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 (2)
卷之三十 (2)
1. 脹滿通用調理諸劑
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茯苓、甘草平,澤瀉鹹平氣薄,引導濁陰之氣自天而下,故以為佐。氣味相合,散之泄之,
上之下之,使清濁之氣各安其位也。
範天睞夫人先因勞役飲食失節,加之憂思氣結,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兩脅刺痛,診其脈弦而細。至夜濁陰之氣當降而不降,䐜脹尤甚。大抵陽主運化,飲食勞倦損傷脾胃,陽氣不能運化精微,故為脹滿。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髮之氣上行陽道,又以前藥助之,使濁陰之氣自此而降矣。
(《拔萃》)人參芎歸湯,治腹脹煩躁喘急,虛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名曰血脹。
人參,木香,辣桂,五靈脂(炒),烏藥,蓬朮(煨),甘草(炙),砂仁(各五分),川芎(一錢半),當歸,半夏(泡。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紫蘇葉四個,煎八分,食前服。
(《拔萃》)中滿分消湯,治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躁寒厥,奔豚不收並治之。
益智,半夏(制),木香,茯苓,升麻(各一錢),人參,青皮,川烏(制),當歸,柴胡,乾薑,蓽澄茄,黃連(各六分),黃耆,黃柏,吳茱萸,草豆蔻,厚朴,麻黃,澤瀉(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前服。忌戒酒色漿面,食生冷硬物。
(《拔萃》)廣朮潰堅湯,治胸滿腹脹,內有積塊,堅硬如石,令人坐臥不安,大便小水帶滯,氣促上喘,面色痿黃。
廣朮(煨),黃連,柴胡,甘草,神麯(炒),澤瀉(各一錢),黃芩,吳茱萸,青皮,升麻(各五分),陳皮,草豆蔻,厚朴(制),當歸尾,益智(各五分),紅花(二分),半夏(制,五分),乾葛(二分),
上作一服,水二盞先浸藥少時,煎至一盞,禽遠服。忌灑面。中滿服後漸減,積塊未遺,再服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湯
半夏(一錢),厚朴(八分),神麯(六分),桃仁(十四粒),黃芩(生用),澤瀉,紅花,白茯苓,橘紅,蘇木,青皮,吳茱萸,蒼朮,草豆蔻,黃連,當歸尾,豬苓,三稜,升麻(各四分),乾生薑,肉桂,甘草,柴胡,昆布,乾葛(各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服。
(《良方》)沉香散,治腹脹氣喘,坐臥不得。
沉香,木香(各二錢),枳殼,蘿蔔子(各三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服。
(《直指》)香橘湯,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香附子,橘皮,半夏(各二錢),甘草(六分),
上咀,作一服,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通口服。
(《聖惠》)木通散,治胸腹膨脹,脅肋刺痛,小便赤澀,大便不利,或腫。
白話文:
脹滿通用調理諸劑
氣的輕清部分屬於陽中之陰。茯苓和甘草性平,澤瀉味鹹性平,它氣味輕薄,可以引導體內渾濁的陰氣從上往下走,所以用來輔助其他藥物。這些藥物的氣味相互協調,能夠疏散和排泄體內滯留的氣,使上升的氣上升,下降的氣下降,讓清氣和濁氣各自回到原本的位置。
範天睞夫人生病的原因,是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加上思慮過多導致氣結,產生心腹脹滿的病症。早上吃了東西,到了晚上就吃不下,兩邊肋骨刺痛,診斷發現脈象細而弦。到了晚上,本應下降的濁陰之氣沒有正常下降,導致腹脹更加嚴重。大體來說,陽氣主要負責運化,如果因為飲食不節制或勞累過度損傷了脾胃,就會導致陽氣無法運化食物的精華,從而產生脹滿。因此,先用艾灸中脘穴,因為它是胃的募穴,可以引導胃中升發的氣向上運行,走陽經的路線,再配合之前的藥方,就可以使濁陰之氣從這裡下降了。
《拔萃》 人參芎歸湯,治療腹部脹滿,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虛汗淋漓,四肢冰冷,小便發紅,大便發黑,這種情況稱為「血脹」。
藥方組成:人參、木香、肉桂、五靈脂(炒)、烏藥、蓬朮(煨)、甘草(炙)、砂仁(各五分)、川芎(一錢半)、當歸、半夏(泡。各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做成一服,加水兩杯、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紫蘇葉四個,煎煮至八分,在飯前服用。
《拔萃》 中滿分消湯,治療中焦脹滿、寒性脹痛、寒疝、大小便不通暢、四肢冰冷、吃了東西又吐出來、下焦虛弱而中焦脹滿、腹部發冷、心下痞悶、煩躁發冷、四肢厥冷、奔豚氣逆等症狀。
藥方組成:益智、半夏(制)、木香、茯苓、升麻(各一錢)、人參、青皮、川烏(制)、當歸、柴胡、乾薑、蓽澄茄、黃連(各六分)、黃耆、黃柏、吳茱萸、草豆蔻、厚朴、麻黃、澤瀉(各五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粗略切碎,做成一服,加水一杯半、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八分,在飯前服用。服藥期間,要忌酒、房事、麵食,以及生冷堅硬的食物。
《拔萃》 廣朮潰堅湯,治療胸部脹滿、腹部脹滿,體內有硬塊,堅硬如石頭,使人坐臥不安,大便和小便不順暢,呼吸急促,臉色萎黃。
藥方組成:廣朮(煨)、黃連、柴胡、甘草、神麯(炒)、澤瀉(各一錢)、黃芩、吳茱萸、青皮、升麻(各五分)、陳皮、草豆蔻、厚朴(制)、當歸尾、益智(各五分)、紅花(二分)、半夏(制,五分)、葛根(二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做成一服,加水兩杯,先浸泡藥材片刻,煎煮至一杯,在飯後服用。服藥期間要忌酒和麵食。服用此藥後,如果中焦脹滿的症狀逐漸減輕,但硬塊沒有消除,則需要繼續服用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湯
藥方組成:半夏(一錢)、厚朴(八分)、神麯(六分)、桃仁(十四粒)、黃芩(生用)、澤瀉、紅花、白茯苓、橘紅、蘇木、青皮、吳茱萸、蒼朮、草豆蔻、黃連、當歸尾、豬苓、三稜、升麻(各四分)、乾生薑、肉桂、甘草、柴胡、昆布、葛根(各三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粗略切碎,做成一服,加水兩杯煎煮至一杯,在飯後服用。
《良方》 沉香散,治療腹部脹滿,呼吸急促,使人坐臥不安。
藥方組成:沉香、木香(各二錢)、枳殼、蘿蔔子(各三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做成一服,加水兩杯、生薑三片,煎煮至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直指》 香橘湯,治療因情緒不佳導致中脘不適,腹部和脅肋脹滿的症狀。
藥方組成:香附子、橘皮、半夏(各二錢)、甘草(六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粗略切碎,做成一服,加水一杯半、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分,一次性服用。
《聖惠》 木通散,治療胸腹膨脹,脅肋刺痛,小便發紅澀痛,大便不暢,或出現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