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醫旨緒余》~ 上卷 (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2)

1. 五、問三才所同者於人身何以見之

生生子曰:人之與天地萬物同者,同此理氣也。朱子曰:人之與物,本天地之一氣,同天地之一體也,故能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皇極經世》曰:天有四時,地有四支。四支各有脈也,一脈三部,一部三候,以應天數。神統於心,氣統於腎,形統於首,形氣交而神主其中,三才之道也。

《攖寧生卮言》曰:天地非大氣鼓韝,則寒暑不能以時,潮汐不能以訊,霜露冰雪不能以其候;人身非此氣鼓韝,則津液不得行,呼吸不得息,血脈不得流通,糟粕不得傳送也。《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卮言》曰:人首尊而足卑。天地奠位也,脾肺相為母子,山澤通氣也;肝膽主怒與動,雷風之相搏也;心高腎下,水火不相射也。此人之所以與天地參而為三也。

白話文:

生生子說:人與天地萬物相同的地方,在於都具有相同的理和氣。朱子說:人與萬物,本來都是天地間同一股氣所化生,同屬於天地這個整體,所以能夠與天地並列而成為三才。《皇極經世》說:天有四季,地有四肢。四肢各有脈絡,一條脈絡有三個部位,一個部位有三種脈象,用來對應天數的變化。神明統屬於心,氣機統屬於腎,形體統屬於頭部,形體和氣機相互交融,而神明則主宰其中,這就是三才的道理。

《攖寧生卮言》說:天地如果沒有大氣的鼓動,寒冷和暑熱就不能按時出現,潮汐就不能按規律漲落,霜露冰雪也不能按季節出現;人體如果沒有這股氣的鼓動,那麼津液就不能運行,呼吸就不能順暢,血脈就不能流通,糟粕就不能被排出。《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咽喉相通,風氣與肝相通,雷氣與心相通,穀氣與脾相通,雨氣與腎相通。六經就像河流,腸胃就像大海,九竅就像水的流注之氣」。

《卮言》說:人的頭部尊貴而腳部卑下,這與天地定位相同;脾和肺如同母子般相互依存,這如同山澤之氣相互流通;肝和膽主導憤怒和活動,這如同雷和風相互激盪;心在上而腎在下,這如同水火不互相侵犯。這就是人能夠與天地相參而成為三才的原因。

2. 六、命門圖說

生生子曰:天人一致之理,不外乎陰陽五行。蓋人以氣化而成形者,即陰陽而言之。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此二腎,如豆子果實,出土時兩瓣分開,而中間所生之根蒂,內含一點真氣,以為生生不息之機,命曰動氣,又曰原氣,稟於有生之初,從無而有。此原氣者,即太極之本體也。

名動氣者,蓋動則生,亦陽之動也,此太極之用所以行也。兩腎,靜物也,靜則化,亦陰之靜也。此太極之體所以立也。動靜無間,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其斯命門之謂歟。

《素問》曰:「腎藏骨髓之氣」。又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難經》曰:「男子以藏精」,非此中可盡藏精也,蓋腦者髓之海,腎竅貫脊通腦,故云。

生生子曰:三十六難言腎有兩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二也。三十九難言:「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細考《靈》、《素》,兩腎未嘗有分言者,然則分之者,自秦越人始也。

追越人兩呼命門為精神之舍,原氣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豈漫語哉?是極歸重於腎為言。謂腎間原氣,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黃庭經》曰:腎氣經於上焦,營於中焦,衛於下焦。《中和集》曰:闔闢呼吸,即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所謂闔闢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也。

越人亦曰: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命門之義,蓋本於此,猶儒之太極,道之玄牝也。觀銅人圖命門穴不在右腎,而在兩腎俞之中可見也。

《難經》雖有命門之說,並無左右水火之分,何後人妄臆指命門屬相火耶!顧《靈》、《素》三陰三陽、手足十二經配合,皆有定偶,以象十二時、十二月、十二律之意,今又以命門為屬火,則當統之於何經?十二經既無所統,則兩腎皆屬少陰水可知。《黃庭經》曰:兩部腎水對生門(左腎為壬,右腎為癸。

生門者,臍也)。或曰:然則《脈訣》何謂命門配三焦,屬相火也?余曰:此高陽生之誤,戴同父辯之已詳。三焦是手少陽經,配手厥陰經為表裡,乃手經配手經,火配火為定偶也,豈有手配足,火配水之理哉?!滑伯仁《難經本義》注曰:命門其氣與腎通,則亦不離乎腎,其習坎之謂歟(坎者,水也。易謂上下二坎相重,陰而又陰,故曰習坎)。

手心主為火之閏位,命門即水之同氣歟。命門不得為相火,三焦不與命門配,亦明矣。虞庶亦云:諸家言命門為相火,與三焦為表裡,按《難經》只有手心主與三焦為表裡,無命門三焦表裡之說。據此,則知諸家所以紛紛不決者,蓋有惑於《金匱真言篇》王注,引《正理論》謂「三焦者,有名無形,上合手心主,下合右腎」,遂有命門三焦表裡之說。

白話文:

生生子說:天人合一的道理,不外乎陰陽五行的概念。人以氣化形成身體,就陰陽來說,是精氣與氣的結合。當男女未分之際,先有兩腎,如同豆子果實從土中長出,分開兩瓣,中間的根蒂內含一點真氣,這是生生不息的關鍵,稱為動氣,也叫原氣,是生命最初從無到有的根本。這原氣就是太極的本體。

稱為動氣,是因為動才能產生生命,屬於陽的運動,這是太極的功用,也是它運行的道理。兩腎是靜止的物體,靜則能化生,屬於陰的靜止,這是太極的實體,也是它立足的根本。動靜不停,陽變陰合,產生了水、火、木、金、土等五行,這就是所謂的命門吧。

《素問》說:「腎藏骨髓之氣。」又說:「北方黑色,與腎相通,開竅於大小便處,精藏於腎。」《難經》說:「男子以藏精」,並非此處可完全藏精,因為腦是髓的海洋,腎竅貫穿脊椎通往腦部,所以才這麼說。

生生子說:《難經》第三十六難說腎有兩臟,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是精神聚集的地方,男子用來藏精,女子用來繫連胞胎,因此可知腎有兩個。《難經》第三十九難說:「五臟有六臟,指的就是腎有兩臟。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是精神聚集的地方,男子用來藏精,女子用來繫連胞胎,它的氣與腎相通。」仔細研究《靈樞》、《素問》,兩腎從未有區分的說法,那麼將腎區分開的,是從秦越人開始的。

追溯越人兩次稱命門為精神的居所,原氣的根本,男子藏精,女子繫連胞胎的地方,這難道是隨便說說的嗎?這是極度重視腎臟的說法,認為腎間的原氣是人的生命之本,所以不可不重視。《黃庭經》說:腎氣經過上焦,滋養中焦,防衛下焦。《中和集》說:一呼一吸之間,是玄牝的門戶,天地的根源。所謂的一開一合,並非口鼻的呼吸,而是真正的呼吸。

越人也說:腎間的動氣是人的生命,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門戶,三焦的起源。命門的意義,大概就是這樣,就像儒家的太極,道家的玄牝一樣。觀察銅人圖,命門穴不在右腎,而在兩腎俞穴的中間,可以見證這點。

《難經》雖然提到命門,卻沒有分左右陰陽水火,為何後人妄自臆測,指命門屬於相火呢?《靈樞》、《素問》三陰三陽、手足十二經的搭配,都有固定配對,來象徵十二時辰、十二個月、十二律呂的意義,現在又把命門歸類為火,那應該歸屬於哪一條經脈呢?十二經脈既然沒有可以歸屬的,那麼兩腎都屬於少陰水是可以確定的。《黃庭經》說:兩邊的腎水,對應著生門(左腎為壬,右腎為癸。生門指肚臍)。或者有人問:那麼《脈訣》為何說命門配三焦,屬於相火呢?我說:這是高陽生的錯誤,戴同父已經詳細辯論過了。三焦是手少陽經,與手厥陰經互為表裡,這是手經配手經,火配火的固定搭配,哪有手經配足經,火配水的道理呢?滑伯仁在《難經本義》註解說:命門的氣與腎相通,因此也不離於腎,這應該說的是重坎之意(坎代表水,易經說上下兩個坎卦相重,陰上加陰,所以稱為重坎)。

手心主是火的閏位,命門是水的同氣。命門不應該是相火,三焦不與命門搭配,這也是很明顯的道理。虞庶也說:各家都說命門是相火,與三焦互為表裡,根據《難經》,只有手心主與三焦互為表裡,沒有命門與三焦互為表裡的說法。由此可知,各家之所以紛紛無法確定,是因為受到《金匱真言篇》王注的迷惑,引用《正理論》說「三焦是有名無形的,上合手心主,下合右腎」,於是就有了命門與三焦互為表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