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九 (1)
卷之八十九 (1)
1. 病機
蓋小兒臟腑怯弱,乳食過度則傷脾胃,貴乎調理得中,無有太過不及。否則脾胃受傷,面恍無色,口中涼氣,不思乳食,嘔吐肌瘦,虛弱,腹中作痛,則當補脾益胃。凡人以胃氣為本,惟治病亦然。胃氣有虛有實,虛則有嘔吐不食之證,實則有痞滿內熱之證。虛者益之,實者瀉之,欲得其平則可矣。平胃散、觀音散、益黃散之劑皆壯胃之要藥,可對證而調治之。
白話文:
小孩子臟腑比較虛弱,如果吃太多乳汁和食物就會傷脾胃,重要的是要調養得當,不能過度也不能不足。否則脾胃受傷,面色蒼白,口中吹冷氣,不愛吃乳汁和食物,會嘔吐、消瘦、虛弱、肚子痛,就需要補脾益胃。一般來說,胃氣是身體的根本,治病也是一樣。胃氣有虛有實,虛則會出現嘔吐不食的症狀,實則會有腹脹、內熱的症狀。虛者就需要補,實者就需要瀉,想要達到平衡就可以。平胃散、觀音散、益黃散這些藥方都是壯胃的重要藥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治療。
2. 脈候
關脈弦數為食積,溫熱傷脾;沉微者為冷,不思飲食。未滿三歲,看虎口脈紋。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有關中醫診斷的方法和症狀解讀。
簡化後的意思是:如果脈搏跳動強烈且有節奏(即「弦」、「數」),可能是因為食物堆積在胃部或消化系統受到感染而引起的發燒等問題。相反地,若脈搏較弱、緩慢(即「沈微」)則可能表示身體寒冷或者沒有想吃東西的情況。對於年齡不到三歲的小孩來說,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手腕處(即「虎口」)上的脈紋來進一步瞭解其健康狀況。
3. 治法
脾胃虛寒或腹痛不食,理中湯主之;有傷食腹脹而或痛,以消食丸導之;有熱者,仁齋保和丸之屬。
白話文:
如果脾胃虛弱且感到寒冷或者腹部疼痛而不願進食,可以使用「理中湯」來治療。如果有因為受傷或是過度飲食導致腹部腫脅並且偶爾會感到疼痛的情況,可以用「消食丸」進行消化幫助。如果是因為身體內有熱氣所引起的症狀,則可考慮服用像「仁齋保和丸」這類藥物。
4. 藥方
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乳食,心腹疼痛,口苦無味,嘔噦噁心,噫氣吐酸,面色痿黃,體弱肌瘦,肚腹泄瀉,並服之。
厚朴(去皮,姜炒),陳皮(去白。各三兩),蒼朮(五兩,浸二日),甘草(一兩,炙)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二片、棗二枚,水煎。空心,入鹽少許調服。常服,快氣暖胃,化宿食,消痰。
快膈消食丸,寬中快膈,消乳食,正顏色。
白話文:
平胃散治療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心腹疼痛,口苦無味,嘔吐噁心,打嗝吐酸,面色萎黃,體弱肌瘦,腹瀉等症狀。方劑由厚朴(去皮,薑炒)、陳皮(去白)、蒼朮(浸泡兩天)、甘草(炙)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兩片生薑、兩枚紅棗,水煎服,空腹服用,可加少許鹽調味。常服此方可調理脾胃,化解宿食,消痰止咳。快膈消食丸則能寬中快膈,消食化積,改善面色。
砂仁,橘紅,三稜(煨),莪朮,神麯(炒),麥櫱(炒。各半兩),香附子(一兩,炒),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食後紫蘇湯下二十丸。
溫脾湯,治脾胃不和,腹脅虛脹,不進乳食,困倦無力。
訶子(炮),人參(七錢半),木香,桔梗(各半兩),茯苓,藿香(洗),陳皮,黃耆,甘草(各二錢半),白朮(半兩),
白話文:
將砂仁、橘紅、三稜(煨)、莪朮(炒)、神麴(炒)、麥芽(炒,各半兩)、香附子(一兩,炒)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飯後用紫蘇湯送服二十丸。
此方名為溫脾湯,用於治療脾胃不和,腹脅虛脹,不進乳食,困倦無力等症狀。
方中包含訶子(炮)、人參(七錢半)、木香、桔梗(各半兩)、茯苓、藿香(洗)、陳皮、黃耆、甘草(各二錢半)、白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煎。
四君子湯,調理脾胃,進乳食,止泄瀉。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薑、棗煎,加陳皮、半夏名六君子湯。
和中湯,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噁心,冷熱不調,減食泄瀉,腹痛腸鳴,少力嗜臥。
厚朴,白朮,乾薑,甘草(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姜二片,水八分煎,乳食前溫服。
(仁齋)保和丸,治小兒食傷發熱,欲成疳證。常服,益脾胃,食則不傷。
白話文:
上面列出的藥材,每服兩錢,用薑、棗煎服。
四君子湯可以調理脾胃,促進乳食消化,止瀉。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服兩錢,用薑、棗煎服,再加入陳皮和半夏,稱為六君子湯。
和中湯用於治療小兒脾胃不和,嘔逆噁心,冷熱不調,食慾減退、腹瀉,腹痛腸鳴,乏力嗜睡。
厚朴、白朮、乾薑、甘草(各兩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服兩錢。用兩片薑,八分水煎煮,於乳食前溫服。
保和丸可以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當導致發熱,並且有發展成疳證的趨勢。常服可以益脾胃,避免飲食不當造成的傷害。
白朮(五兩),茯苓,半夏(制),山楂,神麯(炒。各三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二兩),蒼朮(制),枳實(炒),香附子(制),厚朴(制),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打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七、八十丸,食後茶湯下。
加減觀音散,調理脾胃,常服,正顏色,消飲食。
白話文:
白朮、茯苓、半夏、山楂、神麴、陳皮、連翹、蘿蔔子、蒼朮、枳實、香附子、厚朴、黃芩、黃連,這些藥材各取一定的份量,研磨成細粉,用薑汁和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黍米粒。每次服用五十丸,逐漸增加至七八十丸,飯後用茶水送服。這種藥方叫做加減觀音散,可以調理脾胃,長期服用,可以使面色紅潤,消食化積。
白朮(炒),人參,扁豆(炒),茯苓,麥芽(炒),黃耆(炙),甘草,山藥,神麯(炒),香附子(炒),
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下。
調中散,治脾胃不和。
人參,茯苓,木香,白朮,甘草(炙),乾薑(煨),藿香(洗),香附子,砂仁,丁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湯下。
白話文:
白朮、人參、扁豆、茯苓、麥芽、黃耆、甘草、山藥、神麯、香附子,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米湯送服。這個方子叫做調中散,用來治療脾胃不和。
人參、茯苓、木香、白朮、甘草、乾薑、藿香、香附子、砂仁、丁香,這些藥材等量混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薑、棗湯送服。
5. 疳證門
(第二)
6. 病機
丹溪曰:小兒臟腑嬌嫩,飽則易傷。乳哺、飲食,一或失常,不為疳者鮮矣。皆因飲食不調,肥甘無節而作也。或嬰幼乳缺,粥飯太早,耗傷形氣,則疳之根延及歲月,五疳病成。錢氏曰:疳皆脾胃耗傷,亡津液之所作也。故小兒臟腑柔脆,有疾不可痛擊,大下必亡津液。凡有可下,置量大小、虛實而下之,則不致為疳也。
但見目澀或生白膜,唇赤身黃,喜冷地,愛食泥土,瀉痢無常,肚腹脹滿,耳鼻生瘡,頭髮作穗,腳弱項小,極瘦,飲水,甚至丁奚哺露,有曰無辜,至於疳證,皆其候。
白話文:
丹溪說:小孩子的內臟嬌嫩,吃得太飽容易受傷。母乳餵養或飲食,只要有一點不正常,很少有不患疳病的。都是因為飲食不調,吃太多肥膩食物沒有節制造成的。有些孩子,嬰兒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母乳,太早吃粥飯,耗損了身體元氣,就會造成疳病的根源,隨著時間推移,演變成五疳病。
錢氏說:疳病都是脾胃受損,失去津液所導致的。所以小孩子內臟柔弱,生病了不能用猛藥,瀉藥過多會損失津液。凡是要用瀉藥,都要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和虛實情況來決定用量,這樣就不會導致疳病。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眼睛乾澀或長白膜,嘴唇紅、身體發黃,喜歡冷的地方,愛吃泥土,腹瀉或痢疾沒有規律,肚子脹滿,耳鼻長瘡,頭髮像麥穗一樣,腿腳無力,頭頸瘦小,極瘦,喝水,甚至連湯汁都吐出來,有時候沒有原因就發燒,這些都是疳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