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八 (13)

1. 藥方

生地黃湯,治兒初生眼不開。

乾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栝蔞根,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少許,抹兒口中,燈心煎湯,調抹入口中,連服效。

山茵陳湯,釀乳。

山茵陳,澤瀉(各三錢),栝蔞根,豬苓,甘草(生),生地黃(各一錢半),

上為咀,水煎,食後服,初服二服且捏去宿乳,第三服後卻令兒吃乳,若產母自乳亦可服。

白話文:

生地黃湯

治療新生兒眼睛張不開

藥方:

  • 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栝蔞根、甘草(各一錢)

用法:

  1.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少許塗抹於嬰兒口中。
  2. 以燈心草煎湯,加入藥末調勻,再次塗抹於嬰兒口中。
  3. 連續服用,直至見效。

山茵陳湯

用於治療乳汁鬱積

藥方:

  • 山茵陳、澤瀉(各三錢)、栝蔞根、豬苓、甘草(生)、生地黃(各一錢半)

用法:

  1.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碎末。
  2. 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3. 初次服用兩劑,可捏去嬰兒乳房的積乳。
  4. 第三劑後,便可讓嬰兒吸吮乳汁。
  5. 如果是母親自身哺乳,也可以服用此方。

2. 病機

驚風總論

閻孝忠曰:小兒急慢驚風,古無之,惟曰陰陽滴而已。所謂急慢者,後世名之耳。正如赤白痢疾之類是也。《直指方》云:急者屬陽,陽盛而陰虧;慢者屬陰,陽虧而陰盛。陽動而躁疾,陰靜而遲緩。其始也,皆因臟腑虛而得之。虛能發熱,熱則生風,是以風生於肝,痰生於脾,驚出於心,熱出於肺,而心亦主熱,驚風痰熱合為四證,四證已具,八候生焉。

凡扎眼搖頭,張口出舌,唇青臉赤,面青眼青瀉青,太陽髮際印堂青筋,三關虎口脈紋紅紫或青者皆驚風也。大抵熱論虛實,證別逆順,治有先後。蓋實熱為急驚,虛熱為慢驚。慢驚本無熱,所以發熱者,虛使然耳。急驚屬陽,用藥以涼;慢驚屬陰,用藥以溫。其不可以陰陽無別,故曰熱論虛實者此也。

白話文:

驚風總論

閻孝忠說:小兒急慢驚風,古書上沒有這種說法,只說陰陽滴而已。所謂急慢,是後世才有的名稱,就像赤白痢疾這種分類一樣。《直指方》書中說:急驚屬於陽,陽氣盛而陰氣虧損;慢驚屬於陰,陽氣虧損而陰氣盛。陽氣動則躁疾,陰氣靜則遲緩。驚風的起因,都是因為臟腑虛弱。虛則易發熱,熱則生風,因此風生於肝,痰生於脾,驚出於心,熱出於肺,而心又主熱,所以驚風、痰、熱合為四證,四證齊備,便會出現八候症狀。

凡是出現扎眼搖頭、張口出舌、唇青臉赤、面青眼青瀉青、太陽穴髮際、印堂青筋、三關虎口脈紋紅紫或青等症狀,都屬於驚風。總之,治療驚風要論證虛實,辨別逆順,治療順序也需有所區別。實熱為急驚,虛熱為慢驚。慢驚本不發熱,之所以發熱是因為虛弱所致。急驚屬陽,用藥以清熱;慢驚屬陰,用藥以溫補。不可不分陰陽,故曰熱論虛實。

男搐左視左,女搐右視右。男眼上竄,女眼下竄。男握拇指出外,女握拇指入里。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直左曲,皆為之順,反之則逆。亦有先搐左,而雙搐者。但搐順則無聲,搐逆則有聲。其指紋形勢攣入里者順,出外者逆,出入相半者難痊,故曰證別逆順者此也。

凡熱盛生驚,驚盛生風,風盛發搐。治搐先於截風,治風先於利驚,治驚先欲豁痰,治痰先於解熱。其若四證俱有,又當兼施並理,一或有遺,必生他證,故曰治有先後者,此也。綱領如此,若析急慢驚風而言之,則暴烈為急驚,沉重為慢驚,而慢脾則又重而深矣。

急驚變為慢驚之因

白話文:

男性抽搐時左眼向左看,女性抽搐時右眼向右看。男性眼珠向上竄,女性眼珠向下竄。男性握拳時拇指朝外,女性握拳時拇指朝內。男性伸出手臂時,左手直右手彎,女性伸出手臂時,右手直左手彎,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反之則為異常。也有一些人先左邊抽搐,然後雙邊都抽搐。但順著正常方向抽搐時無聲音,逆著正常方向抽搐時有聲音。指紋形狀像往裡收縮的是順,像往外伸展的是逆,兩者各佔一半則難以痊癒,這就是辨別抽搐順逆的方法。

一般來說,熱盛則生驚,驚盛則生風,風盛則發搐。治療抽搐要先截風,治風要先利驚,治驚要先豁痰,治痰要先解熱。如果四證俱有,就要同時治療,如果有一項遺漏,就會產生其他病症。這就是治療要分先後順序的原因。總的來說,治療抽搐要先治本,再治標。如果再細分急慢驚風,暴烈者為急驚,沉重者為慢驚,而慢脾則更重更深。

急驚變為慢驚的原因是……

急驚變為慢驚者,因壯熱,精神恍惚發驚搐。醫以吐下藥太過,多以涼驚藥不愈。《荏苒經》曰:脾虛不實,昏睡露睛,涎鳥氣粗,肢冷時疼,時作瘛瘲,此急驚變成慢驚也。

慢驚變為急驚之因

慢驚變為急驚者,因傷乳食,或吐或瀉,時作瘛瘲。醫以溫熱藥太過,以慢驚藥不愈。體熱涎盛,面紅目赤,大便不通,小便赤瀝,舌白唇紅,急發驚搐。此慢驚變成急驚也。

驚有四證八候

四證者,驚風痰熱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搐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如相撲。顫者,頭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後。引者,臂若開弓。竄者,目直似怒。視者,睛露不活。四證已備,八候生焉。四證既無,八候安有?專是藥者,可不究心及此?脈病證治,明有條類。

白話文:

原本急性的驚恐症狀,轉變為慢性驚恐症的患者,是因為發高燒,精神恍惚,突然驚恐抽搐。醫生過度使用吐瀉藥物,又用清熱止驚藥物,效果不佳。《荏苒經》裡說:脾胃虛弱,身體虛弱,昏昏欲睡,眼睛露白,流口水,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時常疼痛,偶爾出現抽搐的症狀,這就是急性的驚恐症轉變成慢性的驚恐症。

慢性的驚恐症轉變為急性的驚恐症的原因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嘔吐或腹瀉,時常出現抽搐。醫生過度使用溫熱藥物,又使用治療慢性驚恐症的藥物,效果不佳。身體發熱,流口水多,臉紅眼赤,便秘,小便灼熱,舌頭白,嘴唇紅,突然出現抽搐。這就是慢性的驚恐症轉變成急性的驚恐症。

驚恐症有四種症狀和八種徵兆。四種症狀包括驚風和痰熱。八種徵兆包括抽搐、手足抽動、反弓、肢體抽動、眼神亂飄、眼珠突出。抽搐是指雙手伸縮。手足抽動是指十個手指頭開合。反弓是指身體向後仰。肢體抽動是指手臂像拉弓一樣。眼神亂飄是指眼睛直直地好像生氣一樣。眼珠突出是指眼睛突出,失去光彩。四種症狀都具備,八種徵兆才會出現。四種症狀都沒有,八種徵兆怎麼可能存在?專門用藥的人,難道不應該用心研究這些嗎?脈象、病症、治療方法,都有明確的分類。

大抵嬰孩得疾,貴乎早治,若初覺受驚,傷風發熱,便與疏解,何患之有?傳變之異,所謂闖門之盜,不可以固留;逆流之水,不可以順決。此有疾在謹其初之意也。

白話文:

當嬰兒生病時,最重要的是及早就醫治療。如果一發現受到驚嚇、感冒發燒等症狀,就立即進行疏導和解決,又怎麼會有什麼問題呢?病情變化多端,就像強行進入家中的小偷不能被留下,逆流而上的河水也不能按照原本的方向排放。這就是說疾病要從開始就要小心防範的意思。

3. 脈候

《脈訣啟蒙》云:小兒脈促急為虛驚。《直指》云:浮數洪緊為急驚。沉遲散緩為慢驚。虎口脈紋青紫為驚風。紅者風熱輕。赤者風熱盛。紫者驚熱,青者驚積。青而淡紫,伸縮來去,主慢驚。青紫相半,驚積風熱俱有,主急驚風。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而不出,主慢脾風。形勢彎入里者順,出外者逆。

白話文:

《脈訣啟蒙》說,小兒脈搏急促就是虛驚。 《直指》說,脈象浮、數、洪、緊,就是急驚;沉、遲、散、緩,就是慢驚。虎口脈紋青紫是驚風,紅色是風熱輕,赤色是風熱盛,紫色是驚熱,青色是驚積。青而淡紫,脈象伸縮來去,是慢驚。青紫相半,是驚積風熱都有,是急驚風。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而不出,是慢脾風。脈象彎入內的是順,向外突出的是逆。

4. 治法

驚風痰熱四證用藥法

小兒有熱,熱盛生痰,痰盛生驚,驚盛生風,風盛生搐,搐盛則牙關急,急甚反張上竄。痰涎壅,牙關緊。風熱極閉經絡,即作搐搦涎壅。胃口悶亂,不醒,才入中脘。手足拳攣,是諸關竅不通,百脈凝滯。有退熱而愈者,有治痰而愈者,有治驚而愈者,有通關而愈者,皆是依證用藥,不可不究竟其所以受病。

凡病在熱,不可妄治痰;病在驚,不可妄治風;病在痰,不可妄治驚;病在風,不可妄治搐。治法病在驚,驚由痰熱得者,只可退熱化痰,其驚自止。病在風,風由驚作,只可利驚化痰,其風自散。病在痰,涎急,須退熱化痰。若還有搐,須用截風散驚。此為活潑之治也。

白話文:

驚風痰熱四證用藥法

小兒若有發熱,熱氣盛則生痰,痰多則易驚,驚嚇頻繁則生風,風盛則肌肉抽搐,抽搐嚴重則牙關緊閉,甚至張口上揚。痰涎堵塞,牙關緊閉。風熱極盛,阻塞經絡,就會出現抽搐、流涎不止。胃口悶亂,神志不清,痰熱侵入中脘。手腳握拳蜷縮,說明全身關竅不通,氣血運行受阻。有的孩子退熱後痊癒,有的孩子化痰後痊癒,有的孩子安撫驚嚇後痊癒,有的孩子疏通經絡後痊癒,這些都說明必須根據病症用藥,不可不深入了解孩子患病的原因。

凡是病症在於發熱,不可隨意治療痰症;病症在於驚嚇,不可隨意治療風症;病症在於痰多,不可隨意治療驚嚇;病症在於風盛,不可隨意治療抽搐。

治療方法:

  • 如果病症在於驚嚇,而驚嚇是由於痰熱引起的,只需退熱化痰,驚嚇自然會停止。
  • 如果病症在於風盛,而風盛是由於驚嚇引起的,只需安撫驚嚇化痰,風盛自然會消散。
  • 如果病症在於痰多,涎液阻塞,需要退熱化痰。
  • 如果還出現抽搐,則需用截風散來止驚。

這就是靈活治病的方法。

治驚當分三因

錢氏曰:小兒驚搐,因傷風后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煩悶,手足動搖,當發散,大青膏主之。小兒本怯,多此病也。因傷食後得之,身體溫,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餅子下之,後與安神丸主之。惟瘡疹能發搐,風火相爭故也。治當瀉心肝補母也。

《類萃》治小兒因傷風而得驚搐者,同大人傷風寒之類,當辨有汗無汗,陰陽二證,用大青膏、仲景小續命之類開發則愈。傷食發搐,謂不因他證,忽然而搐,此因飲食過度,致損脾胃,故見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脾胃既虛,引肝風,則發搐。當先定其搐,加羌活、防風煎下瀉青丸,後用白餅子下其食,漸漸用調中丸,異功散養其氣。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搐要分三種原因:第一種是因風寒而起,症狀是口氣熱、打呵欠、煩躁、手腳顫抖,需要用散風寒的藥物,比如大青膏。小兒本身就容易受到驚嚇,所以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第二種是因傷食而起,症狀是身體溫熱、嗜睡或嘔吐、不愛吃奶,需要先止住驚搐,驚搐止住後再用白餅子幫助消化,最後再用安神丸安神。第三種是因瘡疹引起,是因為風火交爭所致,需要用瀉心肝補脾胃的藥物來治療。

或因斑疹而得搐者,蓋疹為脾虛所生,脾虛而肝旺乘之,木來勝土,熱氣相擊,動於心神,心喜為熱,神氣不安故也。斑為心所生,心主熱,熱則生風,風屬於肝,二臟相搏,故發搐也。宜瀉肝補其母,導赤散、地黃丸主之。

丹溪治驚風大法

小兒驚風有二,急驚屬痰熱,宜涼瀉。一云用降火下痰丸,養血藥作湯下之。慢驚屬脾虛所主,多死,宜用溫補,一云當義脾。世以一藥通治二驚,此甚妄也。急驚風,熱口瘡,手心伏熱,痰嗽痰喘,並用湧法,重則用瓜蒂散,輕則用赤小豆、苦參末,須用酸虀汁調服之。候小定用通聖散,蜜丸服之,間以桑樹上桑牛陰乾為末調服,以平其風。

白話文:

有些小孩因為長疹子而抽搐,這是因為脾虛導致疹子,脾虛而肝氣旺盛,肝木克脾土,熱氣互相衝撞,影響心神,心火旺盛,神氣不安,所以抽搐。疹子是心火所生,心主火,火生風,風屬於肝,兩個臟器互相搏鬥,所以抽搐。治療方法應該瀉肝補脾,可以用導赤散、地黃丸。

小兒驚風有兩種,急驚屬於痰熱,應該用涼瀉藥物。有些人用降火下痰丸,再用養血藥煎湯服用。慢驚屬於脾虛,多半會死亡,應該用溫補藥物,也就是補脾。有些人用一種藥物來治療兩種驚風,這是錯誤的。急驚風,口渴有口瘡,手心發熱,有痰咳嗽喘息,應該用湧法治療,嚴重者用瓜蒂散,輕者用赤小豆、苦參末,用酸醋汁調服。等小孩稍微穩定後,用通聖散製成蜜丸服用,再用桑樹上桑牛陰乾磨成粉末調服,以平息風氣。

又以北薄荷葉、寒水石各一兩,青黛、白殭蠶、辰砂各一錢,全蠍二枚,豬牙皂角、槐角各五分為末,燈心湯和乳汁灌之。角弓反張,目直視,因驚而致,宜南星、半夏入薑汁、竹瀝灌之,更灸印堂。頻吐瀉者,將成慢驚,用錢氏白朮散加山藥、扁豆、炒肉豆蔻、麵包煨,各一錢,入姜一片煎服。若慢驚已作,加細辛、天麻各一錢,全蠍三個去梢,白附子八分麵煨。

白話文:

用薄荷葉、寒水石各一兩,青黛、白殭蠶、辰砂各一錢,全蠍二枚,豬牙皂角、槐角各五分研成粉末,用燈心湯和乳汁灌服。如果患者角弓反張、目直視,是因為受驚引起,就應該用南星、半夏加入薑汁和竹瀝灌服,並且灸印堂穴。如果患者頻頻吐瀉,可能要變成慢驚,可以用錢氏白朮散加上山藥、扁豆、炒肉豆蔻、麵包煨,各一錢,加入薑片煎服。如果慢驚已經出現,就應該加上細辛、天麻各一錢,全蠍三個去頭尾,白附子八分麵煨。

驚而瀉,用參、苓、芍藥酒炒白朮,姜煎。夏月加薑黃連、生甘草服之。

驚風候各有所屬

小兒非時釣上眼睛是肝風驚。白日無時喜笑,驚風在心。夢中五指捻動,驚風在筋。畏人恐怖,驚在脾。夢中非時手足抽動,驚風在肝心二臟。面色赤非時作黑,驚在腎。無時咬人,驚風在骨。非時手足挐人,驚在三焦。夢中吐舌,驚在心。睡時喉中響拽,驚在肺並胃脘。面色青白無時發熱戰,驚在脾。

無時面上黑色惡叫,驚在腎。治驚大法有方,用藥有序,急以退熱疏風,下痰定搐開關。當下便不可用巴豆、硝粉、腦、麝、牛黃大寒之劑下之,大黃可也,恐傷真氣元陽也。小兒易虛易實,用溫涼之劑無過與不及。要問前醫曾經解利不曾,又不知真假逆順,傷寒傷風,麻痘食積,變蒸熱急亦致發搐,假搐是也,各有見證可驗。

白話文:

突然受驚嚇而腹瀉,可以用人參、茯苓、芍藥酒炒白朮,用薑水煎服。夏季可以加薑黃、生甘草一同服用。

驚風的表現各不相同:

小兒在非正常時間釣起眼珠,是肝風驚。白天無緣無故喜笑,驚風在心。睡夢中五指不停捻動,驚風在筋。害怕人、畏懼恐怖,驚風在脾。睡夢中非正常時間手足抽動,驚風在肝心兩臟。面色紅潤卻無故變黑,驚風在腎。無緣無故咬人,驚風在骨。非正常時間手腳抓人,驚風在三焦。睡夢中吐舌頭,驚風在心。睡覺時喉嚨有響聲,驚風在肺和胃脘。面色青白無故發熱發抖,驚風在脾。

無緣無故面色發黑,大聲哭喊,驚風在腎。治療驚風有固定的方法,用藥也有順序,要先用藥退熱、疏風、下痰、止抽搐、開關竅。切忌馬上使用巴豆、硝石粉、腦髓、麝香、牛黃這些寒涼之劑,大黃可以服用,但也要注意,以免傷了真氣元陽。小兒容易虛弱,也容易積實,用溫涼之劑要掌握好度,不可過量也不可不足。要問清楚之前醫生是否用過瀉藥,還要了解病情是真是假,是逆是順,是傷寒還是傷風,是麻疹還是痘疹,是食積還是變蒸熱急,因為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抽搐,假性的抽搐也有各自的證據可以驗證。

牙關不緊,若無痰潮,見其驚風,便言熱則生風,便與腦、麝、巴、霜、牛黃、輕粉,大寒毒劑截風峻取下痰,以致脾胃虛損,以傳慢候夭傷者多矣。凡百病不可損其胃氣,醫者慎之。曾經下後,諸病猶存,不得再下。有驚散驚,有熱退熱,有痰利痰,壅實則去壅實。熱退則不生痰,驚散則不生風。

壅實去,氣自平,病何由作?錢氏曰溫驚丸,涼驚丸,利驚丸,何也?虛則溫之,實則利之,熱則涼之。

通驚開關

楊氏曰:驚風搐搦,關竅不通,皆由痰塞中脘,留滯百節所致。痰之潮塞者,氣實使之。治風痰,當用半夏、南星、全蠍、殭蠶,亦當用蘇合香丸,同青州白丸子,同薄荷煎湯調入生薑汁灌服,蓋使氣下則痰下,痰下則關竅自通,若搐鼻不嚏者,不治。

白話文:

牙齒咬合不緊,如果沒有痰濕,就看到孩子驚風,便說熱氣生風,就用腦髓、麝香、巴豆、冰霜、牛黃、輕粉等寒涼藥物來截斷風邪,迅速往下引導痰液,結果導致脾胃虛損,慢慢地病情加重,最後夭折的人很多。所有疾病都不能損害脾胃的運化功能,醫生要謹慎小心。曾經用過下瀉的藥物後,如果疾病仍然存在,就絕對不能再用下瀉藥。有驚風的要驅散驚風,有熱症的要退熱,有痰濕的要化痰,有壅塞的要清除壅塞。熱退了就不會生痰,驚風散了就不會生風。

壅塞去除,氣機自然平順,疾病從何而來?錢氏說溫驚丸、涼驚丸、利驚丸都是按照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涼之的原則來配伍的。

楊氏說:驚風抽搐,關竅不通,都是由於痰濕堵塞中脘,停留在四肢百骸所致。痰濕壅塞的原因,是氣機實滯造成的。治療風痰,應該用半夏、南星、全蠍、僵蠶,也可以用蘇合香丸,與青州白丸子一起,用薄荷湯煎好後加入生薑汁灌服,目的是讓氣機下降,痰液隨之而下,痰液下降,關竅自然暢通。如果鼻子抽動卻不打噴嚏,就沒有治療的必要了。

驚風不能治證

急驚眼睛翻轉,口中出血,兩足擺跳,肚腹搐動,或神緩而摸體尋衣,或證篤而神昏氣促,噴藥不下,通關不嚏,心煩忽叫者,不治。慢驚四肢厥冷,吐瀉咳嗽,面黯神慘,鴉聲胃痛,兩脅動氣,口生白瘡,髮直搖頭,眼青不轉,涎鳴喘嗌,頭軟,大小便不禁,手足一邊牽引者,皆為不治。

慢脾身冷黏汗,直臥如屍,喘嗽頭軟,背曲口禁搖頭,痰如拽鋸,面無潤澤,唇促氣粗者,不治。

白話文:

驚風不能治證

急性驚風

  • 眼睛翻白,嘴巴流血,雙腳不停擺動,肚子抽搐。
  • 或者精神呆滯,摸著身體尋找衣服。
  • 或者病情嚴重,神志昏迷、呼吸急促,噴藥不進去,打噴嚏也打不出來,心裡煩躁不停喊叫。
  • 以上情況,皆屬不治之症。

慢性驚風

  • 四肢冰冷發麻,嘔吐、腹瀉、咳嗽,臉色暗淡,精神萎靡,聲音嘶啞,胃痛,兩側肋骨疼痛,嘴巴長白瘡,頭髮豎起來搖頭,眼睛發青不能轉動,流口水,呼吸急促,頭軟,大小便失禁,手腳一邊抽筋。
  • 以上情況,皆屬不治之症。

脾虛驚風

  • 身體冰冷,流黏汗,平躺如屍體,喘氣咳嗽,頭軟,背部彎曲,嘴巴閉著搖頭,痰液如鋸子摩擦發出的聲音,臉上沒有光澤,嘴唇乾裂,呼吸粗重。
  • 以上情況,皆屬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