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七 (1)
卷之十七 (1)
1. 針灸法
長桑君針積塊癥瘕,先於塊上針之。甚者又於塊首一針,塊尾一針,立應。針訖灸之。
章門,天樞,氣海,通谷,上脘,中脘
上六穴皆灸積塊,可按證選用。
奔豚氣塊攻心,脅痛滿,奄奄欲絕。(先以湯洗手足□之,卻取下穴。)
期門,氣海,關元(各灸五壯。)
白話文:
長桑君用針灸治療身體內的腫塊,他先在腫塊上面扎針。如果腫塊很嚴重,他會在腫塊頭部扎一針,尾部扎一針,這樣就能立刻見效。扎完針後再用艾灸。
章門穴、天樞穴、氣海穴、通谷穴、上脘穴、中脘穴,這六個穴位都可以用來灸治腫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奔豚氣(一種氣體在體內衝擊的病症)造成的腫塊,會讓人感到心痛、胸脅脹痛,甚至有瀕臨死亡的感覺。(先用藥湯清洗手腳,然後再取以下穴位治療。)
期門穴、氣海穴、關元穴,這三個穴位每個穴位都灸五壯(壯為艾灸的計量單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