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一 (5)

1. 不灌漿

痘至灌漿之次,宜因先後以漸滿。其不灌者有二因:一則氣血不足,一則熱毒太盛澆涸精液。其不足者,用保元湯加薑、桂,連服二三劑,或木香散之類。其熱盛者,用起膿散、攻毒散之類。瘡壞無膿者,不治。

白話文:

長痘痘到快要成熟時,應該根據情況逐漸讓它長滿。有些痘痘不會長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氣血不足,一是熱毒太盛,把精液都耗盡了。如果氣血不足,可以用保元湯加生薑、桂枝,連續服用兩三劑,或者用木香散之類的藥物。如果熱毒太盛,可以用起膿散、攻毒散之類的藥物。如果痘瘡潰爛沒有膿,那就無藥可醫了。

2. 不結痂

膿泡既充,當期結痂,結痂而愈。自痘出而至十日、十一、十二日,當從口唇頭面以漸收靨。自上而下為順,自下而上為逆。當結不結是謂難靨,乃毒氣太盛,內外鬱蒸,無陰氣以斂之。若不速解,毒入攻心,為害極大。法用豬尾膏、犀角散解之,或里宣風散導利之,使熱不壅脹必結痂矣。

皆須十日以後用之,切戒大早。初覺難靨,可燒紅棗於房內,令其氣蒸,亦得收結。

白話文:

膿包一旦充滿,就會在當日結痂,結痂之後便會痊癒。從痘疹出現到第十、十一、十二天,應該從口唇、頭面開始逐漸消退。由上往下消退順利,由下往上消退則不順。如果該結痂卻不結痂,就叫做「難靨」,這是因為毒氣太盛,內外鬱積,缺乏陰氣來收斂之故。如果不及時治療,毒氣侵入心臟,危害極大。可以使用「豬尾膏」、「犀角散」來化解毒氣,或者內服「宣風散」導瀉,讓熱氣不再鬱積,自然就會結痂。

所有治療方法都應該在十天之後使用,切忌過早。剛開始出現「難靨」時,可以在房間內燒紅棗,讓紅棗的蒸汽燻蒸,也能夠收斂結痂。

3. 不落痂

痘瘡得結過期而痂瘡不脫落者,由熱盛氣血不足,故不應期而落也。內服犀角散、八珍渴,外塗脂蜜,無有不落。

白話文:

如果長了痘瘡,在預定的時間後痂皮還沒有脫落,是因為體內熱氣旺盛且氣血不足,所以痂皮沒有按照預定的時間自然脫落。這時候可以內服犀角散和八珍湯,外用油脂蜂蜜塗抹,這樣痂皮一定會脫落。

4. 瘢痕凹凸

痘瘡在結膿之時,未成痂疕便爬去之,則成瘢痕矣。欲無瘢痕,不可早爬,不可見風早,不可觸穢惡氣。不犯三者,則無瘢痕肌膚凹凸之患。若見瘢者,宜用硼砂酒、豬胰白蜜之類。

白話文:

當痘瘡化膿時,還沒結痂就用手去抓撓,就會留下疤痕。想要避免留下疤痕,就不可過早抓撓,不可讓痘瘡過早接觸風,也不可接觸污穢的氣味。只要不犯這三點,就能避免留下疤痕和皮膚凹凸不平的毛病。如果已經留下疤痕,可以用硼砂酒、豬胰白蜜等藥物來治療。

5. 痘後癰癤

痘後發癰癤者,乃痘毒之氣留於經絡未盡去,故壅於肢筋間而發者也。亦有既平之後失於解利而生。惟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最妙,或清涼欲子、大連翹飲、消毒飲、犀角地黃湯皆可。

白話文:

痘痘痊癒後出現癰疽,是因為痘毒的氣息殘留在經絡裡沒有完全排出,因此阻塞在肢體筋骨之間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痘痘好了之後,沒有好好調理導致的。最好的方法是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也可以用清涼欲子、大連翹飲、消毒飲、犀角地黃湯等藥物。

6. 痘後餘熱

痘瘡既平,餘熱不除者,當量其輕重而治之。大熱則利小便,小熱則宜解毒。蓋利小水使心有所導引,雖不用涼藥而其餘熱自無容留矣。小熱解毒者,蓋小熱不解,大熱必生。利用導赤散,解用犀角地黃湯,切不可峻下。痘後胃氣一虛,而反變生癰腫別病。若身熱血他證者,用六味柴胡麥門散。咽喉口舌生瘡不能吮乳者,用如聖麥門冬湯。

白話文:

痘瘡好了之後,如果還有餘熱沒退,就要根據熱症的輕重來治療。熱氣很重就利尿,熱氣較輕就解毒。利尿是讓心臟有導引,即使不用涼藥,餘熱自然也無處停留。熱氣較輕就解毒,因為如果不解輕熱,就會導致重熱。可以用導赤散來解毒,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清熱,但絕對不能峻下。痘瘡後胃氣虛弱,容易產生癰腫等其他病症。如果伴隨身體發熱、血液病變等症狀,可以使用六味柴胡麥門散。如果咽喉、口舌長瘡,不能吸吮乳汁,可以使用如聖麥門冬湯。

7. 形證輕重

痘瘡觀其形證,則知輕重。輕者不必服藥,重者寧不早圖而救治乎?凡痘瘡已出未出,大便秘,小便赤澀,發熱口渴,為裡熱。可用涼血解毒、潤便利水消毒飲、四聖散之類。凡先後吐瀉不食初見,須速調之。若稍延緩,致令元氣虛憊,必致難救。其有實證輕順,俱不必服保元湯諸補藥。若裡實而用補劑後,必結癰餘毒;表實而用補劑,則必斑爛潰痛。

白話文:

觀察痘瘡的形狀和症狀,就能知道病情輕重。輕症者不需要服用藥物,重症者怎麼能不早點想辦法治療呢?

凡是痘瘡已經長出或尚未長出,伴有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發熱口渴的,屬於內熱。可以用涼血解毒、潤利水道的方法,例如「消毒飲」、「四聖散」等。

凡是先後出現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的,必須立即調治。如果稍有延誤,導致元氣虛弱,就難以救治。

如果病情屬於實證輕症,順利發展,就都不需要服用「保元湯」等補藥。如果內裡實熱而服用補藥,必然會結癰留毒;如果表實而服用補藥,則必然會斑爛潰瘍疼痛。

8. 輕證

作三四次出,頭目胸腹稀少,眼中無,大小不等,肥滿光澤,裡外肥紅,根腳紅,頭臘色。

白話文:

做三到四次後,頭部和胸部腹部的症狀減少了,眼睛裡沒有異常,大小不一,外表內裏都顯得豐滿且有光澤,根部和腳部呈紅色,頭部呈現腊色。

9. 重證

一齊並出,密如蠶種,身溫腹脹,頭溫足冷,皮膚赤色,吐利,五內七竅皆有瘡黑點,或如茱萸,外白內黑,灰白色。

白話文:

一起出現,密集得像蠶卵,身體溫熱腹部脹滿,頭部溫暖而腳部冰冷,皮膚呈現紅色,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五臟六腑以及七竅都有帶有黑色斑點的傷口,有的像山茱萸,外面是白色的裡面是黑色的,呈現灰白色。

10. 半輕半重

外黑內赤,痘瘡夾疹。

白話文:

外面是黑色的,里面是红色的,痘疮并发疹子。

11. 輕變重

痘出妄汗妄下,誤服升麻湯、大黃等藥,不忌口,過飽失飢,食生冷,飲酒多,信巫不信醫,犯房室,觸穢氣,冒風寒。

白話文:

如果出痘時不恰當地出汗或使用了不適合的下法,錯誤地服用了升麻湯、大黃等藥物,不注意飲食禁忌,吃得過飽或挨餓,食用生冷食物,過量飲酒,相信巫術而不相信醫學,進行了性行為,接觸到污穢之氣,遭受風寒侵襲。

12. 首尾可畏

不食多渴,(渴飲不食,益黃散、白朮散。)戛齒噤牙,(有虛有實,能令陷伏。)憎寒困倦,(令瘡陷入,是脾虛也。)煩躁體熱,(搖頭者,欲生風。)吐逆泄瀉,(食不化而出,並痘後大便膿血。)瘡作黑陷,(內無膿血,或作黑泡,或先瘡跡,作黑孔死。)大小便澀,(三黃丸。

)癰塊壅腫,(痘毒變瘡,口臭、蝕唇口鼻、牙落者,死。)喘急痰盛,聲啞氣噎,(或正出或痘後有此證者,多死。)咽藥食,腸中鳴者死。

以上俱是危證,首尾可畏也。除此之外皆不妨。內犯二者:若飲食如舊,雖困重,醫治可生。如飲食減平日之半者死。飲食如舊,內犯三四件者亦死。

白話文:

不怎麼吃東西卻很渴,牙齒緊咬合不開,怕冷又累,煩躁發熱,嘔吐腹瀉,瘡瘍發黑凹陷,大小便不順暢,長了腫塊,喘氣急促痰多,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藥物或食物,肚子裡咕嚕咕嚕響。這些都是危急的症狀,從頭到尾都要小心提防。除了這些之外,其他症狀倒還好。如果病人飲食如常,即使感到疲倦沉重,只要治療還是可以活下來。如果飲食量減少一半,就會死亡。即使飲食如常,但同時出現三到四種危急症狀,也會死亡。

13. 蠟紅白黑四色辨

痘瘡有蠟、紅、白、黑四色,為吉凶晦吝之主,甚不可不辨也。何則?蠟色即蒼而黃,為中央之正色。痘見蠟色者,斯為吉兆也。紅色者,南方火心之象也。火盛則色紅,晦之道也。則當解乎心熱,如涼血犀角地黃湯之類是也。白色者,西方金肺之象也。肺氣虛則色白,虛甚則兼陷伏,痘見白色而陷中,吝之道也。

則當大補氣血,如保元湯加薑桂附子之類是也。黑色者,北方水腎之象也。腎水不足以制火邪,火極變黑而似水也。俗調變黑歸腎。痘見黑而陷,凶之道也。則當解毒。如久閉者,用百祥丸、小承氣湯下之。有虛之甚者,保元湯加桂芎,從其熱而用之之類也。

白話文:

痘瘡顏色吉凶辨析

痘瘡有蠟色、紅色、白色、黑色四種顏色,代表着不同的吉凶預兆,不可不加辨別。

何以如此?

  • 蠟色:如同蒼白色中帶着黃色,屬於中央土性的正色。痘瘡呈現蠟色,預示着吉兆。
  • 紅色:代表着南方火性的象徵。火氣過盛則顏色發紅,預示着晦氣。應當解熱,例如使用涼血的犀角地黃湯等。
  • 白色:代表着西方金性的象徵,與肺臟相關。肺氣虛弱則顏色發白,虛弱嚴重還會出現陷伏的情況。痘瘡呈現白色並且陷下去,預示着吝嗇的預兆。
  • 黑色:代表着北方水性的象徵,與腎臟相關。腎水不足以控制火邪,火氣極度旺盛轉化為黑色,如同水一般。民間俗語說黑色歸於腎臟。痘瘡呈現黑色並且陷下去,預示着凶險的預兆。應當解毒,例如久閉者可以用百祥丸、小承氣湯等藥物瀉下,虛弱嚴重者則可以用保元湯加入桂枝、芎藭等藥物,根據其熱性來治療。

總之,痘瘡的顏色變化與五行、臟腑息息相關,應當根據顏色變化及其他症狀來辨別吉凶,並針對性地治療。

汪氏《理辨》曰:五色者,五行之精華也。正則光而明,衰則慘而暗,五臟榮枯於此可見矣。故痘毒之出於臟,惟利乎明,不利乎暗。光明者,氣血旺也。慘暗者,氣血衰也。氣位旺而血得其令,氣位衰而血被其囚。血非氣則毒不收,氣非血則毒不化,信乎痘毒必氣血而後可以終始成功。

且夫色之紅者,毒始出也。白者,毒未散也。黃者,毒將解也。干黃者,毒盡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氣滯也。黑者,毒滯而血乾也。焦竭者,血氣枯也。如紅變白,白變黃者吉,紅變紫,紫變黑者,凶之兆也。且毒出乎五臟而非獨一臟。前人言五臟各主色,固有之,又不載各臟治法。

白話文:

汪氏在《理辨》中說:五種顏色是五行精華的表現。顏色明亮則代表身體健康,顏色暗淡則代表身體衰弱,由此可看出五臟的盛衰。因此,痘毒由臟腑而出,顏色明亮者預兆良好,顏色暗淡者預兆不佳。明亮代表氣血充盈,暗淡代表氣血衰竭。氣旺則血行暢通,氣衰則血流受阻。血依賴氣才能收納毒素,氣依賴血才能化解毒素,因此痘毒的始終成敗必與氣血息息相關。

此外,痘疹的顏色變化也反映著毒素的變化。紅色代表毒素初發,白色代表毒素未消,黃色代表毒素將解,乾黃色代表毒素完全消解,灰白色代表血衰氣滯,黑色代表毒素積滯血乾,焦竭代表血氣枯竭。紅色轉為白色,白色轉為黃色,預兆良好;紅色轉為紫色,紫色轉為黑色,則預兆不吉。而且痘毒並非僅出自單一臟腑,而是可能來自五臟。前人說五臟各主顏色,固然有道理,但並沒有記載各臟的治療方法。

錢氏陳氏所論變黑歸腎,此皆過於理也。

春甫調五色合五臟,此至當之理。然《辨》云毒出五臟非獨一臟,正所以五臟之中而一臟之病甚,則其一臟之象著見也。又云錢氏、陳氏變黑歸腎之論,皆過於理,是《辨》之未詳辨也。凡變黑者,乃火之劇,而腎水浸衰不能制火,故色黑也。其責安得不歸於腎乎?調其未載五臟之方則可矣,謂其謬論,《辨》亦未知思也。

予每參合五臟立方,罔不應驗,故錄其方法於四色辨中,以備全論,醫者審之。

白話文:

錢氏、陳氏認為變黑歸於腎臟,這都過於片面了。

春天剛開始的時候,調整五色來調和五臟,這是非常正確的道理。然而《辨證論》中提到,毒素可以從五臟中排出,不只單獨從一個臟腑排出,這就說明了五臟之中,如果其中一個臟腑的病症比較嚴重,那麼這個臟腑的病症就會顯現出來。同樣,《辨證論》中也說,錢氏、陳氏認為變黑歸於腎臟的論點,都過於片面,這是《辨證論》沒有詳細辨證的結果。其實,凡是變黑,都是因為火氣太盛,而腎水衰弱,無法抑制火氣,所以才會出現黑色。變黑的責任,怎麼能不歸於腎臟呢?調整五臟的方法固然可以,但說這是錯誤的觀點,《辨證論》也顯得有些不明智了。

我經常根據五臟的關係來配藥,無不應驗,所以將這些方法記錄在「四色辨」中,以補充完整的理論,醫者可以仔細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