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 (4)

1. 瀉熱散寒治痞諸方

上為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米飲下。

(《秘藏》)木香消痞丸,因憂氣鬱結中脘,腹皮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正所謂治氣不效,須如此藥,加當歸、紅花方有效也。

木香,乾薑(各半兩),甘草(炙),半夏(各一兩),陳皮,歸尾(各三錢),柴胡(四錢),紅花(五分),

上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七十丸,韭湯下。

(東垣)加味補中益氣湯,治內傷心下痞。(方見虛損內傷門。)

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脈弦,四肢滿硬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黃連、甘草。大便秘燥,加黃連、桃仁,少加大黃、當歸身。心下痞控悶者,加白芍、黃連。心下痞腹脹加五味子、白芍、砂仁,如天寒少加乾薑或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黃連。心下痞嘔逆者,加黃連、生薑、陳皮,如天寒加黃連,少入丁香、藿香。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錢。如不能食心下痞,不可加,只依本方服。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五丸,用米湯送服。

(出自《秘藏》的)木香消痞丸,是針對因憂愁導致氣鬱結在中脘(胃部),腹部稍微疼痛,心下(胃部)痞滿,不想吃東西的狀況。這就是所謂的用治療氣的藥無效,必須用這樣的藥,加上當歸、紅花才能有效。

藥材組成:木香、乾薑(各半兩),炙甘草、半夏(各一兩),陳皮、當歸尾(各三錢),柴胡(四錢),紅花(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製成丸子,像小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十丸,用韭菜湯送服。

(出自東垣的)加味補中益氣湯,是用來治療因內傷導致的心下痞。(藥方內容見虛損內傷篇。)

如果脈象緩慢並且有痰導致痞滿,可以加入半夏、黃連。如果脈象弦急,四肢感覺脹滿僵硬且排便困難,同時心下痞滿,可以加入柴胡、黃連、甘草。如果大便乾燥便秘,可以加入黃連、桃仁,少量加入大黃、當歸身。如果心下痞悶難耐,可以加入白芍、黃連。如果心下痞滿腹脹,可以加入五味子、白芍、砂仁,天氣寒冷時可以少量加入乾薑或桂枝。如果心下痞滿是因中寒引起,可以加入附子、黃連。如果心下痞滿且嘔吐,可以加入黃連、生薑、陳皮,天氣寒冷時可以加入黃連,少量加入丁香、藿香。

如果能吃東西但是心下痞滿,可以加入黃連五分、枳實三錢。如果不能吃東西且心下痞滿,則不可以加這兩味藥,只要按照原方服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