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 (2)

1. 郁為七情之病故病郁者十有八九

何氏曰: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鬱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男子得之,或變為虛怯,或變嗝噎,氣滿腹脹等證;婦女得之,或為不月,或為墮胎,崩帶虛勞等證。治法必能內養,然後郁開,按證調理。

心郁者,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者是也。治心郁者,當加黃連、菖蒲、香連丸之類。

肝鬱者,兩脅微膨,或時刺痛,噯氣連連有聲者是也。治肝鬱者,宜用青皮、川芎、吳茱萸、左金丸之屬。

脾郁者,中脘微滿,生涎少食,倦怠嗜臥,四肢無力者是也。治脾郁宜用蒼朮、半夏、砂仁、神麯、陳皮、越鞠丸之屬。

肺郁者,毛皮枯澀,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者是也。治肺郁者,桔梗、栝蔞、杏仁之類。

腎郁者,小腹微硬,腰腿重脹,精髓虧少,淋濁時作,不能久立者是也。治腎郁者,宜用蒼朮、茯苓、肉桂、小茴香、青娥丸之類。

膽郁者,口苦,身微潮熱往來,惕惕然人將捕之是也。治膽郁者,宜用竹茹、生薑、溫膽湯之類。

大抵七情六淫,五臟六腑,氣血痰濕,飲食寒熱,無往而不郁也。治之宜各求其屬而施之,則無不愈者。

白話文:

何氏說:「鬱結是因為七情不順暢,久而久之就形成鬱結,一旦鬱結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男子如果得了鬱結,可能會變成虛弱膽怯,或出現打嗝、噎食、氣脹腹滿等症狀;女子如果得了鬱結,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流產、崩漏、體虛勞累等症狀。治療方法必須從內在調養,才能使鬱結舒展開來,再根據具體症狀進行調理。」

「心鬱」的症狀是精神恍惚,心胸稍微悶悶的,常常忘事。治療心鬱,應該使用黃連、菖蒲、香連丸之類的藥物。

「肝鬱」的症狀是兩側脅肋稍微脹痛,有時會刺痛,常常打嗝有聲音。治療肝鬱,應該使用青皮、川芎、吳茱萸、左金丸之類的藥物。

「脾鬱」的症狀是胃脘部稍微脹滿,產生很多口水,食慾不佳,容易疲倦想睡覺,四肢無力。治療脾鬱,應該使用蒼朮、半夏、砂仁、神麯、陳皮、越鞠丸之類的藥物。

「肺鬱」的症狀是皮膚乾燥粗糙,沒有光澤,想咳嗽卻沒有痰。治療肺鬱,應該使用桔梗、栝蔞、杏仁之類的藥物。

「腎鬱」的症狀是小腹稍微僵硬,腰腿感到沉重脹痛,精髓虧損,時常出現淋濁,不能久站。治療腎鬱,應該使用蒼朮、茯苓、肉桂、小茴香、青娥丸之類的藥物。

「膽鬱」的症狀是口苦,身體時而感到微微發熱,又時而感到寒冷,心神不定,好像有人要來抓自己一樣。治療膽鬱,應該使用竹茹、生薑、溫膽湯之類的藥物。

總的來說,七情、六淫、五臟六腑、氣血痰濕、飲食寒熱,沒有什麼不會造成鬱結的。治療時應該根據病因和歸屬來施治,這樣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