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四 (1)
卷之二十四 (1)
1. 運氣所致噫氣
曰:少陰之復,噫噦是也。(此熱傷心之所致也。)又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善噫。
又曰:太陽之復,唾出清水,及為噦噫是也。(此寒傷心之所致也。)
白話文:
有人說:少陰經氣復位時,就會出現打嗝和呃逆的現象。(這是因為熱邪損傷心臟所導致的。)
還有人說:太陽經氣主導天氣時,如果寒邪過盛,人就容易打嗝。
另外還有人說:太陽經氣復位時,會吐出清稀的口水,以及出現呃逆和打嗝的現象。(這是因為寒邪損傷心臟所導致的。)
2. 噯為脾胃之氣不和有痰有火
丹溪曰:噯氣為胃中有痰有火。春甫謂噯氣多是胃氣不和,窒塞不通則噯氣。何以見之?凡人食飽後多有噯氣,由飲食飽則胃不舒暢而致然也。噫氣苦非食後,則為胃虛而不和。丹溪謂痰與火,特一端耳,醫者察之。
白話文:
朱丹溪說:打嗝是因為胃裡有痰和火。李春甫認為,打嗝多半是胃氣不調和,氣機阻塞不通暢所導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般人在吃飽飯後容易打嗝,這是因為吃太飽導致胃不舒服所引起的。但如果不是吃飽飯後才打嗝,而是時常發作,那就表示是胃虛弱而不調和。朱丹溪所說的痰和火,只是其中一種原因,醫生應該仔細觀察判斷。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