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 (4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46)

1. 灸法

小兒脫肛,灸百會,穴在頂心旋毛間。灸三炷,如小麥大立止。

白話文:

小孩脫肛,可以針灸百會穴,這個穴位在頭頂中心髮旋的地方。針灸三次,每次針灸的艾柱像小麥粒大小,就能馬上停止脫肛。

2. 五軟五硬候

(第二十五)

白話文:

五軟五硬候

(第二十五)

以下描述身體五種「軟」和五種「硬」的徵兆:

五軟:

  • 頭項軟弱:頭部和頸部軟弱無力,難以抬起或支撐。
  • 肌肉軟弱:全身肌肉鬆軟無力,缺乏彈性和力量。
  • 手足軟弱:手腳軟弱無力,難以活動或支撐身體。
  • 口唇軟弱:嘴唇軟弱無力,說話不清,甚至無法閉合。
  • 皮膚軟弱:皮膚鬆弛無力,缺乏彈性和光澤。

五硬:

  • 頭項強硬:頭部和頸部僵硬強直,難以轉動或彎曲。
  • 肌肉強硬:全身肌肉僵硬板滯,活動受限。
  • 手足強硬:手腳僵硬,難以伸屈活動,甚至呈現蜷曲狀態。
  • 口唇強硬:嘴唇僵硬,難以張合或說話,表情呆滯。
  • 皮膚強硬:皮膚粗糙乾硬,缺乏彈性,甚至出現角質化現象。

3. 病機

五軟證,名曰胎怯。良由父精不足,母血氣衰而得。有因母血氣弱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母貪色,體氣虛弱,或年紀已邁而復見子,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墜胎之劑不去而竟成胎者。耗傷真氣及降生之後,精氣不充,筋骨痿弱,肌肉虛瘦,神色昏慢,致使頭、項、手、足、身體軟弱,名為五軟。歌曰:稟氣元虛髓不充,六淫之氣易來攻。

頭兼手足身羸弱,此證名為五軟同。

五硬證,頭哽不能俯視,氣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又有肚大青筋而不寬,宜去積之劑,心腹硬者亦是。

白話文:

病機

五軟症,又叫做胎裡不足。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父親的精氣不足,母親的血氣衰弱而導致的。有的情況是母親在懷孕時就體弱血氣不足,有的則是懷孕時母親生病很多,或者父母親縱慾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又或者父母年紀太大才生孩子,也有的是早產兒,還有的則是母親吃過墮胎藥但沒成功反而生下來的。這些情況都會耗損嬰兒的先天元氣,出生後,精氣不足,筋骨虛弱無力,肌肉虛弱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導致頭、頸、手、腳、身體都軟弱無力,就叫做五軟症。歌訣說:「稟賦的元氣虛弱髓液不足,容易受到外邪侵襲。頭部連帶手腳身體都虛弱無力,這種病症就叫做五軟症。」

五硬症,頭部僵硬無法低頭看東西,胸膈氣機阻塞不通暢,手腳心冰冷且僵硬,就叫做五硬症。還有肚子大且青筋暴露但不柔軟的,應使用消除積聚的藥物,心腹部僵硬的也是屬於五硬症。

4. 藥方

瀉青丸,治五軟五硬。(方見前。)

貼項散,貼五軟。

附子(制),南星(制。各二錢),

為末,薑汁調,攤貼患處。

五加皮散,治項軟,三歲不能行。

五加皮

為末,酒調敷頭骨上,以酒服治行遲。

虎骨丸,治腳軟行遲。

虎脛骨(酥炙),生地黃,酸棗仁,茯苓,防風,川芎,牛膝,肉桂(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或木瓜湯下。

牛膝散,治小兒三歲不能行。

五加皮(六錢),牛膝,木瓜(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次入酒二、三滴服。

白話文:

**瀉青丸:**這個藥方治療身體的「五軟」和「五硬」(具體的症狀和藥方內容請參考之前的說明)。

**貼項散:**這個藥方外敷,治療身體的「五軟」。 藥材:製附子、製南星各二錢。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塗在患處。

**五加皮散:**這個藥方治療脖子軟弱無力,導致三歲孩童無法行走。 藥材:五加皮。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敷在頭骨上。另外,用酒服下此藥,可治療行走遲緩。

**虎骨丸:**這個藥方治療腿腳軟弱無力、行走遲緩。 藥材:酥油炙虎脛骨、生地黃、酸棗仁、茯苓、防風、川芎、牛膝、肉桂,各等分。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十丸,用酒或木瓜湯送服。

**牛膝散:**這個藥方治療小兒三歲仍無法行走。 藥材:五加皮六錢,牛膝、木瓜各半兩。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和,然後加入二、三滴酒服下。

5. 白虎證

(第二十六)

白話文:

白虎證

這是指一種病症,患者會出現身體發熱、非常口渴想喝水,而且會不斷地大量喝水,同時還會感到煩躁不安、容易激動,脈搏跳動有力且快速。

6. 病機

小兒有白虎一病,不可不察。據《統天曆遊年圖》云:白虎在太歲前一辰也,假如太歲在巳,則為白虎在辰,太歲在申,則白虎在未,余仿此。其神所值之方,小兒不知禁忌,出入居處,稍有觸冒,便能為病。其狀身微熱,有時少冷,啼叫,屈指為數物,手足不瘛瘲是也。

白話文:

小兒有一種叫做「白虎」的病,不能不注意。根據《統天曆遊年圖》的說法,「白虎」的位置在太歲的前一個地支。例如,太歲在巳,白虎就在辰;太歲在申,白虎就在未,以此類推。這個「白虎」神所在的方向,小孩子如果不懂得避諱,出入或居住時稍微觸犯到,就可能生病。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微微發熱,有時又會有點發冷,會啼哭吵鬧,會彎曲手指來數東西,手腳會輕微抽搐。

7. 藥方

集香散,治白虎病。

絳真香,沉香,乳香,檀香,安息香,人參,茯神,甘草(炙),酸棗仁(各等分),

上咀,水煎,麝一字調入。不拘時服,藥渣房內燒。

白話文:

集香散,用來治療白虎病。

藥材包含:降真香、沉香、乳香、檀香、安息香、人參、茯神、炙甘草、酸棗仁(每種藥材的份量都相同)。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用水煎煮,然後加入一點點麝香攪勻服用。不限定服藥時間,藥渣可以在房內燒掉。

8. 鬾病證

(第二十七)

白話文:

(第二十七)

關於「鬾」這種病症,

9. 病機

鬾,小鬼也。小兒所以有鬾病,因其母未及周年即有胎孕,小兒乳之,故曰鬾病。其證令兒寒熱,黃瘦,骨空發落,日漸羸瘦是也。治法,速與斷其乳,溫平胃氣,調和血脈,自然而愈。

白話文:

[病機]

所謂的「鬾」,指的是小鬼。小孩子之所以會罹患鬾病,是因為母親在產後還沒滿一年就懷孕了,而孩子繼續喝母親的奶水所導致,所以稱之為鬾病。它的症狀是會讓孩子忽冷忽熱,臉色發黃且消瘦,骨骼虛空、頭髮脫落,一天天變得更加虛弱。治療方法,應當趕快停止讓孩子喝母奶,溫養調和腸胃的氣,並調理氣血,自然就會痊癒。

10. 藥方

龍膽湯,治小兒鬾病。

龍膽草,鉤藤,柴胡,桔梗,芍藥,川芎,茯苓,甘草(炙。各一錢),人參(五分),大黃(蒸,錢半),

上咀,每服二錢,用井水煎,食前服。仍夜用紅紗袋盛夜明砂與佩之吉。

白話文:

藥方

這個龍膽湯,是用來治療小孩的癲癇疾病。

藥材包含:龍膽草、鉤藤、柴胡、桔梗、芍藥、川芎、茯苓、炙甘草,每種各一錢;人參五分;蒸過的大黃,一錢半。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井水煎煮,在飯前服用。另外,晚上用紅紗袋裝入夜明砂,讓小孩配戴在身上會比較好。

11. 龜胸龜背證

(第二十八)

白話文:

龜胸龜背證:

這是指胸部像烏龜的腹甲一樣突出,背部像烏龜的背甲一樣隆起的病症。

12. 病機

胸高腫突,其狀如龜,此肺受邪,喘久所致,亦有乳母多食五辛,有感於兒。背高傴僂,此為風寒客入脊骨,或坐早而然,多成痼疾。間有灼艾收功。

白話文:

胸部高高腫起,突出像烏龜的背甲,這是肺部受到邪氣侵襲,長期喘氣所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影響到嬰兒造成的。背部高聳彎曲,這是因為風寒侵入脊椎骨,或是太早讓嬰兒坐立造成的,通常會變成難以治癒的疾病。有時用艾灸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13. 藥方

百合丹,治小兒龜胸高起。

百合,天門冬,杏仁,木通,桑白皮,甜葶藶(炒),石膏,大黃(三分,焙)

上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五丸,食後臨臥熟水化下。

枳殼防風丸,治客風入背而高聳。

枳殼,防風,獨活,前胡,麻黃,當歸,大黃(煨。各一錢),

上為末,麵糊丸,黍米大。食後米飲下。

白話文:

百合丹,治療小兒胸部像烏龜殼一樣高高隆起的狀況。

使用:百合、天門冬、杏仁、木通、桑白皮、炒過的甜葶藶、石膏、以及焙過的大黃(用量為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狀,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丸,在飯後睡前用溫開水化開後服下。

枳殼防風丸,治療因外來風邪侵入背部而導致背部高聳的狀況。

使用:枳殼、防風、獨活、前胡、麻黃、當歸、以及煨過的大黃(每種藥材用量為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調和製成丸狀,大小如黍米。在飯後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