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九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九 (15)

1. 灸法

小兒瘧疾,灸大椎、百會各隨年壯。(百會穴在髮際上五寸。)

小兒久瘧不愈,灸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各一壯,名內庭穴也。

白話文:

小孩得瘧疾病,可以使用艾灸治療大椎和百會穴位,每個穴位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決定施灸的次數(百會穴位位於頭頂發際線上往上五寸的位置)。

如果小孩長時間患有瘧病而沒有好轉,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刺激腳的大拇指與第二根手指之間凹陷處的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叫做「內庭」。

2. 黃疸門

(第十五)

3. 病機

錢氏曰:凡小兒身、皮、目皆黃者,黃病也。身痛,膊皆強,大小便澀,一身皆黃,面目指爪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著物皆如黃染,此黃疸也。二證多病於大病後。又有一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黃、腹大、食土,渴者,脾疸也;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疽也。

經云:諸疸皆屬於熱,色深黃者是也。若淡黃者兼白,胃怯,胃不和也。丹溪云:不必分五,同是溫熱,如盦曲相似,此理甚明。《全嬰方論》云:夫發黃者,皆由寒濕之氣蘊結於脾胃,蒸發而成也。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熱壅,必發黃。巢氏曰:小兒百日、半歲,非傷寒疸病,而身微黃者,亦是脾胃熱,不可灸,火灸之則熱甚。此是將息過度所為。

微薄其衣,欲與除熱丸散投之自歇。不得妄與湯劑及灸,為害不淺淺也。

白話文:

錢氏說:所有小孩子的皮膚、眼睛都發黃的,就是黃疸病。身體疼痛,手臂僵硬,大小便排泄困難,全身都黃,臉、眼睛、指甲都黃,小便像屋塵一樣的顏色,接觸到的東西都像是被黃色的染料染色了,這就是黃疸。這兩種情況大多發生在重病之後。還有一種情況,出生後一百天或半年,不是因為病後才發黃,而是身體略微發黃,這是胃熱,大人也一樣。另外,臉黃、肚子大、吃土、口渴,這是脾疸;還有一種從出生就全身發黃的,是胎疽。

經書說:所有的黃疸都屬於熱症,顏色深黃的屬於熱症。如果顏色淡黃而且帶點白,就是胃虛弱、胃氣不和。丹溪說:不必分為五種,都是溫熱,就像麵團一樣,道理很清楚。《全嬰方論》說:小孩子發黃,都是因為寒濕之氣積聚在脾胃,蒸發而形成的。陽明病症狀是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心裡悶熱,就會發黃。巢氏說:小孩子出生一百天或半年,不是因為傷寒引起的黃疸病,而是身體略微發黃,也是脾胃熱,不能用灸法,用火灸反而會加重熱症。這是因為過度休息造成的。

要減少孩子的衣物,想用除熱丸散藥給他們服用,讓他們自己休息。不要隨便給他們服用湯藥和用灸法,後果很嚴重。

4. 脈候

《脈經》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凡欲黃,寸口無脈,鼻氣冷,並不可治。

白話文:

當脈搏下沈、感到口渴且想要喝水,並且排尿不順暢時,都可能會出現黃疸症狀。如果要判斷是否會出現在黃疸的情況下,可以檢查手腕上的「寸口」部位是否有脈搏跳動,以及鼻子周圍的皮膚是否冰冷。若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則表示病情嚴重,可能無法治療。

5. 治法

羅謙甫云:一小兒季夏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如潰橘之黃,眼中白睛亦黃,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熱,加以濕令而蒸熱,薄於經絡,入於骨髓,使臟氣不平,故脾遂乘心,濕熱相合,而成此病。蓋心火實則身體蒸熱,胸膈煩滿,脾濕勝則皮膚如潰橘之黃,有餘之氣必乘己所勝,而侮所不勝,是腎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內經》言: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

又言濕熱成痿是也。

白話文:

羅謙甫說:有一個小兒在夏季末(季夏)身體發熱,胸部和隔膜感到悶滿,皮膚像潰爛的橘子一樣發黃,眼白也發黃,筋骨無力,無法行走站立。這是因為夏季末的暑熱,再加上潮濕的氣候,使得暑熱蒸騰,滲入經絡,到達骨髓,導致臟腑氣機失衡,脾氣過盛,侵犯心臟,濕熱交織,形成這種病症。

因為心火旺盛就會導致身體發熱,胸部和隔膜感到悶滿,脾濕過盛就會導致皮膚像潰爛的橘子一樣發黃。多餘的氣機必然會侵犯自己所克制的臟腑,而侮辱不克制的臟腑,因此腎臟和肝臟受到邪氣侵犯,導致筋骨無力,無法行走站立。《內經》說:「脾熱的人,面色發黃,肌肉蠕動。」

又說濕熱會導致痿病,這也是這個道理。

6. 藥方

茵陳湯,治小兒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越熱,不能發黃也。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色,小便不利,腹痛者並主之。

山茵陳,梔子仁,川大黃(各等分),

右咀,水煎,加減服。日進三服,小便當和,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痛,黃隨小便中去也。

加減瀉黃散,此藥退脾土,復腎水,降心火。

白話文:

茵陳湯

茵陳湯主治小兒陽明病發熱且伴有汗出,但體溫依然很高,無法退燒發黃。若孩子沒有出汗,反而發熱且脖子發紅,小便不暢,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熱邪鬱積於內,必定會發黃。

傷寒病程七、八天,身體發黃如橘子色,小便不暢,腹痛,也可用此方治療。

藥方:

  • 山茵陳
  • 梔子仁
  • 川大黃 (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煎煮,依情況加減服用。每日服用三次,小便應當恢復正常,尿液如皂莢汁般,呈鮮紅色。一晚上腹部疼痛就會減輕,黃疸隨小便排出體外。

加減瀉黃散

加減瀉黃散的作用是退脾土、復腎水、降心火。

黃連,茵陳(各五分),黃蘗,黃芩,茯苓,山梔(各三分),澤瀉(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一盞,煎六分,食後熱服。一服減半,五日再服愈。

梔子柏皮湯,治小兒身黃髮熱。

梔子仁(十枚),甘草(炙一兩),黃蘗(二兩),

上咀,水一盞,煎六分,加減服。

犀角散,治小兒黃疸,一身盡黃。

白話文:

黃連、茵陳各五分,黃蘗、黃芩、茯苓、山梔各三分,澤瀉二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做成一劑藥,用一碗水煎煮,煎至剩下六分,飯後趁熱服用。一劑藥減半,五天後再服用,直到病癒。

梔子柏皮湯用於治療小兒身上發黃且發燒。

取梔子仁十枚、甘草(炙烤一兩)、黃蘗二兩,磨成粉末,用一碗水煎煮,煎至剩下六分,可依病情增減服用。

犀角散用於治療小兒黃疸,全身發黃。

犀角(一兩),茵陳,栝蔞根,升麻,龍膽草,生地黃(各半兩),寒水石(四錢),

上咀,水一盞,煎六分,溫服。一方治小兒忽發黃,面目皮肉盡黃,栝蔞汁和蜜服之神效。

茯苓滲濕湯,治小兒黃疸,寒熱嘔吐,渴欲飲水,身面俱黃,小便不利,不得安臥,不思飲食。

白茯苓(五分),澤瀉(三分),茵陳(六分),豬苓(二錢),黃芩,黃連,梔子,防己,白朮,蒼朮,陳皮,青皮,枳殼(各錢)

白話文:

犀角一兩,茵陳、栝蔞根、升麻、龍膽草、生地黃各半兩,寒水石四錢,研磨成粉,用一盞水煎煮至六分,溫熱服用。另一方是治療小兒突然發黃,面部和皮膚都泛黃的,用栝蔞汁和蜂蜜調和服用,效果極佳。

茯苓滲濕湯用於治療小兒黃疸,伴隨寒熱、嘔吐、口渴、面色發黃、小便不利、難以安睡、不思飲食等症狀。配方包括白茯苓五分、澤瀉三分、茵陳六分、豬苓二錢、黃芩、黃連、梔子、防己、白朮、蒼朮、陳皮、青皮、枳殼各一錢。

上咀,水一小盞煎六分,徐徐溫服。

丹溪一方,治小兒吐瀉,黃疸。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神麯,麥芽,黃連,甘草,白朮,茯苓(各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溫湯調服。傷乳者,麥芽湯調;時氣,用紫蘇湯;發熱者,薄荷湯、茵陳五苓散,沸湯調服。

白話文:

先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服一錢,用溫水調服。如果孩子是因奶食不消化引起的吐瀉,就用麥芽湯調服;如果是季節性的吐瀉,就用紫蘇湯;如果孩子發熱,就用薄荷湯或茵陳五苓散,用沸水調服。另外,可以用一小盞水煎藥,煎至六分,慢慢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