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18)
卷之二 (18)
1. 病能篇第三
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
倉廩,為脾胃。門戶,為魄門,即肛門也。不藏、不要,皆不得其正,不禁固而時瀉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小便流注而不度是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總結上文兩節之意,以起下文。
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一作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五臟者,身之強也。今若所言皆失強也。蓋五臟之氣,內屬本臟,外循各經,故為守為強,有如是者。下文云: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總結上文之義。
玉機真藏篇,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
肺司治節,氣息由之,其氣動形,為無氣相接,故聳舉肩背,以遠求報氣矣。夫如是,皆形臟已敗,神臟亦傷。見是證者,則後一百八十日內死矣。見真臟之脈候,乃與死日之期矣。此肺之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真藏見,十月之內死。
此脾臟之病也。真臟見,十月之內死,恐當作真臟未見,故遠至十月方死。䐃,肉之標,肘膝後內如塊者。陰氣微弱,陽氣內燔,故身熱也。脾主肉,故肉如脫,䐃如破敗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缺盆深陷。)動作益衰,真藏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此腎之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見,乃予之期日。(此心之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腹內痛,肩項身熱破䐃脫肉,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入者,至其所不勝之期則死。
此肝臟病,故目陷也。不勝之時,謂庚辛也。
帝曰:願聞虛實以決死生。岐伯對曰:五實死,五虛死。脈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脾也。)前後不通,(腎也。)悶瞀,(肝也。)此謂五實。
此五實,為五臟邪氣之實。
脈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泄利前後,(腎也。)飲食不下,(脾也。)此謂五虛。
此五虛,為五臟真氣不足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五虛五實得此二者則生,無此二者,其死必也。
五臟生成論,曰:頭痛顛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狥蒙招尤。
膀胱脈,從顛絡腦,俠脊抵腰中,循膂絡腎屬膀胱。然腎虛不能引巨陽之氣,故頭痛而為上顛之疾也,經病甚則入於臟。狥當作眴蒙招搖。眴蒙謂目瞬動而矇昧,下文之目冥是也;招搖謂頭振掉不定也。
白話文:
糧倉沒有儲藏,就像家門戶戶沒有關好一樣。
糧倉指的是脾胃,門戶指的是肛門。沒有儲藏、沒有關好,都表示功能失常,無法固守而時常腹瀉。
水泉(小便)止不住,是因為膀胱沒有固藏的能力。
指的是小便不停流注且沒有節制。
能固守的就能生存,不能固守的就會死亡。
這句話總結了前面兩段的意思,引出下面的內容。
五臟,是身體強健的根本。頭部是精神聰明的府邸,如果頭部傾斜、視線呆滯,精神就會衰竭。背部是胸部的府邸,如果背部彎曲、肩膀跟著下垂,胸部的功能就會衰敗。腰部是腎臟的府邸,如果轉動困難,腎臟就會疲憊。膝蓋是筋的府邸,如果無法彎曲伸直,走路時就會彎腰駝背,筋就會疲憊。骨頭是骨髓的府邸,如果無法久站、走路時搖晃不定,骨頭就會疲憊。
五臟,是身體強健的根本。如果像上面所說的情況,都是失去強健的表現。五臟的氣,對內歸屬於本臟,對外運行於各條經絡,所以能夠固守、強健身體,就是這樣的原因。下面接著說:
能夠強健的就能生存,失去強健的就會死亡。
這句話總結了上面的意思。
《玉機真藏篇》說:大骨頭乾枯,大肌肉凹陷,胸中氣滿,呼吸困難,這種氣動搖形體的狀況,大約六個月就會死亡,如果出現真臟脈,就可以確定他的死亡日期。
肺主導氣的運行和調節,氣息由此產生,如果出現氣動搖形體的狀況,表示肺氣無法銜接,所以會聳肩聳背,想要從遠處尋求氣息。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形體和臟腑已經衰敗,精神也受到損傷。看到這種症狀,大約一百八十天內就會死亡。如果出現真臟的脈象,就可以確定他的死亡日期,這說的是肺臟的狀況。
大骨頭乾枯,大肌肉凹陷,胸中氣滿,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引到肩膀和後頸,身體發熱、肌肉消瘦、皮膚破損,出現真臟脈象,十個月內就會死亡。
這是脾臟的疾病。書上說出現真臟脈象,十個月內就會死亡,應該是真臟脈象還沒出現,所以才會拖到十個月才死亡。「䐃」指的是肌肉的標誌,指肘關節和膝關節後側內部的突起部位。陰氣微弱,陽氣在內燃燒,所以身體會發熱。脾主肌肉,所以肌肉會像脫落一樣,䐃部也會像破損敗壞一樣。
大骨頭乾枯,大肌肉凹陷,肩膀內部的骨髓消耗,(鎖骨上窩深陷。)動作越來越衰弱,即使沒有出現真臟脈象,大約一年也會死亡。如果出現真臟脈象,就可以確定他的死亡日期。(這是腎臟的狀況。)
大骨頭乾枯,大肌肉凹陷,胸中氣滿,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引到肩膀和後頸,大約一個月就會死亡。如果出現真臟脈象,就可以確定他的死亡日期。(這是心臟的狀況。)
大骨頭乾枯,大肌肉凹陷,胸中氣滿,呼吸困難,腹部內疼痛,肩膀和後頸以及身體發熱,皮膚破損、肌肉消瘦,眼眶凹陷,如果出現真臟脈象,眼睛看不到人,就會立刻死亡。如果能看到人,也會在他無法承受的時間點死亡。
這是肝臟的疾病,所以眼睛會凹陷。無法承受的時間點,指的是庚日和辛日。
黃帝問:我想知道虛和實的情況,以此來判斷生死。岐伯回答說:五種實證會死,五種虛證也會死。脈象旺盛(屬於心),皮膚發熱(屬於肺),腹部脹滿(屬於脾),大小便不通暢(屬於腎),頭暈眼花(屬於肝),這叫做五實證。
這五種實證,是指五臟邪氣的實證。
脈象細微(屬於心),皮膚冰冷(屬於肺),氣息微弱(屬於肝),腹瀉不止(屬於腎),吃不下東西(屬於脾),這叫做五虛證。
這五種虛證,是指五臟真氣不足的表現。
黃帝問:那什麼時候會有活下來的人呢?岐伯說:如果喝下米粥,腹瀉停止,虛證的人就能活;如果身體出汗後,排便順暢,實證的人就能活。這是可以判斷生死的徵兆。
五虛五實的病證,如果能符合這兩種情況就能生存,如果沒有這兩種情況,就一定會死亡。
《五臟生成論》說:頭痛、癲狂之類的疾病,是下虛上實造成的,病因在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嚴重的話會進入腎臟。這是因為眨眼時眼睛昏花不明、頭部搖晃不定所引起的。
膀胱經脈,從頭頂連接到大腦,夾著脊柱抵達腰部,然後沿著脊柱兩側到達腎臟,歸屬於膀胱。然而,腎虛不能引導足太陽膀胱經的氣,所以會頭痛,形成頭部顛狂的疾病。經脈的疾病嚴重的話就會進入臟腑。書中的「狥」應該是「眴」,「蒙招搖」指的就是眼睛昏花不明,頭部搖晃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