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八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八 (17)

1. 病機

夜啼者,有陰陽二證。陰者臟冷也。夜則陰盛,與冷相搏,臟氣交擊,故作痛而啼。陽者臟熱,夜則陽衰,與臟熱交擊,亦作痛而啼也。

2. 藥方

安神散,治小兒一百二十日內夜啼。

蟬蛻(四十九個,只用後半截)

上為細末,分作四服,用鉤藤煎湯,不時調化服。

五味子散,治小兒夜啼,及腸痛,至夜則似鬼祟。

五味子當歸赤芍藥,白朮(各五錢),茯神陳皮,桂,甘草(炙。各二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

燈花膏,治小兒夜啼不已。

燈花(七分),硃砂(一字)

上研末,白蜜調,兒睡抹唇內。

3. 病機

《幼幼新書》云:鍾洪聲大,澗遠流長。形處胞胎之中,受氣充足,水火兼濟,心腎不虧,所以發聲清響洪亮,是其根本深壯,稟賦充實,抑自然之理也。初生啼哭,發聲不出,或短促呃呃,上下氣不相乘,此由胎氣不足,根本不壯,何必藥焉?縱使以意投藥,終非長大之兒,醫當不可不察。

小兒客忤,是外人帶來穢惡之邪氣忤之。一若中人,是為客忤。雖是父母家人,或從遠來外至,經履神廟喪門,飲酒騎馬乍至,汗氣穢氣近兒,若一染之,皆為客忤。凡兒中忤,面變五色,狀若驚癇,但目不上視,或口吐青白沫,喘息腹痛,反側瘛瘲,如驚無異。此緣小兒心虛,精神不足,易犯客忤之氣,切不可作驚治,宜補心神,自不畏犯。

凡中忤發搐,脈來弦急而數,面色變易,視其口中有懸壅,左右有小泡,即以竹刺潰之,或以指甲摘之,藥用避邪正氣散安神,自愈也。

大抵小兒隨其心性,不可觸逆。凡有所愛之物,不可強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氣解散,神逐物遷,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嚲,狀如中惡。醫士見之,莫之措手,如有此證,詢其母及左右,順其所欲,然後用藥則安也。

4. 藥方

沉香順氣散,治小兒物忤逆觸。

沉香茯神紫蘇葉人參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細末,紫蘇梗煎湯調化,不拘時服。

安息香煎,治同前。

安息香蘇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膽南星(各等分),

上為細末,薑汁調作小餅。每用磨化塗奶上及焚煙,避一切客忤及物觸。

犀角散,治客忤驚啼壯熱。

犀角麥門冬天麻,鉤藤,硃砂(各一錢),鐵粉雄黃(各半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金銀煎湯調服。

伏龍肝散,治前。

灶心黃土(二兩,研),雞子(一枚)

二件和水少許,調勻塗五心及頂門。

5. 天釣候第二十

(如魚之上鉤,故云天釣。)

6. 病機

錢氏云:小兒天釣病,皆由乳母飲酒食肉,房勞熱毒之氣流入乳中,兒食其乳,遂使傳其熱毒,痰涎蘊積不得宣通。加之外挾六淫,致有此證。其患壯熱驚悸,眼目翻騰,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狀,初得之時,四肢瘛瘲,壯熱無時,頻頻呵欠,脈大而實,治法速宜解利風熱。

7. 藥方

鉤藤飲,治小兒天釣潮熱。

鉤藤,人參(各半錢),犀角(三分),甘草(炙,二分),全蠍天麻(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煎過半溫服。

天竺黃散,治小兒天釣,目睛釣上,四肢瘛瘲。

天竺黃,臘茶,甘草(炙。各一錢),全蠍(生薄荷葉裹煨炙,七個),綠豆(半生半熟炒,四十粒),荊芥穗,雄黃(水飛),枯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人參煎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