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脈經》曰:痞脈浮堅而下之,緊反入里,因作痞,按之濡,其脈上浮,或寸沉關浮而弦,脈濡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燥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則心下痞堅。

白話文:

《脈經》說:痞脈的脈象是浮取時感覺堅硬,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反而會使脈象變得緊實並沉入裡層,這樣就會形成痞積。按壓時感覺柔軟,它的脈搏位置反而浮現在上部;或者寸口脈沉,關脈浮且呈弦象,脈象變得濡軟虛弱,虛弱的脈象反而出現在關脈的位置,濡軟的脈象反而出現在頂部,微弱的脈象反而出現在上部,澀滯的脈象反而出現在下部。脈象微弱表示陽氣不足,脈象澀滯表示血液不足。陽氣反而變得微弱,就會因為中風而導致出汗、燥熱煩悶。脈象澀滯表示血液不足,會出現手腳冰冷且寒冷的現象。陽氣虛微不能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使用瀉下治療,會導致心下部位痞塞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