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脈浮而洪者為氣逆。沉而遲者為寒。趺陽脈浮者,胃氣虛,嘔而不食。寒氣在上,噯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而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寬緩即瘥。

脈陽緊陰數,食已即吐。陽浮而數亦然。

關脈浮大,風傷胃。關上脈數,其人即吐。

寸口緊為寒,芤為虛。虛寒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噎。

脈弦者虛,胃虛無餘。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變為反胃。寒在於上,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故痛而吐。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厥者難治。

白話文:

脈搏浮大且有力,代表氣機上逆。脈搏沉細而遲緩,代表身體有寒。足背動脈(趺陽脈)浮大,代表胃氣虛弱,會想嘔吐而吃不下東西。寒氣在上,打嗝的氣在下,兩種氣互相衝突,只能吐出來而吃不進去,這個人就會嘔吐而且無法進食,如果感到恐懼就會死亡,如果能放鬆心情就能痊癒。

脈搏陽部呈現緊張,陰部呈現快速,吃下東西就會吐。脈搏陽部浮大且快速也是一樣的情況。

關脈浮大,是風邪侵犯到胃。關脈跳動快速,這個人就會想吐。

寸口脈呈現緊張,代表身體有寒,脈搏空虛無力,代表虛弱。虛弱與寒氣相互搏擊,脈搏就會呈現陰寒凝結而遲緩,這個人就會噎住。

脈搏像琴弦一樣繃緊,代表虛弱,胃氣虛弱沒有剩餘的能量。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下去的東西早上吐出來,就變成反胃。寒氣在上方,但卻反而往下走,讓脈搏又呈現繃緊的樣子,所以稱之為虛。

寸口脈微弱且跳動快速,微弱代表沒有力氣,沒有力氣就代表營養不足,營養不足就代表血液不足,血液不足就會胸口發冷,所以會感到疼痛而想吐。

嘔吐而且脈象微弱,小便又頻繁,身上又有輕微發熱,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就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