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五行生成數圖

歌曰:

生一六水兮生二七火,

生三八從來木為佐。

生四九金鄉土生五窮,

緣無成數十難坐。

五運不及生可推,

若逢太過成必隨。

六氣生用驗正化,

成參對化更無疑。

白話文:

歌說:

一生六代表水啊,二生七代表火,

三生八自古以來木為輔助。

四生九金生土,五生則窮盡,

因為沒有完整的數字十,所以難以安定。

五行運行不足時可以推算出生,

如果遇到過剩的情況,成就必定相隨。

六氣的生成和運用可以驗證正化,

成就參與對化更加無疑。

2. 論交六氣時日

經曰:顯明(日也)之右,(卯位。)君火之位;君火之右,(辰位。)退行一步,(一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相火治(主也)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乃六氣之主位也。自十二月中氣大寒日交木之初氣,次至二月中氣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氣,(即前君火之位。

)次至四月小滿日交相火之三氣。(即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謂也。)次至六月中氣大暑日交土之四氣,次至八月中氣秋分日交金之五氣,次至十月中氣小雪日交水之六氣。每氣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總之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共周一歲也。若(若字作除,理似順也。

白話文:

經文說:顯明(太陽)的右邊,(卯位。)是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邊,(辰位。)退行一步,(一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相火掌管(主導)著;再行一步,土氣掌管著;再行一步,金氣掌管著;再行一步,水氣掌管著;再行一步,木氣掌管著,這就是六氣的主位。

從十二月中氣大寒之日交接木氣之初氣開始,接著到二月中氣春分之日交接君火之二氣,(也就是之前的君火位置。)再到四月小滿之日交接相火之三氣,(也就是之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掌管著的意思。)接著到六月中氣大暑之日交接土氣之四氣,再到八月中氣秋分之日交接金氣之五氣,最後到十月中氣小雪之日交接水氣之六氣。

每一氣都掌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總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構成一整年的週期。

若(若字可解作除,意思應該是順序。)

)歲外之餘,(余者於三百六十五日除去五日作余。)及小月之日,(小月者有六日亦除之。)則不及也。(除前餘日五日,又除小月六日,共除十一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不及三百六十五日也。)但推之歷日,依節令交氣,常為每歲燥濕寒暑風火之主氣,乃六氣之常紀。

此謂地之陰陽,靜而止位者也。

氣應之不同者,又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間之客氣,(假如子午二年,少陰君火司天,則必卯酉陽明燥金在泉。子之右間,厥陰亥木;子之左間,太陰醜土;卯之右間,少陽寅相火;卯之左間,太陽辰水。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之謂也。)客氣亦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乃行歲中之天命輪,居主氣之上。

白話文:

除了三百六十五天之外,還有五天(這是指閏月,把三百六十五天除去五天,就剩下了閏月)。再加上小月的日子(小月有六天,也要把它們去除掉),就不夠了(去除前面五天,再去除小月六天,一共去除十一天,只有三百五十四天,不足三百六十五天)。但是,根據曆日推算,按照節氣交替,每年的主要氣候,都是燥、濕、寒、暑、風、火六氣的常態規律。

這就叫做地氣的陰陽,是靜止不變的。

與氣候對應的不同氣候,還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間的客氣(例如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那麼一定會是卯酉陽明燥金在泉。子的右間是厥陰亥木;子的左間是太陰醜土;卯的右間是少陽寅相火;卯的左間是太陽辰水。經書上說:左右是指陰陽的路途,這就是這個意思)。客氣也有寒暑燥濕風火的不同變化,這是按照一年中天命的運轉規律,處於主氣之上。

主氣則當只奉客之天命,動而不息者也。(大而言之,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分而言之,每氣各主六十日有奇,奇者,八十七刻半。)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二者有勝而無復。每年以司天前第三位為在泉,第四位為初之氣。假如子為少陰君火司天,子前第三位卯為陽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為初之氣。

辰與戌對,同屬太陽寒水。(主大寒後至春分,六十日有奇。)辰即卯之左間也。次巳為二之氣,巳與亥對,同屬厥陰木。(主春分後至小滿,六十日有奇。)巳即午之右間也。次午為三之氣,午與子對,同屬少陰火。(主小滿後至大暑,六十日有奇。)未即午之左間也。次酉為五之氣,酉與卯對,同屬少陽相火。

白話文:

主氣應該只遵循客氣的天命,不斷運作。總體來說,司天之氣主導上半年,在泉之氣主導下半年。具體而言,每一種氣各主導六十天左右,左右指的是八十七刻半的時間。

如果客氣勝過主氣,就會順應主氣,如果主氣勝過客氣,就會逆轉客氣,兩者都有勝過對方的情況,但不會再恢復到之前的狀態。每年以司天之氣的前三位作為在泉之氣,第四位作為初之氣。例如,如果子氣為少陰君火司天,那麼子氣的前三位卯氣為陽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氣為初之氣。

辰氣與戌氣相對,同屬太陽寒水,主導大寒後至春分,六十天左右。辰氣位於卯氣的左側。接著是巳氣,為第二種氣,巳氣與亥氣相對,同屬厥陰木,主導春分後至小滿,六十天左右。巳氣位於午氣的右側。接著是午氣,為第三種氣,午氣與子氣相對,同屬少陰火,主導小滿後至大暑,六十天左右。未氣位於午氣的左側。接著是酉氣,為第五種氣,酉氣與卯氣相對,同屬少陽相火。

(主秋分後至小雪,六十日有奇。)申即酉之右間也。次酉為終之氣,酉與卯對,同屬陽明燥金。(主小雪後至大寒,六十日有奇。)即在泉氣也。

按:六氣司天者,主歲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左右。在泉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如丑未歲土司天,面北而言左右,醜之左間相火寅,右間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南而言左右,辰之左間,厥陰巳木,右間陽明卯金。故曰左厥陰右陽明也。是歲客之初氣,厥陰亥木,二氣少陰子火,三氣即司天醜土,四氣少陽相火寅,五氣陽明卯金,終氣即在泉辰水。此司天在泉四間客氣,四間客氣加於主氣者,余皆仿此。

草廬吳先生(澂)曰:天地陰陽之運,往過來續,木火土金水,始終終始,如循斯循。六氣相生之序也,歲氣起於子中,盡於子中。故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子午之歲,始冬至燥金,然後禪於寒水,以至相火,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後其日三十,復終於燥金。丑未之歲,始冬至寒水,三十日然後禪於風木,以至燥金,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後其日三十,復終於寒水。寅申以下皆然。

白話文:

主要是在秋分之後到小雪之間,大約六十天。申這個位置是在酉的右邊。接下來酉就代表著結束的氣息,酉和卯相對應,都屬於陽明燥金。

主要是在小雪之後到大寒之間,大約六十天。這就叫做在泉的氣息。

按照古籍記載,六氣當中的司天之氣,主導著一年的方位,位於南方,所以要面向北方來說左右。而「在泉」這個位置是在北方,所以要面向南方來說左右。例如丑未年是土氣司天,面向北方來說左右,丑的左邊是相火寅,右邊是君火子。辰戌年是水氣在泉,面向南方來說左右,辰的左邊是厥陰巳木,右邊是陽明卯金。因此說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

這一年氣候的開始是厥陰亥木,第二個氣息是少陰子火,第三個氣息就是司天醜土,第四個氣息是少陽相火寅,第五個氣息是陽明卯金,最後的氣息就是「在泉」的辰水。這是在泉位置的四個客氣,四個客氣加在主氣之上,其他的也以此類推。

草廬吳先生(澂)說:天地陰陽的運行,不斷地循環往復,木火土金水,始終終始,就像這樣循環不息。六氣相生相剋的順序,歲氣從子開始,也終止於子。所以說冬至是子氣的一半,天心沒有改變。子午年,從冬至開始是燥金,然後傳給寒水,再傳給相火,每次都是六十天,一共五個氣息,而在小雪之後,則只有三十天,最終又回到燥金。丑未年,從冬至開始是寒水,三十天後傳給風木,再傳給燥金,每次都是六十天,一共五個氣息,而在小雪之後,則只有三十天,最終又回到寒水。寅申以下的年份都依此類推。

如是六十年至千萬年,氣序相生而無間。非小寒之末,無所於授;大寒之初,無所於承。隔越一氣,不相接續,而截自大寒為次年初氣之首也。此造化之妙,《內經》秘而未發,啟玄子闕而未言,近代楊子建昉推而得之。茲說與經不合,然極有理,謹附於此,俾學者知之。

白話文:

若如是六十年至千萬年,氣的運行順序相互滋生,彼此銜接無間斷。若非小寒的末尾,便沒有氣息可以傳遞;若非大寒的初始,便沒有氣息可以承接。若氣息之間彼此隔絕,不相連接,便會從大寒截斷,作為次年的初始之氣。

此乃造化的奇妙之處,而《內經》卻秘而不宣,啟玄子也遺漏未言。直到近代楊子建昉才推導出此理。此說雖然與經書內容不合,但卻極有道理,謹以此附於此,以便學者知曉。

3. 六化論

夫五行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土。)在天為氣。而氣有六,乃天之元氣,然後三陰三陽上奉之,(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謂之六氣,皆有一化。

木之化風,主於春。君火之化熱,主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應君之德。相火之化暑,主於夏,炎暑乃行。金之化清與燥,主於秋,清涼乃行。(白露清氣也,金為庚辛,辛為丙婦帶火之氣故燥。久雨霖霪,西風而晴,燥之兆也;西風而雨,燥濕爭也,而乃自晴。)水之化寒,主於冬,嚴凜乃行。

土之化濕與雨,主於長夏,(六月。)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成而旺,土潤溽暑,濕化行也。(經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則土雨之化見矣。)

白話文:

五行在地形成金木水火土,在天上則為氣。氣有六種,分別是天之元氣,以及三陰三陽: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這六種氣各有其變化。

木氣化為風,主宰春季。君火氣化為熱,主宰春末夏初,帶來溫暖和煦的天氣,應合君火的德性。相火氣化為暑,主宰夏季,炎熱的天氣到來。金氣化為清涼和乾燥,主宰秋季,帶來清涼乾燥的天氣。白露時節,空氣清新,金氣屬庚辛,辛氣帶有丙火之氣,因此乾燥。久雨之後,西風吹拂,天氣放晴,是乾燥的徵兆;如果西風吹拂卻下雨,則乾燥和濕潤爭鬥,最後天氣會放晴。水氣化為寒,主宰冬季,嚴寒的天氣到來。

土氣化為濕潤和雨水,主宰長夏(六月)。土生於火,在夏季生長旺盛,夏季中旬達到頂峰。土氣滋潤,天氣濕熱,濕氣化開。經書說:「地氣上行成雲,天氣下降成雨。雨水來自地氣,雲氣來自天氣」,這就是土氣化為雨的現象。

凡春溫夏暑秋涼冬寒,皆天地之正氣。(六氣司化之令。)其客行於主運,則自有逆順淫勝之異。由是氣候不一,豈可一定而論之?夫陰陽四時氣候,則始於仲月而盛於季月。故《經》曰:差三十度而有奇。又言:氣令盛衰之用,其在四維。四維者,辰戌丑未四季月也。蓋春氣始於二月,盛溫於三月;夏氣始於五月,盛暑於六月;秋氣始於八月,盛涼於九月;冬氣始於十一月,盛寒於十二月,則氣差明矣。然五月夏至陰氣生而反大熱,十一月冬至陽氣生而反大寒者,蓋氣自下生,推而上之也。

故陰生則陽上而愈熱,陽生則陰上而愈寒。夏井清涼,冬井溫和,則可驗矣。

白話文:

一年四季,春溫夏暑秋涼冬寒,都是天地間正常的氣候變化,遵循著六氣運行的法則。這些氣候變化會影響人體,有時順應人體,有時逆反人體,有時過度,有時不足,變化多端。因此,氣候變化難以一概而論。陰陽氣候隨著季節變化,從仲月開始,在季月達到最盛。古書記載,氣候變化幅度大約在三十度左右。氣候的盛衰變化,主要體現在四維,也就是辰戌丑未四個月的時節。春天從二月開始,三月氣溫最盛;夏天從五月開始,六月最熱;秋天從八月開始,九月最涼;冬天從十一月開始,十二月最冷,氣候變化十分明顯。雖然五月夏至時節,陰氣開始生長,但天氣卻反常地炎熱;十一月冬至時節,陽氣開始生長,但天氣卻反常地寒冷。這是因為氣從下方生長,向上推升造成的。所以,陰氣生長時,陽氣上升,天氣就更熱;陽氣生長時,陰氣上升,天氣就更冷。夏天井水清涼,冬天井水溫和,就能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