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14)
卷之六 (14)
1. 奇經陰蹺脈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此為病者,令人陽緩而陰急。故曰蹺脈者,少陰之別,別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眥,合於太陽。女子以之為經,男子以之為絡。兩足蹺脈長八尺,而陰蹺之郄在交信,陰蹺病者取此。
然谷(足內踝下),交信(內踝上)
白話文:
陰蹺脈從腳跟內側開始,沿著內踝向上,經過咽喉,與衝脈交會。如果陰蹺脈有病,就會導致陽氣虛弱而陰氣過盛。因此,陰蹺脈是少陰經的支脈,從然谷穴之後分出,經過內踝上緣,直上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向上穿過胸腔,到達鎖骨上窩,再從人迎穴前方出來,進入鼻腔,到達眼角內側,與太陽經相連。女性以陰蹺脈為經脈,男性則以之為絡脈。兩腳的陰蹺脈長八尺,陰蹺脈的郄穴位於交信穴,陰蹺脈有病時可以取此穴治療。
2. 奇經陽維脈
陽維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若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臑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
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啞門。《難經》云:陽維為病苦寒熱。此陽維脈氣所發,凡二十四穴。
金門(足外踝下),陽交(外踝上),臑俞(肩後胛上),天髎(缺盆上),肩井(肩頭上),陽白(眉上),本神(眉上),臨泣(眉上),正營(目窗上),腦空(缺盆上),風池(顳顬後),風府(髮際),啞門(風府後)
白話文:
陽維脈掌管陽氣,其經脈起於諸陽經脈匯合之處,與陰維脈共同維繫全身。若陽氣不能維持陽氣的運作,則人體就會變得虛弱,無法自持。
陽維脈氣從足外踝下方(金門穴)發出,經過外踝上方(陽交穴),再向上行至肩胛骨上方(臑俞穴),經過鎖骨上窩(天髎穴)和肩部(肩井穴)。
陽維脈向上行至頭部,與足少陽經脈在眉上(陽白穴)匯合,再向上行至眉上(本神穴、臨泣穴),接著到達眼角上方(正營穴),沿著腦部(腦空穴)向下行至耳後(風池穴)。
陽維脈與督脈匯合的穴位分別是髮際(風府穴)和風府穴後方(啞門穴)。
《難經》記載:陽維脈病變會導致寒熱交替的症狀。
陽維脈共有二十四個穴位,分別是:金門、陽交、臑俞、天髎、肩井、陽白、本神、臨泣、正營、腦空、風池、風府、啞門等。
3. 奇經陰維脈
陰維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若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其脈所發者,陰維之郄,名曰築臏,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難經》云:陰維為病苦心痛。此陰脈所發,凡十二穴。
築臏(內踝上),腹哀(日月下),大橫(腹哀下),府舍(腹結下),期門(乳下),天突(結喉下),廉泉(結喉上)
白話文:
陰維經脈位於身體陰面,其脈絡起始於各陰經交匯之處。若陰氣不足,無法維繫於陰面,則會感到失落、意志消沉。
陰維經脈的穴位,其中一個名為築臏,位於內踝上方,與足太陰脾經在腹哀、大橫穴交匯;又與足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在府舍、期門穴交匯;與任脈在天突、廉泉穴交匯。
《難經》中記載,陰維經脈病變會導致心痛。陰維經脈共有十二個穴位。
穴位位置
- 築臏:內踝上方
- 腹哀:日月穴下方
- 大橫:腹哀穴下方
- 府舍:腹結穴下方
- 期門:乳房下方
- 天突:結喉下方
- 廉泉:結喉上方
註釋
- 陰維:指一條位於身體陰面的經脈。
- 陰:指身體的陰面,即背部、腹部等。
- 陰氣:指身體的陰寒之氣。
- 築臏:陰維經脈的穴位之一。
- 腹哀、大橫、府舍、期門:分別是足太陰脾經和陰維經脈的交匯穴位。
- 天突、廉泉:分別是任脈和陰維經脈的交匯穴位。
- 《難經》:一部重要的中醫經典。
4. 十二井滎俞原經合穴
少商(肺),少衝(心),大敦(肝),隱白(脾),湧泉(腎),中衝(心包絡),商陽(大腸),少澤(小腸),竅陰(膽),厲兌(胃),至陰(膀胱),關衝(三焦),魚際(肺),少府(心),行間(肝),大都(脾),然谷(腎),勞宮(心包),二間(大腸),前谷(小腸),俠谿(膽),內庭(胃),通谷(膀胱),液門(三焦),太淵(肺),神門(心),太衝(肝),太白(脾),太谿(腎),大陵(心包),三間(大腸),後谿(小腸),臨泣(膽),陷谷(胃),束骨(膀胱),中渚(三焦),經渠(肺),靈道(心),中封(肝),商丘(脾),復溜(腎),間使(心包),陽谿(大腸),陽谷(小腸),陽輔(膽),解谿(胃),崑崙(膀胱),支溝(三焦),太淵(肺),神門(心),太衝(肝),太白(脾),太谿(腎),大陵(心包),合谷(大腸),宛骨(小腸),丘墟(膽),衝陽(胃),京骨(膀胱),陽池(三焦),尺澤(肺),少海(心),曲泉(肝),陰陵泉(脾),陰谷(腎),曲澤(心包絡),曲池(大腸),少海(小腸),陽陵泉(膽),三里(胃),委中(膀胱),天井(三焦)
白話文:
少商、商陽、魚際、太淵、經渠、尺澤是肺經穴位;少衝、少澤、少府、神門、靈道、少海是心經穴位;大敦、行間、太衝、中封、曲泉是肝經穴位;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是脾經穴位;湧泉、然谷、太谿、復溜、陰谷是腎經穴位;中衝、勞宮、大陵、間使、曲澤是心包經穴位;竅陰、俠谿、陽輔、臨泣、丘墟是膽經穴位;厲兌、內庭、解谿、陷谷、衝陽是胃經穴位;至陰、束骨、京骨、委中、崑崙是膀胱經穴位;關衝、液門、中渚、天井、支溝是三焦經穴位;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是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前谷、後谿、陽谷、宛骨是手太陽小腸經穴位。
5. 五臟募俞穴
(募皆在腹,俞皆在背。)
中府(肺之募),巨闕(心之募),章門(脾之募),期門(肝之募),中脘(胃之募)肺俞(三椎下各寸半),心俞(五椎下各開寸半),肝俞(九椎下各開寸半),脾俞(十一椎下各開寸半),腎俞(十四椎下各開寸半)
白話文:
募穴都位于腹部,俞穴都位于背部。中府是肺的募穴,巨闕是心的募穴,章門是脾的募穴,期門是肝的募穴,中脘是胃的募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下各一寸半,心俞位于第五胸椎下各一寸半,肝俞位于第九胸椎下各一寸半,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下各一寸半,肾俞位于第十四胸椎下各一寸半。
6. 八會穴
中脘(府會),章門(臟會),陽陵泉(筋會),陽輔(髓會),膈會(血會),大杼(骨會),太淵(脈會),膻中(氣會)
白話文:
中脘穴(腑會),章門穴(臟會),陽陵泉穴(筋會),陽輔穴(髓會),膈俞穴(血會),大杼穴(骨會),太淵穴(脈會),羶中穴(氣會)。
7. 凡經脈丈尺
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之六陰從胸中至手,長三尺五寸,三六合一丈八尺,五六合三尺,共二丈一尺。
足之六陽從頭至足,長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長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六合三尺,共三丈九尺。
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脈共一丈五尺。
任督二脈各長四尺五寸,二脈共九尺。
通共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
白話文:
手部的六條陽經,從手部延伸到頭部,長度為五尺,五乘六等於三十尺,合起來就是三丈。
手部的六條陰經,從胸部延伸到手部,長度為三尺五寸,三乘六等於十八尺,合起來就是一丈八尺,五乘六等於三十尺,合起來就是三尺,總共二丈一尺。
腳部的六條陽經,從頭部延伸到腳部,長度為八尺,六乘八等於四十八尺,合起來就是四丈八尺。
腳部的六條陰經,從腳部延伸到胸部,長度為六尺五寸,六乘六等於三十六尺,合起來就是三丈六尺,五乘六等於三十尺,合起來就是三尺,總共三丈九尺。
蹺脈從腳部延伸到眼睛,長度為七尺五寸,兩條蹺脈總共一丈五尺。
任脈和督脈各長四尺五寸,兩條脈總共九尺。
全部加起來共十六丈二尺,這些就是氣血運行的主要經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