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三 (3)
卷之三十三 (3)
1. 五臟積方
肺積息賁
肺積名息賁,在右脅下,大如覆杯,喘息氣逆,背痛少氣,喜忘目瞑,皮寒時痛。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效,發為肺壅,其脈浮而毛。
(《三因》)息賁湯,治前證。
半夏(泡),桂心,人參,吳茱萸(泡),桑白皮(炙),葶藶,甘草(炙。各錢半),
上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一盞,食前服。
(東垣)息賁丸,治前證。
厚朴(炒,八錢),黃連(炒,一兩三錢),乾薑(炮),白茯苓,川椒(炒),紫菀(各兩半),川烏(炮),桔梗,白豆蔻,陳皮,京三稜(炮),天門冬,人參(二錢),青皮(五分),巴豆霜(四分),
上除茯苓、巴霜各另研旋入外,為細末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淡湯送下,服如上。以上東垣四方,秋冬加厚朴,減黃連四分之一。《鈐方》有局方,撞氣阿魏丸、妙應丸、磨積丸,、皆可用。
腎積奔豚
腎積名奔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上下無時,如豚奔走之狀,色黑。飢則見,飽則減。小腹裡急,腰痛口乾,目昏骨冷。久不已,令人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
(《三因》)奔豚湯,治前證。
甘李根皮(焙),乾葛,川芎,當歸,桑白皮(炙),黃芩,甘草(炙。各錢半),半夏(炮,二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一盞,食遠服。
(東垣)奔豚丸,治同前。
厚朴(七分),黃連(五錢),白茯苓,澤瀉,菖蒲(各二錢),川烏(炮),丁香(各五分),苦楝(酒煮三錢),玄胡索(錢半),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肉桂(二分),巴豆霜(四分),
上除巴霜、茯苓另末旋入外,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淡鹽湯下,如上法。濟生,大七氣湯、香稜丸,俱治。
五積諸劑
(《濟生》)大七氣湯,治一切積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痛刺,上氣窒塞,下腹脹滿。
三稜,莪朮(煨),青皮,陳皮,桔梗,肉桂,益智仁(各錢半),藿香,香附子(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溫服。
(無擇)化氣湯,治息積。
砂仁,桂心,木香(各二錢半),炙甘草,茴香(炒),丁香皮,青皮,陳皮,乾薑,蓬朮(炮。各半兩),胡椒,沉香(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下,婦人醋湯下。
陳無擇云:治息積服此藥,須用導引法,隨意行之皆可,或八段錦、六字氣之類,以氣通為效。
(《御院》)助氣丸,治三焦痞塞,胸膈飽悶,氣不流通,蘊結成積,痃癖氣塊,並皆治之。
三稜(炮),莪朮(炮。各二兩),青皮,橘紅(各五錢),木香,檳榔,枳殼(各三錢),白朮(五錢),
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白話文:
五臟積聚的方劑
肺積:息賁
肺積稱為息賁,位置在右脅下方,大小像倒扣的杯子。症狀有喘息、氣逆、背痛、呼吸短促、健忘、眼睛昏花、皮膚發冷時而疼痛。久病不癒,會引起發冷發熱、喘咳等類似肺部壅塞的症狀,此時脈象會呈現浮而毛的特點。
-
《三因》息賁湯,治療上述症狀。
-
藥材:半夏(泡製過)、桂心、人參、吳茱萸(泡製過)、桑白皮(炙烤過)、葶藶、甘草(炙烤過),每樣藥材各取一錢半。
-
用法:將藥材加入兩碗水,再加入五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一碗,飯前服用。
-
東垣息賁丸,治療上述症狀。
-
藥材:厚朴(炒過,八錢)、黃連(炒過,一兩三錢)、乾薑(炮製過)、白茯苓、川椒(炒過)、紫菀(各二兩半)、川烏(炮製過)、桔梗、白豆蔻、陳皮、京三稜(炮製過)、天門冬、人參(二錢)、青皮(五分)、巴豆霜(四分)。
-
用法:將除了白茯苓、巴豆霜之外的所有藥材磨成細末,再加入白茯苓、巴豆霜磨成的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用淡鹽水送服,用量和之前湯劑一樣。以上是東垣的四個方劑,秋冬季節可增加厚朴的用量,減少黃連四分之一的用量。《鈐方》中還有局方,像是撞氣阿魏丸、妙應丸、磨積丸,這些都可以選用。
腎積:奔豚
腎積稱為奔豚,發病於小腹,向上衝至心下,發作時間不定,感覺像有小豬在腹中奔跑,膚色會變黑。飢餓時症狀會出現,飽食後症狀會減輕。患者會感到小腹內裡急迫、腰痛、口乾、眼睛昏花、骨骼發冷。久病不癒,會引起喘氣、呼吸困難、骨骼萎軟、呼吸短促,此時脈象會呈現沉而滑的特點。
-
《三因》奔豚湯,治療上述症狀。
-
藥材:甘李根皮(焙烤過)、乾葛、川芎、當歸、桑白皮(炙烤過)、黃芩、甘草(炙烤過),每樣藥材各取一錢半;半夏(泡製過,二錢)。
-
用法:將藥材加入兩碗水,再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碗,飯後稍久服用。
-
東垣奔豚丸,治療上述症狀。
-
藥材:厚朴(七分)、黃連(五錢)、白茯苓、澤瀉、菖蒲(各二錢)、川烏(炮製過)、丁香(各五分)、苦楝(用酒煮過,三錢)、玄胡索(一錢半)、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肉桂(二分)、巴豆霜(四分)。
-
用法:將除了巴豆霜、白茯苓之外的所有藥材磨成細末,再加入白茯苓、巴豆霜磨成的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用淡鹽水送服,服用方法和之前一樣。濟生所著的《大七氣湯》、《香稜丸》也可以治療此類疾病。
五積的各種方劑
-
《濟生》大七氣湯,治療各種積聚,症狀類似癥瘕,積聚會隨著氣的運行而上下移動,發作時間不定,患者會感到心腹刺痛、呼吸困難、下腹脹滿。
-
藥材:三稜、莪朮(煨烤過)、青皮、陳皮、桔梗、肉桂、益智仁(各一錢半)、藿香、香附子(各一錢)、甘草(五分)。
-
用法:將藥材分成兩份,每份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飯後稍久溫服。
-
無擇化氣湯,治療息積。
-
藥材:砂仁、桂心、木香(各二錢半)、炙甘草、茴香(炒過)、丁香皮、青皮、陳皮、乾薑、蓬朮(炮製過,各半兩)、胡椒、沉香(各一錢)。
-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紫蘇、鹽湯調服。女性可用醋湯調服。
陳無擇說:治療息積服用此藥,必須配合導引法,隨意練習即可,像是八段錦、六字訣之類的導引功法,以疏通氣機為有效。
- 《御院》助氣丸,治療三焦氣機阻塞、胸膈飽悶、氣機運行不暢、鬱結成積、痃癖氣塊,這些都可治療。
- 藥材:三稜(炮製過)、莪朮(炮製過,各二兩)、青皮、橘紅(各五錢)、木香、檳榔、枳殼(各三錢)、白朮(五錢)。
-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