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問答》~ 卷上 (1)
卷上 (1)
1. 卷上
受業登州張士讓伯龍參
蜀天彭唐宗海容川著
白話文:
學生登州張士讓,字伯龍,參見老師。
蜀地天彭人唐宗海,字容川,撰寫此書。
2. 卷上一
問曰:,藥者,昆蟲土石、草根樹皮等物,與人異類,而能治人之病者,何也?
答曰:,天地只此陰陽二氣流行,而成五運(金木水火土為五運),對待而為六氣(風寒濕燥火熱是也)。人生本天親地,即秉天地之五運六氣以生五臟六腑。凡物雖與人異,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氣以生,特物得一氣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設人身之氣偏勝偏衰則生疾病,又借藥物一氣之偏,以調吾身之盛衰,而使歸於和平,則無病矣!蓋假物之陰陽以變化人身之陰陽也,故神農以藥治病。
問曰:,神農嘗藥,以天地五運六氣配人身五臟六腑,審別性味,以治百病,可謂精且詳矣!乃近出西洋醫法,全憑剖視,謂中國古人未見臟腑,托空配藥不足為憑,然歟?否歟?
答曰:,不然,西人初創醫法,故必剖割方知臟腑,中國古聖定出五臟六腑諸名目,皎然朗著。何必今日再用剖割之法?當神農時,創立醫藥,或經剖視,或果聖人洞見臟腑,均不必論,然其定出五臟六腑之名目而實有其物,非親見臟腑者,不能安得。謂古之聖人未曾親見臟腑耶!靈樞經云:五臟六腑可剖而視也。據此經文則知古聖已剖視過來,且西洋剖視只知層折,而不知經脈;只知形跡,而不知氣化。與中國近醫互有優劣。若與古聖內經本經較之,則西洋遠不及矣!
問曰:,西人謂彼用藥全憑試驗,中國但分氣味以配臟腑,未能試驗,不如西法試驗之為得也,其說然歟?
答曰:,中國經神農嘗藥,定出形色、氣味、主治臟腑百病,絲毫不差、所謂嘗藥即試驗也。歷數聖人之審定,蓋已詳矣!豈待今日始言試驗哉?
問曰:,辨藥之法,以形色氣味分別五行,配合臟腑,主治百病,是誠藥理之大端矣!而物理相感又有不在形色氣味上論者。譬如珀琥拾芥,磁石引針,陽起石能飛昇,蛇畏蜈蚣,蜈蚣畏蟾蜍,蟾蜍畏蛇,相制相畏,均不在形色氣味上論,又何故也?
答曰:,此以其性為治者也,夫辨藥之形色氣味,正以考其性也,果得其性,而形色氣味之理已賅。故凡辨藥,先須辨性。有如磁石,久則化成鐵,是鐵之母也。其引針者,同氣相求,子來就母也,以藥性論之,石屬金而鐵屬水,磁石秉金水之性,而歸於腎,故其主治能從腎中吸肺金之氣,以歸於根。琥珀乃松脂入地所化松,為陽木,其脂乃陽汁也。性能黏合,久則化為凝吸之性。蓋其汁外凝,其陽內斂。擦之使熱,則陽氣外發而其體黏。停擦使冷,則陽氣內返而其性收吸。故遇芥則能黏吸也。人身之魂陽也,而藏於肝血陰分之中,與琥珀之陽氣斂藏於陰魄之中,更無以異,是以琥珀有安魂定魄之功。西洋化學謂磁石、琥珀內有電氣,其能吸引者,皆是電氣發力,能收引之也。有陰電,有陽電。凡物中含陽電者,遇有陰電之物即吸;含陰電者,遇有陽電之物即吸。若陰電遇陰電之物即相推,陽電遇陽電之物亦相推,其論甚悉!琥珀能拾芥而不能吸鐵,磁石能吸鐵而不能拾芥,以所含之電氣不同也。然西人單以氣論,猶不如中國兼以質論,則其理尤為顯然。磁石之質類鐵,故以類相從而吸鐵。琥珀之質能黏,故以質為用而抬芥。辨藥性者,所貴體用兼論也。陽起石生於泰山山谷,為雲母石之根。其山冬不積雪,夏則生云,積陽上升。故或乘火氣而上飛,或隨日氣而升騰也。凡人病陽氣下陷,陽物不舉者,用以升舉陽氣,亦以陽助陽之義而已矣!蛇形長,是秉水氣。行則曲折,是秉太氣。在辰屬已,在象居北,在星象蒼龍。總觀於天,知蛇只是水木二氣之所生也。蜈蚣生於南方乾燥土中而味大辛,是秉燥金之氣所生。蛇畏蜈蚣者,金能制木也。蜈蚣畏蟾蜍者,以蟾蜍秉水月之精生於濕地,是秉濕土之氣所生,濕能勝燥,故蜈蚣畏蟾蜍也。蟾蜍畏蛇,則又是風能勝濕,木能剋土之義。趁此以求,則凡相畏相使相反之理皆可類推。
白話文:
[卷上一]
問:藥物來自昆蟲、土石、草根、樹皮等與人不同的東西,卻能治療人體疾病,這是為什麼?
答:天地間陰陽二氣運行,形成金木水火土五運,並由此產生風寒濕燥火熱六氣。人生於天地之間,受天地五運六氣的影響,而形成五臟六腑。雖然萬物與人不同,但都源於天地之氣,只是萬物只吸收天地之氣的某一方面,而人則吸收天地之氣的全部。如果人體的氣偏盛或偏衰,就會生病。我們可以用藥物中某種偏向的氣,來調節人體氣的盛衰,使之恢復平衡,這樣就不會生病了。總之,是利用外物的陰陽來變化人體的陰陽,所以神農才能用藥治病。
問:神農嚐百草,根據天地五運六氣與人體五臟六腑的關係,仔細辨別藥物的性味,用以治療百病,可謂精確詳盡!但是近代西方醫學,全憑解剖,認為中國古代的人沒有見過臟腑,憑空配藥不足為憑,這是對的嗎?
答:不是這樣的。西方人剛開始創立醫學,所以必須透過解剖才能了解臟腑。而中國古代聖賢早已明確地制定了五臟六腑的名稱,非常清晰明確。為什麼今天還要用解剖的方法呢?神農創立醫藥之初,可能是經過解剖,也可能是聖人憑藉智慧洞察臟腑,這些都不必深究。但重要的是,他們確立了五臟六腑的名稱,而且確實存在這些臟腑,如果不是親眼見過臟腑,是無法確定的。難道說古代聖人從未見過臟腑嗎?《靈樞經》說:「五臟六腑可以剖開來觀察。」根據這段經文,我們知道古代聖人已經解剖過了。而且,西方的解剖只知道臟腑的層次結構,卻不知道經脈;只知道形狀,卻不知道氣化。與中國近代醫學相比,各有優劣。如果與古代聖人的內經相比,西醫則遠遠不如。
問:西方人說他們用藥全憑實驗,中國醫學只分藥物的氣味來配伍臟腑,沒有做實驗,不如西方的實驗方法,這個說法對嗎?
答:中國醫學在神農嚐百草的基礎上,已經明確了藥物的形色、氣味、主治臟腑和各種疾病,絲毫不差,所謂的嚐百草本身就是一種實驗。經過歷代聖賢的考證,已經非常詳盡了!豈待今日才談實驗呢?
問:辨別藥物的方法,是根據藥物的形色氣味,配合五行,進而配伍臟腑,治療百病,這是藥理的大綱!但是物理上的相互感應,有些卻不在形色氣味上考慮。例如琥珀拾芥,磁石引針,陽起石能飛昇,蛇畏蜈蚣,蜈蚣畏蟾蜍,蟾蜍畏蛇,這些相互克制、相互畏懼的現象,都不在形色氣味上考慮,這是為什麼?
答:這是從藥物的特性來治療的。辨別藥物的形色氣味,正是為了探究其特性。如果明白了藥物的特性,那麼形色氣味的道理也就包含在其中了。所以,辨別藥物,首先要辨別其特性。例如磁石,時間久了會變成鐵,它是鐵的母體。它能吸引針,是因為同氣相求,子來就母。從藥性來說,石屬金而鐵屬水,磁石秉金水之性,歸於腎,所以它能從腎中吸收肺金之氣,以歸於根本。琥珀是松脂埋入地下變化的產物,屬陽木,其脂是陽液。它的特性是黏合,時間長了,就具有凝聚吸附的特性。因為它的汁液外凝,陽氣內斂。摩擦生熱,陽氣外發,所以它具有黏性。停止摩擦使其變冷,陽氣內斂,所以它有吸附性。所以它能吸附芥子。人體的魂是陽,而藏於肝血陰分之中,與琥珀的陽氣斂藏於陰魄之中,沒有什麼不同,所以琥珀有安魂定魄的功效。西方化學認為磁石、琥珀內部有電氣,它們的吸引力都是電氣的作用。有陰電,有陽電。凡是含有陽電的物質,遇到陰電的物質就會吸附;含有陰電的物質,遇到陽電的物質就會吸附。如果陰電遇到陰電,就會互相排斥;陽電遇到陽電,也會互相排斥,他們的論述非常詳盡!琥珀能拾芥卻不能吸鐵,磁石能吸鐵卻不能拾芥,是因為它們含有的電氣不同。但是西方人只從氣的方面論述,不如中國醫學兼顧物質的方面論述,這樣道理就更加明顯了。磁石的質地像鐵,所以同類相吸而吸鐵。琥珀的質地能黏,所以利用其質地而拾芥。辨別藥性,貴在兼顧物質和作用。陽起石生長在泰山山谷,是雲母石的根。泰山冬天不積雪,夏天則雲氣滋生,陽氣上升。所以它有時會藉助火氣向上飛昇,有時會隨著日光而上升。凡是人體陽氣下陷,陽痿的疾病,可以用它來提升陽氣,也是以陽助陽的意思而已!蛇的身體細長,是秉承了水氣。它行動時曲折蜿蜒,是秉承了太氣。它在辰屬已,在方位上屬北,在星象上屬蒼龍。總之,從天象觀察,可知蛇是由水木二氣所生的。蜈蚣生活在南方乾燥的土地中,味道辛辣,是秉承了燥金之氣所生。蛇畏蜈蚣,是因為金能克木。蜈蚣畏蟾蜍,是因為蟾蜍秉承了水月之精,生活在潮濕的地方,是秉承了濕土之氣所生,濕能勝燥,所以蜈蚣畏蟾蜍。蟾蜍畏蛇,又是風能勝濕,木能克土的意思。以此類推,所有相互克制、相互利用、相互相反的道理,都可以推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