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4)
卷之十二 (4)
1. 藥方
何故秋旺用人參、白朮、芍藥之類反補肺?蓋為脾胃虛則肺最受邪,故因時而補,易為力也。
上咀,作一服,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去渣溫服。
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是不宜利小便,當去茯苓、澤瀉。
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脾胃之氣不得轉運升發也。須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升發,慎毋勞役,使氣復傷。若胃氣稍強,少食加果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參朮調中湯,瀉熱補氣,止嗽定喘,和脾胃,進飲食。
白朮(五分),黃耆(四分),桑白皮,陳皮(去白),人參(各二分),麥門冬,青皮(去穰),甘草(炙),地骨皮,白茯苓(各二分),五味子(十二粒)
上咀,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溫服,早飯後忌勞役多言。
雙和散,治虛勞少力,補血益氣。
川芎,當歸,熟地黃(各一兩),芍藥(二兩),黃耆(一兩),官桂,甘草(各七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當歸補血湯,治肌膚燥熱,因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經曰:脈虛血虛。又云: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湯證,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誤服白虎湯必死。此病得之勞役。
黃耆(一兩),當歸(二錢,酒浸)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煎八分,食前溫服。
(節齋)雜著方,治勞苦用力過多,預服數帖,防後發熱。
人參,黃耆(炙。各錢半),陳皮,白朮(各一錢),麥門冬(去心,五分),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七分),甚者加附子(四分),
上作一服,水鍾半,加薑棗,煎八分,溫服。
茯神湯,治勞心思慮傷損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
茯神(去心),酸棗仁(炒研),人參,當歸(各一錢),麥門冬(去心,八分),五味子(十五粒),芍藥,生地黃,川芎,陳皮,山梔仁(炒),甘草(各六分),
上水鍾半,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東垣)門冬清肺飲,治脾胃虛弱喘促,精神少,或衄血吐血,宜服此。
紫菀茸(一錢),人參,黃耆,當歸,芍藥,麥門冬(各七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
上作一服,水鍾半煎八分,食後溫服。
寬中喜食無厭丸(一名寬中進食丸)滋形氣,喜飲食。
白朮(炒),神麯,麥櫱(麵炒黃,一兩),半夏(制),豬苓(各七錢),澤瀉,白茯苓,橘紅(各三錢),草豆蔻(濕麵裹煨),砂仁,人參,乾薑,甘草(炙。各三錢),青皮,枳實(各一錢),木香(一錢),
白話文:
藥方
為什麼秋季旺盛時反而要用人參、白朮、芍藥這類藥材來補肺呢?因為脾胃虛弱時,肺最容易受到邪氣侵襲,所以要依照時令來進補,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煮成一帖藥。用水一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渣後溫服。
服藥後,如果小便完病情反而加重,表示不適合利小便,應該去除藥方中的茯苓、澤瀉。
如果服用藥方後食慾大增,一兩天內不要吃太飽,以免再次傷害脾胃,因為此時藥力還不夠,脾胃之氣無法正常運轉升發。應該吃些清淡的食物,或者吃些美味的食物來幫助藥力,增強升發之氣,滋養胃氣。切記不可只吃清淡的食物,這樣會減弱藥力,反而助長邪氣下降。可以稍微活動身體,讓胃和藥力得以運轉升發,但切記不要過度勞累,以免氣再次受損。如果胃氣稍微強壯,可以稍微增加一些水果來幫助藥力。古書說:「五果為助」就是這個意思。
參朮調中湯:瀉熱補氣,止咳平喘,調和脾胃,增進食慾。
白朮(五分)、黃耆(四分)、桑白皮、陳皮(去白色部分)、人參(各二分)、麥門冬、青皮(去瓤)、炙甘草、地骨皮、白茯苓(各二分)、五味子(十二粒)。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煮成一帖藥。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早飯後忌勞累和多說話。
雙和散:治療虛勞乏力,補血益氣。
川芎、當歸、熟地黃(各一兩)、芍藥(二兩)、黃耆(一兩)、官桂、甘草(各七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兩碗、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煎煮至剩下八分,溫服。
當歸補血湯:治療肌膚乾燥發熱,因口渴而大量飲水,眼睛發紅、臉色潮紅,白天晚上都不停,脈象洪大而虛,重按下去感覺完全沒有力道。古書說:「脈虛就是血虛」。又說:「血虛發熱的症狀與白虎湯證相似,但脈象不長,這才是辨別的關鍵。如果誤服白虎湯,一定會死亡。此病是因勞累過度而引起的。」
黃耆(一兩)、當歸(二錢,用酒浸泡)。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煮成一帖藥。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下八分,飯前溫服。
(節齋)雜著方:治療勞苦用力過度,預先服用數帖,防止之後發熱。
人參、炙黃耆(各一錢半)、陳皮、白朮(各一錢)、麥門冬(去心,五分)、五味子(二十粒)、炙甘草(七分),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加入附子(四分)。
將上述藥材煮成一帖藥。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紅棗,煎煮至剩下八分,溫服。
茯神湯:治療因勞心思慮過度損傷精神,導致頭暈眼花、心虛氣短、驚悸煩躁發熱。
茯神(去心)、炒酸棗仁(研磨)、人參、當歸(各一錢)、麥門冬(去心,八分)、五味子(十五粒)、芍藥、生地黃、川芎、陳皮、炒山梔仁、甘草(各六分)。
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下八分,溫服。
(東垣)門冬清肺飲:治療脾胃虛弱導致喘促、精神不佳,或有流鼻血、吐血等症狀,適合服用此方。
紫菀茸(一錢)、人參、黃耆、當歸、芍藥、麥門冬(各七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
將上述藥材煮成一帖藥。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下八分,飯後溫服。
寬中喜食無厭丸(一名寬中進食丸):滋養身體,使人食慾旺盛。
炒白朮、神麯、炒麥芽(用麵裹黃炒,各一兩)、半夏(炮製過)、豬苓(各七錢)、澤瀉、白茯苓、橘紅(各三錢)、草豆蔻(用濕麵裹煨)、砂仁、人參、乾薑、炙甘草(各三錢)、青皮、枳實(各一錢)、木香(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