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九 (5)
卷之九十九 (5)
1. 憂愁
《靈樞》曰: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上逆則六腑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積遂成矣。
書云:憂傷肺,氣閉塞而不行。又云:遇事而憂不止,遂成肺勞,胸膈逆滿,氣從胸達背,隱痛不己。憂愁不解則傷意,恍惚不寧,四肢不耐。當食而憂,神為之驚,寐不安。
女人憂思哭泣,令陰陽氣結,月水少,時多內熱,若渴不已,肌體枯黑。
深憂重恚,寢息失時,傷也。
白話文:
《靈樞》說:心裡憂愁憤怒,就會導致氣往上逆,氣逆上就會造成六腑不通暢,溫暖之氣無法運行,血液凝結在體內無法散開,津液阻塞無法滲透,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積聚。
書上說:憂愁傷肺,氣息阻塞不通。又說:遇到事情就一直憂慮,就會導致肺勞,胸膈飽脹,氣從胸部蔓延到背部,隱隱作痛。憂愁不解就會傷神,心神恍惚不安,四肢無力。在吃飯時憂愁,精神驚慌,睡眠不安。
女人憂思哭泣,會導致陰陽氣結,月經量少,經常內熱,口渴難耐,身體枯黑。
長期憂愁和憤怒,睡眠時間不規律,也會傷身。
2. 驚恐
書云:因事而有大驚恐,不能自遣,膽氣不壯,神魂不安,心虛煩悶,自汗體浮,飲食無味。
恐懼不解則精傷,骨酸瘛瘲,精時自下,五臟失守,氣虛不固。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氣乃亂矣。
大恐傷腎,恐不除則志傷,恍惚不樂,非長生之道。
驚恐憂思,內傷臟腑,氣逆於上,則吐血也。
恐則精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
有婦人累月不產,以坐草太早,恐懼氣結而然。遂與紫蘇藥破氣,方得下。
臨危冒險則魂飛。戲狂禽異獸則神恐。
《淮南子》云:大怖生狂。
有朝貴坐寺中,須臾雷擊坐後柱且碎,而神色不動。又有使高麗者,遇風檣折,舟人大恐,其人恬然讀書,如在齋閣。苟非所守如此,則其為戒當何耶?
白話文:
書上說:遇到事情受到巨大驚嚇,無法自行消除,膽氣不足,精神不安,心裡空虛煩躁,自汗出,身體輕飄,飲食無味。
恐懼無法消除就會損傷精氣,骨頭酸痛,抽搐,精氣從下面流失,五臟失去守護,氣虛無法固守。
驚嚇就會讓人心無所依,精神無所歸宿,思慮無所定,氣血就會紊亂。
巨大的恐懼會傷害腎臟,恐懼不消除就會傷及志氣,心神恍惚,不快樂,不是長壽之道。
驚恐憂思,內傷臟腑,氣逆向上,就會吐血。
恐懼就會精氣怯弱,怯弱就會上焦閉塞,閉塞就會氣逆,氣逆就會下焦脹滿,氣血就無法運行。
有位婦人懷孕幾個月卻一直生不出來,是因為坐草太早,恐懼導致氣結。後來用紫蘇藥破氣,才得以生產。
面臨危難冒險就會魂魄飛散。戲弄狂野的禽獸就會心神驚恐。
《淮南子》上說:巨大的恐懼會導致瘋狂。
有位朝中貴人坐在寺廟中,忽然雷擊擊碎了坐後面的柱子,但他神色不動。還有一位出使高麗的人,遇到風浪折斷船桅,船上的人都十分恐懼,但他卻泰然自若地讀書,就像在書房一樣。如果不是他堅守本心,該如何警戒呢?
3. 憎愛
老子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甚愛色,費精神,甚愛則遇禍患。所愛者少,所費者多。惟知足知止,則身可不辱不危也,故可長久。
憎愛損性傷神。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常運心於物,平等。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如覺頗偏,尋即改正。不然,損性傷神。
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惟,戕生之斧也。
《淮南子》曰:好憎者,使人心勞。弗疾去則志氣日耗,故不能終其壽。
白話文:
老子說:「過於愛惜,必然要花費大量資源;過於積累,必然會招致巨大損失。懂得滿足,就不會蒙受羞辱;懂得停止,就不會招致危險,這才能夠長久。過於愛美色,就會耗費精神;過於貪戀,就會遭遇禍患。所愛之物越少,所花費的資源就越多。只有懂得滿足和停止,才能使自身免於羞辱和危險,因此可以長久。」
憎惡和愛慕都會損害本性,傷及精神。心中有所憎惡,不必深陷其中,要常將心念放在事物上,保持平等。心中有所愛慕,不必過於沉迷,一旦察覺到偏執,就要立刻改正。否則,就會損害本性,傷及精神。
過於喜愛就會專心迷戀,不加理睬;過於厭惡就會憔悴消沉,無所作為,這都是傷害生命的行為。
《淮南子》說:「喜愛和憎惡,會使人心勞神。如果不能及時摒棄,志氣就會日漸消磨,因此不能善終。」
4. 視聽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彭祖曰:淫聲哀音,怡心悅耳,以致荒耽之禍。如此何以長生?
孔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
孫真人曰:生食五辛,節熟食飲,極目遠視,夜讀註疏,久居煙火,博弈不休,飲酒不已,熱餐麵食,抄寫多年,雕鏤細巧,房室不節,泣淚過多,月下觀書,夜視星月,刺頭出血多,日沒後讀書,數向日月輪看,極目遠視山川草木,馳騁田獵,冒涉風霜,迎風追獸,日夜不息,皆喪明之由,慎之,慎之。
書云:心之神發乎目,久視則傷心;腎之精發乎耳,久聽則傷腎。
白話文:
老子說:五種顏色會讓人眼睛失明,五種聲音會讓人耳朵失聰。
彭祖說:淫蕩的聲音、哀婉的音樂,雖然讓人心情愉悅、耳朵舒服,卻容易導致沉迷荒廢,造成禍害。這樣怎麼能長生呢?
孔子說:不符合禮儀的事物就不要看,不符合禮儀的聲音就不要聽。
孟子說:伯夷不看惡劣的景象,不聽淫蕩的聲音。
孫真人說:生吃辛辣食物,節制熟食和飲酒,長時間遠眺,夜晚讀書註釋,長期處於煙火之中,不停地賭博玩樂,不停地喝酒,吃熱的麵食,抄寫多年,雕刻精緻物品,房事不節制,過度哭泣,月光下看書,夜晚觀察星月,頭部經常出血,日落後讀書,經常望向太陽和月亮,長時間遠眺山川草木,騎馬狩獵,冒著風霜雨雪,迎風追捕野獸,日夜不停歇,這些都是傷眼的行為,要謹慎,要謹慎。
書中說:心神的精氣發散在眼睛,長時間看東西就會傷心;腎臟的精氣發散在耳朵,長時間聽聲音就會傷腎。
耳聽淫聲,目好色美,口嗜滋味,則五臟擂動而不定,血氣流蕩而不安,精神飛越而不守。正氣既散,淫邪之氣乘此生疾。
敘書曰:久視日月星辰損目,路井莫顧,損壽。故井汲水沸勿塞,令人目盲耳聾,翫殺看鬥則氣結。五色皆損目,惟皂湖屏風可助目力。
《淮南子》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訛耳,使耳不聰。又曰:耳目曷能久動勞而不息乎?
有年八十餘,眸子瞭然,夜讀蠅頭字。云:別不服藥,但小不食畜獸肝。人以《本草》羊肝明目而疑之。余曰:羊肝明目,性也,他肝不然。畜獸臨宰之時,忿氣聚於肝。肝主血,不宜於目明矣。
白話文:
如果經常聽淫蕩的聲音、貪看美麗的色情事物、嘴巴喜好美味的食物,那麼五臟就會不斷震動而不穩定,血液循環就會混亂不安,精神也會飄忽不定,無法集中。正氣散失,淫邪之氣就會趁虛而入,使人產生疾病。
書中記載:長時間觀看日月星辰會損傷眼睛,經常注視路井也會損害壽命。所以井裡汲取的沸水不要用布堵住,否則會導致人眼盲耳聾,觀看鬥雞等血腥場面也會使氣血凝滯。五種顏色都會損傷眼睛,只有黑色和湖水色的屏風可以幫助保護視力。
《淮南子》中說:五種顏色混雜在一起會讓眼睛看不清楚;五種聲音混雜在一起會讓耳朵聽不清楚。書中還說:眼睛和耳朵怎麼可能長時間勞累而不休息呢?
有位老人八十多歲了,眼睛仍然明亮,晚上還能看清蠅頭小字。他說自己從來沒有吃過藥,只不過不常吃畜牲肝臟。有人用《本草》中記載的羊肝明目的說法來質疑他。我說:羊肝明目是它的特性,其他動物的肝臟則不同。畜牲在被宰殺時,怒氣會聚集在肝臟裡。肝臟主血,而血氣對眼睛明亮不利。
5. 疑惑
書云:疑惑不已,心無所主,正氣不行,外邪干之,失寢忘餐,沉沉默默,氣血以虛,漸為虛勞。
《春秋》晉侯有疾,秦醫和視之曰:不可為也,疾如蠱。趙孟曰:何為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於文,皿蟲為蠱。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其卦巽下艮上。巽為長女,為風;艮為少男,為山。少男而悅長女,非匹,故惑。山木得風而落也。
《三國史補》云:常疑必為心疾。李蟠常疑遇毒,鎖井而飲。心,火府也,為外物所中,終身不痊。多疑惑,病之本也。
昔有客飲酒館者,壁有琱弓,影落杯中,客疑其蛇也,歸而疾作。復再飲其地,始知其為弓也,遂愈。又僧入暗室,踏破生茄,疑為物損命,念念不釋。中夜有扣門索命者,僧約明日薦祓。天明視之,茄也。疑之為害如此。
白話文:
古籍記載,當人心中疑惑不解、六神無主時,正氣就會衰弱,外邪趁虛而入,導致失眠、食慾不振,沉默寡言,氣血虧損,最終發展成虛勞。
《春秋》中記載,晉侯患病,秦國醫生和診斷後說:無法治癒,病症如同蠱毒。趙孟問:何謂蠱?醫生回答:因淫邪迷惑而生。在文字中,皿蟲即蠱。在《易經》中,女子迷惑男子,風吹落山,也稱為蠱。其卦象為巽下艮上。巽代表長女,也代表風;艮代表少男,也代表山。少男迷戀長女,不配,因此迷惑。山上的樹木被風吹落,也是這個道理。
《三國史補》記載:有人猜測疾病是由於心病。李蟠懷疑自己中毒,於是封鎖井水自行飲用。心,是人體的火府,被外物入侵,終身難以痊癒。多疑是病根所在。
曾經有一個人在酒館喝酒,看到牆上雕刻的弓影落入酒杯中,以為是蛇,回家後就病倒了。再次回到酒館,才明白是弓影,於是病就好了。還有一位和尚,在黑暗的房間裡踩破了生茄子,以為是破壞了生命,一直念念不忘。半夜有人敲門索命,和尚約定第二天做法事超度。天亮一看,原來是茄子。由此可見,疑心病的危害之大。
6. 談笑
老子: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謂目不妄視,口不妄言,終身不勤苦。目視情欲,不益其事,則沒身不可救矣。
書云:談笑以借籍氣為本。多笑則腎轉腰痛。多笑則神傷,神傷則悒悒不樂,恍惚不寧。多笑則臟傷,臟傷則臍腹痛,久為氣損。
真人曰:人若不會將理者,只是多說話。戒多言損氣,以全其壽也。
書云:呼叫過當,辯爭問答,冒犯寒暄,恣食鹹苦,肺為之病矣。行語令人失氣,語多須住乃語。
白話文:
閉口不言,不費心力,就能長保平安;若愛說愛笑,縱情享樂,則終身難免困苦。不亂看,不亂說,才能免除勞碌。但若沉溺於情慾,不務正業,便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古書記載,談笑之際應以借氣養神為本。過度大笑會傷腎,導致腰痛。大笑會傷神,使人憂鬱不安,心神恍惚。大笑還會傷臟,造成腹痛,久而久之會損傷元氣。
真正的智者明白,不懂得節制言行的人,只會說些無用的話。要戒除多言,以免損傷元氣,才能延年益壽。
古書記載,大聲呼叫,爭吵辯論,輕浮冒犯,過食鹹苦,都會傷肺。說話要適可而止,不要讓自己失去元氣,說話時要有所節制。
7. 津唾
真人曰:常習不唾地。蓋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氣常流,面目有光。
書云:養性者唾不至遠。遠則精氣俱損,久成肺病,手足重,皮毛粗澀,脊痛咳嗽。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唾液為醴泉,聚流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溉臟潤身。宣通百脈,化養萬神。肢節毛髮,堅固長春。
人骨節中有涎,所以轉動滑利。中風則涎上潮,咽喉滾響。以藥壓下,俾歸骨節可也。若唾其涎,時間快意,枯人手足,縱活亦為廢人。
小兒驚風,亦不可唾涎也。風涎急塞,有人喜唾,液乾而體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法,久而體復潤。蓋人身以津液為本,在皮為汗,在心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出則皆不可回。唯津唾則獨可回,則生意又續矣。津液者,吾身之寶。《金丹訣》曰:寶聚則為富家翁,寶散則為孤貧客。
白話文:
真人說:要養成習慣,不要隨地吐口水。因為口中的津液是珍貴的液體,如同金漿玉醴,能夠整天不吐口水,經常含著並吞下去,能讓人精氣不斷流動,面色紅潤有光澤。
書上說:保養身體的人,吐口水不會吐得太遠。吐得太遠,精氣就會損傷,久而久之就會患上肺病,手腳沉重,皮膚毛髮粗糙,脊背疼痛咳嗽。所以說:吐口水吐得遠不如吐得近,吐得近不如不吐口水。
唾液是人體的泉源,聚集在一起就如同華池,散發開來就成為津液,下降就成為甘露,滋潤臟腑,潤澤身體。唾液能暢通全身經脈,滋養百神。四肢關節、毛髮都能因此堅固強健,永保青春。
人體骨節中含有唾液,所以才能靈活轉動。中風時唾液就會上涌,導致咽喉發出滾響的聲音。可以用藥物將唾液壓下去,讓它回到骨節中去。如果把這唾液吐掉,雖然當時會覺得舒服,但會導致手腳枯萎,即使活著也如同廢人一般。
小兒驚風時,也不能吐口水。因為風邪和唾液會阻塞在一起,有些人喜歡吐口水,結果唾液乾涸,身體也枯萎了。遇到高人指點,學習回津之法,時間久了身體就會恢復潤澤。因為人體以津液為根本,在皮膚上表現為汗液,在心臟中表現為血液,在腎臟中表現為精液,在口中表現為津液,在脾臟中表現為痰液,在眼睛中表現為淚液。汗液、血液、淚液、精液一旦流出就無法收回。唯獨津液可以收回,如此生命力就能延續。津液是我們身體的寶貝。《金丹訣》中說:寶物聚集則為富翁,寶物散失則為貧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