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8)

1. 病能篇第三

怒則陽氣逆上,肝氣乘脾,故甚則嘔血及飧泄。何以明之?怒則面赤,甚則色蒼,經曰:盛怒不止,則傷志明。

喜則志氣和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腠謂津液滲瀉之所,理謂文理逢會之中。身寒則衛氣沉,故皮膚文理及滲瀉之處,皆秘閉而氣不流行,衛氣收斂於中而不發泄也。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依,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勞於力役,則氣奔速,而陽外發。喘息汗出,外內皆逾越常紀,故氣耗損。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九氣致病,於此可詳矣。

白話文:

發怒會導致陽氣向上逆行,肝氣會壓制脾胃,所以嚴重時會吐血或拉肚子(食物未消化就排出)。如何證明呢?發怒時臉會變紅,嚴重時臉色會變蒼白。《黃帝內經》說:「盛怒不止,就會傷害意志」。

高興時,心志平和通達,營氣和衛氣運行順暢,所以氣會變得緩和。悲傷時,心脈會繃緊,肺部的葉片會上舉,導致上焦不通暢,營氣和衛氣無法散布,熱氣鬱積在身體中間,所以氣會消散。恐懼時,精氣會退縮,退縮就會導致上焦閉塞,閉塞則氣會回流,回流則下焦會脹滿,所以氣運行不通暢。受寒時,皮膚紋理會閉合,氣無法運行,所以氣會收斂。

皮膚紋理是指津液滲出的地方,文理是指紋理交會之處。身體受寒時,衛氣會向下沉,所以皮膚紋理和津液滲出的地方都會閉合而氣無法運行,衛氣會收斂在體內而不散發出來。

身體發熱時,皮膚紋理會張開,營氣和衛氣會通暢,汗液大量排出,所以氣會外泄。受到驚嚇時,心神沒有依靠,思慮無法安定,所以氣會紊亂。過度勞累會導致呼吸急促、出汗,身體內外都超出正常範圍,所以氣會耗損。

過度勞動,氣會快速奔走,陽氣會向外發散。呼吸急促、出汗,身體內外都超出正常範圍,所以氣會耗損。

思慮過多會導致心有所執著,精神有所歸宿,正氣會停留在體內而不運行,所以氣會鬱結。

九種氣機失調導致疾病的原因,在這裡可以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