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7)
卷之九十四 (7)
1. 東垣用藥凡例
凡解利傷風,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經云:辛甘發散為陽。風宜辛散,防風味辛及治風通用,故以為君。凡解利傷寒,以甘草為君,防風、白朮為佐,是寒宜甘發也。或有別證,於前隨證治病藥內選用分兩,以君臣論。凡眼暴發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以黃連、當歸根和血為佐,兼以各經藥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熟地黃、歸根為君,羌活、防風為臣,甘草、甘菊為佐。凡痢疾腹痛,以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見血先後,以三焦熱論。凡水瀉,以茯苓、白朮為君,芍藥、甘草為佐。凡諸風,以防風為君,隨治病為佐。凡嗽以五味子為君,有痰者以半夏為佐,喘者以阿膠為佐,有熱無痰以黃芩為佐,但分兩多寡不同耳。凡小便不利,以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佐。
白話文:
凡是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都以防風為主要藥物,甘草、白朮作為輔助藥物。古書記載:「辛甘發散為陽。」風邪性屬陽,適合用辛散的藥物來治療,防風味辛,且具有治療風邪的功效,因此作為主要藥物。凡是治療因寒邪引起的發熱、畏寒、四肢無力等症狀,都以甘草為主要藥物,防風、白朮作為輔助藥物,這是因為寒邪性屬陰,適合用甘溫的藥物來治療。
如果患者還有其他症狀,可以在以上藥物中選用適當的藥物,根據藥物的功效來區分主藥和輔助藥物。凡是眼睛突然發紅腫痛,以防風、黃芩為主要藥物,用來清熱瀉火;以黃連、當歸為輔助藥物,用來涼血止血,並根據不同經絡的病症選用其他藥物。
凡是眼睛長期患病導致視力模糊,以熟地黃、當歸為主要藥物,羌活、防風為輔助藥物,甘草、甘菊作為輔助藥物。凡是痢疾腹痛,以芍藥、甘草為主要藥物,當歸、白朮為輔助藥物。如果大便帶血,則應根據三焦熱的程度來治療。凡是水瀉不止,以茯苓、白朮為主要藥物,芍藥、甘草為輔助藥物。凡是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都以防風為主要藥物,根據不同的病症選用不同的輔助藥物。
凡是咳嗽,以五味子為主要藥物,如果有痰則以半夏為輔助藥物,如果呼吸困難則以阿膠為輔助藥物,如果發熱無痰則以黃芩為輔助藥物,只是藥物的用量不同而已。凡是尿量減少,以黃柏、知母為主要藥物,茯苓、澤瀉為輔助藥物。
凡下焦有濕,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為佐。凡痔漏,以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為佐,詳別證加減。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凡瘧以柴胡為君,隨所發時屬經,分用引經藥佐。
白話文:
對於下焦有濕氣的情況,使用龍膽草和防己作為主要藥物,甘草作為輔助藥物。對於痔瘡或肛門出血的情況,以蒼朮和防風作為主要藥物,甘草和芍藥作為輔助藥物,需詳細辨證後調整藥方的增減。對於各種皮膚或組織的傷害,以黃連和當歸作為主要藥物,甘草和黃芩作為輔助藥物。對於瘧疾,以柴胡作為主要藥物,根據發作的時間和所屬的經絡,分類使用引經藥物作為輔助。
2. 治氣藥論
治氣用氣藥,枳殼利肺氣,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木香行中、下焦氣。香附快滯氣。陳皮瀉逆氣。紫蘇散表氣。厚朴瀉衛氣,檳榔瀉至高之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沉香升降真氣。腦麝散真氣。若此之類,氣實所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損泄者,其過劑乎?用之能治氣之標,而不能治氣之本。
白話文:
治療氣病要用氣藥,枳殼可以利肺氣,但服用過多會損傷胸中上部的元氣。青皮可以瀉肝氣,但服用過多會損傷真氣。木香可以行中焦和下焦之氣。香附可以疏解滯氣。陳皮可以瀉逆氣。紫蘇散可以散表氣。厚朴可以瀉衛氣。檳榔可以瀉至高之氣。藿香的馨香可以上行胃氣。沉香可以升降真氣。腦麝可以散真氣。這些藥物都適合氣實之人。其中有行散的藥物,也有損泄的藥物,如果用藥過量,雖然能治氣的表面症狀,卻不能治氣的根本。
其調氣有木香,味辛氣能上升,如轉達而不達,固宜用之。若陰火衝上而用之,則反助火邪矣,故必用黃柏、知母,而少用木香佐之。
白話文:
調理氣機方面有用到木香,因為它味道辛且能夠提升氣機。如果氣機流通不暢,使用它是很適合的。但如果是由於陰火上升導致的症狀而使用它,反而會助長火邪,所以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黃柏和知母,並少量配以木香來輔助。
3. 治血藥論
治血用血藥,四物湯之類是也。請陳其氣味專司之要。川芎,血中之氣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溫,能活血,各歸其經也。芍藥陰分藥也,通肝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血虛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於此而取則焉。
若治者隨經損益,損其一二之所宜,為主治可也。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耳。若虛血弱,又當長沙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櫚炭者,血崩所宜。
白話文:
治療出血,就要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就像四物湯之類的方劑。接下來就詳細說明這些藥材的氣味和作用:
川芎是治療血分氣虛的藥物,它走腎經,性味甘寒,能夠滋養虛損的真陰。
當歸分為三種,是治療血分的主藥,它走肝經,性味辛溫,具有活血的作用,不同的當歸會根據其性狀歸屬於不同的經絡。
芍藥是治療血分陰虛的藥物,它走肝經,性味酸寒,能和血,用來治療血虛腹痛。如果想要尋找治療陰虛的藥物,就應該從芍藥這裡著手。
治療疾病的時候,可以根據患者的經絡受損情況進行加減,減少或增加其中一兩味藥材,就可以達到主要的治療效果。
以上只是針對血病,說明了如何尋找活血化瘀的藥物。如果患者是血虛弱,就要使用補血的藥物,例如人參,來補益血虛,陽氣旺盛就能滋養陰血。
四物湯只能治療血分受傷的情況,並不適用於氣虛患者。
另外,一些輔助藥物,例如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等,適合治療血瘀的情況。而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櫚炭等,則適合治療血崩的情況。
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乳酪、血液特物,血燥所宜。乾薑、肉桂,血寒所宜。生地黃、苦參,血熱所宜。此特取其證治大略耳,余宜觸類而長之也。
白話文:
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這些藥物適合治療血痛。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這些藥物適合治療血虛。乳酪、血液特物,適合治療血燥。乾薑、肉桂,適合治療血寒。生地黃、苦參,適合治療血熱。
以上只是針對不同血症的藥物選擇的大概說明,其他的藥物運用可以類推,觸類旁通。
4. 治火藥論
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折之。當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司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石膏瀉胃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
苦飲食勞倦,內傷九氣,與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耆、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
白話文:
「君火」指的是心火,可以被濕氣抑制,可以被水熄滅,也可以被直接壓制,但只有像黃連這類的藥物才能夠真正控制它。
「相火」則像是龍火,用水無法直接壓制。應該順應其特性,用藥物來控制它,像黃柏之類的藥物就能夠降低相火的勢頭。
治療火症的方法並不止這些,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需要根據身體的虛實狀況來判斷。
例如,黃連可以瀉心火,黃芩可以瀉肺火,芍藥可以瀉脾火,石膏可以瀉胃火,柴胡可以瀉肝火,知母可以瀉腎火,這些都是因為苦寒性質的藥物能夠瀉去體內過剩的火氣。
如果因為勞累、飲食不節或其他原因導致身體虛弱,內傷九氣,無法抵抗火氣,屬於陽虛的病症,就應該用甘溫性質的藥物來溫補,例如黃耆、人參、甘草等等。
如果陰氣不足,陽氣過盛,相火熾盛,侵犯陰位,導致血虛,屬於血虛的病症,就應該用甘寒性質的藥物來降火,例如當歸、地黃等等。
如果心火過盛,熱氣鬱積在體內,屬於陽強的病症,就應該用鹹冷性質的藥物來壓制,例如大黃、朴硝等等。
如果腎水受損,真陰不足,導致火氣無根,屬於陰虛的病症,就應該用滋補腎水的藥物來控制,例如生地黃、玄參等等。
若有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乾葛、柴胡、防風之屬。不明諸此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據依?故於諸經集略其說,以備處方之甩,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白話文:
如果腎臟的命門火衰弱,就會導致陽氣脫落的病症。這時應該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補充陽氣,例如附子、乾薑等等。
如果脾胃虛弱,又過度食用寒涼的食物,就會抑制陽氣在脾土中的運行,導致陽氣鬱結的病症。這時應該使用升散的藥物來疏通陽氣,例如升麻、乾葛、柴胡、防風等等。
如果不了解這些病症的類別,就想要治療「火」的病症,那麼治療方法將毫無依據。因此,我將這些經絡的理論簡要地整理出來,以便在開方用藥時參考,希望能避免因為誤判虛實而造成錯誤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