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二 (3)
卷之四十二 (3)
1. 吐血諸劑
天門冬丸,治吐血咯血,大能潤肺止嗽。
天門冬(一兩),貝母,杏仁(炒。各七錢),白茯苓,阿膠,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噙化一丸,津嚥下。
綠雲散,治吐血。
柏葉,百合,人參,阿膠(炒成珠,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糯米飲調下。
云雪散,治吐血。
云雪(即寒食麵),蒲黃(各一兩),
上俱生研勻,每服二錢,涼水調下。
(《聖惠》)雙荷散,治卒暴吐血。
藕節(七節),荷葉頂(七個)
上入蜜一匙,擂細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或為末,蜜湯調下二錢效。
枇杷葉散,治暑毒攻心,嘔吐鮮血。
香薷(二錢),厚朴,甘草,麥門冬,乾木瓜,茅根(各一錢),枇杷葉,陳皮,丁香(各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水煎服。
二茸丸,治吐血,酒色過度。
紫菀茸,鹿茸,枇杷葉,款冬花,杏仁
木通,桑白皮(各一兩),大黃(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臨臥白湯嚼下。
地黃煎,治吐血憂患絕傷,胸膈疼痛,及虛勞唾血。
上用生地黃五斤,搗取汁於銀鍋內,或沙鍋,微火煎一二沸,投白蜜一升,再煎至三升。每服半升,日三服。主胸痛。百病久服佳。
一方,治吐血不止。用生蜜調和服之。
一方,用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和勻溫服,日用三四次。
一方,治虛勞吐血,生地黃五斤,搗;酒五升煮去渣服。
掌中金,治吐血。
真蒲黃,黃藥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生麻油調於手心內,以舌舐之。
人參湯,治吐血咯血後宜服。
人參(一兩,為細末),五更時用雞蛋清調如稀糊,一匙抄服。若服參盡,效,每服二錢,服訖卻臥。
松花散,治吐血久不止。
松花(一兩半),生地黃,鹿角膠,薯蕷(各一兩),艾葉(一錢),茜草根,白茯苓,紫菀茸,人參,百合,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米飲調下。
百花煎,治吐血不止,咳嗽;補肺。
生地黃汁,藕汁(各一升),黃牛乳(一升半),胡桃仁(十枚,研如泥),生薑汁(半升),乾柿(五枚,細切研末),紅棗(二十一枚,煮去皮核研如泥),清酒(一升,將以上七味一處同酒入銅鍋內煎沸,方下後項藥),黃明膠(炒燥為末),秦艽(各半兩,為末),杏仁(雙仁者不用。泡去皮尖,另研如泥,三兩,同入煎成劑)
上將熬成煎相,減一半,卻入好蜜四兩,徐徐著火養成。煎後入瓷盒中盛之,每日三次,每服一匙,糯米飲調下,酒調亦可。
石膏散,治心胸熾熱,吐血不止,口乾舌燥,頭疼。
石膏,麥門冬(各二兩),黃芩,生地黃,升麻,青竹茹,葛根,栝蔞根(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天門冬丸,治療吐血、咯血,特別能滋潤肺部、止咳。
藥材包含:天門冬(一兩)、貝母、杏仁(炒過,各七錢)、白茯苓、阿膠、甘草(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服用方法:每次含化一丸,將津液慢慢吞下。
綠雲散,治療吐血。
藥材包含:柏葉、百合、人參、阿膠(炒成珠狀,各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糯米水調服。
云雪散,治療吐血。
藥材包含:云雪(即寒食麵)、蒲黃(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起生研磨勻。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錢,用涼水調服。
雙荷散,治療突然發生的吐血。
藥材包含:藕節(七節)、荷葉頂(七個)。 製法:將以上藥材加入一匙蜂蜜,搗碎後加兩碗水,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溫服。也可以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服二錢,效果相同。
枇杷葉散,治療因暑毒侵犯心臟引起的嘔吐鮮血。
藥材包含:香薷(二錢)、厚朴、甘草、麥門冬、乾木瓜、茅根(各一錢)、枇杷葉、陳皮、丁香(各五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水煎煮後服用。
二茸丸,治療因飲酒過度、沉迷女色而引起的吐血。
藥材包含:紫菀茸、鹿茸、枇杷葉、款冬花、杏仁、木通、桑白皮(各一兩)、大黃(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彈子。服用方法:睡前用白開水嚼服。
地黃煎,治療因憂愁、外傷、胸部疼痛、以及虛勞而引起的吐血。
製法:取生地黃五斤,搗碎取汁,放入銀鍋或砂鍋中,用小火煎煮一兩次沸騰,加入白蜂蜜一升,再次煎煮至三升。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半升,每天服用三次。主要治療胸痛。長期服用對各種疾病都有好處。
一方,治療吐血不止。服用生蜂蜜調和即可。
一方,用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混合均勻後溫服,每天服用三四次。
一方,治療虛勞吐血,用生地黃五斤搗碎,用五升酒煮後去渣服用。
掌中金,治療吐血。
藥材包含:真蒲黃、黃藥子(等量)。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生麻油調和於手心內,用舌頭舔食。
人參湯,治療吐血、咯血後宜服用。
藥材包含:人參(一兩,磨成細末)。 服用方法:在清晨用雞蛋清調和,使之像稀糊一樣,用湯匙舀取一匙服用。如果服用後有效,每次服用二錢,服完後立即臥床休息。
松花散,治療吐血久久不止。
藥材包含:松花(一兩半)、生地黃、鹿角膠、薯蕷(各一兩)、艾葉(一錢)、茜草根、白茯苓、紫菀茸、人參、百合、甘草(炙過,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米湯調服。
百花煎,治療吐血不止、咳嗽,並能補肺。
藥材包含:生地黃汁、藕汁(各一升)、黃牛奶(一升半)、核桃仁(十枚,磨成泥狀)、生薑汁(半升)、乾柿子(五枚,切細磨末)、紅棗(二十一枚,煮後去皮核磨成泥狀)、清酒(一升),將以上七種藥材放入銅鍋內一同煮沸後,再加入後續藥材:黃明膠(炒乾磨末)、秦艽(各半兩,磨末)、杏仁(雙仁的不用,泡過後去皮尖,另外磨成泥狀,三兩)。 製法:將上述藥材熬煮成煎劑,剩下一半時加入好蜂蜜四兩,慢慢用火熬煮成膏狀。將煎好的藥膏裝入瓷盒中。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一匙,用糯米水調服,用酒調服也可以。
石膏散,治療心胸發熱、吐血不止、口乾舌燥、頭痛。
藥材包含:石膏、麥門冬(各二兩)、黃芩、生地黃、升麻、青竹茹、葛根、栝蔞根(各一兩)、甘草(炙過,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