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2)

1. 足厥陰肝經經穴歌

厥陰肝經十三穴,大敦行間太衝列。中封蠡溝及中都,膝關曲泉膝內輒。陰包五里上陰廉,章門期門貫上膈。

白話文:

厥陰肝經上有十三個穴位,分別是大敦、行間、太衝排列著。接著是中封、蠡溝以及中都,還有膝關、曲泉在膝內側。另外有陰包、五里、上陰廉,再加上章門和期門,貫穿到上方的膈膜。

2. 足厥陰肝經步穴歌

大敦拇指看毛聚,行間縫尖動脈處。節後有絡亙五會,太衝之脈堪承據。中封正在內踝前,蠡溝踝上五寸注。中都正在復溜宮,陰陵膝尖兩折中。內踝之上二寸詳,少陰相直衝骨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紋頭兩筋逢。陰包四寸膝臏上,內廉筋間索其當。五里氣衝內寸半,直下三寸陰股向。

陰廉穴在橫紋跨,章門臍上二寸量。橫取八寸看兩旁,期門乳旁各一寸。直下二寸二肋詳,此足厥陰肝經鄉。

白話文:

大敦穴位於拇指的毛髮聚生處,行間穴位於腳趾縫尖處,動脈所在之處。節後穴位於腳趾關節之後,有絡脈延伸至五個會穴,太衝穴的經脈可以承受這些絡脈。中封穴位於內踝前,蠡溝穴位於內踝上五寸處。中都穴位於復溜穴的位置,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尖端兩折的中央。內踝之上二寸處,少陰經脈直穿骨頭。膝關節下方犢鼻穴之下二寸,曲泉穴位於膝蓋紋頭兩條筋的交會處。陰包穴位於膝蓋骨上方四寸處,內側廉筋之間。五里穴位於氣衝穴內側一寸半處,直下三寸,沿著陰股方向。

陰廉穴位於橫紋跨處,章門穴位於肚臍上方二寸處。橫著取八寸,看兩側,期門穴位於乳房旁各一寸處。直下二寸,位於第二肋骨處,這是足厥陰肝經的範圍。

3. 十五絡脈穴辨

十五絡脈者,十二經之別絡而相通焉者也。其三絡者,為任督二脈之絡,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灌溉於臟腑者也。《難經》謂三絡為陽蹺陰蹺二絡。愚嘗考之,無穴可指,且二蹺亦非十四經之正也。《針灸節要》以為任絡曰屏翳,督絡曰長強,誠得《十四經發揮》之正理也。

加以脾之大絡曰大包,此合十五絡也。手太陰經之別絡曰列闕,足陽明經之別絡曰豐隆。手陽明經之別絡曰偏歷,足太陰經之別絡曰公孫。手少陰經之別絡曰通里,足太陽經之別絡曰飛揚。手太陽經之別絡曰支正,足少陰經之別絡曰大鐘。手厥陰經之別絡曰內關,足少陽經之別絡曰光明。

白話文:

十五絡脈,是十二經脈的分支,相互聯繫、溝通的脈絡。

其中有三條主要的絡脈,分別是:

  • 任督二脈的絡脈: 它們是聯繫統管陰陽氣血的兩條重要經脈,負責將氣血灌溉到五臟六腑。
  • 脾之大絡: 它是脾經的絡脈,同樣負責將氣血輸送到五臟六腑。

《難經》中提到三條絡脈為陽蹺陰蹺二絡,但我認為它們沒有穴位可循,而且陽蹺陰蹺也並非十四經脈的正脈。

《針灸節要》中認為,任脈的絡脈為「屏翳」,督脈的絡脈為「長強」,這才是符合《十四經發揮》的正理。

另外,脾之大絡也稱為「大包」,這就湊齊了十五條絡脈。

除了三條主要的絡脈之外,還有十二經脈各自的分支絡脈,分別是:

  • 手太陰肺經的絡脈: 列闕
  • 足陽明胃經的絡脈: 豐隆
  • 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 偏歷
  • 足太陰脾經的絡脈: 公孫
  • 手少陰心經的絡脈: 通里
  • 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 飛揚
  • 手太陽小腸經的絡脈: 支正
  • 足少陰腎經的絡脈: 大鐘
  • 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 內關
  • 足少陽膽經的絡脈: 光明

手少陽經之別絡曰外關,足厥陰經之別絡曰蠡溝。任脈之別絡曰屏翳,脾經之大絡曰大包,督脈之別絡曰長強。

任脈者,為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嚨。屬陰脈之海也。任與督二脈,為人身陰陽之綱領,一源而二歧,猶太極而生兩儀也。督則由會陰而行背,任則由會陰而行腹。夫人身之有任督,由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謂任脈為陰脈之海者,以其總諸陰脈之會也,故曰陰脈之海,行腹中行。凡二十四穴。

白話文:

手少陽經之別絡曰外關,足厥陰經之別絡曰蠡溝。任脈之別絡曰屏翳,脾經之大絡曰大包,督脈之別絡曰長強。

手少陽三焦經的分支經絡稱為外關,足厥陰肝經的分支經絡稱為蠡溝。任脈的分支經絡稱為屏翳,脾經的主要經絡稱為大包,督脈的分支經絡稱為長強。

任脈者,為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嚨。屬陰脈之海也。任與督二脈,為人身陰陽之綱領,一源而二歧,猶太極而生兩儀也。督則由會陰而行背,任則由會陰而行腹。夫人身之有任督,由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任脈是奇經八脈之一。它從中極穴之下開始,向上經過毛際,沿著腹部內側上行至關元穴,最後到達喉嚨。任脈是陰脈的總匯,稱為陰脈之海。任脈和督脈是人體陰陽的綱領,源頭相同卻分為兩支,如同太極生兩儀。督脈從會陰穴沿著背部向上行,任脈則從會陰穴沿著腹部向上行。人體有任督脈,就像天地有子午線一樣;人體的任督脈以腹背來區分,天地的子午線以南北來區分,可以分開也可以合在一起。分開則見陰陽分明,合在一起則見渾然一體,一而二,二而一。

謂任脈為陰脈之海者,以其總諸陰脈之會也,故曰陰脈之海,行腹中行。凡二十四穴。

稱任脈為陰脈之海,是因為它彙集了所有陰脈,所以稱為陰脈之海,它走行於腹部內側。任脈共有二十四個穴位。

會陰(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督沖三脈所起。任由會陰而行腹,督由會陰而行背,沖由會陰而行足少陰。禁針,灸三壯。

【主治】陰汗陰中痛,諸病前後相引,不得大小便,穀道病久痔相通,女子陰門痛經不通。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動脈應手。足厥陰任脈之會。針一寸,灸七壯。

【主治】小腹滿小便淋,㿉疝小腹痛,失精虛冷,婦人赤白帶下。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關元下一寸,臍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針八分,灸百壯。

【主治】冷氣積時上衝心,失精無子,腹中臍下結塊,賁豚疝瘕,婦人產惡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調,血積成塊,子門腫痛,轉脬不得小便。

關元,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針八分,灸七壯。

白話文:

會陰(又稱屏翳),位於兩腿之間的私處,是任脈、督脈和衝脈的起點。任脈從會陰向上行至腹部,督脈從會陰向上行至背部,衝脈從會陰向下沿足少陰經行走。這個穴位禁止針刺,可以用艾灸三炷。

主治:包括私處出汗和疼痛,各種前後相連的病症,大小便不通,長期痔瘡與肛門病變相通,女性外陰痛和月經不暢等症狀。

曲骨穴,位於橫骨之上,在中極穴下方一寸處,靠近毛髮邊緣的凹陷中可以摸到動脈跳動的地方。這是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交匯之處。針刺深度為一寸,艾灸七炷。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淋灕不暢,疝氣引起的小腹疼痛,遺精虛寒,女性白帶或血性分泌物增多。

中極穴(又稱玉泉、氣原),位於關元穴下方一寸,肚臍下方四寸處。它是膀胱的募穴,也是足三陰經和任脈交匯之處。針刺深度為八分,艾灸一百炷。

主治:冷氣積聚時上衝心臟,遺精不孕,腹部肚臍下方有硬塊,奔豚疝瘕,產後惡露排出不順,胎盤不下,月經不調,血瘀成塊,子宮口腫痛,尿道轉位導致小便不利。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處。它是小腸的募穴,也是足三陰經和任脈交匯之處。針刺深度為八分,艾灸七炷。

4. 奇經任脈穴圖

【主治】積冷虛乏,臍下絞痛,冷氣入腹,臍下結塊,遺精白濁,七疝五淋,婦人帶下,經水不通,不妊或妊娠下血。

石門(一名命門,一名丹田),在臍下二寸。三焦募也。婦人禁針禁灸,犯之終身絕孕。男子針八分,灸二七壯。

【主治】小便不利,腹痛瀉泄不止,卒疝血淋。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針八分,灸七壯。

【主治】下焦冷痛,陽虛真氣不足,賁豚七疝,小腸膀胱癥瘕結塊狀為覆杯,臍下冷氣,陽脫欲死,陰證卵縮,四肢厥冷,婦人赤白帶下,月事不調,小兒遺尿。

陰交(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當膀胱上口。三焦之募,任脈少陰衝脈之會。針八分,灸百壯。

白話文:

【主治】

  • 積寒體虛、腹部冷痛、臍下絞痛、冷氣入侵腹腔、臍下有硬塊、遺精、白帶、七疝、五淋、婦女白帶異常、月經不調、不孕或懷孕期間出血。

穴位位置

  • 位於肚臍下方兩寸處。
  • 為三焦經的募穴。
  • 婦女禁止針灸,否則會終身不孕。
  • 男子針灸深度為八分,灸三至七壯。

【主治】

  • 小便不暢、腹痛腹瀉不止、突然發生的疝氣、血尿。

穴位位置

  • 位於肚臍下方一寸半,在腹部中央凹陷處。
  • 為男子生氣之海。
  • 針灸深度為八分,灸七壯。

【主治】

  • 下焦寒冷疼痛、陽虛真氣不足、賁豚七疝、小腸膀胱積塊、臍下冷氣、陽氣衰竭欲死、陰證卵巢萎縮、四肢冰冷、婦女白帶異常、月經不調、小兒遺尿。

穴位位置

  • 位於肚臍下方一寸,膀胱上口處。
  • 為三焦經的募穴,任脈、少陰脈、衝脈的交會穴。
  • 針灸深度為八分,灸一百壯。

註解

  • 「積冷虛乏」指體內積存寒氣,導致虛弱乏力。
  • 「七疝」指七種疝氣,包括腹股溝疝、臍疝、陰囊疝等。
  • 「五淋」指五種小便異常,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血、尿閉。
  • 「賁豚七疝」指小兒疝氣。
  • 「下焦冷痛」指下腹部寒冷疼痛。
  • 「陽虛真氣不足」指陽氣不足,導致虛弱無力。
  • 「陰證卵縮」指陰虛導致卵巢萎縮。
  • 「四肢厥冷」指四肢冰冷。
  • 「赤白帶下」指女性白帶異常。
  • 「月事不調」指女性月經不規律。
  • 「小兒遺尿」指兒童尿床。

【主治】小腹氣痛引陰中,不得小便,疝痛陰汗濕癢,賁豚,腰膝拘攣,婦人崩中帶下陰癢。

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禁針,灸三壯。

【主治】中風不省人事,腹中虛冷,腸鳴瀉泄不止,水腫鼓脹,小兒風癇角弓反張,脫肛。

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穴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滓渣入大腸,故曰水分。禁針,灸七壯。

【主治】水病腹堅腫如鼓,繞臍痛,腸鳴泄瀉,小兒陷囟。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穴當胃之下口,小腸上口,水穀於是入焉。足太陰任脈之會。針八分,灸二七壯至百壯。

白話文:

此方可治小腹疼痛延伸至陰部,導致無法排尿,以及疝氣疼痛、陰部潮濕瘙癢、賁豚症(胸骨突出)、腰膝僵硬、婦女崩漏、帶下(白帶)異常、陰部瘙癢等症狀。

神闕穴位於肚臍正中,禁針,灸三壯。

此方可治中風昏迷不醒、腹部虛寒、腸鳴腹瀉不止、水腫鼓脹、小兒風癇角弓反張、脫肛等症狀。

水分穴位於下脘穴下1寸,肚臍上1寸,位於小腸下口處。此處負責區分清濁,水液流入膀胱,糟粕進入大腸,故名水分。禁針,灸七壯。

此方可治水腫腹堅如鼓、繞臍疼痛、腸鳴腹瀉、小兒囟門凹陷等症狀。

下脘穴位於建里穴下1寸,肚臍上2寸,位於胃之下口、小腸上口處,是水穀進入人體之處,也是足太陰任脈的交會穴。針八分,灸27壯至100壯。

【主治】臍下厥氣,腸堅痛,寒穀不化,癖塊連臍,瘦弱少食,翻胃。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臍上三寸。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腹脹身腫,心痛上氣,腸鳴嘔逆不食。

中脘(一名太倉),在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胃之募,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針八分,灸二七壯至百壯。

【主治】五隔五噎,翻胃不食,腹脹脾疼,心積伏梁,面黃溫瘧,霍亂吐瀉,寒熱不已。

上脘(一名胃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臍上五寸。上脘中脘屬胃絡脾,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針八分,灸二七壯至百壯。

白話文:

【主治】臍下部位的寒冷或虛弱的氣息,腸道硬結疼痛,食物難以消化,腫塊連接臍部,體質瘦弱,食慾不佳,胃翻轉。

「建裏」穴,在中脘穴下方一寸,臍上三寸。針刺深度為五分,可用艾灸五壯。

【主治】腹部脹滿,身體浮腫,心口疼痛,呼吸困難,腸鳴聲,嘔吐,不想進食。

「中脘」(又名太倉)穴,在上脘穴下方一寸,臍上四寸,位於心蔽骨和臍的中間。這是胃的募穴,也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八分,可用艾灸二七壯到一百壯。

【主治】五種阻塞症狀、五種噎食情況、胃翻轉不進食、腹部脹滿、脾臟疼痛、心積聚和伏梁病、臉色黃暗、溫瘧、霍亂、嘔吐和腹瀉,以及寒熱不退。

「上脘」(又名胃脘)穴,在巨闕穴下方一寸五分,距離心蔽骨三寸,臍上五寸。上脘和中脘都與胃和脾相連,是足陽明、手太陽、任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八分,可用艾灸二七壯到一百壯。

【主治】腹中雷鳴,飲食不化,霍亂吐利,翻胃嘔吐食不下,伏梁積聚,黃疸驚悸,吐涎沫嘔血。

巨闕,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針六分,灸七壯。

【主治】上氣咳逆,胸滿氣短,九種心痛,蛔痛,痰飲咳嗽,霍亂腹脹,恍惚發狂,黃疸中膈不利,煩悶卒心痛,屍厥。

鳩尾,蔽骨之端,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曰鳩尾。禁灸,禁針。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噎塞嘔吐食不下。

膻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兩乳間陷中,仰而取之。禁針,灸七壯。

白話文:

主要治療肚子裡發出雷鳴般的聲音,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霍亂引起嘔吐和腹瀉,胃翻滾嘔吐,吃不下東西,食物停留在胃中積聚,黃疸伴隨心悸,吐口水和嘔血。

巨闕穴位於鳩尾穴下方一寸處。它是心的募穴。針灸時,針刺深度六分,灸七壯。

主要治療氣上逆而咳嗽,胸悶氣短,各種心痛,蛔蟲引起的腹痛,痰飲引起的咳嗽,霍亂引起的腹脹,神志恍惚發狂,黃疸導致膈肌功能不暢,胸悶突然心痛,昏厥。

鳩尾穴位於胸骨下端,胸骨下緣下方五分處。有些人沒有胸骨,則從鎖骨間向下走一寸處便是鳩尾穴。此穴禁止針灸。

中庭穴位於膻中穴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針灸時,針刺深度三分,灸五壯。

主要治療胸脅部脹滿,食物阻塞食道,嘔吐,吃不下東西。

膻中穴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處,位於兩乳頭之間的凹陷中,仰頭取穴。此穴禁止針刺,灸七壯。

【主治】上氣短氣,咳逆噎氣隔食,喉鳴氣喘,肺癰吐沫膿血,婦人乳汁少。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膺疼痛,心煩咳逆上氣,喘急不得息,嘔吐寒痰。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膺痛食不下,咳逆上氣,吐血煩心。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喘急,上氣哮嗽,喉痹水飲不下。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面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喉鳴喘不能言,水飲不下。

白話文:

玉堂、紫宮、華蓋、璇璣這四個穴位分別位於鎖骨下、胸骨上、胸骨中、喉結下,針灸這些穴位可以治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氣喘、咳嗽、肺積膿、胸痛、嘔吐等,以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婦科問題。

天突,在頸結喉下四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針一分,灸三壯。

【主治】上氣咳逆,喘嗽喉痹,五噎嘔吐咯膿血,咽腫暴喑。

廉泉(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四寸中央,仰面取之。維脈任脈之會。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下重難言,舌根急縮不食,涎出口瘡。

承漿(一名懸漿),唇稜下陷中,開口取之。大腸脈胃脈督脈任脈之會。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暴喑不能言。

任之為病,其苦內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

督脈者,為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也。云為海者,以其總為陽脈之綱,故曰海也。行背中行,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天突」穴位於頸部結喉下方四寸,凹陷處的中央。它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穴位。針刺深度為一分,艾灸三壯。

主要治療上氣咳嗽、呼吸困難、喉嚨阻塞、五噎(吞咽困難)、嘔吐、咳出膿血、咽喉腫痛、突然失聲等。

「廉泉」穴(又名「舌本」穴),位於下巴結喉上方四寸,仰頭時取穴,位於中央位置。它是維脈和任脈的交會穴位。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三壯。

主要治療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頭沉重難以說話、舌根緊縮、不願進食、口水流出、口瘡等。

「承漿」穴(又名「懸漿」穴),位於嘴唇下方凹陷處,張口取穴。它是大腸脈、胃脈、督脈、任脈的交會穴位。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三壯。

主要治療偏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突然失聲不能說話等。

任脈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內部阻塞,男性則會出現七疝,女性則會出現瘕聚(腹部腫塊)。

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它起源於尾骨下端,沿脊柱向上至風府穴,進入腦部,再沿額頭至鼻樑。督脈是陽脈之海,稱為「海」是因為它統率着所有的陽脈,就像大海一樣包容萬物。督脈沿脊柱走行,共有二十七個穴位。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撅骨),在脊骶骨端計三分,伏地取之乃得。足少陰少陽結會。督脈別走任脈。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腸風下血久痔,五淋洞泄,失精嘔血,小兒囟陷,驚癇瘛瘲。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腰戶),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針八分,灸七壯。

【主治】腰脊痛不得俯仰,溫瘧汗不出,婦人經閉溺赤。

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膝痛不可屈伸,風痹不仁,筋攣不行。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取之。針五分,灸二壯。

【主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骨蒸汗不出,痎瘧腰腹痛。

白話文:

長強穴位於脊柱末端骶骨下方,距離骨端三分處,俯身貼地取穴。它是足少陰腎經與足少陽膽經交匯之處,督脈在此分支至任脈。針刺深度三分,灸艾條五壯。

【主治】

腸風下血久痔,五淋洞泄,失精嘔血,小兒囟陷,驚癇瘛瘲。

主治腸風下血久治不愈、痔瘡、五淋(尿道疾病)、遺精、嘔血、小兒囟門凹陷、驚癇、瘛瘲等症。

腰俞

(一名腰柱,一名腰戶),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針八分,灸七壯。

腰俞穴位於第21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八分,灸艾條七壯。

【主治】

腰脊痛不得俯仰,溫瘧汗不出,婦人經閉溺赤。

主治腰部疼痛,不能彎腰或仰頭,溫瘧(一種瘧疾)發熱汗不出,婦女月經閉止、小便赤等症。

陽關

,在十六椎節下間,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陽關穴位於第16節椎骨下方,坐著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灸艾條三壯。

【主治】

膝痛不可屈伸,風痹不仁,筋攣不行。

主治膝蓋疼痛,不能屈伸,風痺導致的肢體麻木、筋攣不能行走等症。

命門

(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取之。針五分,灸二壯。

命門穴位於第14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灸艾條兩壯。

【主治】

頭痛如破,身熱如火,骨蒸汗不出,痎瘧腰腹痛。

主治頭痛劇烈如頭要裂開一般、全身發熱如火燒、骨蒸發熱汗不出、痎瘧(一種瘧疾)、腰腹疼痛等症。

懸樞,在十三椎下,伏取之。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腰脊強不得屈伸,積氣上下,水穀不化,瀉痢不止。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針五分,禁灸。

白話文:

懸樞,位於第十三節脊椎下方,採用俯身取穴的方式。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使用三次。

主治:腰部僵硬無法彎曲伸展,氣機上下的積滯,食物消化不良,持續性腹瀉。

脊中(又稱為神宗,或脊俞),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之間,俯身取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禁忌使用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