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3)
卷之六 (3)
1. 大腸腑形
《內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
手陽明大腸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大指之次指謂食指也。凡經脈之道,陰脈行手足之裡,陽脈行手足之外。此經多血多氣,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別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遠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
商陽(一名絕陽),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大腸脈所出為井金。針一分,灸三壯。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大腸是負責傳導的器官,食物的殘渣在此轉化成排泄物。又說:大腸又稱為白腸。
食物進入體內後,腸道會變得充實,而胃則相對空虛,所以說:腸道充實卻不會感到脹滿,胃即使脹滿卻不是真的有東西。
手陽明大腸經脈,起於食指的指尖,沿著食指上側邊緣向上,通過虎口兩塊骨頭之間,再向上進入兩條筋的中間。食指就是大拇指旁邊的第二個手指。經脈的運行規則,陰經在手足的內側運行,陽經在手足的外側運行。這條經脈氣血都很旺盛,沿著手臂外側向上,進入手肘外側邊緣,再沿著上臂外側前方,向上到達肩部,從肩峰骨的前邊出來,向上經過頸椎的骨頭會合處,向下進入鎖骨上窩,與肺相聯繫,穿過橫膈膜,歸屬於大腸。它的一個分支,從鎖骨上窩向上延伸到頸部,穿過臉頰,進入下牙齦,再出來沿著嘴角兩側交叉,左邊的到右邊,右邊的到左邊,向上挾著鼻孔兩側。
整條經脈共有二十個穴位,左右兩側加起來總共四十個穴位。
商陽穴(又名絕陽穴),位於手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寬的地方,是手陽明大腸經脈的起始穴,屬五輸穴中的井穴,五行屬金。針刺一分深,艾灸三壯。
2. 手陽明大腸經穴圖
【主治】胸中滿,氣喘,肢腫痛,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頃立已。
二間(一名間谷),在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溜為滎水。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喉痹頷䪼腫,肩背臑痛,振寒,鼻衄多驚齒痛,目黃口乾,口喎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三間(一名少谷),在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注為俞木。
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唇焦口乾,氣喘目眥痛,喜驚多唾,寒熱結水。
合谷(一名虎口),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過為原。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傷寒大渴,脈浮在表,發熱惡寒,頭痛脊強無汗,寒熱瘧,鼻衄不止,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偏正頭痛,腰脊內引痛,小兒單乳鵝。婦人妊娠,補合谷即墮胎。
陽谿(一名中魁),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行為經火。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狂言笑,喜見鬼,熱病煩心,目赤爛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嘔沫,喉痹,耳鳴,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偏歷,在腕中後三寸,陽明絡脈別走太陰。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肩膊肘腕疼,目䀮䀮,齒痛鼻衄,寒熱瘧,癲疾多言,喉痹耳鳴,汗不出,利小便。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池頭),腕後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腕後五寸六寸間,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腸鳴腹痛,傷寒噦逆,噫膈氣閉,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沫,四肢腫,口舌痛,喉痹。
下廉,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銳肉分外。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飧泄,癆瘵,小腹滿,小便血,狂言,偏風,濕痹,小腸氣,面無顏色,痃癖,腹痛不可忍,飧泄,臍腹痛,食不化,氣喘,涎出,乳癰。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小便澀,腸鳴胸痛,半身不遂,手足不仁,喘息,大腸氣,腦風頭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內起銳肉之端。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霍亂遺失,失音齒痛,項腫瘰癧,手痹不仁,中風口癖,手足不隨。
曲池,在肘外輔骨屈肘兩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大腸脈所入為合土。針七分,灸七壯至百壯。
【主治】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風邪泣出,喉痹不能言,臂膊痛,筋緩屈伸不便,無力,瘛瘲癲疾,皮膚乾燥,痂疥,婦人經脈不通。
肘髎,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勞風嗜臥,臂痛不舉,麻木不仁。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禁針,灸十壯。
【主治】風癆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痛難動,脹滿氣逆,微熱,瘰癧。
臂臑,肘上七寸,䐃肉端肩髃下一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陽明絡手足太陽陽維之會。不宜針(《明堂》),灸七壯。
【主治】臂痛無力,瘰癧,頸項拘急。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足少陽陽蹺之會。針六分,灸七壯。
【主治】中風偏風,半身不遂,手足不隨,肩臂痛不能向頭上,勞氣泄精憔悴,傷寒作熱不已,四肢熱,諸癭氣。昔有臂痛無力,不能挽弓,肩髃進針即可射。
巨骨,肩尖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手陽明陽蹺之會。禁針(《素注》),灸七壯。
【主治】驚癇吐血,胸中有瘀血,臂膊痛不得屈伸。
天鼎,頸缺盆上直扶突後一寸。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喉痹,嗌腫不得食。
扶突(一名水穴),氣舍後一寸五分,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仰而取之。
【主治】咳嗽多唾,上氣喘息,喉中如水雞,暴喑氣破。
禾髎,在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屍厥及口不可開,鼻瘡瘜肉,鼻塞不聞香臭,鼽衄。
迎香,在禾髎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陽明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禁灸。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偏風喎斜,面癢浮腫,風動葉落,狀如蟲行,喘息不利,多涕有瘡,鼽衄鼻有瘜肉。
3. 手陽明經穴歌
手陽明脈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溫溜注,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當。天鼎扶突禾髎接,終以迎香二十穴。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從商陽穴開始,接著是二間穴、三間穴,再到合谷穴。然後是陽谿穴、偏歷穴,溫溜穴也在此經脈上。往下有下廉穴、上廉穴,以及長長的三里穴。經過曲池穴、肘髎穴,迎接五里穴,然後是臂臑穴、肩髃穴,還有巨骨穴。接著是天鼎穴、扶突穴,最後是禾髎穴,一直到迎香穴,總共有二十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