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八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八 (8)

1. 五臟虛實主病

錢氏曰: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悸動不安。心病多叫,手足動搖驚悸。心氣熱則心胸亦熱,欲言不能,而有就涼之意,故合面臥,心熱。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搖頭咬牙,皆心熱也,導赤散主之。心實,則氣上下澀,合臥,則氣不通,故喜仰臥,則氣得上下通也,瀉心湯主之。

肝主風,實則目直視,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虛則咬牙多欠。氣熱則外生,氣溫則內生。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肝有風,目連扎不搐,得心熱則搐。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肝熱甚,身反張直不搐,治與有風同。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止於頭,目連扎也。若熱入目,牽其筋脈,兩背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

若得心熱則搐。以其子母俱有實熱,風火相摶故也。潔古曰:肝主謀,熱則尋衣捻物,目連扎直視,不能轉視,或極則身反強直折,皆風熱也。目者肝之竅,肝屬木,木性急,故如此也。

脾主困,病則困睡泄瀉,不思乳食。實則困睡身熱飲水,虛則吐瀉生風。

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有飲水者,有不飲水者。虛則哽氣,長出氣。肺熱手掐眉目鼻面。肺盛復有風冷,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當先散肺熱,後散風冷。肺只傷寒則不胸滿,肺虛熱唇深紅色,治之散虛熱。脾肺怯,唇白色,當補。若悶亂虛煩,氣粗喘促者,難治,肺虛損故也。

脾肺病久則虛而唇枯。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虛,不能相營,故名曰怯。脾主唇,唇白澤者吉,白如枯骨者死。潔古曰:肺主氣,燥則壯熱飲水,喘悶鼻乾燥,手捫眉面,瀉白散主之。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皆是肺氣有餘,復感風邪所傷,謂之微邪,先瀉而後發散。

腎主虛無實也。虛者由胎氣不成,則神不足。目多白睛,顱囟開解,面色㿠白,此皆難養,不過八八之數。若恣欲多,不及四旬而亡。或謂因病而致腎虛者,非也。又腎氣不足,則下竄,蓋骨重惟欲墜下而縮身也。腎水,陰也。腎虛則畏明,宜補之。潔古曰:下竄者,腎水不足,兩足熱,不喜衣覆足。

然此者臍以下皆腎之所主,緣心氣下行於腎部也。此乃腎不足而心有餘,宜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五臟虛實主病

錢乙說:心主掌管驚嚇。心火旺盛時,會哭鬧、發燒,喝水後抽搐;心氣虛弱時,則會昏睡、心悸、煩躁不安。心病多半會哭鬧,手腳顫動、驚慌心悸。心氣熱時,胸口也會發熱,想說話卻說不出來,喜歡涼爽,所以會趴著睡,這是因為心裡發熱。觀察睡覺時,嘴巴吐出的氣是溫熱的,或是趴著睡、向上竄動、搖頭咬牙,都是心熱的表現,可用導赤散治療。心火旺盛,氣上下運行不順暢,趴著睡會讓氣更不通,所以會喜歡仰睡,這樣氣才能順暢地上下流通,可用瀉心湯治療。

肝主掌管風。肝氣旺盛時,眼睛會直直地看著前方,大聲叫喊、打呵欠、脖子僵硬、感到鬱悶。肝氣虛弱時,會咬牙、打呵欠。肝氣熱時,會向外散發;肝氣溫熱時,則向內收斂。肝熱時,會用手去摸衣領或胡亂地抓東西。肝有風,眼睛會連續眨動但不抽搐,如果加上心熱就會抽搐。治療肝病可用瀉青丸,治療心病可用導赤散。肝熱嚴重時,身體會向後仰、僵直但不抽搐,治療方式和有風的情況相同。所有疾病,無論是剛發生的或是持續很久的,都可能引發肝風,風會向上竄到頭部,導致眼睛連續眨動。如果熱進入眼睛,牽動筋脈,導致兩側背部都緊繃,無法轉動眼珠,所以眼睛會直視前方。

如果加上心熱就會抽搐,是因為母臟(肝)和子臟(心)都有實熱,風火相互搏鬥的緣故。潔古說:肝主掌管謀慮,肝熱時會用手去摸衣領或抓東西,眼睛會連續眨動或直視前方,無法轉動眼珠,嚴重時身體會向後仰、僵硬,這些都是風熱的表現。眼睛是肝的孔竅,肝屬木,木的特性是急躁,所以才會這樣。

脾主掌管困倦。脾有病時,會昏睡、腹瀉、不想吃奶或食物。脾氣旺盛時,會昏睡、發熱、想喝水;脾氣虛弱時,則會嘔吐、腹瀉、產生風邪。

肺主掌管喘息。肺氣旺盛時,會感到胸悶、煩躁、喘息急促,有些人會想喝水,有些人則不會。肺氣虛弱時,會感到哽氣、長長地吐氣。肺熱時,會用手掐眉毛、眼睛、鼻子、臉。肺氣旺盛又受到風寒侵襲時,會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咳嗽、氣喘,應該先散去肺熱,再散去風寒。肺只是受到寒邪侵襲時,不會胸悶;肺虛有熱時,嘴唇會呈現深紅色,治療方法是散去虛熱。如果脾肺都虛弱,嘴唇會是白色,應當補益。如果感到胸悶、煩躁、呼吸粗重、喘息急促,這是很難治療的,因為是肺虛損的緣故。

脾肺病久了會虛弱,嘴唇會乾燥。脾是肺的母親,母子都虛弱,無法互相滋養,所以稱為「怯」。脾主掌管嘴唇,嘴唇白潤有光澤是吉利的,如果像枯骨一樣的白色,則是死兆。潔古說:肺主掌管氣,肺燥熱時會發高燒、想喝水、呼吸急促、胸悶、鼻子乾燥、用手摸眉毛和臉,可用瀉白散治療。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咳嗽、氣喘,都是因為肺氣有餘,又受到風邪侵襲所導致,這種微弱的邪氣,應該先瀉掉,然後再發散。

腎主掌管虛,沒有實證。腎虛是因為先天不足,導致精神不足。眼睛白眼珠過多、囟門沒有閉合、臉色蒼白,這些都難以養活,大多活不過十六歲。如果過度放縱慾望,則活不到四十歲就會死亡。也有人說因病導致腎虛,這是錯誤的。又,腎氣不足時,會向下竄動,因為骨頭沉重,所以想要向下墜落而蜷縮身體。腎屬水,是陰氣。腎虛則會怕光,應該補益。潔古說:向下竄動,是因為腎水不足,兩腳發熱,不喜歡用衣物覆蓋腳。

其實肚臍以下的部位都歸腎所管,是因為心氣會向下行至腎部。這是腎氣不足而心氣有餘的表現,可以用地黃丸治療。

2. 小兒諸病狀

小兒驚哭,聲沉不響者,是病重,醫難得效。聲浮者輕,調治便瘥。頭皮乾枯,筋脈緊急,唇外赤而內白,有瘡痍而無津至者,兼驚而難痊,此為熱之極矣。眼赤是肝積熱,怕明,心肝有驚。牙疳,奶食之毒,吃食不消,是脾積冷。耳聾是腎之虧。胎癬是肺積風,潮熱因驚而得。

或悲或歌,是邪入脾。口瘡肚脹,疳積氣逆吐蟲,胃與大腸積熱。瘧疾是脾之傷。開口睡是五臟毒盛。多哭是驚風入肺。愛吃泥土,脾臟生蟲。夜多盜汗,是血虛有熱。五心熱是疳癆。聤耳是腎經邪熱。腹脹噁心,是脾胃之積。愛吃木炭,是肝臟生蟲。吃茶葉,知為心臟。吃生米,須識脾宮。

推之以理,度之以意,斯為醫哲圓融。

白話文:

小孩子如果受到驚嚇哭鬧,聲音低沉微弱,表示病情嚴重,很難醫治見效。如果哭聲洪亮,表示病情較輕,調理治療就容易痊癒。頭皮乾燥枯槁,筋脈繃緊,嘴唇外側紅而內側蒼白,有瘡瘍卻沒有水分滋潤,同時又受到驚嚇,很難痊癒,這表示熱邪已經到了極點。眼睛發紅是肝臟積熱,怕光,表示心肝受到驚嚇。牙齦生瘡,是吃奶食物的毒素造成,食物消化不良,是脾臟積寒。耳朵聽不見是腎臟虧虛。胎癬是肺臟積了風邪,潮熱是因為受到驚嚇引起的。

有時悲傷有時唱歌,是邪氣進入脾臟。口生瘡瘍肚子脹大,是疳積導致氣逆吐蟲,是胃和大腸積熱。瘧疾是脾臟受傷。張著嘴巴睡覺是五臟毒素過盛。經常哭鬧是驚風入侵肺臟。喜歡吃泥土,是脾臟生了蟲。晚上睡覺盜汗,是血虛有熱。手心腳心發熱是疳勞。耳朵流膿是腎經有邪熱。肚子脹氣噁心,是脾胃積滯。喜歡吃木炭,是肝臟生了蟲。喜歡吃茶葉,可以判斷是心臟的問題。喜歡吃生米,要知道是脾臟的問題。

根據這些道理來推斷,用心去體會,這樣才能成為醫術精湛圓融的醫生。

3. 小兒雜病歌

小兒雜病切須知,不問童兒與女兒。

多睡只因肝是本,心中積熱夜驚啼。

叫呼冷汗因蟲痛,寒熱其中積在脾。

臉赤口瘡心肺壅,虛風搐搦四肢垂。

冷滑傷脾或瀉痢,如膿如血下無時。

積多肚大多掀水,氣喘腮黃不問醫。

眼重吐涎頭擺急,莫教脈息慢微微。

甚笑愚人偏問鬼,不求良藥苦求師。

白話文:

小兒的各種疾病一定要知道,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一樣。

常常嗜睡大多是因為肝臟出了問題,心中有積熱就會在晚上驚嚇啼哭。

如果又叫又哭還冒冷汗,通常是因為肚子裡有蟲在作痛,忽冷忽熱,多半是脾胃功能失調。

臉色發紅、口舌生瘡,是心肺有積熱阻塞,如果出現虛弱引起的抽搐,四肢就會無力下垂。

大便稀薄滑膩,表示脾胃受損,如果腹瀉不止,大便像膿或帶血,那更要留意。

積食嚴重就會肚子脹大,而且會聽到肚子裡有水聲,氣喘吁吁,臉色發黃,這種情況就不要再拖延不去看醫生了。

如果眼睛無神、吐口水,頭還一直搖晃,更要小心,千萬別讓脈搏變得微弱。

實在是可笑那些愚昧的人,生病了不去找醫生,反而去問鬼神,不去尋求良藥,卻去求神問卜。

4. 雜證病機訣

急驚風眼喜張,慢脾風眼喜閉。啼而不哭是煩,哭而不啼是燥。張口出舌是風,瞑目似睡不思乳食是虛。腹痛盈盈是氣壅,翻身伏臥是脾疾。換手長揮,聞言即哭是實。清涕流出肺經受寒,搖頭硬頸三焦壅熱。魚目定睛夜死,面青唇黑晝亡。

白話文:

急性驚風發作時,眼睛會睜得很大;慢性脾風發作時,眼睛則會閉起來。有聲音卻沒有眼淚是煩躁的表現,有眼淚卻沒有聲音是乾燥的表現。張開嘴巴伸出舌頭是風邪入侵的症狀,閉著眼睛像睡著一樣、不想喝奶是虛弱的表現。肚子疼痛而且脹滿是氣堵塞的緣故,翻身趴著睡是脾胃有問題。兩手不停揮舞,聽到聲音就哭是實證的表現。流出清鼻涕是肺經受寒,頭搖來搖去、脖子僵硬是三焦鬱熱。眼睛像死魚一樣不動是晚上死亡的徵兆,臉色發青、嘴唇發黑是白天死亡的徵兆。

5. 雜病不治歌

吐瀉生風眼上膜,風在眼中抓不著。

急驚過了喘無休,慢驚過了皮膚薄。

盤腸過了心中孤,嗽吐嘔逆心凹惡。

傷寒赤脈青相交,結熱面黑皮毛落。

痘子入腹眼不開,熱瀉出取口乾惡。

鎖口腰低唇黑青,積痢脾毒唇捲縮。

此病因驚無有積,豈有神仙留妙藥。

白話文:

嘔吐腹瀉若伴隨生風的症狀,眼睛就會長出翳膜,這種風邪在眼睛裡,想抓也抓不到。

急驚風發作過後,會喘息不停;慢驚風發作過後,皮膚會變得薄弱。

腸子脫垂(盤腸)若治好了,心中卻會感到孤單;咳嗽、吐痰、嘔吐、胸口會感到難受噁心。

傷寒如果出現紅色的血脈和青色的血脈交錯的情況,而且是結熱,就會臉色發黑、毛髮脫落。

痘疹如果進入腹部,眼睛就會睜不開;若是因為熱氣而腹瀉,就會覺得口乾想吐。

如果出現牙關緊閉、腰部彎曲、嘴唇發黑發青的狀況,或是有積痢,或是脾臟有毒,嘴唇就會捲曲起來。

這些疾病是因為受到驚嚇,而不是因為有積滯造成的,難道會有神仙留下什麼神奇的藥方嗎?

6. 小兒輕易服藥戒

羅謙甫案,一小兒五月間,因食冷粉,腹中作痛,遂於市藥鋪中贖得神芎丸服,臍腹漸加冷痛,時發時止,逾七八年不已。因思古人云:寒者熱之,治寒以熱,良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據所傷之物,寒也,所攻之藥亦寒也。重寒傷胃,其為冷病可知矣。凡人之脾胃,喜溫而惡冷,況小兒血氣尚弱,不任其寒,故陽氣潛伏,寒毒留連,久而不除也。治病必先其本,當用和中養氣之藥,以救前失,服之月餘方愈。

嗚呼!康子具藥,孔子曰:未達,不敢嘗。此保生之重者也。奈何常拱默而令切脈,以謂能知病否。且脈者,人之血氣,附行經絡之間。熱勝則脈疾,寒勝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至於所傷何物,豈能別其形象乎?醫者不可不審其病源。且此子之父,不以病源告醫,而求藥於市肆,以致七年之病,皆昧此理也。

孫真人云:未診先問,最為有準。東坡云:只圖愈疾,不欲困醫。二公之言有功於世大矣。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五月的時候因為吃了冰涼的米粉,肚子開始疼痛,於是就在藥鋪買了神芎丸來吃,結果肚臍和腹部的疼痛反而越來越嚴重,時好時壞,這樣過了七八年都沒有好。

我因此想到古人說的:「寒症要用熱藥來治療,這是良醫不能違背的準則,也不應該改變的原則。」根據這個小孩所吃的東西判斷,是寒冷的食物造成的,而所吃的藥也是寒性的,兩重寒冷傷害了脾胃,導致寒症,這是可以理解的。人的脾胃喜歡溫暖,不喜歡寒冷,何況小孩的血氣還很虛弱,更無法承受寒冷,所以陽氣被抑制,寒毒停留在體內,久久不能去除。治療疾病一定要從根本原因著手,應該用調和脾胃、補養氣血的藥物,來彌補之前的錯誤,吃了個把月才痊癒。

唉!康子備好了藥,孔子說:「(藥性)我還不了解,不敢嚐。」這說明了保養生命的重要性。為什麼現在的人常常只是默默地伸出手讓醫生把脈,就以為這樣能知道病因呢?要知道脈搏是人體血氣在經絡間流動的體現,熱盛的時候脈搏跳動快,寒盛的時候脈搏跳動慢,實證的時候脈搏有力,虛證的時候脈搏無力。至於因為吃了什麼東西而生病,把脈怎麼可能分辨出來呢?醫生必須要仔細審查病因才行。而且這個小孩的父親,不把病因告訴醫生,反而去藥鋪買藥,導致七年的病都沒有治好,都是因為不了解這個道理啊!

孫思邈說:「在診斷之前先詢問病情,是最準確的。」蘇東坡說:「只希望病能治好,不要讓醫生感到困擾。」這兩位賢人的話對世人有很大的貢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