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6)

1. 火針

經曰焠針者,以麻油滿盞,燈草令多如大指許。叢其燈火燒針頭,頻以麻油蘸其針,燒令通經用,方有功。若不紅者,反損於人,不能去病。燒時令針頭低下,恐油熱傷手。先令他人燒針,醫者臨時用之,以免致手熱,才覺針紅,醫者取針,先以針安穴上,自然干,針之亦佳。凡行針點艾相似,以墨記之,使針時無差穴道,差則無功。

火針甚難,須有臨陣之將心,方可行針。先以左下按定其穴,然後針之,切忌太深,深則反傷經絡;不可太淺,淺則治病無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後,不可用針。不適淺深,有害無利。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人,令勿驚動。較之火針及灸,灸則直受艾灼燒,過痛則久也;火針雖則畏人,其針下疾,一針便去,不入也。

白話文:

經上說,焠針的方法是,用麻油裝滿杯子,燈芯要多到像大拇指那麼粗。將燈火聚集燒針頭,頻繁地把針蘸在麻油中,直到燒得通紅才能使用,這樣才有療效。如果針頭沒有變紅,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無法去除疾病。燒的時候要讓針頭朝下,防止熱油燙傷手。可以先讓其他人幫忙燒針,醫生臨時使用,這樣可以避免手部過熱,一旦看到針頭變紅,醫生就可以取針,先將針放在穴位上,自然乾燥後再針刺效果更佳。凡是施針點艾,都要用墨水標記好,確保針刺時不會錯位,錯了就沒有療效。

火針技術很難掌握,必須有臨場將軍的心態才能施針。先用左手按住穴位,然後再針刺,千萬不要刺得太深,太深會傷到經絡;也不能太淺,太淺則治療無效,要掌握好中間的度。凡是在大醉之後,都不能使用針刺。掌握不好深淺,只會有害無益。進行火針治療前,一定要先安撫病人,讓他不要感到驚慌。相較於火針和艾灸,艾灸是直接承受艾草燃燒的熱度,時間長且疼痛感強;而火針雖然讓人害怕,但針刺速度非常快,一針下去馬上就完事,不會滯留在皮膚裡。

凡下火針,一針之後,疾速換去,不可久留,尋即以左手速按針孔上,則疼止;不按則疼甚。火針不宜針腳氣,反加腫痛,不能行履。火針者,宜破癰疽發背。潰膿在內,外皮無頭者,但按毒上軟處;以潰膿闊大者,按頭尾及中,以點記,宜下三針,決破出膿。一針腫上,不可按之,即以指從兩旁捺之。

令膿隨手而出,或腫大膿多,針時須側身迴避,恐膿射出汙身。《針灸節要》謂:火針之功用甚大,凡癥瘕積塊、癱瘓癰疽、堅瘤,並宜火針。

白話文:

火针刺入后,要迅速拔出,不可停留太久,接着立刻用左手按住针孔,疼痛就会缓解;如果不按,疼痛会加剧。火针不适合治疗脚气,反而会加重肿痛,无法行走。火针适宜治疗痈疽和背疽。如果脓液在内部,表面没有破溃,就按压毒素软化的地方;如果脓液范围广,就按压头尾和中间,做上标记,适宜刺入三针,将脓液排出。如果一针刺入肿胀处,不可按压,要用手指从两侧按压,让脓液随着手势流出。如果肿胀严重,脓液很多,刺针时要侧身躲避,以免脓液喷出弄脏身体。《针灸节要》中提到:火针功效很大,各种癥瘕积块、瘫痪、痈疽、坚瘤,都适合用火针治疗。

2. 溫針

王節齋曰:近有為溫針者,灸火之時,針其穴,謂之溫針。古人針則不灸,灸則不針。夫針而且灸,灸而且針,此後人俗法也。此法行於山野鄙人,或無損;若行於富貴之人,肌膚不任者,危害出於頃刻,其為終身之害也有矣。

白話文:

王節齋說:最近有些人使用溫針法,在灸火加熱後,再用針刺穴位,稱之為溫針。古代醫家施針和灸火是分開的,針灸不混用。現在有些人將針和灸結合起來,這種方法是後世俗人所為。這種方法在山野百姓身上也許無妨,但若用於富貴人家,他們的肌膚嬌嫩,很容易造成傷害,甚至可能帶來終生之害。

3. 暖針

《素問》遺篇注云:用圓利針、長針,未刺時,先含口內溫針,暖而用之。又曰:亳針於人,近體暖針至溫方刺。凡暖針刺人經絡,氣得暖而易行也。

白話文:

《素問》遺篇中的註解說:使用圓利針和長針時,在針刺之前,應先把針含在口中溫熱,等到針變暖後再使用。又說:當使用毫針對人進行針刺時,應該讓針靠近身體,等到針溫暖了才進行針刺。凡是用溫熱的針來刺入人體的經絡,可以使氣血因為得到溫暖而更容易流通。

4. 暈針

《金針賦》云:其或暈針者,神氣虛也,以針補之,以袖掩之;口鼻氣回,熱湯與之。略停少頃,依前再施。

《指微賦》云:醫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差,補瀉得宜,必無暈針昏倒之患。或慌忙之際,畏刺之人多感此。壯者氣行自已,怯者當速救療。假令針肝經,感氣暈,以補肝經,合曲泉穴之絡,假令針肝絡,血暈,以補本經曲泉穴之經,針入復甦,效如起生。余皆仿此。

劉宗厚曰:暈針者,奪命穴救之,男左女右取之。不回,卻再取右,女亦然。此穴正在手膊上側筋骨陷中蝦蟆兒上,自肩至肘,正在當中。

白話文:

《金針賦》和《指微賦》關於暈針的記載,以及劉宗厚的補充說明:

《金針賦》說: 如果病人針灸後出現暈針,是因為神氣虛弱,需要用針灸補氣。可以用袖子遮住針灸部位,讓病人休息一下,等口鼻呼吸恢復後,再給他喝熱湯。稍作休息後,可以繼續針灸。

《指微賦》說: 醫生要懂得氣血運行的原理,選取穴位準確無誤,補瀉得當,就不會出現暈針昏倒的情況。有些人害怕針灸,一緊張就會暈針。體質強壯的人,氣血流暢,可以自行恢復;體質虛弱的人,需要馬上救治。假如針灸肝經時,病人因氣虛而暈倒,就要補肝經,可以針灸合谷穴和曲泉穴的絡脈;假如針灸肝經的絡脈時,病人因血虛而暈倒,就要補本經,可以針灸曲泉穴的經脈。針灸後病人恢復意識,如同起死回生。其他情況可以依此類推。

劉宗厚說: 暈針時,可以針灸奪命穴來救治。男性取左邊的奪命穴,女性取右邊的奪命穴。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取另一邊的奪命穴。這個穴位位於手臂外側筋骨凹陷處,蝦蟆骨(肱骨外上髁)上方,從肩膀到肘部,正好在中間。

《濟生拔萃》云:有隨針而卒者何?曰:一則不知刺禁,如刺中心一日死之類也;二則不明脈候,如下利,其脈忽大者死之類。凡針灸者,先須審詳脈候,觀察病證,然後知其刺禁,其經絡穴道,遠近氣候,息數深淺分寸。

白話文:

《濟生拔萃》提到:為什麼有些人會在針灸後突然死亡?原因有二:一是施針者不瞭解禁忌,比如刺中了心臟這樣的位置,可能導致當天就死亡;二是沒有正確理解脈象,例如病人正在腹瀉,而脈象突然變大,這也是死亡的徵兆。因此,在進行針灸之前,必須仔細診斷脈象,觀察病症,然後才能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宜針刺的,並且要熟悉經絡穴位的位置、遠近關係、季節氣候變化以及呼吸次數和進針深淺的掌握。

5. 折針

《本草》云:醫工針人,而針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腦塗之。又象牙主諸針及雜物入肉,割取屑,細碾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後方》:針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

《寶鑑》湧針膏:取針刺入肉,並箭頭不出。用鼠糞頭十個,螻蛄四十九個,土消蟲十個,芫青、馬肉中蛆、醬內蛆,俱焙乾,蜣螂、巴豆、信石、硇砂、夏枯草、磁石、黃丹、蘇木、地骨皮各一兩,石腦油三兩,蒿柴灰汁三升。上將灰汁、石腦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諸藥,令勻,瓷器內收貯。臨時看瘡大小,點藥,良久,自然湧出。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如果針扎入肉中折斷,可以用老鼠肝和腦塗抹在針折處,也可以用象牙粉和水調成糊狀敷在傷口上,就能將針拔出來。另外,也有一些藥膏可以幫助取出針或其他異物,例如用鼠糞、螻蛄、土消蟲、芫青、蛆、巴豆、信石、硇砂、夏枯草、磁石、黃丹、蘇木、地骨皮等藥材,加上石腦油和蒿柴灰汁熬製成膏狀,敷在傷口上,就能將異物吸出。

神聖膏:取針入皮膚。以車脂不拘多少,成膏子,好攤紙上,如錢大,貼之二日一換,三五次,針自出,大有神效。

烏翎散:取針鐵入皮膚,烏翎三五枝,火灸焦為末,好醋調成膏,塗瘡上,紙蓋一二次,其針自出。一法以緊磁石引其肉中之針,即出。

白話文:

這兩段古文描述的是古代中醫用於取出皮膚內嵌入針的方法。

神聖膏

的做法是將動物脂肪製成膏狀,貼在患處,利用膏藥的溫熱和藥性促進針的脫落。

烏翎散

則是將烏鴉羽毛燒成灰,用醋調成膏狀,塗抹在患處,利用藥物和熱力加速針的脫落,另外也可以用磁石來吸引針。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都是古代中醫的傳統療法,現代醫學並不提倡使用這種方式取出皮膚內的異物。如果遇到針刺入皮膚的情況,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以免造成感染或其他傷害。

6. 刺王公布衣之異

帝曰: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淺深,疾徐多少,何如?岐伯曰:膏粱藿菽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疾出,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其慓悍滑利也。

白話文:

皇帝說: 那些王公大人,都是享用著百姓的血汗為食的君主,他們身體嬌嫩,肌肉鬆軟,血氣暴躁、滑利,因此在為他們針灸時,針刺的深淺、快慢、輕重,應該如何拿捏呢?

岐伯回答: 如同膏粱和藿菽的味道不可同日而語,人的氣血也各有不同。氣血滑利就針刺得快,氣血凝滯就針刺得慢;氣血暴躁就用細針淺刺,氣血凝滯就用粗針深刺。深刺就需要留針時間長一點,淺刺就需要快速出針。以此來看,針刺平民百姓,可以深刺並留針;針刺王公大人,則要輕微緩慢地進行。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血氣暴躁、滑利而造成的。

7. 經脈交會八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谿督脈連背頸,申脈蹺絡亦相通。列缺肺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白話文:

公孫通向衝脈,影響胃、心、胸部位;內關與陰維脈相連,向下貫通全身。臨泣穴屬於膽經,連接著帶脈;陽維脈則與眼睛外側的目銳及外關穴相會。後谿穴與督脈相連,影響背部和頸部;申脈則與蹻脈相連通。列缺穴屬於肺經,行經肺部系統;陰蹻脈通過照海穴,影響膈肌和咽喉。

8. 八法合十干八卦歌

王申之日公孫乾,乙癸坤宮申脈連。庚日外關屬震卦,丙從艮佐內關便。戊日臨泣坎象卦,後谿辛日巽宮遷。丁日兌官針照海,已應列缺與離前。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關於根據天干地支和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來選擇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

簡而言之:

  1. 在甲子、甲戌、甲午的日子裡,在公孫穴(位於足太陰脾經上)或乾門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上)施灸或按摩可以幫助調理脾胃功能。
  2. 在乙醜、乙亥、乙酉的日子裡,可以在坤宮(位於足少陰腎經上)的申脈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助於滋養腎精。
  3. 庚辰、庚寅、庚申的日子裏,可選用震卦所對應的手厥陰心包經上的外關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利於疏肝解鬱。
  4. 丙子、丙戌、丙午的日子裏,可在艮卦所對應的手太陰肺經上的內關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益於調整呼吸系統的功能。
  5. 戊辰、戊寅、戊申的日子裏,可選用坎卦所對應的手少陰心經上的臨泣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清熱利尿的作用。
  6. 辛巳、辛卯、辛酉的日子裏,可在巽卦所對應的手太陽小腸經上的後溪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助於舒緩肩頸背部疼痛。
  7. 丁未、丁巳、丁卯的日子裏,可選用兌卦所對應的腳太陰脾經上的照海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利於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8. 已酉、己未、己卯的日子裏,可在離卦所對應的手厥陰心包經上的列缺穴進行艾灸或按摩,有助於安神定志。

以上就是該古文中提到的不同日子在不同穴位進行艾灸或按摩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僅供參考,並不能替代正規的中西醫診治。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