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遺書》~ 辯書
辯書
1. 辯書
尹彥成問曰:「五運六氣是邪非邪?」曰:「大撓作甲子隸首,作數志歲月日時遠近耳,故以當年為甲子歲,冬至為甲子月,朔為甲子日,夜半為甲子時,使歲月日時積一十百千萬亦有條而不紊也。配以五行,位以五方,皆人所為也。歲月日時,甲子乙丑,次第而及天地五行,寒暑風雨,倉猝而變,人嬰所氣,疾作於身。
氣難預期,故疾難預定;氣非人為,故疾難人測。推驗多舛,拯救易誤,俞扁弗議,淳華未稽,吾未見其是也。」曰:《素問》之書,成於黃岐,運氣之宗,起於《素問》。將古聖哲妄邪曰:「尼父刪經,三墳猶廢,扁鵲盧出,虛醫遂多,尚有黃岐之醫籍乎,後書之託,名於聖哲也」。曰:「然則諸書不足信邪。
」曰:「由漢而上有說無方,由漢而下有方無說,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固知君子之言不求貧朽,然於武成之策,亦取二三。」曰:「居今之世,為古之工,亦有道乎。」曰:「師友良醫,因言而識變,觀省舊典,假筌以求魚博,涉知病多,診識胍屢用達藥,則何愧於古人。」
白話文:
尹彥成問道:「五運六氣是病邪還是不是病邪呢?」我回答說:「大撓制定了甲子曆法,隸首制定了數的概念,只是為了記錄年月日時的遠近而已,所以才把當年定為甲子年,冬至定為甲子月,初一為甲子日,半夜為甲子時,使得年月日時累積至十、百、千、萬都有條理而不混亂。再搭配五行,定位在五方,這些都是人為設定的。年月日時,從甲子、乙丑依序更迭,天地間的五行、寒暑風雨,也因此倉促變化,人受到這些氣的影響,疾病就產生在身上。
氣候難以預測,所以疾病難以預定;氣候不是人為控制的,所以疾病難以用人為方式測度。用推算來驗證常常有誤差,救治容易出錯,俞跗、扁鵲也難以達成共識,淳于意、華佗的醫術也無法稽考,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尹彥成又問:「《黃帝內經素問》這本書,是黃帝和岐伯寫成的,而運氣學說的宗源,是源自《素問》。難道要把古代聖賢說成是胡言亂語嗎?就像說孔子刪改經典,三墳之書也因此廢棄;扁鵲、盧醫出現後,庸醫就變多了,難道還會有黃帝、岐伯的醫學著作嗎?後代的著作,不過是假借聖賢之名而已。」我說:「那麼,其他醫書都不可信嗎?」
我回答:「漢朝以前,有理論但沒有藥方;漢朝以後,有藥方但缺乏理論。理論不違背道理,藥方不違背醫理,即使是後學所寫,也是很好的老師。我本來就知道君子說話不追求空洞無物,就像研究武王的策略,也會取其二三來參考。」尹彥成又問:「現在這個時代,想要成為古代那樣優秀的醫生,也有方法嗎?」我回答:「跟著良師益友學習,從他們言談中認識疾病的變化,參閱舊有的醫學典籍,像用竹簍捕魚一樣廣泛學習,涉獵許多疾病知識,診斷時能分辨脈象,屢次使用藥物都能對症下藥,那又何必愧對於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