹的精華汁液流注於根部而生,那是得到天之陽氣而回返其居所的緣故。下面有茯苓,而松樹頂上有茯苓苗,名稱為威喜芝。茯苓在土中,氣能夠自動應於茯苓苗,得到松樹的精華就有木性,能夠疏通泥土。茯苓的質地堅固,味道清淡顏色白色,功能主治滲利,能夠運行水。它的氣不是互相連接的,自動應於茯苓苗,所以能夠化氣向上運行而增益氣息,西方人用松香搓頭髮產生電力,認為松香中電力最多。松香埋入地中,變成茯苓,內含電力,它的氣向上應於茯苓苗,也像電線互相貫通罷了。然而西方稱之為電力,中國只稱之為陽氣。松脂承蒙陽氣的精華,埋入於地,變成茯苓,陽氣發出,遙遙貫注,這就是生長威喜芝,不是氣化旺盛,怎麼能夠這樣呢?人體的氣是水中一陽化生的,茯苓以它的質地滲行其水,而氣之陽幫助其化生,所以成為化氣行水的要藥。

以上所討論的,都得到天水之陽而生,所以都進入肺部氣分。其他進入血液血分的,就必定得到地火之味而生,像當歸、川芎就是如此。蓋人體的血液,是由胃中吸收汁液得到心火化成紅色遂成為血液,既化成血液,就溢於脈絡,轉動於子宮,而肝臟支配它。所以凡是進入血液血分的藥物,都得到地火之氣味,而兼入肝木。當歸辛辣辛苦,是得到地火之味,它的氣微溫,得到木性,而質地又油潤;得到地之濕潤,所以能夠化汁;幫助心臟產生血液,以運行於肝臟。別錄本草有提到:「當歸過於辛溫,運行血液的功效有餘,產生血液的功效不足。」不知道人體的血液是中焦受氣吸收汁液,上升於肺部,進入於心臟,奉心火化生才變成紅色而為血液。西方醫師說飲食的汁液上升於肺部,到達頸部會合管脈,遂成為紅色,下入心房。

總觀此說,總見奉心火化生,而變成血液,《內經》所謂心臟產生血液的,就是這個道理。當歸辛辣辛苦溫烈之氣,正是所以出心火之化,以其油潤產生汁液,以其辛溫幫助心火化生。它的功效專門產生血液,再也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比擬了。仲景調理血液的方劑沒有超過溫經湯的,產生血液的方劑沒有超過復脈湯的。溫經湯辛溫降利,與川芎功效相同。復脈湯辛溫滋潤,與當歸功效相同。知道心火化液為血,就知道復脈湯產生血液,並且知道當歸為產生血液的藥物。川芎味道更加辛辣辛苦,得到木火之性尤其強烈,質地不柔潤,性專走竄,所以專門支配運行心肝的血液。苦的,是火的味道,苦而兼辛則性溫而有產生血液的功效,如果只苦而不辛,則性涼而且專一,主治泄血。

紅花顏色紅色,自動進入血液血分;而味道苦,則專能泄血。又凡是花性都主治輕揚,上升外走,所以紅花泄露肌膚脈絡在外在上之血。丹皮顏色味道也像紅花,而根性下達,與花不同,所以主治在內及泄中下焦之血。桃花紅而仁味苦,都得到地火之性味,桃仁又有生氣,所以桃仁能破血,亦能生血。茜草顏色紅色味道苦根甚長,所以下行之力更重,專能降泄運行血液。

問曰:若得火味,其入心清火泄血,理可知矣。惟辛味之品是得肺金之味者,乃亦能入血分。如肉桂、桂枝、紫蘇、荊芥,此又何說?

白話文:

問道:如果獲得火味,其作用是清心火,宣洩血液,道理可以理解。只有辛味之品是獲得肺金之味者,才也能夠進入血液之中。例如肉桂、桂枝、紫蘇、荊芥,這又是什麼道理?

答曰:凡藥得酸味者,皆得金收之性,得辛味者,皆得木溫之性,此乃五行相反相成之理。心火生血尤賴肝木生火,此是虛則補其母之義,故溫肝即是溫心。肉桂大辛,則大溫,雖得金味,而實成為木火之性,故主人心肝血分,以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張仲景復脈湯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也。遠志之性亦同桂枝,但桂枝四達,遠志則系根體,又極細,但主內入心經以散心中滯血而已。不獨草木本火味者入血分,有如馬為火畜,故馬通亦能降火以行血。棗仁秉火之赤色,故亦入心養血,總見血生於心。大凡得地火之性味者,皆入血分也。

問曰:生地質潤,中含水液,阿膠濟水煎成,性本水陰。二藥皆能生血,何也?

白話文:

問題:如果一種藥物具有火的特性,它可以進入心臟,清除火氣和排出血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些具有辛味的藥物,代表肺部的金的特性,它們也能進入血液。像是肉桂、桂枝、紫蘇、荊芥這些藥物,這又是怎麼解釋的呢?

回答道:無論是什麼藥,只要具有酸味,皆具有金收固斂的性質;具有辛味,皆具有木溫散發的性質。這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心火生血,特別依賴肝木來生火,這是「虛則補其母」的道理,所以溫暖肝臟,也就是溫暖心臟。肉桂味辛,性大溫。雖然具有金味,但實際屬木火之性,所以歸屬於心肝血分,以幫助血液的化生源頭。桂皮尤其能夠上行。張仲景的復脈湯使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的功能。遠志的性質也與桂枝相同,只是桂枝能四處到達,而遠志則為根部,又極為細小,但主要作用是進入心經,以散去心臟中的瘀血。不只草木本火的滋味能進入血分,像馬是火畜,所以馬通也能降火以行血。棗仁具有火的赤色,所以也能入心養血。總之,具有「地火」性質的藥物,都能歸屬血分。

有人問說, 生地質潤之品,性味偏涼,且含有水液,阿膠需要以水煎煮才能製成,本性是陰寒的。這兩種藥物皆能生血,這是為什麼呢?

答曰:離卦中之陰爻即坎水也,阿膠、生地以水濟火,正是以坎填離,有此陰汁,而後得心火化赤,即為血矣!正《內經》中焦取汁,奉心火變赤為血之理,知血之生化,凡入血分之藥從可知矣。

白話文:

答曰:離卦中之陰爻即坎水也,阿膠、生地以水濟火,正是以坎填離,有此陰汁,而後得心火化赤,即為血矣!這就符合《內經》中焦取汁,奉心火變赤為血的道理,知道了血的生化,凡是補血藥的藥性就可以知道了。

問曰:南北地有不同,所生之藥,既有水火血氣之分,先生已言之矣。至於東西中央,豈無異致?何以不論及耶?

白話文:

有人問道:南北區域有不同,生長的藥物,既有水火血氣的不同,先生已經說過了。至於東西、中央,難道沒有不同的特性嗎?為什麼不討論這個呢?

答曰:南北水火,其顯分者也,況陰陽摩蕩,南未嘗不得北氣,北未嘗不得南氣。至於東西循環,中央四達,其氣錯行,故可不分。然亦有可分別者,如青礞石、化紅皮荔枝核,皆秉東方木氣者也。或能平肝以行痰,或能散肝以解鬱。皆以東方產者,為得木氣之全,故此等藥廣東產者為佳。川貝母、生石膏桑白皮,皆秉西方金氣而生,或利肺降痰,或清金去熱,皆以西方產者,為得金氣之清,故此等藥以川西產者為佳。至於李用東行根、石榴,用東向者皆取得木氣也;側柏葉皆西指,取用必取西枝,只是取其得金氣耳。至於中央備東南西北之四氣,而亦有獨得中央之氣者,如河南居天下之中,則產地黃。人見地黃黑色,不知其未經蒸曬,其色本黃。河南平原土厚水深,故地黃得中央濕土之氣而生,內含潤澤土之濕也。人徒見地黃蒸成色黑,為能滋腎之陰,而不知其實滋脾陰。《內經》云:脾為陰中之至陰,地黃以濕歸脾,脾陰足則肝腎自受其灌溉。山藥亦以河南產者為佳,味甘有液,是得土濕之氣,功能補脾,亦補脾之陰也。惟山藥色白,則得土中之金氣,故補脾而兼益肺。地黃能變黑色,實得土中之水氣。故潤脾而兼滋腎。雖同產一地,而有種類形色之不同,故功亦略異。

白話文:

答曰:南北水火,兩者的差異很明顯,況且陰陽交合,南方也未必不能得到北方的氣息,北方也未必得不到南方的氣息。至於東西之間的循環,中央四面相通,其氣息錯綜交錯,因此可以不分。但是也有可以區分的,例如青黛、化橘紅、荔枝核,這些都秉承著東方木氣。有的可以平肝理氣,有的可以疏肝解鬱。這些都是產自東方的,因為能得到完整的木氣,所以廣東產的這些藥材較好。川貝母、生石膏、桑白皮,這些都秉承著西方金氣而生,有的可以宣肺化痰,有的可以清金降火。這些都是產自西方的,因為能得到金氣的澄清,所以川西產的這些藥材較好。至於李樹上的根莖、石榴,使用東向的都能取得木氣;側柏葉都指向西方,取用一定要取西邊的枝條,只是取其獲得金氣罷了。至於中央具備東南西北四種氣息,但也有獨得中央之氣的,例如河南位於天下之中,產生地黃。人們見地黃呈黑色,卻不知道它是未經過蒸曬,其顏色原本是黃色的。河南平原土壤肥厚,水源充足,因此地黃能得到中央濕土之氣而生長,內含濕潤泥土的濕氣。人們只看到地黃蒸曬後呈黑色,認為它能滋補腎陰,卻不知它實際上滋補脾陰。《內經》中說:脾是陰中之至陰,地黃以濕氣歸脾,脾陰充足,肝腎自然得到滋潤。山藥也以河南產的較好,味道甘甜多汁,是得到了泥土濕潤之氣,功能補脾,也補脾陰。唯獨山藥呈白色,是得到了泥土中的金氣,因此補脾的同時也能滋益肺。地黃能變成黑色,實際上是得到了泥土中的水氣。因此潤脾的同時也能滋腎。雖然同產於一地,但是種類形色不同,因此功效也略有不同。

答曰:南北水火,它們的分別很明顯了,更何況陰陽交錯變化,南方不一定沒有北方的氣,北方也不一定沒有南方的氣。至於東西交替循環,中央四通八達,它的氣相互運行,所以可以不加區分。但是卻也有可以區別的,比如青石、生紅皮荔枝核,都稟承了東方木氣。或能平肝以去除痰,或能散肝以解鬱。都是由於產於東方,能夠得到木氣的精華,所以這類藥廣東生產的最好。

川貝母、生石膏、桑白皮,都稟承了西方金氣而生,或利肺降痰,或清金去熱,都是由於產於西方,能夠得到金氣的精華,所以這類藥川西生產的最好。至於李樹東行根、石榴,取東向的都得到了木氣;側柏葉都指向西方,取用必定採摘西枝,只是取它得到金氣而已。至於中央具備東南西北四氣,而也有單獨得到中央之氣的,比如河南位於天下中間,就產地黃。人們看到地黃是黑色的,不知道沒有經過蒸曬的,本身是黃色的。河南平原土地肥沃水深,所以地黃得到中央濕土之氣而生,內含滋潤土之濕。

人們都只是看到地黃蒸成黑色,能夠滋補腎陰,而不知道實際滋補的是脾陰。《內經》說:脾為陰中之至陰,地黃以濕歸脾,脾陰足則肝腎自然受到它的滋潤。山藥也是河南產的最好,味道甘甜汁液多,這就是得到了土濕之氣,功能補脾,也補脾陰。只有山藥顏色白,就得到了土中的金氣,所以補脾而兼益肺。地黃能變黑色,實際上得到了土中的水氣。所以潤脾而兼滋腎。雖然同產一地,卻有種類形色不同,所以功效也有略微差異。

白話文:

答曰:南北水火,它們的不同已經很明顯了,更何況陰陽交錯變化,南方不一定沒有北方的氣候,北方也不一定沒有南方的氣候。至於東西交替循環,中央四通八達,它的氣候互相運行,所以可以不加區分。但是卻也有可以區別的,比如青石、生紅皮荔枝核,都稟承了東方木氣。或能平肝以去除痰,或能散肝以解鬱。都是由於產於東方,能夠得到木氣的精華,所以這類藥廣東生產的最好。

川貝母、生石膏、桑白皮,都稟承了西方金氣而生,或利肺降痰,或清金去熱,都是由於產於西方,能夠得到金氣的精華,所以這類藥川西生產的最好。至於李樹東行根、石榴,取東向的都得到了木氣;側柏葉都指向西方,取用必定採摘西枝,只是取它得到金氣而已。至於中央具備東南西北四氣,而也有單獨得到中央之氣的,比如河南位於天下中間,就產地黃。人們看到地黃是黑色的,不知道沒有經過蒸曬的,本身是黃色的。河南平原土地肥沃水深,所以地黃得到中央濕土之氣而生,內含滋潤土之濕。

人們都只是看到地黃蒸成黑色,能夠滋補腎陰,而不知道實際滋補的是脾陰。《內經》說:脾為陰中之至陰,地黃以濕歸脾,脾陰足則肝腎自然受到它的滋潤。山藥也是河南產的最好,味道甘甜汁液多,這就是得到了土濕之氣,功能補脾,也補脾陰。只有山藥顏色白,就得到了土中的金氣,所以補脾而兼益肺。地黃能變黑色,實際上得到了土中的水氣。所以潤脾而兼滋腎。雖然同產一地,卻有種類形色不同,所以功效也有略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