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48)
卷之二 (48)
1. 色診篇第六
脈要精微篇,帝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之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五臟生成篇,曰: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色青黃也。)黑如炲(煤也。)者死,赤如衃血者死,(敗惡凝聚之血是也。)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者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鵝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者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玉機真藏篇,帝曰: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得脈之大要,天下之至極之術數,何也?五色合五臟之脈,應時而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而不二也。莫非其神乎?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亦神去則機息之義同也。
白話文:
色診篇第六
脈要精微篇 黃帝說:所謂精明地觀察五種顏色,是氣的精華外現。紅色要像絲綢包裹的朱砂,不要像紅土;白色要像鵝毛一樣,不要像鹽;青色要像蒼璧的光澤,不要像藍色;黃色要像絲綢包裹的雄黃,不要像黃土;黑色要像厚厚的漆色,不要像灰黑色的土。如果五色的精微之象都顯現出來,那麼這個人的壽命就不長了。
五臟生成篇 說:如果臉色青得像初生的草芽,這個人會死;臉色黃得像枳實,這個人也會死(這裡的青黃都是指不正常的顏色)。臉色黑得像煤灰,這個人會死;臉色紅得像凝固的血塊,這個人也會死(指敗壞凝聚的血)。臉色白得像枯骨,這個人會死。這五種顏色出現,都代表將要死亡。
如果臉色青得像翠鳥的羽毛,這個人會活;臉色紅得像鵝冠,這個人會活;臉色黃得像螃蟹的腹部,這個人會活;臉色白得像豬油,這個人會活;臉色黑得像烏鴉的羽毛,這個人會活。這五種顏色出現,都代表能夠活下去。
面色從心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朱砂;從肺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紅色的顏料;從肝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深藍色;從脾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栝樓的果實;從腎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紫色。這些是五臟所顯現於外的榮華。
玉機真藏篇 黃帝說:我領悟了脈象的大要,這是天下至為精妙的數術,五色的脈象變化,可以以此來衡量奇特和恆常的現象。道理歸於一,精神的運轉不會返回,如果返回就不能再運轉,就會失去生機。
領悟了脈象的大要,這是天下至為精深的醫術,為什麼呢?五色與五臟的脈象相合,隨著時令而變化,以此來衡量奇特和恆常的現象,道理歸於唯一的根本。沒有什麼不是神妙的啊!精神的運轉不會返回,如果返回就不能再運轉,就會失去生機,這與精神離去,生機停止的道理是一樣的。
2. 臟象篇第七
六節臟象篇,黃帝問曰:臟象何如?岐伯對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後當云: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支氏曰:自脾及胃大小腸膀胱云者,乃兼統論也。
金匱真言論,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對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巽方雞。)其穀麥,(五穀之長。)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之精氣上為歲星,十二年一周天。)是以春氣在頭也。(萬物發榮上,故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成數八也。)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在聲為呼,其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手少陰之絡會於耳。)藏精於心,其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黍赤色。)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之精氣上為熒惑,七百四十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成數七也。)其臭焦。其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色黃味甘。)其應四時,上為鎮星,(土之精氣上為鎮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思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乾為馬。)其谷稻,(色白。)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金之精氣,上為太白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成數九。)其臭腥。其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亥為豕。)其谷豆,(黑色。)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水之精氣上為辰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成數六,)其臭腐。其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白話文:
臟象篇第七
六節臟象篇
黃帝問道:臟腑的表象是怎麼樣的? 岐伯回答說:心,是生命的根本,精神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臉上,它的充養在血脈中,屬於陽氣中的太陽,與夏季的氣息相通。
肺,是氣的根本,魄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毛髮,它的充養在皮膚,屬於陽氣中的太陰,與秋季的氣息相通。
腎,主管閉藏和儲存,是精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頭髮,它的充養在骨骼,屬於陰氣中的少陰,與冬季的氣息相通。
肝,是疲勞的根本,魂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指甲,它的充養在筋,能夠產生血氣。它的味道是酸的,顏色是青色的。屬於陽氣中的少陽,與春季的氣息相通。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儲藏食物的根本,營氣的居所,被稱為器官,能夠消化食物殘渣,轉化食物的味道並排出體外。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嘴唇周圍,它的充養在肌肉,屬於極陰的類別,與土的氣息相通。總共十一個臟腑,它們的決定取決於膽。
之後應該說:脾是儲藏食物的根本,營氣的居所。支氏說:從脾到胃、大小腸、膀胱的說法,是綜合統論。
金匱真言論
黃帝說:五臟對應四時,各自有受納嗎? 岐伯回答說:東方是青色,它通入於肝,開竅於眼睛,精氣儲藏於肝,它的疾病會引發驚恐。它的味道是酸的,屬於草木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雞,對應的穀物是麥,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歲星(木星)。所以春天的氣息在頭部。它的聲音是角,它的數字是八,它的氣味是臊。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筋。表現在聲音是呼喊,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握拳。在意志上是憤怒,憤怒會傷害肝,悲傷可以戰勝憤怒。風會傷害筋,乾燥可以戰勝風,酸會傷害筋,辛辣可以戰勝酸。
南方是紅色,它通入於心,開竅於耳朵,精氣儲藏於心,它的疾病在五臟。它的味道是苦的,屬於火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羊,對應的穀物是黍,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熒惑星(火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血脈。它的聲音是徵,它的數字是七,它的氣味是焦。表現在聲音是笑,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憂愁,在意志上是喜悅,喜悅會傷害心,恐懼可以戰勝喜悅。熱會傷害氣,寒冷可以戰勝熱,苦會傷害氣,鹹可以戰勝苦。
中央是黃色,它通入於脾,開竅於嘴巴,精氣儲藏於脾,所以疾病會表現在舌根。它的味道是甜的,屬於土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牛,對應的穀物是稷,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鎮星(土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肌肉。它的聲音是宮,它的數字是五,它的氣味是香。表現在聲音是唱歌,表現在肢體動作是嘔吐。在意志上是思慮,思慮會傷害脾,憤怒可以戰勝思慮。思慮會傷害肌肉,風可以戰勝濕,甜會傷害肌肉,酸可以戰勝甜。
西方是白色,它通入於肺,開竅於鼻子,精氣儲藏於肺,所以疾病會表現在背部。它的味道是辛辣的,屬於金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馬,對應的穀物是稻,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太白星(金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皮膚毛髮。它的聲音是商,它的數字是九,它的氣味是腥。表現在聲音是哭泣,表現在肢體動作是咳嗽。在意志上是憂愁,憂愁會傷害肺,喜悅可以戰勝憂愁。熱會傷害皮膚毛髮,寒冷可以戰勝熱,辛辣會傷害皮膚毛髮,苦可以戰勝辛辣。
北方是黑色,它通入於腎,開竅於前後陰,精氣儲藏於腎,所以疾病會表現在骨骼和關節。它的味道是鹹的,屬於水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豬,對應的穀物是豆,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辰星(水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骨骼。它的聲音是羽,它的數字是六,它的氣味是腐。表現在聲音是呻吟,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戰慄,在意志上是恐懼。恐懼會傷害腎,思慮可以戰勝恐懼。寒冷會傷害血,乾燥可以戰勝寒冷,鹹會傷害血,甜可以戰勝鹹。
靈蘭秘典篇
黃帝說:我想聽聽十二臟腑之間是如何相互配合,它們的貴賤又是怎樣的? 岐伯回答說:心,是君主之官,精神從這裡產生。肺,是輔助之官,管理調節。肝,是將軍之官,負責謀劃。膽,是中正之官,負責決斷。膻中,是臣使之官,負責喜樂。脾胃,是倉儲之官,五味從這裡產生。大腸,是傳導之官,負責變化。小腸,是受盛之官,負責消化食物。腎,是作強之官,負責技巧。三焦,是疏通水道之官,水道從這裡產生。膀胱,是州都之官,儲藏津液,氣化之後就能排出。所有這十二個器官都不能互相違背,所以君主英明,下屬才能安定,用這個道理養生就能長壽,終生都不會遇到危險,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就能興盛。君主不英明,十二官就會危險,使它們的運行閉塞不通,身體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用這個道理養生就會遭遇災禍,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其根本就會非常危險,一定要戒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