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21)
卷之二 (21)
1. 病能篇第三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病能篇,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偃,仰也。)岐伯對曰:肺者藏之蓋也,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帝曰:人有臥而有所不能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傷及,精有所寄則不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五臟有傷,精氣有所之寄,故臥不安,人不能懸其病於空中也。
評熱篇,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可刺否?
痝然,腫起貌。壅,為目下壅,如臥蠶。腎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妨害於言語。
岐伯對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至,謂臟氣未至也。此言腎虛真氣不足,不可刺,故五臟五日一至,循至腎臟而邪氣至也。
曰:其至何如?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善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病名曰風水。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其,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其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能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脘鬲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
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此腎氣不足之至,悉皆小陰經之病,水不勝火,故其病然也。
水熱穴論,帝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關者,所以司出入也。腎主下焦,膀胱為腑,主其分注關竅二陰,故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閉則胃䐜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氣停則水生,水積則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閉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經曰:下焦溢為水,此之謂也。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曰:諸水皆生於腎乎?曰: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其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風客玄府,汗未出,內伏皮膚,傳化為水,從風而水,故名風水。
所謂玄府者,汗空也。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白話文:
水是循著身體的津液流動的,腎臟是儲藏水的器官,主管津液,也主管睡眠和呼吸。
《病能篇》中,黃帝問:人不能仰臥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肺是臟腑的蓋子,肺氣旺盛時脈搏會變大,脈搏變大就不能仰臥。黃帝問:人有躺下卻無法安穩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呢?岐伯說:臟腑受到損傷,或者精氣有所寄託就會不安穩,所以人不能把疾病懸空。
五臟有損傷,精氣有所寄託,所以躺臥不安穩,人不能把疾病懸在空中。
《評熱篇》中,黃帝問:有種腎風病,臉部浮腫,阻礙說話,可以針刺嗎?
浮腫是腫起貌。阻礙說話,是因為眼睛下方浮腫,像臥蠶一樣。腎經脈絡進入肺中,沿著喉嚨,夾著舌根,所以妨礙說話。
岐伯回答說:虛弱的時候不應該針刺,不該針刺而針刺,五天後病氣一定會加重。
加重,指的是臟腑之氣尚未恢復。這是說腎虛真氣不足,不可以針刺,因為五臟每五天循環一次,當循環到腎臟時邪氣就會侵入。
黃帝問:加重後會怎樣?岐伯說:加重後一定會出現氣短、時而發熱,發熱從胸背向上到頭部,手心發熱出汗,口渴想喝水,小便發黃,眼睛下方腫脹,肚子裡有鳴叫聲,身體沉重難以行走,月經不來,煩躁而不想吃東西,無法正常仰臥,只要一仰臥就咳嗽,這種病叫做風水病。黃帝說:我想聽聽它的道理。岐伯說:邪氣入侵的地方,正氣一定虛弱。陰氣虛弱,陽氣就會湊上去,所以會出現氣短、時而發熱和出汗。小便發黃,是因為小腹中有熱。
不能正常仰臥,是因為胃氣不調和。一仰臥就咳嗽,是因為向上壓迫到肺。凡是有水氣的病,輕微的腫脹會先出現在眼睛下方。水氣向上逆行,所以會口苦舌乾,躺著無法正常仰臥,一仰臥就會咳出清水。凡是水腫的病,都不能平躺,躺下就會驚恐,驚恐就會咳嗽得很厲害。肚子裡有鳴叫聲,是因為病根在胃。損傷到脾臟就會煩躁不想吃東西,吃不下東西,是因為胃脘受阻。身體沉重難以行走,是因為胃經脈絡在腳上。
月經不來,是因為胞脈閉塞。胞脈屬於心臟並聯繫胞中,現在氣向上壓迫到肺,心氣無法向下通達,所以月經不來。
這是腎氣不足導致的,都是足少陰經的病,水不足以制約火,所以會這樣。
《水熱穴論》中,黃帝問:為什麼少陰經主管腎,腎又為什麼主管水?岐伯回答說:腎是至陰之臟,至陰的地方就能儲存大量的水,肺是太陰之臟,少陰對應的是冬天的脈象。所以水的根本在腎,水的末梢在肺,都是積蓄水的地方。黃帝問:腎為什麼能聚集水而導致疾病?岐伯說:腎是胃的關卡,關門不通暢,所以水會聚集並跟同類的水一起流動。
關卡,是用來控制出入的。腎主管下焦,膀胱是腑,主管下焦的水液分注和二陰的關竅,所以腎氣化生則二陰通暢。二陰閉塞則胃脹滿,所以說腎是胃的關卡。關閉則水積聚,水積聚則氣停滯,氣停滯則產生水,水積聚則氣溢出,氣和水同類,所以說關閉不通暢,水會聚集並跟同類的水一起流動。經書說:下焦水液溢出就會形成水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水液上下溢出到皮膚,所以形成浮腫。浮腫,是水液聚集而導致的疾病。黃帝問:各種水腫都是從腎臟產生的嗎?岐伯說:腎是陰性臟器,地氣上升屬於腎,產生水液,所以說是至陰。如果過於勇猛勞累就會導致腎出汗,腎汗出來後遇到風,水液無法進入臟腑,也無法從皮膚排泄,就會停留在玄府(汗孔),在皮膚裡面流動,轉化為浮腫,病根在腎,叫做風水。
風邪停留在汗孔,汗液沒有出來,水液停留在皮膚,轉化為水,從風邪而來的水,所以叫做風水。
所謂玄府,就是汗孔。所以水腫病,向下會導致肢體和腹部腫大,向上會導致喘息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這是標本都病了,所以肺表現為喘息,腎表現為水腫,肺氣上逆而無法平躺,它們之間相互影響,都受到水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