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13)
卷之六 (13)
1. 督脈之圖
【主治】風癇癲邪,腹滿不食,五痔積聚,小兒脫肛。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癲疾狂走,風癇目上視。
至陽,在七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腰脊痛,胃中寒不食,胸脅支滿,脛酸四肢重,寒熱如解㑊。
靈臺,在六椎節間,俯取之。諸書俱不主治。
今俗灸之以治氣喘不能臥,火到便愈。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七壯。
【主治】傷寒頭痛,寒熱往來,痎瘧,健忘驚悸,牙車急,張口不合,風癇。
身柱,在三椎節骨下,俯取之。針五分,灸七壯。
【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瘛瘲妄言。
陶道,大椎下間,俯取之。足太陽督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痎瘧,寒熱灑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瘛瘲,恍惚不樂。
大椎,在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五分,灸以十為壯。
【主治】五勞七傷,乏力,痎瘧,肺脹脅滿,嘔吐上氣,背膊拘急,項頸強不得回顧。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厭舌,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針三分,禁灸,灸之令人啞。
【主治】舌急不語,衄血不止,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重風汗汗不出。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針三分,禁灸。犯之令人失喑。
【主治】中風,舌緩不語,振寒汗出,身重偏風,半身不遂,頭痛項急不得回顧,傷寒發狂。
腦戶(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足太陽督脈之會。針三分,禁灸。
【主治】面赤痛,頭重腫痛,癭瘤。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半。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項強,狂走不臥。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穴後一寸半,枕骨上。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頸項強急,額顱上痛,偏頭痛,惡風目䀮䀮。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容豆許,直兩耳尖至頂中央是穴。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二分,灸七壯。
【主治】頭風頭痛,中風言語謇滯,口噤不開,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嘔吐沫,心神恍惚,健忘痎瘧,百病皆治。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半骨間陷中。針一分,灸三壯。
【主治】頭風目眩而赤腫,小兒驚癇瘛瘲。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針二分,灸二壯。
【主治】腦虛冷痛,飲酒過多,頭皮腫生白屑,面目暴腫,鼻塞不聞。
上星(一名神堂),在神庭後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頭風頭痛,頭皮腫面虛,惡寒痎瘧,寒熱汗不止,鼻血不止。
神庭,在鼻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陽明督脈之會。禁針,灸三壯。
【主治】發狂,登高妄走,風癇癲疾,角弓反張,目不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目淚,煩滿喘渴。
素髎(一名面正),在鼻柱上端準頭。禁灸,針一分。
【主治】鼻中瘜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人中近鼻孔陷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飲水遍身浮腫,溫疫口喎噼。
兌端,在唇上端。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癲癇吐沫,齒齦痛,消渴衄血,口噤鼓頷。
斷交,在唇內齒上齦縫中,任督足陽明之會。針三分。
【主治】鼻瘜肉不消,額頭中痛,頸項強,目淚多眵,牙疳腫痛。
白話文:
督脈之圖
[主治]:能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癲癇、腹部脹滿不消化、五種痔瘡和腹部腫塊、以及小兒脫肛。
筋縮:在第九胸椎下方的凹陷處,身體向前彎曲取穴。針刺五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癲癇病發作時狂奔亂跑、風邪引起的癲癇導致眼睛向上看。
至陽:在第七胸椎下方的凹陷處,身體向前彎曲取穴。針刺五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腰背疼痛、胃部虛寒導致不思飲食、胸部和脅肋脹滿、腿腳痠軟、四肢沉重、以及寒熱交替的症狀。
靈臺:在第六胸椎之間的凹陷處,身體向前彎曲取穴。醫書上大多沒有提到這個穴位的主治功能。 現在民間用艾灸這個穴位來治療氣喘導致無法平躺,艾灸後症狀就會好轉。
神道:在第五胸椎下方的凹陷處,身體向前彎曲取穴。針刺五分深,艾灸七壯。 [主治]:能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寒熱交替、瘧疾、健忘、驚悸、牙關緊閉、張口困難、以及風邪引起的癲癇。
身柱:在第三胸椎骨下方,身體向前彎曲取穴。針刺五分深,艾灸七壯。 [主治]:能治療腰背疼痛、癲癇發作時狂奔亂跑、抽搐、以及胡言亂語。
陶道:在大椎穴下方的凹陷處,身體向前彎曲取穴。是足太陽經和督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五分深,艾灸五壯。 [主治]:能治療瘧疾、寒熱發抖、脊背僵硬、煩躁不安、不出汗、頭部沉重、抽搐、以及精神恍惚不樂。
大椎:在第一胸椎上方的凹陷處。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五分深,艾灸十壯。 [主治]:能治療因過度勞累和損傷引起的各種虛弱症狀、瘧疾、肺部脹滿導致胸悶、嘔吐、氣喘、背部和肩頸僵硬、以及頸部僵硬無法轉頭。
啞門(又名喑門、厭舌、舌橫):在後腦勺髮際線內五分處,後頸正中凹陷處,頭部稍微往後仰取穴。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三分深,禁止艾灸,艾灸會導致失語。 [主治]:能治療舌頭僵硬無法說話、鼻出血不止、脊柱僵硬向後彎折、抽搐、癲癇、頭部沉重、以及風邪引起的無汗。
風府(又名舌本):在後腦勺髮際線內一寸處,兩條大筋之間的凹陷處。快速說話時肌肉會隆起,停止說話時肌肉會恢復平坦。是足太陽經、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三分深,禁止艾灸,艾灸會導致失語。 [主治]:能治療中風、舌頭鬆弛無法說話、寒顫發抖伴隨出汗、身體沉重、半身不遂、頭痛、頸部僵硬無法轉頭、以及傷寒引起的發狂。
腦戶(又名合顱):在枕骨上方,強間穴後方一寸半處。是足太陽經和督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三分深,禁止艾灸。 [主治]:能治療面部發紅疼痛、頭部沉重腫痛、以及癭瘤。
強間(又名大羽):在後腦勺頂部後方一寸半處。針刺二分深,艾灸五壯。 [主治]:能治療頭痛、頭暈眼花、腦部眩暈、煩躁不安、嘔吐、頸部僵硬、以及躁動不安不肯臥床。
後頂(又名交沖):在百會穴後方一寸半處,枕骨上方。針刺二分深,艾灸五壯。 [主治]:能治療頸部僵硬、前額疼痛、偏頭痛、以及怕風和眼睛昏花。
百會(又名三陽五會、巔上、天滿):在前頂穴後方一寸五分處,頭頂正中央旋渦處,可容納一顆豆子大小。連接兩耳尖至頭頂的中心就是這個穴位。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穴位。針刺二分深,艾灸七壯。 [主治]:能治療頭風、頭痛、中風導致說話不清、口不能張開、半身不遂、風邪引起的癲癇、突然昏厥、角弓反張、嘔吐白沫、精神恍惚、健忘、瘧疾、以及各種疾病。
前頂:在囟會穴後方一寸半的骨縫凹陷處。針刺一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頭風、頭暈眼花、眼睛紅腫、以及小兒驚嚇引起的癲癇抽搐。
囟會:在上星穴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針刺二分深,艾灸二壯。 [主治]:能治療腦部虛冷疼痛、飲酒過多引起的頭痛、頭皮紅腫生白屑、面部突然腫脹、以及鼻塞不通。
上星(又名神堂):在神庭穴後方,髮際線內一寸的凹陷處,可容納一顆豆子大小。針刺三分深,艾灸五壯。 [主治]:能治療頭風、頭痛、頭皮腫脹、面部虛弱、怕冷、瘧疾、寒熱不止、以及鼻出血不止。
神庭:在鼻子上髮際線內五分處,是足太陽經、陽明經和督脈交會的穴位。禁止針刺,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發狂、登高亂跑、風邪引起的癲癇、角弓反張、眼睛無法辨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流淚、煩躁不安、以及氣喘。
素髎(又名面正):在鼻柱上方,鼻尖處。禁止艾灸,針刺一分深。 [主治]:能治療鼻息肉不消退、呼吸困難、多鼻涕、歪嘴和鼻出血。
水溝(又名人中):在鼻子下方人中溝的凹陷處,靠近鼻孔處。是督脈、手足陽明經交會的穴位。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中風導致口噤、牙關緊閉、突然昏倒,鬼神作祟、不省人事、癲癇發作、口渴多飲導致全身浮腫、以及瘟疫引起的口眼歪斜。
兌端:在嘴唇上端的邊緣處。針刺二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能治療癲癇口吐白沫、牙齦疼痛、口渴多飲、鼻出血、以及口噤鼓腮。
齦交:在嘴唇內側牙齦邊緣的縫隙中,是任脈、督脈、和足陽明經交會的穴位。針刺三分深。 [主治]:能治療鼻息肉不消退、前額疼痛、頸部僵硬、眼睛流淚和分泌物多、以及牙疳腫痛。
2. 奇經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故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而裡急。《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足陽明俠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足少陰俠臍左右各五分而上行。
《針經》所載衝任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柱、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衝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
幽門(巨闕旁),通谷(上脘兩旁),陰都(通谷下),石關(陰都下),商曲(石關下),肓俞(商曲下),中注(肓俞下),四滿(中注下),氣穴(四滿下),大赫(氣穴下),橫骨(大赫下)
逆氣裡急者取諸此。
白話文:
衝脈,和任脈一樣,都起始於子宮內部,向上沿著脊椎內側運行,被稱為經絡的海洋。它浮在身體表面的部分,沿著腹部向上,會合於咽喉,然後分開絡於嘴唇周圍。所以說衝脈起始於氣衝穴,和足少陰腎經並行,沿著肚臍兩側向上到達胸中而分散。當衝脈發生病變時,會使人氣逆上衝,腹部內部也會感到急迫不適。《難經》則認為衝脈是和足陽明胃經並行的。如果從穴位來考證,足陽明胃經在肚臍兩側各旁開二寸向上走,而足少陰腎經在肚臍兩側各旁開五分向上走。
《針經》記載衝脈、任脈和督脈都是從會陰穴開始的。衝脈在腹部循行的路線,經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柱、四滿、氣穴、大赫、橫骨這些穴位,總共二十二個穴位,都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範圍,由此可見衝脈是和足少陰腎經並行的,這是很清楚的。
幽門穴(位於巨闕穴旁),通谷穴(位於上脘穴兩旁),陰都穴(位於通谷穴下方),石關穴(位於陰都穴下方),商曲穴(位於石關穴下方),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方),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方),四滿穴(位於中注穴下方),氣穴(位於四滿穴下方),大赫穴(位於氣穴下方),橫骨穴(位於大赫穴下方)。
氣逆上衝、腹部內部急迫不適的症狀,可以取用這些穴位來治療。
3. 奇經帶脈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其脈氣所發,正名帶脈,以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維道
白話文:
帶脈這條經脈起於側腹部的季脅部位,環繞腰身一圈。它發病時,會使腰部和腹部鬆垮腫脹,看起來像裝了水的袋子一樣。這條經脈的氣血運行所表現出來的病症,就被稱為帶脈,因為它像帶子一樣環繞身體一周。它還在維道穴與足少陽經相會。帶脈發源處共有四個穴位。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的地方),維道。
4. 奇經陽蹺脈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病也,令人陰緩而陽急。兩足蹺脈本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遠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蹺脈長八尺。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輔陽為郄,本於僕參。
與足少陽會於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肩顒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俞,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凡二十穴。
申脈(外踝下,屬足太陽經),輔陽(外踝上),僕參(跟骨上),居髎(章門下),肩顒(肩端),巨骨(肩端),臑俞(肩髎後胛骨上廉),地倉(口吻兩旁),巨髎(鼻兩旁),承泣(目下七分)
白話文:
陽蹺脈,起於腳跟的中央,沿著外踝向上走,進入風池穴。它所引起的疾病,會使人陰部鬆弛而陽部繃緊。兩腳的蹺脈,本來是太陽經的分支,與太陽經相合。它的氣向上行,氣如果往兩旁散開太遠就會導致眼睛濕潤,氣如果不能滋養眼睛就會導致眼睛閉合不上。男子數算的是陽,女子數算的是陰。應該數算的為經脈,不應該數算的為絡脈。蹺脈的長度是八尺。它所發出的穴位起始於申脈穴,輔陽穴為其郄穴,根本穴在僕參穴。
它與足少陽經在居髎穴相會,又與手陽明經在肩顒穴和巨骨穴相會,又與手足太陽、陽維脈在臑俞穴相會,與手足陽明經在地倉穴相會,又與手足陽明經在巨髎穴相會,又與任脈、足陽明經在承泣穴相會。總共有二十個穴位。
申脈穴(在外踝下方,屬於足太陽經),輔陽穴(在外踝上方),僕參穴(在腳跟骨上方),居髎穴(在章門穴下方),肩顒穴(在肩膀末端),巨骨穴(在肩膀末端),臑俞穴(在肩髎穴後方肩胛骨上緣),地倉穴(在嘴角兩旁),巨髎穴(在鼻翼兩旁),承泣穴(在眼睛下方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