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 (1)

1. 治案

子和治一人,因道中渴飲水過多,漸成腫滿。或用三花神祐丸,憚其太峻;或用五苓散分利水道,又太緩。淹延數多,終無一效。蓋粗工之技,止於此耳。其後手足與腎皆腫,大小便皆秘澀,常仲明求治於戴人。戴人令仲明敷藥,未及至而歿。戴人曰:病水人甚者勢如長川泛溢,欲以杯杓取之,難矣。必以神禹決水之法斯愈。

又治一人,病湧水,面黃而喘,兩足皆腫,按之陷而復起,行則濯濯有聲,常欲飲水,不能睡臥。戴人令上湧去痰而汗之,次以舟車丸、浚川散下之,以益腎散復下之,以分陰陽利水道之劑復下之,水盡瘥。(戴人治案皆初病而實,元虛未虛者,當如此治。今人蓋謂子和之法不善,豈理也哉?)

《集成》治一人,能大飧,食肉必泄,忽腫頭目甚,目不能開,膈滿如築,足麻至膝,惡風,陰器挺長,脈左沉,重取不應,右短澀。令單煮白朮湯空心服,探吐之後,以白朮二錢、麻黃、川芎各五分、防風三分作湯,下保和丸五十丸,吐中得汗,上截居多,腫遂退,眼開氣順食進。以前方去麻黃防風,加白朮三錢、木通、通草各五分煎,下保和丸五十丸,五日而安。

又治一婦人,素多怒,因食燒肉面腫不食,身倦,脈沉澀,左豁大。此體虛有痰氣,為痰所隔,不得下降,當補虛利痰為主。每早以二陳湯加參朮大劑與之,後探出藥,辰時後用三和湯三倍術,睡,後以神祐丸七丸撓其痰,一月而安。

白話文:

案例一:

有個病人,因為在路上口渴喝了太多水,慢慢開始全身腫脹。有人用三花神祐丸來治療,但擔心藥性太過猛烈;有人用五苓散來利尿,又覺得藥效太慢。這樣拖延了很久,都沒有任何效果。這些普通醫生的醫術,也只能做到這樣了。後來,這個病人的手腳和腎臟都腫起來,大小便都排不出來,而且很難解,他的兒子常仲明找戴人來治療。戴人要常仲明給病人敷藥,但藥還沒敷到,病人就過世了。戴人說:「水腫病嚴重到像大河氾濫一樣,想要用小杯子、小勺子去舀水,是沒辦法的。必須要用大禹治水的方法來處理,才能治好。」

案例二:

又有一個病人,得了湧水病,臉色發黃,呼吸急促,兩腳都腫了,按下去會凹陷,但很快又恢復,走路的時候會聽到水聲,總是想喝水,卻無法躺下睡覺。戴人要先用藥讓他把痰排出來,並發汗,接著用舟車丸和浚川散來攻下,再用益腎散來繼續攻下,最後用調理陰陽、利尿的藥來攻下,結果水腫就消退,病也痊癒了。(戴人治療的案例,都是屬於剛發病,體質還很強壯,還沒有虛弱的病人,所以可以這樣治療。現在的人都說子和的治法不好,這實在沒道理啊!)

案例三:

《集成》記載一個病例,病人很能吃,吃了肉必定會拉肚子,忽然頭和眼睛腫得很厲害,眼睛睜不開,胸口脹滿得像被東西壓住,腳麻到膝蓋,怕風,陰莖變得很長,左邊的脈象沉在底下,用力按也摸不到,右邊的脈象短而且澀。醫生讓他空腹單獨服用煮過的白朮湯,喝完後讓他催吐,接著用白朮二錢、麻黃、川芎各五分、防風三分煮成湯,然後吃下五十丸保和丸,催吐之後出了汗,而且以上半身出汗較多,腫就消退了,眼睛也能張開了,呼吸也順暢,也能吃飯了。接著把之前的藥方去掉麻黃和防風,加上白朮三錢、木通、通草各五分煮來喝,然後再吃五十丸保和丸,五天後病就好了。

案例四:

又有一個婦人,平時就很容易生氣,因為吃了烤肉後臉腫了,不想吃飯,身體疲倦,脈象沉而且澀,左脈特別寬大。這是因為她身體虛弱,體內有痰氣,被痰阻礙了,氣無法下降,應該以補虛化痰為主。每天早上用大劑量的二陳湯加上人參和白朮給她喝,喝完後催吐把藥吐出來,中午過後用三和湯,把白朮的用量加到三倍,讓她睡覺,之後再用七丸神祐丸來化痰,一個月後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