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二 (1)
卷之四十二 (1)
1. 牙宣血
(有三因:一因陽明胃熱,一因少陰腎虛,一因厥陰風壅。非此三者,牙不出血也。)
戴氏曰:風壅牙宣,消風散搽之。腎虛者,為下虛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用黑錫丹,仍用姜鹽炒附米黑色為末,揩擦,其妙不可言也。
陽明熱詳見齒門。
_消風散_治厥陰風勝,牙宣出血,(方見傷寒門。)
_安腎丸_治腎虛齒動有血,(方見水飲門。)
黑錫丹(方見痼冷門。)
白話文:
牙齦出血有三種原因:一是因為陽明胃經有熱,二是因少陰腎經虛弱,三是因厥陰肝經風邪壅滯。如果不是這三種原因,牙齦是不會出血的。
戴氏說:如果是風邪壅滯引起的牙齦出血,可以用消風散塗抹。如果是腎虛引起的,屬於下虛上盛的情況,應該用鹽湯送服安腎丸。還可以用黑錫丹,同時將薑鹽炒過的附子米炒至黑色磨成粉末,用來擦拭牙齦,效果非常神奇。
陽明胃熱引起的牙齦出血,詳細情況可以參考齒門的相關描述。
消風散可以用來治療因厥陰肝經風邪旺盛引起的牙齦出血。(藥方在傷寒門中可以找到)
安腎丸可以治療因腎虛引起的牙齒鬆動和出血。(藥方在水飲門中可以找到)
黑錫丹(藥方在痼冷門中可以找到)
2. 膕中血
呂滄州治一人偶搔膕中瘡出血,汨汨如湧泉,竟日不止,困甚。二尺脈如蛛絲,他部皆無。予曰:夫脈氣,血之先也。今血妄行,故榮氣暴衰,二尺尚可按。當益榮以瀉陰火。以四神湯加防風、荊芥連進,脈漸出。更服十全大補湯遂愈。
白話文:
呂滄州治療一位病人,他無意間抓撓腿彎處的瘡,結果血像湧泉一樣汩汩流出,整天都止不住,非常困乏。把脈時,發現他的寸關尺中的尺脈細如蛛絲,其他部位的脈象都摸不到。我說:「脈氣是血液的先導,現在血不正常地亂流,所以榮養之氣突然衰竭,尺脈還勉強可以按到。應該用補養的方法來清除陰火。」於是開立四神湯,再加入防風、荊芥讓他連續服用,脈象漸漸顯現出來。之後再服用十全大補湯,病就痊癒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