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3)

1. 督脈之圖

【主治】風癇癲邪,腹滿不食,五痔積聚,小兒脫肛。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癲疾狂走,風癇目上視。

至陽,在七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腰脊痛,胃中寒不食,胸脅支滿,脛酸四肢重,寒熱如解㑊。

靈臺,在六椎節間,俯取之。諸書俱不主治。

今俗灸之以治氣喘不能臥,火到便愈。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取之。針五分,灸七壯。

【主治】傷寒頭痛,寒熱往來,痎瘧,健忘驚悸,牙車急,張口不合,風癇。

身柱,在三椎節骨下,俯取之。針五分,灸七壯。

白話文:

風癇癲邪、腹滿不食、五痔積聚、小兒脫肛等症,可用筋縮穴治療。筋縮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

癲疾狂走、風癇目上視等症,可用至陽穴治療。至陽穴位於第七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

腰脊痛、胃中寒不食、胸脅支滿、脛酸四肢重、寒熱如解㑊等症,可用靈臺穴治療。靈臺穴位於第六節椎骨間,俯身取穴。古書中未記載靈臺穴的治療功效,但現代人常用灸法治療氣喘不能臥,火到便愈。

傷寒頭痛、寒熱往來、痎瘧、健忘驚悸、牙車急、張口不合、風癇等症,可用神道穴治療。神道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七壯。

身柱穴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七壯。

【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瘛瘲妄言。

陶道,大椎下間,俯取之。足太陽督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痎瘧,寒熱灑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瘛瘲,恍惚不樂。

大椎,在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五分,灸以十為壯。

【主治】五勞七傷,乏力,痎瘧,肺脹脅滿,嘔吐上氣,背膊拘急,項頸強不得回顧。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厭舌,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針三分,禁灸,灸之令人啞。

【主治】舌急不語,衄血不止,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重風汗汗不出。

白話文:

【主治】腰部和背部疼痛,癲癇發作導致的瘋狂奔跑,以及四肢抽搐並胡言亂語。

陶道,位於大椎骨下方,向下取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匯集點。針刺深度五分,灸療五壯。

【主治】瘧疾,寒熱交替發作,脊背僵硬、感到煩躁滿身出汗,頭部沈重,四肢抽搐,精神恍惚,不開心。

大椎,位於一節椎骨上凹陷處。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匯集點。針刺深度五分,灸療十壯。

【主治】五種勞損、七種傷害導致的身體無力,瘧疾,肺部膨脹、胸腹滿悶、嘔吐氣逆,背部和肩膀緊繃,頸部僵硬無法回頭。

啓門(一名啞門,一名喑門,一名厭舌,一名舌橫),位於項部後方進入髮際五分,在項部中央的凹陷處,仰頭取穴。是督脈與陽維脈的匯集點。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用火灸,否則會使人失聲。

【主治】舌頭緊繃不能說話,鼻血不停流出,脊背僵硬彎曲,四肢抽搐癲癇發作,頭部沈重且出汗過多。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針三分,禁灸。犯之令人失喑。

【主治】中風,舌緩不語,振寒汗出,身重偏風,半身不遂,頭痛項急不得回顧,傷寒發狂。

腦戶(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足太陽督脈之會。針三分,禁灸。

【主治】面赤痛,頭重腫痛,癭瘤。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半。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項強,狂走不臥。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穴後一寸半,枕骨上。針二分,灸五壯。

白話文:

風府

(一名舌本),位於項後髮際邊緣向上約一寸,大筋內側凹陷處。當人快速說話時,此處肌肉會向上隆起,停止說話時,肌肉則會下降。是足太陽膀胱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位。針刺深度約三分,禁止灸灼。若針刺失誤,會導致患者失聲。

主治

中風、舌頭僵硬不語、畏寒出汗、身體沉重、偏風症、半身不遂、頭痛項部僵硬無法回頭、傷寒發狂。

腦戶

(一名合顱),位於枕骨上部強間穴後方約一寸半。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位。針刺深度約三分,禁止灸灼。

主治

面部紅腫疼痛、頭部沉重腫痛、癭瘤。

強間

(一名大羽),位於後頂穴後方約一寸半。針刺深度約二分,灸灼五壯。

主治

頭痛目眩、頭昏腦脹心煩、嘔吐項部強直、狂躁不安不願躺下。

後頂

(一名交沖),位於百會穴後方約一寸半,枕骨上。針刺深度約二分,灸灼五壯。

注:

  • 一寸指古代的寸,約為現代的3.3公分。
  • 針刺深度僅供參考,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 灸灼需由專業醫師操作,避免造成灼傷。

【主治】頸項強急,額顱上痛,偏頭痛,惡風目䀮䀮。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容豆許,直兩耳尖至頂中央是穴。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二分,灸七壯。

【主治】頭風頭痛,中風言語謇滯,口噤不開,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嘔吐沫,心神恍惚,健忘痎瘧,百病皆治。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半骨間陷中。針一分,灸三壯。

【主治】頭風目眩而赤腫,小兒驚癇瘛瘲。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針二分,灸二壯。

【主治】腦虛冷痛,飲酒過多,頭皮腫生白屑,面目暴腫,鼻塞不聞。

白話文:

【主治】

頸部僵硬疼痛,額頭及顱骨疼痛,偏頭痛,怕風,眼睛模糊。

百會

(又名三陽五會、巔上、天滿),位於前髮際後一寸五分,頭頂正中央旋毛中,容下一顆豆子大小的地方。從兩耳尖直線向上至頭頂正中央,即為此穴位。手足三陽經和督脈在此交會。針刺二分深,艾灸七壯。

【主治】

頭風頭痛,中風導致言語不清,嘴巴緊閉難以張開,偏風導致半身不遂,風癇症突發昏厥,角弓反張,嘔吐泡沫,心神恍惚,健忘,瘧疾,百病皆可治療。

前頂

,位於囟會穴後一寸半,骨骼間的凹陷處。針刺一分深,艾灸三壯。

【主治】

頭風導致眼花目眩並伴隨眼部紅腫,小兒驚癇抽搐。

囟會

,位於上星穴後一寸的凹陷處。針刺二分深,艾灸二壯。

【主治】

腦部虛寒導致疼痛,飲酒過度,頭皮腫脹並長出白屑,面部突然腫脹,鼻子不通氣。

上星(一名神堂),在神庭後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頭風頭痛,頭皮腫面虛,惡寒痎瘧,寒熱汗不止,鼻血不止。

神庭,在鼻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陽明督脈之會。禁針,灸三壯。

【主治】發狂,登高妄走,風癇癲疾,角弓反張,目不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目淚,煩滿喘渴。

素髎(一名面正),在鼻柱上端準頭。禁灸,針一分。

【主治】鼻中瘜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人中近鼻孔陷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飲水遍身浮腫,溫疫口喎噼。

白話文:

上星

(一名神堂),位於神庭後方,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大小如豆。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五壯。

主治

頭風頭痛、頭皮腫脹、面容虛浮、惡寒發瘧、寒熱交替且汗出不止、鼻血流不止。

神庭

,位於鼻樑上端,進入髮際五分處,為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和督脈交會處。禁針,灸艾三壯。

主治

發狂、登高亂跑、風癇癲疾、角弓反張、目不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目淚、煩躁滿悶、喘息口渴。

素髎

(一名面正),位於鼻柱上端,正對頭頂。禁灸,針刺深度一分。

主治

鼻中瘜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鼻衄出血。

水溝

(一名人中),位於鼻下人中,靠近鼻孔的凹陷處。督脈、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交會處。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三壯。

主治

中風口噤、牙關緊閉、卒中惡邪鬼擊、神志不清、癲癇突然倒地、消渴飲水後全身浮腫、溫疫口喎噼。

兌端,在唇上端。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癲癇吐沫,齒齦痛,消渴衄血,口噤鼓頷。

斷交,在唇內齒上齦縫中,任督足陽明之會。針三分。

【主治】鼻瘜肉不消,額頭中痛,頸項強,目淚多眵,牙疳腫痛。

白話文:

兌端

位置:位於嘴唇上端。

針法:針刺深度二分,灸灸三壯。

主治:癲癇發作伴隨流口水,牙齦疼痛,口渴且流鼻血,嘴巴緊閉下巴僵硬。

斷交

位置:位於嘴唇內側,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縫隙中,是任脈、督脈、足陽明經的交會穴。

針法:針刺深度三分。

主治:鼻息肉不消退,額頭正中疼痛,頸部僵硬,眼睛淚水多且眼屎多,牙齦腫痛。

2. 奇經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故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而裡急。《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足陽明俠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足少陰俠臍左右各五分而上行。

《針經》所載衝任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柱、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衝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

幽門(巨闕旁),通谷(上脘兩旁),陰都(通谷下),石關(陰都下),商曲(石關下),肓俞(商曲下),中注(肓俞下),四滿(中注下),氣穴(四滿下),大赫(氣穴下),橫骨(大赫下)

逆氣裡急者取諸此。

白話文:

衝脈與任脈:

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向上沿著脊柱內側運行,是所有經絡的匯聚之處。衝脈的外側分支,循著腹部向上行,匯聚於咽喉,再分開絡於唇口。因此,衝脈也稱為起於氣衝,並與足少陰經沿著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佈。如果衝脈出現病變,會導致人逆氣而腹痛。

《難經》中記載:衝脈也與足陽明經相並。根據穴位位置,足陽明經沿著臍左右各兩寸向上行,足少陰經沿著臍左右各五分向上行。

衝脈與足少陰經:

《針經》中記載:衝脈、任脈和督脈都起源於會陰。在腹部,衝脈經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柱、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共計二十二個穴位,這些穴位都是足少陰經的分支。由此可見,衝脈與足少陰經有著密切的關係。

穴位位置:

  • 幽門:位於巨闕穴旁
  • 通谷:位於上脘穴兩旁
  • 陰都:位於通谷穴下方
  • 石關:位於陰都穴下方
  • 商曲:位於石關穴下方
  • 肓俞:位於商曲穴下方
  • 中柱:位於肓俞穴下方
  • 四滿:位於中柱穴下方
  • 氣穴:位於四滿穴下方
  • 大赫:位於氣穴穴下方
  • 橫骨:位於大赫穴下方

3. 奇經帶脈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其脈氣所發,正名帶脈,以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維道

白話文:

帶脈起源於季肋,繞身一圈。若患病,則腰腹部會變得鬆弛,形如水囊。此脈氣所產生的,正式命名為帶脈,因為它繞身一周如同束帶。此外,帶脈還與足少陽經在維道穴相會。帶脈所涉及的穴位總共有四個。

帶脈(位於季肋下方一寸八分處),維道

4. 奇經陽蹺脈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病也,令人陰緩而陽急。兩足蹺脈本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遠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蹺脈長八尺。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輔陽為郄,本於僕參。

與足少陽會於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肩顒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俞,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凡二十穴。

申脈(外踝下,屬足太陽經),輔陽(外踝上),僕參(跟骨上),居髎(章門下),肩顒(肩端),巨骨(肩端),臑俞(肩髎後胛骨上廉),地倉(口吻兩旁),巨髎(鼻兩旁),承泣(目下七分)

白話文:

陽蹺脈起源於腳跟的中間,沿著外踝向上,一直到風池穴。它生病的時候,會讓人陰虛而陽亢。兩條腳上的蹺脈是太陽經的支脈,與太陽經相連。它的氣向上走,氣血相隔就容易造成眼疾,氣血不足就會導致眼睛閉合不全。男人要數陽脈,女人要數陰脈。應該數的脈是經脈,不應該數的脈是絡脈。蹺脈長八尺。它的分支穴位,起源於申脈,輔陽穴是它的郄穴,僕參穴是它的本穴。

它與足少陽經在居髎穴交會,又與手陽明經在肩顒穴和巨骨穴交會,又與手足太陽陽維經在臑俞穴交會,與手足陽明經在地倉穴交會,又與手足陽明經在巨髎穴交會,還與任脈足陽明經在承泣穴交會。總共二十個穴位。

申脈位於外踝下方,屬於足太陽經;輔陽穴位於外踝上方;僕參穴位於跟骨上方;居髎穴位於章門穴下方;肩顒穴位於肩端;巨骨穴位於肩端;臑俞穴位於肩髎穴後方肩胛骨上緣;地倉穴位於口角兩旁;巨髎穴位於鼻翼兩旁;承泣穴位於眼眶下緣七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