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四 (1)
卷之二十四 (1)
1. 嘈雜為厚味太過
《內經》曰: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若夫恣食濕面魚腥生冷,以及烹飪厚味等物,朝傷暮損而成清痰稠飲,滯於中官,故謂嘈雜,噯氣吞酸痞滿,漸久而成翻胃膈噎之證是也。夫嘈雜之為證也,倏爾腹中如火發,腔內空空,若無一物,似辣非辣,似飢非飢,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寧之狀,得食暫止者是也。其證有兼噯氣,或兼噁心,漸至胃脘作痛而成膈噎,此其由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胃是容納水穀的海洋,沒有什麼東西是它不能接受的。如果放縱自己吃濕麵、魚腥、生冷食物,以及烹調濃膩的食物等,早上吃傷了,晚上就會損傷身體,形成清稀的痰或濃稠的飲液,停留在中焦部位,所以就會產生嘈雜的感覺,同時會有打嗝、吞酸、胸悶脹滿的狀況,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翻胃、食道梗阻等疾病。
所謂的嘈雜症狀,是忽然感覺腹中像火燒一樣,胸腹內部空空的,好像什麼東西都沒有,感覺起來又好像辣又不像辣,像飢餓又不像飢餓,像疼痛又不像疼痛,而且有心煩意亂、坐立不安的感覺,吃點東西就會暫時停止這種感覺。這種症狀有時會伴隨打嗝,或是噁心,逐漸發展到胃脘疼痛,最後變成食道梗阻,這就是它發生的原因。
2. 嘈雜乃火動其痰
丹溪云:有食鬱,有熱鬱,久熱甚而致於嘈雜,乃火動其痰也。用二陳湯加薑汁炒黃連、炒梔子為必用之藥,多加青黛。
白話文:
朱丹溪說:有因為飲食停滯引起的,有因為內熱鬱積引起的,內熱積久了會更加嚴重,進而導致心中嘈雜不安的感覺,這是因為火熱擾動了痰液的緣故。治療上,使用二陳湯,再加入薑汁炒過的黃連、炒過的梔子,這是必須要用的藥,而且要多加青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