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七 (8)
卷之九十七 (8)
1. 制艾葉法
用糯米濃飲揉艾葉成餅,曬乾或瓦炕干,一研成粉。
款冬花、佛耳草(製法同上。)
白話文:
將糯米煮成濃稠的米漿,用它來揉搓艾葉,做成餅狀,然後曬乾或用瓦片炕乾,再研磨成粉末。
款冬花和佛耳草的製作方法也和上面一樣。
2. 制燈芯法
將燈芯用瓦礫同研細,清水泛之,浮者燈芯曬乾用。又法與艾葉製法同。
白話文:
將燈芯與瓦片碎屑一同研磨成細末,然後用水浸泡,漂浮在水面上的就是燈芯,將其撈起曬乾後即可使用。另一種製作方法則與製作艾絨的方法相同。
3. 制黃精法
黃精鮮者,用水煮,勿動蓋,直煮爛熟,濾起曬乾,復蒸之,久曬。若果九蒸九曬,食之可以延年,久服令人飛昇。
白話文:
新鮮的黃精,用水煮,煮的時候不要打開鍋蓋,直接煮到爛熟,然後撈起來曬乾,再拿去蒸,蒸完再曬乾,這樣反覆多次。如果能夠做到蒸過又曬過九次,這樣處理過的黃精,吃了可以延年益壽,長期服用甚至能讓人得道成仙。
4. 制菟絲子法
用菟絲子溫水淘去砂土淨,用酒煮一日夜,搗作餅曬乾,然後復研方細。一法以白紙剪條同研易細。
白話文:
將菟絲子用溫水淘洗,去除沙土雜質,洗乾淨後,用酒浸泡煮一天一夜,然後搗爛做成餅狀曬乾,再重新研磨成細末。另一種方法是,將白紙剪成條狀,與菟絲子一同研磨,這樣比較容易磨細。
5. 制鐵砂法
每鐵砂一兩,加辰砂一錢,同研即如粉。
白話文:
將鐵砂一兩,加入辰砂一錢,一起研磨,直到變成粉末狀。
6. 研犀角法
時法用水磨之,甚費力。又銍屑入藥,其汁終粗。古法鋸成小塊如豆,極薄紙包,內懷中貼肉頃時,乘暖急投臼中搗之,應手如粉。
白話文:
將犀角磨成粉時,如果用水慢慢磨,會非常費力。而且用刀削成碎屑入藥,藥汁會很粗糙。古老的方法是將犀角鋸成小塊,像豆子一樣大小,再用極薄的紙包起來,放在身上貼近皮膚,利用體溫溫熱一會兒,趁著溫熱時趕快丟入臼中搗碎,這樣就能輕易搗成粉末。
7. 制乳香沒藥法
先將乳、沒為粗末,以箬炙之,去油冷定,用紙包內壁縫中,良久研如粉。一法以燈芯同研,一法研時口唸玄胡索即成末。
白話文:
先把乳香和沒藥磨成粗粉,用竹篾或竹葉烤過,去除油脂冷卻凝固後,用薄紙包好,放在器皿內壁的縫隙中,過一陣子再拿出來研磨成細粉。另一種方法是加入燈芯一起研磨,還有一種方法是在研磨時口中唸著「玄胡索」這個藥名,就能磨成細粉。
8. 製附子法
生附子、天雄之類,久收必用石灰同罐不腐,制熟須用童便一時,去皮、臍,順切成片,復又黃連、甘草各錢許,同煮數沸,曬乾收則久留不壞。
白話文:
將生的附子、天雄等藥材,如果需要長期保存,一定要用石灰和它們一起放在罐子裡,這樣才不會腐爛。要炮製成熟附子,必須要用男童的小便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去除外皮和頂端的臍部,順著紋路切成薄片。接著,再用黃連和甘草各一錢左右,一起煮沸數次,然後曬乾,這樣就能長期保存而不變質。
9. 粉銅法
用荸薺、胡椒和銅,研銅能成粉。以死茈入水同煮,則銅可雕刻。
白話文:
將荸薺、胡椒和銅一起研磨,銅就會變成粉末。把死去的紫草放入水中一起煮,就可以雕刻銅器。
10. 粉鐵法
用鐵末同辰砂、肥皂角、荔枝同研,鐵成粉。
白話文:
將鐵磨成粉末,與辰砂、肥皂角、荔枝一起研磨,鐵就會變成粉末。
11. 粉錫法
錫溶化入水銀,同擂,錫為末。
白話文:
將錫熔化後倒入水銀中,兩者一同研磨,直到錫變成粉末狀。
12. 死硝法
用深砂鍋盛硝,先滴水數合於爐火中,便放硝鍋於上,瓦蓋口,不令灰入,頃刻成水。卻用甘草截長一寸投入,有焰無煙,絕則硝死出之。
白話文:
將硝放入深的砂鍋中,先在爐火中滴入少量的水,然後將裝有硝的鍋子放在爐火上,用瓦片蓋住鍋口,不要讓灰塵跑進去,很快地硝就會變成水狀。接著,將一寸長的甘草段投入鍋中,會產生火焰但沒有煙,當火焰熄滅時,就表示硝已經被處理過了(「死」了),可以取出來使用了。
13. 死鹽法
用砂鍋一個,安杏仁一個在底,卻入鹽八分,按實瓦蓋,大火溶作汁,傾入鐵槽成錠。
白話文:
取一個砂鍋,在鍋底放一顆杏仁,接著倒入八分滿的鹽,將鹽壓實後蓋上瓦片蓋子。用大火把鹽煮到融化成汁液狀,然後將融化的鹽汁倒入鐵槽中,使其凝固成錠狀。
14. 死砒法
用砒、硝各一兩為末,入鍋大火作汁,瓦口候無煙,傾入槽,淨有一兩五錢。
白話文:
將砒霜和硝石各一兩磨成粉末,放入鍋中用大火熬煮成汁液,直到鍋口不再冒煙時,將汁液倒入容器,最後會得到淨重一兩五錢的物質。
15. 制硫黃法
硫半斤,用龍尾蒿、紫背天葵二味不拘多少,取二碗,再加東流水二碗,入鍋煮乾為度,再用百部、甘草各一兩,煎湯入硫,復煮乾為度,取出研萬匝入劑。
白話文:
將硫磺半斤,加入龍尾蒿、紫背天葵這兩種藥草,份量不拘,取兩碗,再加入東邊流來的水兩碗,一起放入鍋中煮到水分完全蒸發為止。之後,再將百部、甘草各一兩煎煮成藥湯,加入剛剛煮過的硫磺,再次煮到水分完全蒸發為止。最後,將硫磺取出研磨非常細緻,加入藥劑中使用。
16. 取鐵華粉法
用鋼鐵作片,藏於鹽醋中,日久取出,自然生華。用刀割下為鐵華粉。大能強志治健忘、破結癥、痃癖及敷竹木刺,其功優於鐵粉多矣。
白話文:
取鐵華粉的方法:
將鋼鐵製成薄片,浸泡在鹽和醋的混合液中,放置一段時間後取出,表面自然會產生一層像花一樣的東西。用刀刮下來,就得到鐵華粉。這種鐵華粉有強健心志、治療健忘的功效,還能破除體內的結塊、腫塊、以及腹部積塊等病症,外敷還可以處理竹木刺入皮膚的情況,它的功效比一般的鐵粉好很多。
17. 制古銅錢法
古錢其形碎而爛者是,用火煅微紅,淬醋中用之。人目者磨用,入散者同胡桃研成粉。治心腹痛、五淋、口瘡皆神效。目科用古錢以醋淬七次方用。
白話文:
把外形破碎腐爛的古錢,用火燒到稍微發紅,然後放入醋中浸泡。如果是要用在眼睛方面,就將古錢磨成粉末來使用;如果是要加入藥散中,就和胡桃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來治療心腹疼痛、五淋病(泌尿系統疾病)、口瘡,都有神奇的療效。眼睛方面的疾病,要用醋浸泡古錢七次後再使用。
18. 取人中黃法
其法春分日,用大貓竹鋸段,兩頭留節,批去青皮,一頭取孔容一指,入單枝甘草去皮,五寸長,內孔中仍以木屑屑緊,用臘封密,系磚沉廁中,至來春取起,於長流水中浸一日夜,復埋淨地。凡遇時熱、發狂、大渴、大熱者,涼與之,一服而渴止熱退,極效。若於廁二三年者尤佳。其甘草即名人中黃。
白話文:
製作人中黃的方法是:在春分這一天,使用大的竹子,鋸成一段一段的,竹子兩頭要保留竹節。把竹子青色的外皮削去,其中一頭開一個洞,這個洞的大小能容納一根手指頭。將一根去皮的甘草,長約五寸,放入竹子的洞中,然後在洞裡塞滿木屑,將它塞緊,再用蠟密封起來。接著把竹子綁在磚頭上,沉到廁所中。等到來年春天再把它取出來,放到長流水中浸泡一整天一夜,然後再埋到乾淨的土裡。凡是遇到因為時氣而發熱、發狂、非常口渴、高燒等症狀的人,把人中黃磨成粉,加水調涼給他喝,喝一次就能止渴退燒,效果非常好。如果放在廁所中二、三年,效果會更好。這樣製成的甘草就叫做人中黃。
19. 制亞芙蓉法
取鮮罌慄殼不拘多少,搗爛,以淨水砂鍋內熬漉起汁,又入水熬之。榨極干,渣不用。只以二汁慢火熬干如膏,加入炒黑文蛤末調和成餅,陰乾。凡遇久嗽吐血、脫泄、崩中、久瀉不止,用之如神。
世人不知,有謂粟殼之藥劫病而已,殊不知久瀉而諸藥不效,至於待斃,命在須臾,非粟殼一劫之功,其孰能解千鈞一髮之危也?醫之用藥,正猶時之常變,而行道者宜用之,以經權一理也。然則劫藥亦猶管仲之於霸也,寧不與於夫子乎!
白話文:
製作鴉片罌粟殼藥膏的方法:
取新鮮的罌粟殼,不論多少,搗爛後放入乾淨的砂鍋裡加水熬煮,過濾取出汁液,再加入水繼續熬煮。榨取到完全乾燥,剩下的渣就不用了。只取這兩次熬煮出的汁液,用小火慢慢熬煮成濃稠的膏狀,加入炒黑的文蛤粉末調和成餅狀,放在陰涼處風乾。凡是遇到久咳吐血、脫肛、崩漏、長期腹瀉不止等症狀,使用這個藥膏效果非常神奇。
世人不了解,有人說罌粟殼的藥只是暫時抑制病情,其實不然。長期腹瀉導致其他藥物都無效,病人幾乎等死,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不是罌粟殼能暫時控制住病情,又怎麼能解救這千鈞一髮的危急呢?醫生用藥,就像時局變化一樣,懂得變通的人應該靈活運用,這是經權變通的道理。既然如此,那麼使用暫時控制病情的藥,就像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一樣,難道不也符合孔子的理念嗎?
20. 造烏梅法
四月間取青梅或一石或五斗,微拌因煤盦一二日稍軟,磚炕上用柴或草燒熏二晝夜,乾溼得所,收起鋪折上,冷,向日中暴乾,即成烏梅。其物怕水怕濕,即發熱如火而焚焦枯,惟光核而已。如有一簍,若著半杯水,則一簍俱焚而無用矣。緣烏梅之在藥,有生津止渴、止嗽、收汗、止瀉、止痢之功,或不可以無焉。
白話文:
在四月的時候,採摘青梅,數量可以是一石或五斗。稍微拌勻後,用煤煙燻製一兩天,讓梅子稍微變軟。接著放在磚砌的炕上,用柴火或草燒燻兩天兩夜,直到乾燥程度適中。然後收起來,平鋪在可以摺疊的墊子上,等冷卻後,再放到太陽下曝曬乾燥,這樣就做成烏梅了。
烏梅這種東西很怕水和潮濕,一旦碰到水濕,就會發熱像火燒一樣,最後燒焦枯萎,只剩下梅核而已。如果有一簍烏梅,哪怕只沾到半杯水,整簍烏梅都會被燒毀而不能用了。
因為烏梅在藥材中,有生津止渴、止咳、收斂汗液、止瀉、止痢的功效,所以是不可或缺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