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 (8)
卷之五 (8)
1. 運氣先後天歌
氣有餘,先天時而至行化;氣不足,後天時而至行化。
運化宜精別,其行氣後先。後天從不及,太過主先天。
白話文:
氣太過時,會在先天的時間到來進行運化;氣不足時,則會在後天的時間到來進行運化。
運化應該精細地區別,注意氣運行的先後順序。後天的運化不會超過所需,如果太過了主要是因為先天的因素。
2. 運化勝復同歌
勝復同兮不及年,運衰勝己必加愆。母仇子旺還當復,子化隨時反勝焉。如丁年木不及,金清化來勝,則子火為復,反熱化勝金,余仿此。
白話文:
勝利和復仇雖然達成,卻無法延續太久,運氣衰退時,即使戰勝對手也會增加過失。母親受敵對力量打擊,若兒子的力量強盛,仍能報仇;兒子的力量隨著時機變化而轉變,反而能戰勝。例如在丁年木的力量不足,金的力量清晰而勝利,那麼火作為木的兒子,會為了復仇而轉化為熱力量來戰勝金,其餘的情況以此類推。
3. 論六十年客氣
司天在泉四間氣,紀步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客行天令,居於主氣之上,故有溫涼、寒暑、矇瞑、明晦、風雨、霜雪、電雹、雷霆不同之化。其春溫夏暑秋涼年寒四時之正令,豈能全為運與氣所奪,則當其時自有微甚之變矣。布此六十客氣列於主位之下者,使知其氣之所在之大法也。
其天符、歲會、平氣、支幹逆順,氣與運相生相剋、客勝主勝、災化分野、交時先後、淫勝郁復、嘉祥災變,各各不同,而六氣極則過亢,災害生矣。故氣極則反,由是所承之氣居下以乘之,經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是也。又有中見之氣從之,經所謂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是也。
白話文:
天地運行有规律,每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为一个周期,这被称为“司天在泉四间气”。每个周期中,主气主导天气,客气则影响主气,造成温凉、寒暑、晴朗、阴暗、风雨、霜雪、雷电等不同的变化。虽然四季有规律,但客气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微小的变化。这六十个客气,列于主气之下,可以让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天符、岁会、平气、支干逆顺,以及气与运之间的生克、客气胜主气、灾害变化、季节交替、过盛与回缩、吉凶灾变等等,都有各自的规律。当六气极盛时,就会过度亢奋,导致灾害。因此,气极必反,下层的承气就会乘势而上,就像“相火之下,水气承之”一样。此外,还有中见之气跟随,就像“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一样。
蓋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斯五行相濟之妙用也。其中見者,乃手足經六合臟腑相乘之化是也。在天地間氣自應之矣。
白話文:
陽氣達到極盛時,陰氣便開始產生;陰氣達到極盛時,陽氣便開始產生,這是五行相互輔助的微妙作用。其中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手部和腳部的經絡與六腑之間相互作用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天地之間的氣候變化中自然會相應地體現出來。
4. 論天地六氣
五行陰陽之氣,以布八方。蓋天氣降而下,地氣遷而上;地之氣靜而常,天之氣動而變。其六氣之源則同,六氣之緒則異,何哉?蓋天之氣始於少陰,而終於厥陰,經曰少陰所謂標,厥陰所謂終是也。地之氣始於厥陰木,而終太陽水,經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是也。
故天之六元氣反合地十二支,以五行正化對化為其緒,則少陰司子午,太陰司丑未,少陽司寅申,陽明司卯酉,太陽司辰戌,厥陰司巳亥。天氣終始之因如是而已。
地之六氣反合天之四時,風熱暑濕燥寒為緒,則厥陰風木主春,少陰君火主春末夏初,少陽相火主夏,太陰濕土主長夏,陽明燥金主秋,太陽寒水主冬。地氣終始之因如是而已。
白話文:
五行陰陽的氣息,遍布八方。這是因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地氣靜止而常在,天氣活躍而變化。六氣的源頭相同,但六氣的變化卻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天氣從少陰開始,到厥陰結束,《經》上說少陰是標誌,厥陰是終點。地氣從厥陰木開始,到太陽水結束,《經》上說顯明之右是君火的位置。
所以天上的六元氣與地上的十二支相呼應,以五行正化與對化作為其變化規律,因此少陰主子午,太陰主丑未,少陽主寅申,陽明主卯酉,太陽主辰戌,厥陰主巳亥。天氣始終的變化原因就是這樣。
地上的六氣與天上的四季相呼應,風、熱、暑、濕、燥、寒作為其變化規律,因此厥陰風木主春,少陰君火主春末夏初,少陽相火主夏,太陰濕土主長夏,陽明燥金主秋,太陽寒水主冬。地氣始終的變化原因就是這樣。
經曰: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者,乃上下相臨也。天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地氣靜而守位,天氣不加於君火,則五歲而餘一氣,右遷相火之上,以君火不立歲故也。地之紀五歲一周,天之紀六期一備。五歲一周,則五行之氣遍;六期一備,則六氣之位周。與干加支之緒小同,取陰陽相錯,上下相乘,畢其紀之之意也。
以五六相合,故三十年一紀,則六十年矣。
白話文:
經書上說: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這是天地上下相互對應的關係。天氣運動不停,所以每五年就會向右移動。地氣靜止不動,守住自己的位置。如果天氣不再加強君火,就會在五年後將多餘的氣息,向右移動到相火之上,因為君火無法獨立掌管歲運。
地的紀年為五年一週期,天的紀年則為六個時期為一個完整的週期。五年一週期,五行之氣就會遍佈;六個時期為一週期,六氣之位就會周而復始。這和干支紀年略有相似,都是取陰陽相錯、上下相乘的原理,來完成完整的紀年。
以五和六相乘,所以三十年為一個紀年,也就是六十年。
5. 交六氣時日圖
交六氣時日歌:
厥陰之氣大寒初,君火春分二上求。
小滿少陽三候是,太陰大暑四交諸。
秋分五定陽明位,寒暑終於小雪歟。
白話文:
厥陰季節從大寒開始,君火則在春分後的第二個節氣出現。
小滿時節是少陽之氣主導,太陰則在大暑時交接。
秋分確定是陽明之氣的位置,而寒暑的交替最終在小雪時結束。
6. 六氣正化對化之圖
少陰正化午,對化子;太陰正化未,對化醜;少陽正化寅,對化申;陽明正化酉,對化卯;太陽正化戌,對化辰;厥陰正化亥,對化巳。
歌曰:
午(火位)寅(火生)同酉(金屬)未(土寄),戌(水伏天門上)亥(木生)正方由。
十二支分半,余皆正化求。
白話文:
少陰在午時(正午)化為子時,少陽在寅時化為申時,太陽在戌時化為辰時,太陰在未時化為醜時,陽明在酉時化為卯時,厥陰在亥時化為巳時。
午時、寅時、酉時、未時相互對應,戌時和亥時也互相對應。
十二地支分成兩半,其餘的時辰化為另一個時辰,則可依此規律推求。
7. 六氣遷移加臨之圖
客行天命,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主,當只奉之。客勝則從,主勝則逆。二者自以多少為勝而無復,與常勝殊。
白話文:
旅客在旅途中,會遇到寒、暑、燥、濕、風、火等自然環境的變化,應該順應這些變化。如果外界環境的力量強大,就應該順從;如果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強大,就能夠抵抗不利影響。這兩種情況取決於哪一方更為強大,而不是像平常那樣總是能夠勝過外在環境的影響。
8. 四間氣之圖
四間
此以客氣論之。司天為三氣,在泉為終氣,余為左右間。司天左為四氣,右為二氣;在泉左為初氣,右為五氣。
歌曰:
如推四間居何地,標準司天與在泉。
左四天旁同右二,左初右五列泉邊。
白話文:
這是以客氣來討論的。司天是第三氣,在泉是終氣,其餘的是左右兩間。司天的左邊是第四氣,右邊是第二氣;在泉的左邊是初氣,右邊是第五氣。
歌詠道:
若要推算四間在哪裡,要看標準的司天和在泉。
左四是天旁同右二,左初右五排在泉邊。
9. 六十年主客加臨天氣
午子初寒切霜雪冰,二風雨蟲三暑烘。
四雨霪零走雷電,五濕風兮燥寒終。
未醜初蟲二疵疫,雷雨電雹三氣中。
四乃炎沸五涼燥,大寒凝冽六之功。
熱風時氣申寅初是,二雨三為災亢攻。
四風霧露五寒早,寒風雨蟲六驗工。
酉卯初風雨二熱疫,三發涼風四雨濛。
涼風雨蟲五能致,蟄出不冰應六宮。
瘟疫戌辰初濕涼二,寒熱冰雹三所通。
四風雨蟲五濕熱,寒雪地濕六不空。
亥巳初霧昧二雨熱,熱風雨蟲三卻同。
暴雨溽濕熱用四,雨五六蟄不冰窮。
此皆客行天令居上,故有是不同之化。然平氣至,必當其期;過不及,則先後其候於交氣,期各差十三日而應。
白話文:
午子時節剛開始寒冷,要注意霜雪冰凍,接著是二風雨蟲,三暑氣烘烤。
四是雨水綿綿,雷電交加,五是濕風交替,寒涼終結。
未醜時節剛開始有蟲害,二是疵疫流行,雷雨電雹是三氣中的表現。
四是炎熱沸騰,五是涼燥,大寒凝冽是六氣的功用。
申寅時節剛開始是熱風時氣,二雨,三是災亢來襲。
四是風霧露水,五是寒涼早至,寒風雨蟲是六氣驗證。
酉卯時節剛開始是風雨,二是熱疫,三是涼風發作,四是雨水濛濛。
涼風雨蟲是五氣的致病因素,蟄蟲出土,不寒應驗六宮。
戌辰時節剛開始是濕涼,二是寒熱,冰雹是三氣所通。
四是風雨蟲害,五是濕熱,寒雪地濕六氣不空。
亥巳時節剛開始是霧氣瀰漫,二是雨熱,熱風雨蟲三氣相同。
暴雨溽濕熱是四氣的表現,雨水綿綿,五六氣時節蟄蟲不出,寒氣不散。
這些都是客行天令,居於上位的變化,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現象。當氣候平和時,一定會按時節變化;如果過度或不及,則會先後出現交氣之候,時間上會差十三日左右。
10. 六十年氣運相臨之圖
歌曰:
六十年中紀運歌,運克氣者為不和。
氣如生運為順化,運被氣克天刑多。
小逆見之運生氣,氣運合則天符過。
小逆如己卯歲雖金與土相得,然子臨父位為逆。
白話文:
歌說:
六十年中的命運可以編成歌來記憶,當運勢克制氣候時,表示不和諧。
如果氣候能夠生助運勢,那麼一切順利自然;但如果運勢被氣候克制,那麼災禍就多。
稍微的逆轉是運勢生助氣候,而當氣運相合時,則意味著符合天意。
稍微的逆轉如同己卯年,雖然金與土相生,但是子處於父的位置,這就是逆轉。
11. 論天符
司天者,司直也,主行天之令,上之位也;歲運者,運動也,主天地間人物化生之氣,中之位也;在泉者,主地之化,行乎地中,下之位也。一歲之中有此上中下三氣,各行化令,而氣偶符會而同者,則通其化,雖無克復之變,則有中病徐暴之異,是謂當年之中。司天之氣與中氣運同者,命曰天符。
符之為言合也。天符共十二年,中又有與當年十二律五行同者,又是歲會,命曰太乙天符。太乙者,尊之之號也,謂一者天會,二者歲會,三者運會,止有四年,不論陰年陽年,皆曰天符為執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邪之中人,則執法者其病速而危,行令者其病徐而持,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蓋以氣令中人則深矣。歲會幹律同而非天令。言行令者,象方伯無執法之權,故無速害,病但執持而已。
白話文:
司天、歲運、在泉,分別代表天、地、人和三種不同的氣,司天掌管天運,位居上;歲運掌管天地間萬物的生長變化,位居中;在泉掌管地氣,位居下。一年之中,這三種氣各有不同的運作規律,當它們相互配合時,就會產生不同的氣候變化和疾病模式。
當司天之氣與歲運相同時,稱為天符。天符代表著三氣合一,共有十二種。其中,若再與當年的十二律五行相同,則稱為太乙天符,代表著三種氣與天地運行規律完全一致。太乙天符代表著最高等級的氣運合一,每四年出現一次,不分陰陽年。
天符掌管法令,歲運掌管運行,太乙天符則代表著貴人。當疾病侵襲人體時,若與天符相同,則病症發展迅速而危急;若與歲運相同,則病症發展緩慢而持久;若與太乙天符相同,則病症發展迅速而致命。
因為氣運對人體的影響深遠,所以即使歲運與十二律五行相同,但若不符合天運,也不算真正的行令。這就好比地方官雖然有行政權,但沒有執法權,所以無法迅速解決問題,只能延緩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