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回本書目錄

1. 夜啼候第十六

2. 病機

夜啼者,有陰陽二證。陰者臟冷也。夜則陰盛,與冷相搏,臟氣交擊,故作痛而啼。陽者臟熱,夜則陽衰,與臟熱交擊,亦作痛而啼也。

白話文:

嬰兒夜間啼哭,原因可分為陰陽兩種情況。陰證是因為體內臟腑虛寒。夜晚陰氣旺盛,寒氣與體內虛寒相搏,導致臟腑氣機互相衝突,所以會因疼痛而啼哭。陽證則是因為體內臟腑有熱。夜晚陽氣衰弱,熱氣與體內熱邪相搏,也會因疼痛而啼哭。

3. 藥方

安神散,治小兒一百二十日內夜啼。

蟬蛻(四十九個,只用後半截)

上為細末,分作四服,用鉤藤煎湯,不時調化服。

五味子散,治小兒夜啼,及腸痛,至夜則似鬼祟。

五味子,當歸,赤芍藥,白朮(各五錢),茯神,陳皮,桂,甘草(炙。各二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

燈花膏,治小兒夜啼不已。

燈花(七分),硃砂(一字)

上研末,白蜜調,兒睡抹唇內。

白話文:

安神散,治療一百二十天內嬰兒夜間啼哭不止。

使用蟬蛻(四十九個,只用後半截),將其研磨成細末,分成四份,用鉤藤煎煮的湯,不定時調入藥末服用。

五味子散,治療嬰兒夜間啼哭,以及腹部絞痛,晚上好像被鬼怪騷擾一樣。

使用五味子、當歸、赤芍藥、白朮(各五錢),茯神、陳皮、桂、炙甘草(各二錢),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服三錢,用水煎煮服用。

燈花膏,治療嬰兒夜間啼哭不止。

使用燈花(七分)、硃砂(一字),將其研磨成粉末,用白蜂蜜調和,在嬰兒睡著時塗抹於嘴唇內。

4. 哭無聲候第十七

5. 病機

《幼幼新書》云:鍾洪聲大,澗遠流長。形處胞胎之中,受氣充足,水火兼濟,心腎不虧,所以發聲清響洪亮,是其根本深壯,稟賦充實,抑自然之理也。初生啼哭,發聲不出,或短促呃呃,上下氣不相乘,此由胎氣不足,根本不壯,何必藥焉?縱使以意投藥,終非長大之兒,醫當不可不察。

白話文:

《幼幼新書》說:像洪鐘發出宏亮聲音,像山澗流水般源遠流長。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中,氣血充足,水火陰陽調和,心腎功能都很好,所以發出的聲音清澈響亮,這是因為他根本強壯,天賦充足,符合自然的道理。剛出生的嬰兒,如果啼哭時發不出聲音,或者聲音短促微弱,上氣與下氣無法協調,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時就氣血不足,根基不夠強壯,這種情況並不需要用藥。即使勉強用藥治療,也無法讓孩子健康長大,醫生必須仔細觀察分辨。

6. 客忤候第十八

7. 病機

小兒客忤,是外人帶來穢惡之邪氣忤之。一若中人,是為客忤。雖是父母家人,或從遠來外至,經履神廟喪門,飲酒騎馬乍至,汗氣穢氣近兒,若一染之,皆為客忤。凡兒中忤,面變五色,狀若驚癇,但目不上視,或口吐青白沫,喘息腹痛,反側瘛瘲,如驚無異。此緣小兒心虛,精神不足,易犯客忤之氣,切不可作驚治,宜補心神,自不畏犯。

凡中忤發搐,脈來弦急而數,面色變易,視其口中有懸壅,左右有小泡,即以竹刺潰之,或以指甲摘之,藥用避邪正氣散安神,自愈也。

白話文:

小兒受到客忤,是因為外人帶來不乾淨的邪氣侵擾所致。這種情況就像人被外來的邪氣沖犯,所以稱為客忤。即使是父母家人,或從遠方來訪,曾經經過寺廟、喪家,或是飲酒、騎馬後才剛來到,身上帶有汗臭味或穢氣,只要一靠近小孩,都可能讓小孩受到客忤。凡是小孩受到客忤,臉色會出現青、黃、赤、白、黑的變化,樣子像受到驚嚇抽搐,但眼睛不會向上翻,或者會吐出青白色的泡沫,呼吸急促、肚子疼痛,身體翻來覆去、抽筋,與受到驚嚇的樣子沒什麼不同。這是因為小孩心氣虛弱、精神不足,容易受到客忤之氣侵襲,千萬不可以當作受到驚嚇來治療,應該要補養心神,自然就不會害怕受到客忤侵犯。

凡是受到客忤而出現抽搐,脈象會呈現緊繃、急促的狀態,臉色也會改變。仔細觀察他的口腔,如果看到懸雍垂腫大,左右兩側有小水泡,就用竹片刺破,或是用指甲摘破,然後用避邪正氣散來安神,自然就會痊癒。

8. 物觸候第十九

9. 病機

大抵小兒隨其心性,不可觸逆。凡有所愛之物,不可強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氣解散,神逐物遷,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嚲,狀如中惡。醫士見之,莫之措手,如有此證,詢其母及左右,順其所欲,然後用藥則安也。

白話文:

大致上,小孩子要順著他的性情,不可以違逆他。凡是他喜歡的東西,不可以強硬地拿走。他心裡喜愛的事物,如果不能如他所願,就會心氣渙散,精神跟著事物跑,變得不吃不說,精神恍惚像喝醉酒一樣,四肢無力下垂,看起來像中邪一樣。醫生看到這種情況,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有這種症狀,要問他的母親或身邊的人,了解他想要什麼,順著他的心意,然後再用藥就會好了。

10. 藥方

沉香順氣散,治小兒物忤逆觸。

沉香,茯神,紫蘇葉,人參,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細末,紫蘇梗煎湯調化,不拘時服。

安息香煎,治同前。

安息香,蘇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膽南星(各等分),

上為細末,薑汁調作小餅。每用磨化塗奶上及焚煙,避一切客忤及物觸。

犀角散,治客忤驚啼壯熱。

犀角,麥門冬,天麻,鉤藤,硃砂(各一錢),鐵粉,雄黃(各半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金銀煎湯調服。

伏龍肝散,治前。

灶心黃土(二兩,研),雞子(一枚)

二件和水少許,調勻塗五心及頂門。

白話文:

沉香順氣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小孩子因為受到外物沖犯而引起的氣逆不順。

藥材包括沉香、茯神、紫蘇葉、人參、炙甘草,每樣各取一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紫蘇梗煎煮的湯來調和,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

安息香煎

這個藥方也是用來治療上述同樣的病症。

藥材包括安息香、蘇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膽南星,每樣的份量都相同。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調成小餅狀。每次取用磨開塗在乳頭上,或是用焚燒煙的方式,可以避開一切因為外來沖犯或觸碰引起的病症。

犀角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受到外來沖犯而引起的驚嚇啼哭和高熱。

藥材包括犀角、麥門冬、天麻、鉤藤、硃砂,每樣各取一錢;鐵粉、雄黃,每樣各取半錢;以及少許的麝香。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金銀花煎煮的湯來調服。

伏龍肝散

這個藥方也是用來治療上述同樣的病症。

藥材包括灶心土(研磨成粉末,二兩)和雞蛋一枚。

將這兩樣東西和少許的水混合均勻,塗抹在手心、腳心和頭頂的囟門處。

11. 天釣候第二十

(如魚之上鉤,故云天釣。)

白話文:

(就像魚被釣鉤釣上來一樣,所以說這是「天釣」。)

12. 病機

錢氏云:小兒天釣病,皆由乳母飲酒食肉,房勞熱毒之氣流入乳中,兒食其乳,遂使傳其熱毒,痰涎蘊積不得宣通。加之外挾六淫,致有此證。其患壯熱驚悸,眼目翻騰,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狀,初得之時,四肢瘛瘲,壯熱無時,頻頻呵欠,脈大而實,治法速宜解利風熱。

白話文:

錢乙說:小兒天釣病,都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喝酒吃肉,性生活過度,體內產生的熱毒之氣進入乳汁中,孩子喝了這種奶,就會被傳染熱毒,導致痰液積聚無法順利排出。再加上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就會形成這種病症。患病時會出現高燒、驚嚇、心悸、眼球上翻、手腳抽搐、時哭時笑、喜怒無常等症狀。嚴重時指甲會呈現青紫色,看起來像被邪祟纏身一樣。剛發病時,會出現四肢抽搐,高燒不定時發作,頻繁打哈欠,脈搏強大而有力。治療方法應當迅速疏散風熱。

13. 藥方

鉤藤飲,治小兒天釣潮熱。

鉤藤,人參(各半錢),犀角(三分),甘草(炙,二分),全蠍,天麻(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煎過半溫服。

天竺黃散,治小兒天釣,目睛釣上,四肢瘛瘲。

天竺黃,臘茶,甘草(炙。各一錢),全蠍(生薄荷葉裹煨炙,七個),綠豆(半生半熟炒,四十粒),荊芥穗,雄黃(水飛),枯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人參煎湯調服。

白話文:

鉤藤飲,治療小兒因驚風引起的發熱症狀。

藥材:鉤藤、人參(各半錢)、犀角(三分)、炙甘草(二分)、全蠍、天麻(各一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半小杯水煎煮後,溫服。

天竺黃散,治療小兒因驚風引起的眼睛上吊、四肢抽搐的症狀。

藥材:天竺黃、臘茶、炙甘草(各一錢)、全蠍(用生薄荷葉包裹後煨烤,七個)、綠豆(半生半熟炒過,四十粒)、荊芥穗、水飛雄黃、枯礬(各等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人參煎湯調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