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五 (1)

1. 瘟疫通治劑

敗毒散,治四時瘟疫。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桔梗,白茯苓,人參(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三片,煎一盞,溫服。或為細末,沸湯點服。此藥治傷寒、瘟疫、風溫、風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痛。不問老人小兒皆可服。或嶺南煙瘴之地,或瘟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之地,腳氣痿弱,此藥不可缺。日三服,以效為度。

活人心統方

蒼朮(米泔浸一宿),麻黃,黃芩,乾葛,川芎,升麻,甘草(各等分),蔥白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春加柴胡、防風、薄荷;夏加石膏、滑石、黃連;秋加羌活、前胡、枳殼;冬加薑、桂、白芷、細辛。

藿香正氣散,治時行瘟疫,頭痛發熱,噁心不快。

九味羌活湯,治同前。(方並見傷寒門。)

凡瘟疫初起之時,用正氣羌活二湯皆可服。未病之先覺有時行,或三四日服一帖,則邪氣自不犯。

六神通解散,通治疫病,甚有奇功。

蒼朮(二錢),麻黃,黃芩,石膏,滑石(各一錢),甘草(五分),豆豉(十粒)

水二盞,姜七片,蔥頭二個,煎服。

雜著方,治嶺南春秋時月,人感山嵐毒氣,發熱惡寒,膈滿不思食。此毒氣從鼻口入內,當清上焦,解內毒,行氣降痰。不宜發散。

黃連(薑汁炒),升麻,蒼朮(鹽水炒,錢半),厚朴(姜炒),黃芩(酒炒),木香,枳實,半夏(泡七次),桔梗,柴胡,木通(各一錢),生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五片,煎七分,食前熱服。

羌活升麻湯,治溫暑之月,時行瘟熱病,宜清熱解毒,兼治內外。

羌活,升麻,葛根,白芍藥,人參,黃芩(各一錢),黃連,石膏,甘草,生地黃,知母(各七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羌活柴胡湯,治一切時行感冒、疫氣、嶺南瘴瘧。

羌活(一錢),柴胡,蒼朮,黃芩,陳皮,半夏,枳實,甘草(炙),川芎(各七分),

水盞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前稍熱服,取微汗。

十神湯,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

升麻葛根湯,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發熱頭痛。

柴胡升麻湯,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體痛頭疼,鼻咽乾咳嗽,吐涕稠黏。(並見傷寒門。)

聖散子,治冬行瘟疫。(方見瘴氣門。)

(運氣),五瘟丹

黃芩,黃柏,黃連,山梔,香附子,紫蘇,甘草梢,大黃

上七味生為末,將大黃三倍煎滾湯去渣,和丸藥,如雞子大,硃砂、雄黃為衣,金箔貼。每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前藥乙庚年黃芩為君,丁壬山梔為君,丙辛黃柏為君,戊癸黃連為君,甲巳甘草梢為君。為君者,多一倍也。餘四味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也。

白話文:

[瘟疫通治劑]

敗毒散:

這帖藥方可以治療四季發生的瘟疫。

藥材包括: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桔梗、白茯苓、人參(每種等量),以及甘草(用量減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碗半的水,以及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下一碗時,溫熱服用。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細末,用滾水沖泡後服用。這帖藥方可以治療傷寒、瘟疫、風溫、風眩、四肢疼痛、怕冷發熱、脖子僵硬、眼睛疼痛等症狀。不論是老人或小孩都可以服用。特別是在嶺南煙瘴之地、瘟疫流行時、或是有風痰體質的人、或是在潮濕地區居住導致腳氣虛弱的人,這帖藥尤其不可或缺。每天服用三次,直到症狀緩解為止。

活人心統方:

藥材包括: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晚)、麻黃、黃芩、葛根、川芎、升麻、甘草(每種等量),以及蔥白。

加入兩碗水、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下八分時,在飯前服用。春天時,可以加入柴胡、防風、薄荷;夏天時,可以加入石膏、滑石、黃連;秋天時,可以加入羌活、前胡、枳殼;冬天時,可以加入生薑、桂枝、白芷、細辛。

藿香正氣散:

可以治療流行瘟疫,引起的頭痛發熱、噁心不適等症狀。

九味羌活湯:

治療的症狀與上述相同。(藥方可在傷寒類別中找到。)

凡是瘟疫剛開始的時候,使用正氣羌活湯這兩帖藥方都可以。如果還沒生病,但感覺有瘟疫要流行,可以每三、四天服用一帖,就可以避免邪氣侵入。

六神通解散:

廣泛治療各種疫病,效果非常好。

藥材包括:蒼朮(二錢)、麻黃、黃芩、石膏、滑石(每種一錢),甘草(五分),以及豆豉(十粒)。

加入兩碗水、七片生薑、兩個蔥頭一起煎煮服用。

雜著方:

治療嶺南地區春秋季節,人們感受山中瘴氣引起的發熱怕冷、胸膈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這種瘴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體內,應該清瀉上焦,解除體內毒素,行氣降痰,不宜使用發散的藥物。

藥材包括:黃連(用薑汁炒)、升麻、蒼朮(用鹽水炒,一錢半)、厚朴(用薑炒)、黃芩(用酒炒)、木香、枳實、半夏(用開水浸泡七次)、桔梗、柴胡、木通(每種一錢),以及生甘草(五分)。

加入兩碗水、五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下七分時,在飯前溫熱服用。

羌活升麻湯:

治療在溫熱的月份,流行的溫熱病,應該清熱解毒,同時調理體內外。

藥材包括:羌活、升麻、葛根、白芍藥、人參、黃芩(每種一錢),黃連、石膏、甘草、生地黃、知母(每種七分)。

加入兩碗水、三片生薑、一顆紅棗一起煎煮,煮到剩下八分時,溫熱服用。

羌活柴胡湯:

治療各種流行性感冒、疫氣、嶺南地區的瘴氣瘧疾。

藥材包括:羌活(一錢),柴胡、蒼朮、黃芩、陳皮、半夏、枳實、甘草(炙)、川芎(每種七分)。

加入一碗半的水、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下七分時,在飯前稍微熱一點服用,服用後要微微出汗。

十神湯:

治療時令不正、瘟疫流行。

升麻葛根湯:

治療大人小孩因時氣引起的瘟疫,伴有發熱頭痛。

柴胡升麻湯:

治療流行瘟疫,伴有高燒怕風、身體疼痛、頭痛、口鼻乾燥、咳嗽、吐出黏稠的鼻涕。(藥方可在傷寒類別中找到。)

聖散子:

治療冬天流行的瘟疫。(藥方可在瘴氣類別中找到。)

(運氣)五瘟丹:

藥材包括:黃芩、黃柏、黃連、山梔、香附子、紫蘇、甘草梢、大黃。

將前七味藥材磨成粉末,然後將大黃用三倍的量煎煮後去除藥渣,再用煎煮好的藥汁與藥粉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雞蛋,用硃砂、雄黃作藥衣,並貼上金箔。每次取出一顆藥丸,用七碗泉水浸泡溶解後,可以讓七個人服用。

在甲年和己年,使用甘草梢作為主要藥材,用量加倍;在乙年和庚年,使用黃芩作為主要藥材,用量加倍;在丙年和辛年,使用黃柏作為主要藥材,用量加倍;在丁年和壬年,使用山梔作為主要藥材,用量加倍;在戊年和癸年,使用黃連作為主要藥材,用量加倍。其他四味藥材與香附、紫蘇則減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