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旨緒余》~ 上卷 (1)
上卷 (1)
1. 一、太極圖抄引
生生子曰:天地萬物,本為一體。所謂一體者,太極之理在焉。故朱子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統體一太極;在萬物,萬物各具一太極。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夫五行異質,四時異氣,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皆不能離乎太極。
人在大氣中,亦萬物中一物爾,故亦具此太極之理也。惟具此太極之理,則日用動靜之間,皆當致夫中和,而不可須離也。醫之為教,正示人節宣天地之氣,而使之無過不及。攻是業者,不能尋繹太極之妙,豈知本之學哉!故具太極圖抄於首簡。
白話文:
生生子曰:天地萬物,本為一體。所謂一體者,太極之理在焉。
生生子說:天地萬物,原本就是一個整體。所謂的「一體」,就是太極的道理存在其中。
故朱子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統體一太極;在萬物,萬物各具一太極。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
所以朱熹說:太極就是天地萬物的道理。在天地之中,整體而言只有一個太極;而在萬物之中,每一樣事物都各自具備一個太極。也就是說,太極存在於陰陽之中,也存在於五行之中,更存在於萬物之中。
夫五行異質,四時異氣,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皆不能離乎太極。
五行各有不同的性質,四季的氣候也各有不同,但都無法脫離陰陽。陰陽的位置不同,動靜的時機也不同,但都無法離開太極。
人在大氣中,亦萬物中一物爾,故亦具此太極之理也。
人生活在大氣之中,也是萬物中的一種生物,所以也具備著這個太極的道理。
惟具此太極之理,則日用動靜之間,皆當致夫中和,而不可須離也。
只有具備了太極的道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動靜,都達到中和的狀態,並且不能離開這個原則。
醫之為教,正示人節宣天地之氣,而使之無過不及。攻是業者,不能尋繹太極之妙,豈知本之學哉!故具太極圖抄於首簡。
醫學的教導,正是告訴人們如何調節天地之氣,使之不過也不不及。學習醫術的人,如果不能深入探討太極的奧妙,怎麼能了解醫學的根本呢?所以,我將太極圖抄錄在卷首,供大家參考。
2. 三、太極圖說
(附中和集太極圖說)
山陽度氏曰:上之一圈者,太極本然之妙也。及其動靜既分,陰陽既形,而其所謂上之一圈者,常在乎其中,蓋本然之妙,未始相離也。至於陰陽變合而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圈者,所謂分而言之,一物一太極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復會於一圈者,所謂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極也。
然其指五行之合也,總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蓋土行四氣,舉是四者以該之,兩儀生四象之義也。其下一圈,為乾男坤女者,所謂男女一太極也。以見太極之妙,流行於天地之間者,無物不在,而無物不然也。
中和集曰:上之一圈者,釋曰「圓覺」,道曰「金丹」,儒曰「太極」。所謂無極而太極者,不可極而極之謂也。釋氏云: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丹書》云:身心不動,以後復有無極真機,言太極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靜定也,周子所謂主於靜者是也。蓋人心靜定,未感物時,湛然天理,即太極之妙也。
白話文:
山陽度氏認為,太極圖上最外圍那一圈,代表太極的本源妙理。當它開始運動變化,分出陰陽,形成形體,這一圈始終存在於其中,因為它與太極的本源妙理始終不分離。至於陰陽相互作用,產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自形成一圈,這就是「分而言之,一物一太極」;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最終又融合為一圈,這就是「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極」。
但他只提到水、火、木、金,而没有提及土,是因为土運行四季,用其他四個元素就能概括它。這也體現了「兩儀生四象」的道理。圖中下一圈代表乾男坤女,即「男女一太極」。由此可见,太極的妙理遍布天地之間,无处不在,无物不包含它。
《中和集》解释道,太极图最外围一圈,佛教稱之為「圓覺」,道教稱之為「金丹」,儒家称之为「太極」。所謂「無極而太極」,指的是不能穷尽,却又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佛教說:「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经·系辞》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经》說:「身心不动,以后復有無極真機」,这都体现了太極本源的妙理。可见三教所尊崇的都是静定,正如周敦頤所说「主於靜」。當人心静定,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时,清净的天理就显现出来,这就是太極的妙理。
一感於物,便有偏倚,即太極之變也。苟靜定之時,謹其所存,則天理常明,虛靈不昧,動時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來,俱可應也。靜定工夫純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無極之真復矣,太極之妙應明矣,天地萬物之理悉備於我矣。
白話文:
當人受到外物刺激,就會產生偏執的想法或行為,這就是太極變化之始。如果能夠保持心境平靜穩定,謹慎守住自己的本心,那麼天理自然清明,靈魂清澈不迷。在行動時,自然有主宰意識,一切事物出現,都能應對自如。靜定功夫修煉純熟,便能達到不刻意而自然,最終恢復到無極之真,明白太極的奧妙,天地萬物之理都包含在自身之中。
3.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論
生生子曰:天地間非氣不運,非理不宰,理氣相合而不相離者也。何也?陰陽、氣也,一氣屈伸而為陰陽動靜,理也。理者、太極也,本然之妙也。所以紀綱造化,根柢人物,流行古今,不言之蘊也。是故在造化,則有消息盈虛:在人身,則有虛實順逆。有消息盈虛,則有範圍之道;有虛實順逆,則有調劑之宜。
斯理也,難言也,包犧氏畫之,文王彖之,姬公爻之,尼父贊而翼之,黃帝問而岐伯陳之,越人難而詁釋之,一也。但經於四聖則為《易》,立論於岐黃則為《靈》、《素》,辨難於越人則為《難經》,書有二而理無二也。知理無二,則知《易》以道陰陽,而《素問》,而《靈樞》,而《難經》,皆非外陰陽而為教也。
白話文:
生生子曰:
天地之間,若無氣,則運轉不起來;若無理,則無法主宰。理與氣相合而不能分離。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陰陽是氣,一氣屈伸變化,就形成了陰陽的動靜,這就是理。理,也就是太極,是自然界原本奇妙的道理。它統轄著萬物的變化,是人事的根本,貫穿古今,是不可言喻的奧妙。
因此,在自然界中,有消長盈虛的變化;在人體中,有虛實順逆的變化。有消長盈虛,便有規範之道;有虛實順逆,便有調劑之宜。
這個道理,很難用言語表達。包犧氏以圖畫來呈現它,文王以彖辭來闡述它,姬公以爻辭來解釋它,孔子贊揚並補充它,黃帝詢問,岐伯陳述它,越人質疑,並用經文來解釋它,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
只是因為傳承於四聖,就成了《易經》;立論於岐黃,就成了《靈樞》、《素問》;辯難於越人,就成了《難經》。書本雖然分為二,但道理卻是相同的。
明白道理相同,就知道《易經》講的是陰陽之道,而《素問》、《靈樞》、《難經》也都非外於陰陽之道,而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人們。
《易》理明,則可以範圍天地,曲成民物,通知乎晝夜;《靈》、《素》、《難經》明,則可以節宣化機,拯理民物,調燮札瘥疵癧而登太和。故深於《易》者,必善於醫;精於醫者,必由通於《易》。術業有專攻,而理無二致也。斯理也,難言也,非獨秉之智不能悟,亦非獨秉之智不能言也。
如唐祖師孫思邈者,其洞徹理氣合一之旨者歟,其深於《易》而精於醫者歟,其具獨秉之智者歟。故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惟會理之精,故立論之確,即通之萬世而無敝也。彼知醫而不知《易》者,拘方之學,一隅之見也;以小道視醫,以卜筮視《易》者,亦蠡測之識,窺豹之觀也,惡足以語此。
白話文:
明白易理,就能把握天地運行的規律,了解萬物生長的道理,明白晝夜交替的原理;掌握靈樞、素問、難經的精髓,就能調節人體的氣機,救治百姓疾苦,平衡陰陽,使人恢復健康。因此,精通易理的人必然精通醫術,精通醫術的人必然懂得易理。雖然術業有專攻,但道理卻是相通的。這種道理很難用言語表達,不僅需要智慧去領悟,也需要智慧去闡述。
像唐代醫學大師孫思邈,他深刻理解了氣與理合一的道理,精通易理,也精通醫術,他擁有獨特的智慧。所以說,不懂易理的人,不足以談論醫術;只有掌握了易理的精髓,才能建立堅實的醫學理論,這種理論將歷久彌新,永不過時。那些只懂醫術卻不懂易理的人,只會拘泥於方劑,視野狹隘;把醫術看作小道,把易經看作卜筮的人,他們的見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一葉障目,又怎麼能談論醫術呢?
4. 五、問三才所同者於人身何以見之
生生子曰:人之與天地萬物同者,同此理氣也。朱子曰:人之與物,本天地之一氣,同天地之一體也,故能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皇極經世》曰:天有四時,地有四支。四支各有脈也,一脈三部,一部三候,以應天數。神統於心,氣統於腎,形統於首,形氣交而神主其中,三才之道也。
《攖寧生卮言》曰:天地非大氣鼓韝,則寒暑不能以時,潮汐不能以訊,霜露冰雪不能以其候;人身非此氣鼓韝,則津液不得行,呼吸不得息,血脈不得流通,糟粕不得傳送也。《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白話文:
生生子說:人與天地萬物相同之處,在於共同擁有這個理氣。朱熹說:人與萬物,本是天地的一股氣,與天地同為一個整體,因此能夠與天地並立,成為三才。
《皇極經世》說:天有四季,地有四肢。四肢各有脈絡,一條脈絡分為三部,一部又分為三候,以此應合天數。精神統攝於心,氣息統攝於腎,形體統攝於頭,形體與氣息交融,精神居於其中,這就是三才之道。
《攖寧生卮言》說:天地若非靠這股氣鼓動運轉,則寒暑不能按時交替,潮汐不能按時漲落,霜露冰雪也不能按時出現;人身若非靠這股氣鼓動運轉,則津液無法運行,呼吸無法進行,血脈無法流通,糟粕無法傳送。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達肺臟,地氣通達咽喉,風氣通達肝臟,雷氣通達心臟,穀氣通達脾臟,雨氣通達腎臟。六條經脈如同河流,腸胃如同海洋,九竅如同水注之氣」。
《卮言》曰:人首尊而足卑。天地奠位也,脾肺相為母子,山澤通氣也;肝膽主怒與動,雷風之相搏也;心高腎下,水火不相射也。此人之所以與天地參而為三也。
白話文:
《卮言》提到:人的頭部尊貴而腳部低微。天地的定位如此,脾和肺相輔相成,如同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山與澤相通,代表氣息的交流;肝和膽主導著怒氣與動力,就像雷與風的相互碰撞;心在上而腎在下,水與火不會互相衝突。這就是人類能與天地並列,共同成為三大元素的原因。
5. 六、命門圖說
生生子曰:天人一致之理,不外乎陰陽五行。蓋人以氣化而成形者,即陰陽而言之。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此二腎,如豆子果實,出土時兩瓣分開,而中間所生之根蒂,內含一點真氣,以為生生不息之機,命曰動氣,又曰原氣,稟於有生之初,從無而有。此原氣者,即太極之本體也。
名動氣者,蓋動則生,亦陽之動也,此太極之用所以行也。兩腎,靜物也,靜則化,亦陰之靜也。此太極之體所以立也。動靜無間,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其斯命門之謂歟。
《素問》曰:「腎藏骨髓之氣」。又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難經》曰:「男子以藏精」,非此中可盡藏精也,蓋腦者髓之海,腎竅貫脊通腦,故云。
白話文:
生生子說:天地人之間的道理,不脫離陰陽五行。人體是由氣化而成形的,這就是陰陽的道理。男女未分時,先天生出兩顆腎臟,像豆子果實一樣,出土時兩瓣分開,中間生長出來的根蒂,包含著一點真氣,作為生生不息的動力,稱為動氣,也叫原氣,從無到有,是生命之初的本源。這原氣就是太極的本體。
稱為動氣,是因為動則生,是陽氣的動。這就是太極運行的道理。兩腎是靜止之物,靜則化,是陰氣的靜。這就是太極存在的道理。動靜相連,陽氣變化陰氣結合,而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這就是命門所在。
《素問》說:「腎臟藏納骨髓之氣。」又說:「北方黑色,進入身體與腎臟相通,開口於二陰,精氣藏於腎臟。」《難經》說:「男子以腎臟藏精」,這句話並不能完全說明藏精的道理,因為大腦是髓海,腎臟的竅穴貫通脊椎通向大腦,所以才這樣說。
生生子曰:三十六難言腎有兩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二也。三十九難言:「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細考《靈》、《素》,兩腎未嘗有分言者,然則分之者,自秦越人始也。
追越人兩呼命門為精神之舍,原氣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豈漫語哉?是極歸重於腎為言。謂腎間原氣,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黃庭經》曰:腎氣經於上焦,營於中焦,衛於下焦。《中和集》曰:闔闢呼吸,即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所謂闔闢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腎臟分為兩個,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是神氣精華所在,男人以此藏精,女人以此繫胞。後人推測秦越人最早將腎臟分為兩部分。秦越人認為命門是精神的居所,原氣的所在,男人藏精,女人繫胞,這些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強調腎臟的重要性。腎臟中的原氣是人的生命之本,不可忽視。《黃庭經》認為腎氣運行於上焦、中焦和下焦。《中和集》則認為呼吸的開合,即天地之根,所謂開合并非口鼻呼吸,而是真息。
越人亦曰: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命門之義,蓋本於此,猶儒之太極,道之玄牝也。觀銅人圖命門穴不在右腎,而在兩腎俞之中可見也。
《難經》雖有命門之說,並無左右水火之分,何後人妄臆指命門屬相火耶!顧《靈》、《素》三陰三陽、手足十二經配合,皆有定偶,以象十二時、十二月、十二律之意,今又以命門為屬火,則當統之於何經?十二經既無所統,則兩腎皆屬少陰水可知。《黃庭經》曰:兩部腎水對生門(左腎為壬,右腎為癸。
生門者,臍也)。或曰:然則《脈訣》何謂命門配三焦,屬相火也?余曰:此高陽生之誤,戴同父辯之已詳。三焦是手少陽經,配手厥陰經為表裡,乃手經配手經,火配火為定偶也,豈有手配足,火配水之理哉?!滑伯仁《難經本義》注曰:命門其氣與腎通,則亦不離乎腎,其習坎之謂歟(坎者,水也。易謂上下二坎相重,陰而又陰,故曰習坎)。
白話文:
古人說:「腎臟之間運行的氣,是人體生命的根本,是五臟六腑的根本,是十二經脈的根源,是呼吸的通道,是三焦的起源。命門的意義,就是源於此,就像儒家的太極,道家的玄牝一樣。」從銅人圖可以看出,命門穴不在右腎,而是在左右腎俞穴之間。
《難經》雖然有命門的說法,但並沒有左右水火之分,為什麼後人會錯誤地認為命門屬相火呢?仔細研究《靈樞》、《素問》中三陰三陽、手足十二經的配對,都有一定的規律,象徵著十二時辰、十二個月、十二律。現在又說命門屬火,那它應該屬於哪一條經脈?十二經脈中沒有任何一條經脈可以統轄它,因此可以確定,左右腎都屬於少陰水。
《黃庭經》說:「左右兩邊的腎水相對生門(左腎為壬,右腎為癸。生門就是肚臍)。」有人說:「那《脈訣》中為什麼說命門配三焦,屬於相火呢?」我說:「這是高陽生錯誤的理解,戴同父已經詳細地辯解過了。三焦是手少陽經,與手厥陰經配成表裡,是手經配手經,火配火為定偶,怎麼會有手配足,火配水的情況呢?」滑伯仁在《難經本義》中注釋說:「命門的氣與腎氣相通,所以它也脫離不了腎臟,這就是易經中所謂的『習坎』(坎代表水,易經說上下兩個坎相重,陰上加陰,所以稱為習坎)。」
手心主為火之閏位,命門即水之同氣歟。命門不得為相火,三焦不與命門配,亦明矣。虞庶亦云:諸家言命門為相火,與三焦為表裡,按《難經》只有手心主與三焦為表裡,無命門三焦表裡之說。據此,則知諸家所以紛紛不決者,蓋有惑於《金匱真言篇》王注,引《正理論》謂「三焦者,有名無形,上合手心主,下合右腎」,遂有命門三焦表裡之說。
夫人身之臟腑,一陰一陽,自有定偶,豈有一經兩配之理哉!夫所謂上合手心主者,正言其為表裡;下合右腎者,則以三焦為原氣之別使而言之爾。知此,則知命門與腎通,三焦無兩配,而諸家之說不辯而自明矣。或曰:如子所云,則命門屬水歟?予曰:右腎屬水也,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而成。
白話文:
手掌心屬於火,但也是水的閏位,命門則是水的同氣。命門不能等同於相火,三焦也不與命門相配,這點很明確。許多醫家認為命門是相火,與三焦互為表裡,但根據《難經》,只有手掌心與三焦互為表裡,沒有命門與三焦互為表裡的说法。因此,許多醫家對此爭論不休,是因為誤解了《金匱真言篇》王注中引用的《正理論》,該書說「三焦者,有名無形,上合手心主,下合右腎」,所以才有了命門與三焦互為表裡的说法。
人體的臟腑,陰陽相配,各有其對應的器官,怎麼可能一個器官同時配對兩個器官呢?所謂「上合手心主」,指的是表裡關係;「下合右腎」,指的是三焦作為元氣的別使而言。明白這一點,就能理解命門與腎相通,三焦沒有兩個配對,許多醫家的說法自然就清楚了。有人可能會問:按照你的說法,命門屬於水嗎?我說:右腎屬於水,命門是兩腎之間的動氣,既非水,也非火,而是造化的樞紐,陰陽的根蒂,也就是先天的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也由此而發展。
若謂屬水屬火,屬臟屬腑,乃是有形質之物,則外當有經絡動脈,而形於診,《靈》、《素》亦必著之於經也。或曰:然則越人不以原氣言命門,而曰右腎為命門何也?予曰:此越人妙處,乃不言之言也,言右腎則原氣在其中矣。蓋人身之所貴者,莫非氣血,以左血右氣也。
觀《黃帝陰符經》曰:人腎屬於水,先生左腎,象北方大淵之源;次生右腎,內有真精,主五行之正氣。越人故曰原氣之所繫,信有核歟。
或曰:《靈》、《素》命門有據乎?予曰,《陰陽離合篇》有「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至陰,穴名,在足小指外側)。啟玄子注曰:「命門者,藏精光照之所,則兩目也。」《靈樞》亦曰:「命門者,目也。」蓋太陽乃腎之表,目者宗脈精華之所聚,故特以精華之所聚處,而名之為命門也。(上釋命門)
白話文:
如果說命門屬於水或火,屬於臟器或腑臟,那麼命門就應該是有形體的物質,外在應該有經絡和動脈,並在診斷時有所表現,而《靈樞》、《素問》也一定會在經文中記載。
有人會說:既然如此,為什麼越人不用原氣來描述命門,而說右腎是命門呢?我說:這就是越人的高明之處,他們用的是不言而喻的表達方式,說右腎就等於說原氣在其中。因為人體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氣血,而左邊主血,右邊主氣。
看看《黃帝陰符經》就知道了,書中說:人體的腎臟屬於水,先天生左腎,象徵北方的深淵之源;後天生右腎,其中含有真精,主宰五行的正氣。所以越人才說原氣繫於右腎,確實很有道理。
有人會問:那麼《靈樞》、《素問》中對命門的描述有什麼依據呢?我說,《陰陽離合篇》中有「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至陰是穴位名稱,位於足小指外側)。啟玄子注釋說:「命門就是藏精光照的地方,也就是兩隻眼睛。」《靈樞》也說:「命門就是眼睛。」因為太陽經是腎經的外在表現,眼睛是宗脈精華聚集的地方,所以就用精華聚集的地方來命名命門。(以上是對命門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