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九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九 (13)

1. 藥方

參蘇飲,治嬰兒感冒風寒,發熱頭疼,咳嗽痰涎,並宜服之。

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半夏曲,茯苓,陳皮,枳殼,桔梗,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薑、棗煎服。

華蓋散,金沸草散,甘桔湯,瀉白散,(以上方並見大人瀉門。)

白話文:

參蘇飲主要用於治療嬰兒感冒風寒,症狀包括發熱、頭疼、咳嗽痰多,非常適合服用。藥方由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半夏曲、茯苓、陳皮、枳殼、桔梗、甘草等分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棗煎服。此外,華蓋散、金沸草散、甘桔湯、瀉白散等方劑也適用於成人瀉門症狀。

阿膠散,治小兒久嗽無津液。

阿膠(半兩,炒),鼠黏子(一錢,炒),馬兜鈴(半兩),甘草(炙,一錢),杏仁(去皮尖,七粒),糯米(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字,或咀二錢。水一盞,煎八分,食後服。

葶藶丸,治乳食傷脾,傷風咳嗽,面赤身熱,痰盛喘促。

甜葶藶(炒),黑豆(炒),杏仁(去皮尖,炒另研),漢防己(各一兩),

白話文:

阿膠散,用於治療小兒長期咳嗽,沒有唾液。

阿膠(半兩,炒過),鼠黏子(一錢,炒過),馬兜鈴(半兩),甘草(炙過,一錢),杏仁(去皮尖,七粒),糯米(一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約0.3克),或嚼碎服用二錢(約1.2克)。用水一盞(約200毫升),煎煮至八分(約160毫升),飯後服用。

葶藶丸,用於治療因乳食過度損傷脾胃,以及因風寒引起的咳嗽,症狀表現為面紅身熱、痰多喘氣。

甜葶藶(炒過),黑豆(炒過),杏仁(去皮尖,炒過後另外研磨),漢防己(各一兩)。

上為末,入杏膏蒸陳棗肉,和搗成劑,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薑湯下,乳食後或臨臥服,量兒加減。

杏蘇飲,治嬰兒痰氣咳嗽不止。

杏仁(去皮尖炒黃),蘇子(炒),陳皮,赤茯苓,桑白皮(炒),大腹皮,半夏曲,甘草(炙。各一錢),

上咀,姜一片同煎,食遠服。

七寶散,治嬰兒清前,散熱化痰,定喘止嗽。

白話文:

先將杏仁去皮尖,炒至黃色,蘇子也炒一下,再加入陳皮、赤茯苓、桑白皮(炒)、大腹皮、半夏曲和甘草(炙過),各取一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將粉末與一片薑片一同煎煮,飯後服用。另外,可以將末藥加入杏膏蒸陳棗肉,搗成藥丸,每個藥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用淡薑湯送服,可以在飯後或睡前服用,劑量可根據孩子的狀況調整。這兩種藥方分別用於治療嬰兒痰氣咳嗽不止和清前熱、化痰定喘止嗽。

大黃(麵包煨),梔子仁,赤茯芩,黃芩,赤芍藥(炒),滑石,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極細末,用桑皮煎湯,喘急,氣滿,不睡,磨刀水澄清,溫暖服。

白餅子,治腹中有癖,但乳嗽而吐痰涎。

滑石,半夏,南星(各制,一錢),輕粉(五分),巴豆(二十四粒,去皮,水一升煎,水盡為度)

白話文:

大黃用麵包煨過,梔子仁、赤茯苓、黃芩、赤芍藥炒過,滑石、甘草各一錢,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桑皮煎湯服用,可治喘急、氣滿、不睡等症狀,可用磨刀水澄清後溫服。白餅子則用於治療腹中有癖,伴隨乳嗽而吐痰涎的症狀。滑石、半夏、南星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二十四粒去皮,用水一升煎煮至水盡,可治其他病症。

上研勻,巴豆後入眾藥,以糯米糊丸,綠豆大,捏作餅子。三歲以上五餅子,以下三餅子。蔥白煎湯,臨臥服。

褊銀丸,治風涎瀉,上焦實熱及乳食不消,腹脹痰喘等疾。

巴豆(去皮心油),水銀(各半兩),好墨(八錢,火燒醋淬),麝香(五分,研),黑鉛(二錢半,同水銀結成砂子)

將巴豆、黑鉛研勻,和入砂子、麝香,陳米糊丸,綠豆大,捻褊。一歲一丸,以歲以上五、六丸,薄荷湯放冷送下,不可多用,量虛實增減,食後服。

白話文:

上方將藥物均勻混合後加入巴豆和其他藥材,並使用糯米糊製成藥丸大小如綠豆般的大餅狀。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服用五個小餅,兩歲以下則爲三個小餅;在臨睡前飲用蔥白煮湯來服用。此方名爲“褊銀丸”,主治風涎瀉、上焦實熱以及乳食消化不良等症狀。

巴豆去除外層並榨取油脂,用水銀與之相配製成爲一半重量的一份,再添加優質墨汁(經過火燒和醋浸泡),磨碎後的麝香粉末約有五分之一的比例,最後加上黑色鉛粉2錢半,將其與水銀結合形成沙粒形狀。

先將巴豆和黑鉛一起研磨至細膩狀態,然後把它們與其他材料——即砂子和麝香一同混勻,在陳年大米糊的幫助下製作出藥丸,其大小應如同綠豆一般。每一年齡段的人羣所使用的劑量不同:一歲兒童只需一顆藥丸即可,而年齡較大的人可以適當增加到五六顆左右。爲了安全起見,請勿過量食用該藥品,根據身體狀況酌情調整用量並在飯後服用。

百部丸,治小兒肺寒,壅嗽微喘。

百部,麻黃(各三錢),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水略煮)

上和勻,煉蜜丸,皂角子大。溫水下二、三丸。

白話文:

百部丸,用來治療小兒肺寒,咳嗽輕微且呼吸微微喘不過氣。

藥材:

  • 百部:三錢
  • 麻黃:三錢
  •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用少量水略微煮一下。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皂角子。

服用方法:

溫水送服,每次二到三丸。

2. 咳嗽灸法

小兒咳嗽不瘥,灸肺俞穴。(在背上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

3. 病機

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蓋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痎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暑,氣閉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為瘧也。良由乳母抱時解脫,不避風寒;又因觸冒暑溫,致令邪氣客於皮膚,痎積於臟腑,陰陽偏勝,邪正相攻,而作往來寒熱也。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先寒而後熱者,陽不足也;先熱而後寒者,陰不足也;寒多而熱少者,陰勝陽也;熱多而寒少者,陽勝陰也;寒熱相半,陰陽交攻也;寒熱相間,陰陽乍離也。大抵小兒皆自飲食上得之者為多,須用先與消導,然後隨其得病所由而調理之,斯為良法。

白話文:

古書上說:「夏天受暑氣傷害,秋天就會得瘧疾。」因為傷害輕微的,病症就近而急;傷害嚴重的,病症就遠而慢,稱為「痎」,也就是久瘧。由此可知,夏天受暑氣傷害,導致氣機閉塞,無法向外發泄,邪氣就侵入體內,到了秋天就變成瘧疾。主要原因是,嬰兒在懷抱中解開衣服時,沒有避開風寒,又因為接觸到暑熱,導致邪氣入侵皮膚,積聚在臟腑,陰陽失衡,邪氣與正氣相爭,就產生了反覆發作的寒熱症狀。陽氣盛則發熱,陰氣盛則發冷。

先發冷後發熱的,是陽氣不足;先發熱後發冷的,是陰氣不足;發冷多而發熱少的,是陰勝陽;發熱多而發冷少的,是陽勝陰;發冷發熱各半的,是陰陽交爭;發冷發熱交替出現的,是陰陽分離。總之,小兒大多是從飲食上得病,需要先用藥物消導,然後根據病因進行調理,這才是好的方法。

4. 脈候

《要略》云: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弦遲者溫之,弦緊者可發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數風熱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白話文:

《要略》說:“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脈,如果弦脈跳動快(即“弦數”),大多是熱症;如果弦脈緩慢(即“弦遲”),則大多是有寒症。若弦、細、緊三種脈象都有,應使用通便的方法治療;若是弦和遲兩種脈象都有的情況,應該用溫法進行治療;如果是弦和緊兩種脈象都有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出汗療法;而如果有浮和大的兩種脈象,可以用催吐方法來治療。弦數是因為有風熱的原因,所以要注意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