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1)
卷之二十三 (1)
1. 醫案
滑伯仁醫一人嘔血,甚至盈盆,二年,素勞役,致中氣損,先與八寶散;一二日,服黃芩芍藥湯;少有動作,即進犀角地黃湯加桃仁、大黃;稍間服寧神散,有痰用礞石丸。其脈始芤大,後漸平,三月而愈,屢獲安驗。
又一人冒暑,吐血甚,胸拒痛,身熱頭眩,脈洪而滑。曰:此必大醉冒暑,血壅為暑迫上行。先與犀角地黃湯,繼服桃仁承氣湯。去瘀血後,治暑而安。
滄州翁治一人,憲使出道病。察色切脈,面戴陽,氣口脈皆弦,而蓋傷寒合病也。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血菀而神攝。為熱所搏,故血吐脅痛,煩渴譫語。一醫診脈,左尺不應,為腎氣以絕。泣告左右,懼甚。余曰:今年歲運左尺當不應,此天和脈,無憂也。以小柴胡減參加生地黃半劑。俟胃氣實,以桃仁承氣湯下之,得利遂安。
朱丹溪治一人咳嗽吐血。四物湯加貝母、栝蔞、五味子、桑皮、杏仁、冬花、柿霜。一人年五十,勞嗽吐血。以人參、白朮、茯苓、百合、白芍藥、紅花、黃耆、半夏、桑白皮、杏仁、甘草、阿膠、訶子、青黛、栝蔞、海粉、五味子、天門冬。一人年三十,咳嗽吐血,以四物、生地、桑皮、杏仁、冬花、五味、天門冬、桔梗、知母、貝母、黃芩。
白話文:
醫案
滑伯仁醫治一個病人,吐血量多到可以裝滿一盆,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這個病人平時勞累過度,導致中氣虧損。一開始給他服用八寶散;一兩天後,改服黃芩芍藥湯;只要稍微活動一下,就給他服用犀角地黃湯,並加入桃仁、大黃;稍有好轉時,則服用寧神散,有痰就用礞石丸。他的脈象從一開始的空大,逐漸變得平和,三個月後痊癒,屢次都有效驗。
另有一個人,因為在暑天受熱,吐血嚴重,胸口疼痛拒絕按壓,身體發熱頭暈,脈象洪大而滑。我說:這一定是喝醉酒又在暑天受熱,導致血液瘀滯,被暑熱逼迫向上而行。先給他服用犀角地黃湯,接著服用桃仁承氣湯。排除瘀血後,治療暑熱就痊癒了。
滄州有位老翁,醫治一位巡視官,在出巡途中生病。觀察他的臉色,切脈後發現,他的臉色呈現虛陽外浮,氣口的脈象都呈現弦象,這是傷寒合併其他病症的表現。這個人因為乘船出海,被風浪驚嚇,導致氣血鬱結而精神不振。又因受熱邪侵襲,所以吐血、脅肋疼痛、煩躁口渴、胡言亂語。一位醫生診斷後,發現他的左尺脈沒有反應,認為是腎氣已經衰竭。他很害怕,哭著告訴周圍的人。我說:今年流年運勢,左尺脈本來就會沒有反應,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並減少用量,加入生地黃,先給他吃一半的劑量。等到他的胃氣恢復,再用桃仁承氣湯疏通腸胃,排便後就痊癒了。
朱丹溪醫治一個咳嗽吐血的病人,用四物湯加入貝母、栝蔞、五味子、桑皮、杏仁、冬花、柿霜。另有一個病人,五十歲,因為勞累而咳嗽吐血。用人參、白朮、茯苓、百合、白芍藥、紅花、黃耆、半夏、桑白皮、杏仁、甘草、阿膠、訶子、青黛、栝蔞、海粉、五味子、天門冬這些藥材。還有一個病人,三十歲,咳嗽吐血,用四物湯、生地、桑皮、杏仁、冬花、五味子、天門冬、桔梗、知母、貝母、黃芩這些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