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6)

1. 火針

經曰焠針者,以麻油滿盞,燈草令多如大指許。叢其燈火燒針頭,頻以麻油蘸其針,燒令通經用,方有功。若不紅者,反損於人,不能去病。燒時令針頭低下,恐油熱傷手。先令他人燒針,醫者臨時用之,以免致手熱,才覺針紅,醫者取針,先以針安穴上,自然干,針之亦佳。凡行針點艾相似,以墨記之,使針時無差穴道,差則無功。

火針甚難,須有臨陣之將心,方可行針。先以左下按定其穴,然後針之,切忌太深,深則反傷經絡;不可太淺,淺則治病無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後,不可用針。不適淺深,有害無利。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人,令勿驚動。較之火針及灸,灸則直受艾灼燒,過痛則久也;火針雖則畏人,其針下疾,一針便去,不入也。

凡下火針,一針之後,疾速換去,不可久留,尋即以左手速按針孔上,則疼止;不按則疼甚。火針不宜針腳氣,反加腫痛,不能行履。火針者,宜破癰疽發背。潰膿在內,外皮無頭者,但按毒上軟處;以潰膿闊大者,按頭尾及中,以點記,宜下三針,決破出膿。一針腫上,不可按之,即以指從兩旁捺之。

令膿隨手而出,或腫大膿多,針時須側身迴避,恐膿射出汙身。《針灸節要》謂:火針之功用甚大,凡癥瘕積塊、癱瘓癰疽、堅瘤,並宜火針。

2. 溫針

王節齋曰:近有為溫針者,灸火之時,針其穴,謂之溫針。古人針則不灸,灸則不針。夫針而且灸,灸而且針,此後人俗法也。此法行於山野鄙人,或無損;若行於富貴之人,肌膚不任者,危害出於頃刻,其為終身之害也有矣。

3. 暖針

《素問》遺篇注云:用圓利針、長針,未刺時,先含口內溫針,暖而用之。又曰:亳針於人,近體暖針至溫方刺。凡暖針刺人經絡,氣得暖而易行也。

4. 暈針

《金針賦》云:其或暈針者,神氣虛也,以針補之,以袖掩之;口鼻氣回,熱湯與之。略停少頃,依前再施。

《指微賦》云:醫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差,補瀉得宜,必無暈針昏倒之患。或慌忙之際,畏刺之人多感此。壯者氣行自已,怯者當速救療。假令針肝經,感氣暈,以補肝經,合曲泉穴之絡,假令針肝絡,血暈,以補本經曲泉穴之經,針入復甦,效如起生。余皆仿此。

劉宗厚曰:暈針者,奪命穴救之,男左女右取之。不回,卻再取右,女亦然。此穴正在手膊上側筋骨陷中蝦蟆兒上,自肩至肘,正在當中。

《濟生拔萃》云:有隨針而卒者何?曰:一則不知刺禁,如刺中心一日死之類也;二則不明脈候,如下利,其脈忽大者死之類。凡針灸者,先須審詳脈候,觀察病證,然後知其刺禁,其經絡穴道,遠近氣候,息數深淺分寸。

5. 折針

《本草》云:醫工針人,而針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腦塗之。又象牙主諸針及雜物入肉,割取屑,細碾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後方》:針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

《寶鑑》湧針膏:取針刺入肉,並箭頭不出。用鼠糞頭十個,螻蛄四十九個,土消蟲十個,芫青、馬肉中蛆、醬內蛆,俱焙乾,蜣螂、巴豆、信石、硇砂夏枯草、磁石、黃丹、蘇木地骨皮各一兩,石腦油三兩,蒿柴灰汁三升。上將灰汁、石腦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諸藥,令勻,瓷器內收貯。臨時看瘡大小,點藥,良久,自然湧出。

神聖膏:取針入皮膚。以車脂不拘多少,成膏子,好攤紙上,如錢大,貼之二日一換,三五次,針自出,大有神效。

烏翎散:取針鐵入皮膚,烏翎三五枝,火灸焦為末,好醋調成膏,塗瘡上,紙蓋一二次,其針自出。一法以緊磁石引其肉中之針,即出。

6. 刺王公布衣之異

帝曰: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淺深,疾徐多少,何如?岐伯曰:膏粱藿菽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疾出,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其慓悍滑利也。

7. 經脈交會八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谿督脈連背頸,申脈蹺絡亦相通。列缺肺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8. 八法合十干八卦歌

王申之日公孫乾,乙癸坤宮申脈連。庚日外關屬震卦,丙從艮佐內關便。戊日臨泣坎象卦,後谿辛日巽宮遷。丁日兌官針照海,已應列缺與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