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七 (2)

1. 治驗

子和吐武篇云:凡病在上者,皆宜吐。然自胸以上,大滿大實,病如膠漆,微湯微散皆兒戲也。若非吐法,病安能除?曾見病之在上者,諸醫用藥盡其技而不效,余以湧劑少少用之,輒獲微效。可見吐法必可用於上,宜乎其效之速也。

治一婦人,頭重壯熱面紅,寒熱往來,乾嘔咳逆,胸脅痛不能轉側,耳鳴食不下。先以湧瀉,復服益元散,加青黛、薄荷末調二三服,前證俱減。戴人診之曰:此病常欲痛哭為快,婦曰:然,常有此,不知何謂。戴人曰:少陽相火凌爍肺金,金受火制,屈無所告。肺主悲,故欲痛哭而為快也。再加歸、芍、黃連解毒湯數劑全瘥。

丹溪治一女子,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發,舉身跳動神昏。視其形氣俱實,曰:膈上有痰,怒氣連郁,痰熱相搏,氣不得降,非吐不可,以人參蘆煎飲,大吐頑痰數碗,昏睡一日而安。人參入手太陰,補陽中之陰,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怒則氣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咳逆而神昏。

今痰盡氣降火息,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

白話文:

治驗

李東垣在《丹溪心法·吐法》中說:「凡是病在身體上部的,都適合用催吐的方法治療。如果胸部以上堵塞嚴重,病情像膠水般黏著,用溫和的湯藥或散劑都只是兒戲,無法奏效。如果不用催吐法,病怎麼能去除呢?我曾見過許多病在上部的患者,醫生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效,我只用少量的催吐藥,就能看到些微效果。可見催吐法一定可以用於治療上部的疾病,而且效果會很快。」

我曾經治療一位婦人,她頭部沉重、發燒發熱、臉色通紅,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想吐又吐不出來,咳嗽、氣逆,胸部和肋骨疼痛無法翻身,耳朵嗡嗡作響且吃不下東西。我先用催吐藥讓她吐出來,再服用益元散,加上青黛和薄荷粉調和,服用兩三次後,之前的症狀都減輕了。戴人診斷後說:「這個病經常會想要痛哭一場才覺得舒服。」婦人說:「確實如此,我常有這種感覺,但不知道為什麼。」戴人說:「這是因為少陽相火過旺,侵犯肺金,肺金被火壓制,無法宣洩。肺主悲傷,所以才會想要痛哭來緩解。」後來又加上當歸、芍藥、黃連解毒湯等藥方服用數劑後,就完全痊癒了。

朱丹溪曾治療一位女子,她性情急躁、嗜吃肥膩食物,在炎熱的夏天因為大怒而引起咳嗽、氣逆,全身跳動,神志昏迷。看到她的體態和氣色都屬實證,於是說:「膈上有痰,怒氣郁結,痰和熱相互搏擊,氣無法下降,必須要用催吐法治療。」就用人參蘆煎煮給她服用,吐出大量頑痰好幾碗,昏睡一天後就平安無事了。人參屬於手太陰肺經,補益陽中的陰;而蘆則相反,能大瀉太陰之陽。女子因為暴怒而使氣上逆,肝主怒,肺主氣,發怒則氣逆,肝木就會乘火侮肺,所以導致咳嗽、氣逆和神志昏迷。

現在痰液盡除,氣也下降,火氣平息,肺金之氣恢復正常,胃氣也調和了,所以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