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2)
卷之十二 (2)
1. 藥方
上為細末,舐服。
蒼莎丸,治氣鬱。
蒼朮,香附子(各四兩),黃芩(一兩),木香(五錢),
上為末,蒸餅丸,薑湯下。
(《局方》)本香檳榔丸,治氣鬱食鬱,胸膈痞滿,大便結滯。(方見積聚門。)
(丹溪)加味二陳湯,治食鬱痰滯,胸膈不快。
蒼朮(米泔浸),白朮(炒),陳皮(去白),半夏(泡),茯苓,川芎,香附子(各八分),枳殼,黃連(姜炒),甘草(各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稍熱服。
左金丸,治火鬱。(方見積門。)
青娥丸,治腎郁腰腿足膝無力,膀胱不利。(方見虛損門中。)
渴膽湯,治膽郁口苦驚悸,健忘不寐。(方見驚悸門中。)
香連丸,治火鬱氣逆,腹痛吞酸。(方見痢門。)
(丹溪)生韭飲,治食鬱久則胃脘有瘀血作痛,大能開提氣血。
生韭(搗自然汁一盞,溫加酒一二杯同服。)
上先以桃仁速皮細嚼數十枚後,以韭汁送下。
羌活勝濕湯,治濕鬱肩背強,腰如折。(方見濕門。)
白話文:
[藥方]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直接舔食。
蒼莎丸,治療氣機鬱結。
蒼朮、香附子(各四兩)、黃芩(一兩)、木香(五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餅製作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局方》) 本香檳榔丸,治療因氣機鬱結和飲食積滯,導致胸膈脹悶、大便不通暢。(藥方在積聚門中。)
(丹溪) 加味二陳湯,治療因飲食積滯和痰液阻滯,導致胸膈不舒服。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白朮(炒過)、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半夏(泡過)、茯苓、川芎、香附子(各八分)、枳殼、黃連(用薑炒過)、甘草(各五分),用水煎煮成八分,飯前稍微溫熱服用。
左金丸,治療火氣鬱結。(藥方在積門中。)
青娥丸,治療因腎氣鬱結導致腰腿、足膝無力,小便不暢。(藥方在虛損門中。)
渴膽湯,治療因膽氣鬱結導致口苦、心悸、健忘、失眠。(藥方在驚悸門中。)
香連丸,治療因火氣鬱結導致氣機上逆、腹痛、吞酸。(藥方在痢門中。)
(丹溪) 生韭飲,治療因飲食積滯日久導致胃部有瘀血而疼痛,此藥能提升氣血。
將新鮮韭菜搗爛取汁一碗,溫熱後加入一兩杯酒一起服用。
先將桃仁、速皮細嚼數十顆,然後用韭菜汁送服。
羌活勝濕湯,治療因濕氣鬱結導致肩背僵硬,腰部像要斷裂一樣。(藥方在濕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