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一 (9)

1. 痘瘡治例

一、痘瘡未出而先驚搐者,名曰先驚痘,不治自愈。

一、痘瘡初出次第高起,紅光磊落,顆顆如粒者,名曰珠子痘,吉。

一、痘出上身多下身少者吉,反是者險。

一、痘稀少而夾疹子者,名曰麻夾豆,主輕;若痘稠密而夾疹子者,重。宜解散為先,內托次之。

一、痘瘡紅甚而引飲渴不止者,名曰燥痘,宜用犀角地黃湯之屬

一、痘瘡出後白塌泄瀉者,名內虛,急服異功、保元、理中溫補之劑。

一、痘瘡潰爛臭不可聞,曰爛痘。間亦收靨無事,只要胃氣不衰、飲食如故、不作煩躁者,可治,宜用八珍湯、消毒飲,外敷敗草散。

一、胡荽酒雖能避邪氣,惟在未出之前及初報之際用之,既出之後及越脹了即不宜用。酒氣觸肌多致作癢,出後或被觸而發者,宜用石乳熏之為佳,或馬牙速燃之熏被衣。

一、治痘瘡在喉則咽嗌不利,飲食穩塞不便,內服牛蒡桔甘湯。外看身上痘之最大者為毒相關,宜用香油燈草燃而淬之,一淬即愈。或用手摘破用痘疔藥塗之。

白話文:

一、痘瘡還沒發出來就先出現驚嚇抽搐的,叫做「先驚痘」,這種情況不用治療也會自己好。

二、痘瘡剛開始長的時候,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紅潤光亮,每一顆都像小珠子一樣,叫做「珠子痘」,是好現象。

三、痘瘡長在上半身多、下半身少的,是好現象;反過來,下半身多、上半身少的,就比較危險。

四、痘瘡長得稀疏,又夾雜著麻疹的,叫做「麻夾豆」,情況比較輕微;如果痘瘡長得密集,又夾雜著麻疹,情況就比較嚴重。治療上,應該先想辦法讓它消散,再考慮用藥幫助它發出來。

五、痘瘡紅腫得厲害,而且口渴一直喝水不止的,叫做「燥痘」,應該使用像犀角地黃湯之類的藥方。

六、痘瘡發出來之後,變得蒼白塌陷,又拉肚子的,表示身體內部虛弱,要趕緊服用像異功散、保元湯、理中湯之類的藥方來溫補身體。

七、痘瘡潰爛,散發出難聞的臭味,叫做「爛痘」。有時也會自行痊癒,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腸胃功能沒有衰退、飲食正常、沒有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就可以治療,應該使用八珍湯、消毒飲,外敷敗草散。

八、芫荽酒雖然可以避邪氣,但只適用於痘瘡還沒發出來或是剛開始發出來的時候使用;痘瘡已經長出來或是腫脹起來之後,就不適合使用了。因為酒氣接觸到皮膚容易引起發癢。痘瘡長出來之後,如果因為接觸到某些東西而又再次發出來,可以用石乳來薰蒸,或是用馬牙草快速點燃來薰被子和衣服。

九、治療長在喉嚨的痘瘡,會導致喉嚨不舒服,吃東西也覺得卡卡的,不方便,可以內服牛蒡桔梗甘草湯。另外,觀察身上長得最大的痘瘡,那就是毒氣集中的地方,可以用香油浸濕燈草點燃,然後去燙一下痘瘡,燙一下就會好。或者,也可以用手把痘瘡弄破,然後塗上治療痘瘡的藥。

2. 預防痘疹法(並辨)

汪氏《理辨》曰:人傳有藥預投,兒服則終身不出痘疹,豈理也哉?痘中於有生之初,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得人身之大造化也。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應期變蒸諸骨十有三次,五臟六腑始能浚通脈絡,行運氣血於身。其熱之時,臟腑無不振動。變易之際,又或有傷寒風熱而泄六陽等證,諸汗瘡瘍,一身之間無不發泄,其痘毒尚不能解,又何藥可以解此毒耶?今特錄其法,少慰父母愛子之心,而足是書全備云耳。

然而當其時行天氣,先以解毒發散之劑防之,庶幾不致於大甚,而邪氣稍減輕則可矣,若謂終身不出,有是理乎?

一法七八月間,收胡蘆蔓連根留置,十二月三十夜,取蔓絲煎湯浴小兒,則終身不出痘疹。

一法取絲瓜近蒂三寸連皮子燒灰存性為末,砂糖拌干吃,入硃砂末尤妙,服之多者能少,重者能輕。

冬月應寒而反溫暖,前人推度,至春陽氣發生,與冬之伏熱相搏,必發痘疹,故於冬月見兒頭髮干立、飲食稍減,此伏熱之兆,便宜預服生油劑或升麻湯、三痘飲子、消毒飲子以防之。又云或有伏熱,痘疹未出、四肢微熱,飲食似減,或時額上微熱,宜服生油劑最佳。

一或遇天時溫熱恐發痘疹,用犀角、玳瑁二味磨汁服,或用茜草煎汁飲之;未發者,令內消,已發者,亦能解利,使毒氣不致太盛。

白話文:

汪氏《理辨》說:有人說預先吃藥,小孩吃了就能終身不出痘疹,這哪有道理呢?痘疹在人出生之初就潛藏體內,平靜沒有動靜,一旦受到感觸就會爆發出來,這是人體自然的重大轉變。人有三百六十五個骨節,依照時序會進行多次骨骼的變蒸,使五臟六腑能暢通脈絡,在體內運行氣血。發熱的時候,臟腑沒有不震動的。變蒸的時候,又可能因為外感風寒發熱而出現泄六陽等症狀,各種汗瘡、瘍瘡,全身都會發出來,連痘毒都還無法解除,又怎麼可能用藥就能完全解掉這個毒呢?現在特別記錄這些方法,稍微安慰父母愛護子女的心,也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完整。

然而在流行痘疹的季節,應該先用解毒發散的藥劑預防,這樣或許能避免病情太嚴重,讓邪氣稍微減輕,這是可以的。但如果說這樣就能終身不出痘疹,這是不合道理的。

一個方法是,在七八月的時候,收集葫蘆藤蔓連根保留下來,在十二月三十除夕夜,取藤蔓的絲煮湯給小孩洗澡,這樣就能終身不出痘疹。

另一個方法是,取絲瓜靠近蒂頭三寸的部位,連皮帶籽燒成灰,將灰磨成粉末,用砂糖拌著乾吃,加入硃砂粉末效果更好,多吃可以讓病情減輕,嚴重的可以變輕微。

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前人推測,到了春天陽氣上升,與冬天潛藏的熱氣相搏,必定會爆發痘疹。所以冬天時發現小孩頭髮乾枯豎立、食慾稍微減少,這是潛藏熱氣的徵兆,應該預先服用麻油或升麻湯、三豆飲子、消毒飲子來預防。另外也有說,如果體內有伏熱,痘疹還沒發出來,出現四肢微熱、食慾減退,或有時額頭微熱,服用麻油效果最好。

有時遇到天氣溫熱,恐怕會發痘疹,可以用犀角、玳瑁兩味藥磨汁服用,或用茜草煮汁飲用,還沒發出來的,可以使它消退;已經發出來的,也能幫助解毒,使毒氣不至於太過嚴重。

3. 痘瘡護眼法

痘瘡初出欲使不入眼耳,可用胡荽酒塗於耳目邊傍,或黃柏末水調敷兩目。又法:抱兒令自投綠豆七粒於並中,皆令痘不入目也。忌食醬醋五味,牛雞鵝鴨卵及諸卵之氣熏襲兒目,但令食淡。不能淡者,宜少入鹽。一法用干胭脂蜜調塗眼眶,則痘不入眼內。

痘瘡蘊非常之熱,熏發肌腠為痘疹,順其熱則出而毒散,但過於熱則又損目,抑之以涼則為陷伏黑靨。故善治者,使陽不致虧盈、陰不致潛伏,調適中和而已。苟為不然,陽勝則熱盛而生風,肝應於目,無不害目者;陰勝則土無燥氣,腎水反勝,為黑靨陷伏,則夭傷者多矣。

此痘之毒氣自里而達於外,故有目害,治宜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至熱,解毒不致於涼,得其血活毒散,則睛不壅血不鬱而免凹凸之患矣,似非點藥可取效也。蓋點藥非毒則冷,必相攻擊,反以為害,古人所不取也。

治痘護目,古方用胭脂塗,不如錢氏黃柏膏好,從耳前眼皮面上並塗,日三五度。若用之早則頭面無痘,用之遲縱使出亦稀。通聖散治痘入目生翳,白菊花、綠豆皮、穀精草去根,各五錢為末,每服一錢。米泔水一盞同乾柿一枚煎。候米泔盡,只吃乾柿餅,一日三服。一方加豬肝同煮,只食肝。

一方將浮萍以竹節盛水盆上曬乾為末,隨兒大小每服一錢,以羊肝半具木石器內擂爛,投水半盞,濾取肝汁調服食後。

痘瘡傷眼,必用山梔、決明、赤芍、歸尾、芩連、防風、連翹、升麻、桔梗作小劑末調服。如眼無光,過百日後血氣復自明。一法痘瘡發熱時便用牛蒡子為末,貼囟門可免眼疾。

白話文:

痘瘡護眼法

當痘瘡剛開始出現時,想要避免它侵入眼睛或耳朵,可以用胡荽酒塗抹在耳朵和眼睛周圍,或是用黃柏粉加水調成糊狀敷在兩眼上。另外一個方法是,抱著小孩,讓他們將七粒綠豆丟到一起,這樣做也能防止痘瘡侵入眼睛。生病期間要忌食醬油、醋等味道重的食物,以及牛、雞、鵝、鴨等蛋類,避免這些食物的氣味影響孩子的眼睛,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如果不能吃得太清淡,可以稍微加一點鹽。還有一個方法是,用乾燥的胭脂和蜂蜜調和塗抹在眼眶周圍,這樣痘瘡就不會長到眼睛裡。

痘瘡蘊藏著非常熱的熱氣,這種熱氣會從肌肉毛孔發散出來形成痘疹。順著熱氣讓它發出來,毒氣就會散去,但是過於熱又會損傷眼睛;如果用寒涼的方法抑制它,又會導致痘瘡陷伏形成黑疤。所以,善於治療的人會讓身體的陽氣不會過盛也不會虧虛,陰氣不會潛伏也不會過旺,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沒有做好平衡,陽氣過盛就會產生熱氣,進而產生風,肝臟對應眼睛,這樣就會損傷眼睛;陰氣過盛,身體內的水氣會壓過陽氣,導致痘瘡陷伏,形成黑疤,這樣夭折的機會就會增加。

痘瘡的毒氣是從身體內部往外發散的,所以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治療的方法應該以活血解毒為主。活血的藥不能太熱,解毒的藥不能太涼,能讓血液循環順暢,毒氣散去,眼睛就不會因為血流不暢而產生凹凸不平的問題。這看起來不是簡單的點眼藥就能解決的,因為點眼藥不是太寒涼就是太毒,可能會互相攻擊,反而對身體有害,所以古人都不採用這種方法。

治療痘瘡保護眼睛,古時候有人用胭脂塗抹,但效果不如錢氏的黃柏膏好,應該從耳前一直塗抹到眼皮上,每天塗抹三到五次。如果能及早使用,頭臉部可能就不會長痘;如果用得比較晚,即使長了痘也會比較稀疏。通聖散可以治療痘瘡侵入眼睛產生的翳障,可以用白菊花、綠豆皮、去根的穀精草各五錢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碗米湯和一個柿餅一起煮,等米湯煮乾後,只吃柿餅,一天服用三次。另外一個方法是加入豬肝一起煮,只吃豬肝。

還有一個方法是將浮萍放在裝水的竹筒裡曬乾,磨成粉後,根據小孩的大小,每次服用一錢,用半塊羊肝放在木製或石製容器裡搗爛,加入半碗水攪拌,過濾出肝汁後調和服用,在飯後服用。

痘瘡傷到眼睛,一定要用山梔、決明、赤芍、歸尾、黃芩、黃連、防風、連翹、升麻、桔梗磨成粉調配成小劑量服用。如果眼睛沒有光澤,過一百天後,氣血恢復就會自然明亮。還有一個方法是,在發痘瘡發熱時,將牛蒡子磨成粉,敷在囟門上,可以避免眼睛發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