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2)

1. 病能篇第三

此雖腎肺二臟之病,要皆水氣所留也。

平人氣象論,曰:頸脈動喘疾咳,曰水。

頸脈為耳下及結喉兩旁人迎脈也。水氣上溢則肺被熱熏,陽氣上逆,故頸脈鼓盛而咳喘也。

目裹微腫如臥蠶之狀,曰水。溺黃赤安臥者,曰黃疸。

《正理論》云:腎勞胞熱,溺黃安臥,謂之勞疸,以女勞得之也。

食已如飢者,曰胃疸。

胃熱則消穀,故食已如飢。

面腫曰風。

風從上行,故面腫者,曰風。

足脛腫曰水。

下焦有水,則足脛腫也。

目黃,曰黃疸。

火氣上蒸,故目黃。《靈樞》曰:目黃者病在胸。

逆調篇,帝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何也?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此言寒氣,陰寒之為,非衣之寒,而中寒也。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小水不能滅盛火也,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

治者,王也。勝者,盛也。獨勝謂陰獨盛而火止滅也。

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爍,消也。)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

腎不生水,則髓不滿,而筋骨幹槁,所以當攣節也,是矣。

通評虛實篇,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曰:腸澼下白沫何如?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陰病見陽脈,如相反故死。)曰:腸澼下膿血何如?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藏期之。(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之類。)

曰:巔疾何如?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曰:巔疾之脈,虛實何如?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巔疾之脈,虛則可治,實則死,似與搏而滑大相反,搏而滑非實也,正滑泛而躍也,故自已。

曰:消痹虛實何如?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消,瘦也。痹,勞熱也。瘦熱病久,脈當微弱者生,茲為實大者可治,似相反也,愚謂當時傳刻者之誤耳。

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耳聾,偏閉塞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講述身體不同部位出現的疾病症狀,以及這些症狀與體內水氣、陰陽失衡的關係。

水氣與腫脹:

  • 雖然是腎臟和肺臟的問題,但其實都是因為體內水氣滯留引起的。
  • 頸部脈搏跳動急促、喘氣、咳嗽,都表示體內有水氣。
  • 眼睛下方微微腫脹,像臥蠶一樣,也表示有水氣。
  • 腳和小腿腫脹,也表示下焦有水。

黃疸:

  • 小便黃赤,身體可以安臥休息,稱為黃疸。
  • 腎臟勞損,導致胞熱,小便黃赤但可以安睡,稱為「勞疸」,通常是因為女性過度勞累所致。
  • 吃完飯還是覺得餓,稱為「胃疸」,是因為胃熱導致消化過快。
  • 眼睛發黃,也稱為黃疸,是因為火氣上蒸所致。

風邪與腫脹:

  • 臉部腫脹,稱為「風」,因為風邪從上而侵襲。

寒熱與陰陽失衡:

  • 身體感覺不正常地熱,且煩躁,是因為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盛。
  • 身體沒有受寒,卻感覺寒冷,是因為體內有痹氣,陽氣不足,陰氣過多,導致身體寒冷像從水裡出來一樣。
  • 四肢發熱,但遇到風寒卻覺得像被火烤,是因為體內陰氣虛弱,陽氣過盛,四肢是陽,兩陽相遇,而陰氣虛少,無法制約陽氣,陽氣獨自旺盛,這樣反而不能生長。
  • 遇到風寒感覺像被火烤,表示身體會逐漸消瘦。
  • 身體寒冷,用熱水或厚衣都無法溫暖,但不會顫抖,是因為腎氣過盛,以水為主,太陽之氣衰弱,腎臟的精髓枯竭,無法滋養身體。腎屬水,生於骨,腎功能衰退則髓不能滿,因此寒冷感深入骨髓。不能顫抖是因為肝屬一陽,心屬二陽,而腎臟是孤陰之臟,腎水不能制約兩火,所以不會顫抖,這種病稱為「骨痹」,身體可能會發生攣縮。
  • 腎功能衰退,無法產生足夠的水,髓液不足,筋骨會乾枯,導致攣縮。

腸道疾病與脈象:

  • 腹瀉、便血,如果身體發熱則會死亡,身體發冷則能活。
  • 腹瀉,排出白沫,脈象沉穩則能活,脈象浮動則會死亡。
  • 腹瀉,排出膿血,脈象懸絕則會死亡,脈象滑大則能活。
  • 腹瀉,身體不發熱,脈象不懸絕,脈象滑大則能活,脈象懸澀則會死亡。

癲癇:

  • 癲癇發作,脈象搏動有力且滑暢,久而自癒;脈象細小堅急,無法醫治。
  • 癲癇的脈象,虛弱則可治,實證則死亡。
  • 癲癇發作時,脈象滑大,並非實證,而是滑動且跳躍的現象,所以會自癒。

消瘦痹症:

  • 消瘦且發熱的疾病,如果脈象洪大則能治療;脈象細小且堅急,則不能治癒。
  • 消,指的是消瘦。痹,指的是勞累發熱。瘦熱病久,脈象應該微弱,現在卻是洪大,與常理相反,可能是古代傳抄的錯誤。

其他疾病:

  • 凡是治療消瘦、疲憊、癱瘓、半身不遂、四肢無力、氣滿逆上等病症,多見於富貴人家,這是因為他們飲食過於肥甘厚膩。
  • 體內閉塞不通,上下不暢通,多是因為突然的憂愁所致。
  • 突然昏厥、耳聾,以及身體部分閉塞不通,都是因為內氣突然衝擊所致,這不是因為內外中風引起的,所以身體會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