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八 (6)
卷之八十八 (6)
1. 三關五色脈紋應病歌
小兒三歲內,虎口脈須參。
男左女右手,食指別三關。
無病紋難認,色隱淡紅黃。
色明應有患,青驚白是疳。
紫色為風襲,紅熱挾傷寒。
黑時中惡極,黃積主脾殃。
青黑驚為慢,紋多氣亂看。
內釣紋侵掌,危亡入命關。
三關指掌圖
一風關紋見易治,二氣關紋見病重,三命關紋見難治。
初關紋見紅赤為風熱,青紫為驚積,黑紫主凶,上二關者危,上三關者必死。初關紋見隱隱,認之不明者主慢驚。
寅關紋見淺青色,便青腹痛。深青色主驚悸。青黑色主驚搐內釣。淺紅色主內熱,或吐瀉不乳。紅赤主驚熱。深紫主煩躁驚哭。亂紋見主傷乳或吐瀉。
白話文:
孩子三岁以内,要仔细观察虎口脉象。男孩看左手,女孩看右手,从食指开始,按顺序分别对应三关。正常情况下,脉纹不易辨认,颜色呈现淡红或淡黄色。如果脉纹清晰可见,就表示孩子可能生病了。青色的脉纹代表惊吓,白色的脉纹代表疳积。紫色的脉纹代表风邪入侵,红色的脉纹代表发热或伤寒。黑色的脉纹代表病情严重,黄色的脉纹代表脾胃积滞。青黑色的脉纹代表惊吓导致的慢性病,脉纹多的代表气血混乱。如果脉纹深入掌心,预示着生命危险。
三关指掌图分别对应风关、气关和命关。风关纹明显容易治疗,气关纹明显病情严重,命关纹明显则难以治疗。
风关纹如果呈现红色或赤色,代表风热,青紫色代表惊吓或积滞,黑紫色代表凶兆。如果风关纹以上两关,预示着病情危重,如果风关纹以上三关,则必死无疑。如果风关纹隐约可见,难以辨认,代表慢性惊吓。
气关纹如果呈现浅青色,代表肚子痛,深青色代表惊悸,青黑色代表惊厥和内钓。浅红色代表内热,可能出现呕吐、腹泻或不爱吃奶。红赤代表惊热,深紫色代表烦躁、惊哭。气关纹如果呈现乱纹,代表伤乳或吐泻。
紅紋為熱輕,青紋定是驚。紫紋為變重,黑色命歸泉。黃色隱隱見,安寧無病延。有紋侵入掌,內吊病留連。凡透三關者,神仙應莫痊。
白話文:
這些文字是在描述手掌上的脈象和疾病的關係。
紅色的脈象表示病情較輕微;青色的脈象則代表患者可能受到驚嚇或恐懼影響;紫色的脈象意味著病情加重;而黑色的脈象則暗示著生命危機。如果出現了淡黃色的脈象,那麼這意味著患者的身體狀況良好且沒有疾病困擾。如果有任何脈象進入到手掌上,那代表著病症可能會持續存在並留下後遺症。最後,如果能夠穿透三個不同的脈位(即“三關”),即使是神明也無法治癒這種疾病。
2. 入門歌
五指梢頭冷,驚來不可安。
若逢中指熱,必定是傷寒。
中指獨自冷,麻豆證相參。
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細看。
白話文:
手指尖端冰冷,可能是受到驚嚇而感到不安。如果中指尖端發燒,可能表示有感冒或流感症狀。如果只有中指尖端冰冷,則可能與麻木和水腫有關。男性要查看左手,女性要看右手,必須仔細觀察。
3. 小兒壽夭相法
小兒初生叫聲連綿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啼聲散,不成人。啼聲深,不成人。臍小者不壽。通身軟弱如無骨者,不壽。汗血者,多厄不壽。兒小便凝如脂膏者,不成人。常搖手足者不成人。兒頭毛不周匝者不成人。兒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凡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
臏骨不成者,能立而死。踵骨不成者,能倨而死。身不收者死。股間無生肉者死。魚口者死。陰囊下白者死,赤者死。
白話文:
嬰兒出生時哭聲連綿不斷的,長壽。哭聲斷斷續續,急促的,短命。哭聲散亂無力的,活不了。哭聲低沉沙啞的,活不了。臍帶小的人短命。全身軟弱無力,像是沒有骨頭一樣的,短命。流汗帶血的,多災多難,短命。小便凝結成像油脂一樣的,活不了。經常搖動手腳的,活不了。頭髮沒有長滿頭頂的,活不了。出生時後腦勺沒有骨頭的,能說話就死了。手掌骨頭沒有長好的,能爬就死了。膝蓋骨沒有長好的,能站就死了。腳後跟骨頭沒有長好的,能坐就死了。身體不能蜷縮的,會死。大腿根部沒有肉的,會死。嘴巴像魚嘴一樣的,會死。陰囊下面發白的,會死,發紅的,也會死。
4. 小兒壽夭歌
身軟陽痿頭四破,臍小臍高肉不收。
發稀色脆短聲啼,遍體青筋俱不壽。
屍踵臏骨若不成,能倨能行能立死。
臍深色老性尊持,方是人家長命子。
白話文:
身體虛弱、陽痿、頭部受傷破裂;肚臍狹小或上移且肌肉無法緊實。頭髮稀疏、皮膚乾燥易裂、聲音嘶啞哭泣不斷;全身血管突出都不利於健康。腳跟和小腿骨骼脆弱不堪,能夠坐著、站著或者走路就可能死亡。肚臍深陷、皮膚鬆弛但性格沈穩有毅力,纔是家庭中的長壽之子。
5. 小兒相眼神法
小兒病證或有畏,若太衝有脈,神氣未脫,囟門未陷,看顏色三關未至黯點者,猶可著力。雖然,五臟六腑之精氣上注於目,望而知之,當先以目中神氣之全為驗。若目中神氣有者,必不死。目無神者必死。
白話文:
小孩生病時可能會害怕,但如果他的太衝穴(位於腳底)還有脈搏跳動、精神狀態還不錯、頭頂的囟門沒有凹陷下去、臉色看起來不暗沈的話,就表示病情尚在控制範圍內,可以繼續努力治療。然而,人體五臟六腑的精神和能量都集中在眼睛裡,只要看看眼神就能知道病情如何了。如果眼中的神采仍然存在,那麼病人就不會死亡;相反地,如果眼中已經失去了神采,那他一定會死去。
6. 五竅相通應證
心竅通於舌:心為臟,小腸為腑。心色赤,主夏三月。心味苦,心液汗,心主血,心聲言,心氣呵,有餘笑,不足憂。《千金》云:心氣實則笑不休,虛則悲不已。
肝竅通兩目:肝為臟,膽為腑。其色青,旺春三月,肝味酸,肝液浪,肝主筋,肝聲泣。肝氣噓,有餘怒,不足悲。《千金》:怒則實,悲則虛。
脾竅通唇口:脾為臟,胃為腑,其色黃,旺四季月,脾味甘,脾液涎,脾主肌肉,脾聲歌,脾氣呼,有餘腹滿,不足少氣。
肺竅通鼻孔:肺為臟,大腸為腑。其色白,旺秋三月,肺味辛,肺液涕,內主氣,外主皮毛。肺聲哭,肺氣哂,有餘喘,不足嘆息。
白話文:
心臟與舌頭相通:心臟是臟器,小腸是腑臟。心臟的顏色是紅色,主掌夏季的三個月。心臟的味道是苦,心臟的液體是汗,心臟主宰血液,心臟的聲音是言語,心臟的氣息是呵氣,心氣充足時會笑,心氣不足時會憂愁。《千金要方》記載:心氣充足則會不停地笑,心氣虛弱則會不停地悲傷。
肝臟與雙眼相通:肝臟是臟器,膽囊是腑臟。肝臟的顏色是青色,旺盛於春季的三個月,肝臟的味道是酸,肝臟的液體是淚,肝臟主宰筋脈,肝臟的聲音是哭泣。肝臟的氣息是嘆氣,肝氣充足時會發怒,肝氣不足時會悲傷。《千金要方》記載:發怒則肝氣充足,悲傷則肝氣虛弱。
脾臟與嘴唇和嘴巴相通:脾臟是臟器,胃是腑臟。脾臟的顏色是黃色,旺盛於四季的月份,脾臟的味道是甘甜,脾臟的液體是唾液,脾臟主宰肌肉,脾臟的聲音是唱歌,脾臟的氣息是呼氣,脾氣充足時會腹脹,脾氣不足時會氣短。
肺臟與鼻孔相通:肺臟是臟器,大腸是腑臟。肺臟的顏色是白色,旺盛於秋季的三個月,肺臟的味道是辛辣,肺臟的液體是鼻涕,肺臟內主宰呼吸,外主宰皮膚和毛髮。肺臟的聲音是哭泣,肺臟的氣息是咳嗽,肺氣充足時會喘不過氣,肺氣不足時會嘆息。
腎竅通兩耳:腎為臟,膀胱為腑。其色黑,旺冬三月,腎味鹹,腎液唾,腎主骨,腎聲呻,腎氣吹,有餘瀉泄,不足則厥逆。
白話文:
腎臟與耳朵相通:腎是臟器,而膀胱則是腑器官。它的顏色爲黑色,在冬季三個月最爲旺盛。鹹味的食物對腎臟有益,唾液是由腎臟產生的液體,腎臟主管骨骼,當腎臟出現問題時會發出“呻”的聲音,如果身體過於強壯則會導致腹瀉;反之,則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
7. 大喜後乳食變驚癇
喜屬心,大喜後乳食,則傷其心。錢氏曰:心主驚。驚是癇也。《素問》云: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孫真人云:傷陰則瀉,傷陽則驚。通真子云:喜後飲水,傷於三焦,多成喘急。
白話文:
當心情愉快時會影響到心臟,在過度開心的情況下吃東西或喝水可能會對心臟造成損傷。錢氏說:心臟負責控制驚嚇。驚嚇就是癲癇。《素問》裡提到:突然爆發的憤怒會傷害陰氣,而突然爆發的高興會傷害陽氣。孫真人說:傷害陰氣就會導致洩瀉,傷害陽氣就會引起驚恐。通真子說:在高興之後馬上喝水,會對三焦(即上、中、下焦)造成傷害,有時候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等症狀。
8. 大哭後乳食多成吐瀉
錢氏云:哭屬肺,大哭後乳食則傷肺,肺氣逆則作吐瀉,肺與大腸為表裡,故瀉也。
白話文:
哭泣屬於肺部活動,如果在大哭之後吃奶或進食就會損傷肺部。當肺氣上逆時會引起嘔吐和腹瀉,因為肺和大腸是互相關聯的,所以纔出現了腹瀉的情況。
9. 大飢後乳食多成腹痛
《千金》云:飢人急食多成腹痛。《修真秘》云:飢食過多成結積聚。又云:食不欲急,急則傷脾。扁鵲云:急食久成痞塊面黃。
白話文:
古人說:“餓了就急忙吃太多會造成腹部疼痛。” 《修真祕》也提到:“餓時吃得太多容易形成胃腸道阻塞和堆積。” 又有:“進餐不要著急,否則會損傷脾胃。” 扁鵲也曾經說過:“快速進食時間長了會導致胸悶、面色發黃。”
10. 大飽後飲水多成氣乏
《素問》云:飲多則肺布葉,是故氣逆而上奔也。故能生痰疾。《仙經》云:飽後迎風,多成暴厥不醒,如中風之狀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素問》說:“飲多則肺布葉,是故氣逆而上奔也。”意思是如果喝太多水或液體,會使肺部擴散水分到全身各處,因此造成氣往上衝動的情況,進而引發咳嗽、喘息等症狀。
另外,《仙經》又指出,“飽後迎風,多成暴厥不醒”,意即在吃太飽之後立刻吹冷風,容易導致突然昏倒且無法清醒的情況發生,這類型的病症看起來像是中風一般。
總結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易懂的道理——不要過度喝水和避免在吃得太飽時接觸寒冷空氣,以免引起身體不良反應。
11. 大驚後乳食嘔吐心痛
大驚後乳食則手少陰經受邪,多成心痛。《抱朴子》云:大驚乳食及飲水,氣節不通,或吐逆翻胃。《百端經》曰:驚後飲水,則傷心舌,多成不語也。
白話文:
受到極大的驚嚇之後再吃奶或是進食,會使手少陽三焦經脈受到邪氣入侵,容易造成心絞痛。《抱樸子》說:受到極大的驚嚇後喝奶、進食和喝水,可能會導致氣血循環不良,出現嘔吐或者反胃的情況。《百端經》提到:在受到驚嚇後立即喝水,會對心臟和舌頭造成損傷,長久下來可能形成不能說話的情形。
12. 當風乳兒或嗽吐腹膨
倉公曰:小兒迎風飲乳,風冷入肺,則令咳嗽。《寶鑑》云:風冷傷於乳,令兒成嘔吐,氣冷腹膨。又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傷肺則咳嗽。肺主氣,氣傷則腹脹。
白話文:
倉公說:小孩在有風的情況下喝奶,如果風冷進入了肺部,就會引起咳嗽。《寶鑒》裡提到:受到風冷影響的母乳會讓孩子出現嘔吐和腹部腫脅的情況。另外也有古籍記載:身體受凍或食用寒冷的食物會損傷肺部,而損傷肺部就容易引發咳嗽。因為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一旦受到損害,肚子也會因此變得脳脹。
13. 夜露乳兒多成嘔吐
《修真訣》云:夜露下乳兒,冷乳入喉不散,多成嘔逆。《寶鑑》云:天中餵乳,氣逆停胸,皆成嘔逆。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修真訣》說:如果在夜晚露水降下的時候哺乳,冷乳進入嬰兒的咽喉後不易消散,容易造成嘔吐和反胃的情況。而《寶鑒》則指出,在白天餵奶時,若空氣過於寒冷或潮溼,會導致氣血上逆、胸部阻塞,進而出現嘔吐和反胃的情形。
簡而言之,這段古文的意思是提醒母乳哺育者要注意環境溫度及時間,避免因冷風寒露等因素影響到孩子健康,引發嘔吐等症狀。因此,應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哺乳,確保孩子的身體健康。
14. 正食便乳成疳黃口臭
王氏云:正飧便乳,令兒口臭,牙中出血。通真子云:乳食並餐,令兒面黃口臭,又能生痰癖。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
王氏說:如果母親在吃飯時同時餵奶,會讓寶寶口腔有異味、牙齒流血。
通真子則指出:如果孩子在同一時間既喝奶又進食,可能會導致他們面色發黃和口腔異味,還可能引發痰癥。
簡而言之: 母乳餵養時應避免與用餐混在一起,以免影響孩子的健康。此外,小孩應該分開飲用牛奶或食物,以防出現不良反應。
15. 正汗便乳成心疳壯熱
葛洪云:汗者心之液,正汗便乳,則傷其心,心傷則液散,液散則皮膚燥,成心疳壯熱。
白話文:
葛洪說:“汗水是心臟所分泌出的液體。如果在正常情況下就流出了大量的汗水(即“正汗”),那麼就會對心臟造成損傷。一旦心臟受到損傷,它的液體就會分散流失,這樣一來皮膚和肌肉就會變得乾燥無力,最終形成心疳症狀並出現高燒不退。”
16. 食熱面乳兒多成龜胸
孫兆云:母食五辛,令兒龜胸。徐氏云:食熱面便乳兒,久必成龜胸。食酸鹹炙爆,乳兒成渴。
《聖惠方》云:乳母恣食五辛炙爆厚味,停積乳兒,致兒臟腑生熱,熱則煩躁,生渴不止。又云:兒食醬肉,渴飲水漿,則成渴痢。
白話文:
母親吃太多辛辣的食物,會導致孩子胸部像烏龜一樣扁平。徐氏說,母親吃熱麵,孩子就會容易得乳房炎,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扁平胸。母親吃酸、鹹、烤、炸的食物,孩子就會口渴。
《聖惠方》記載,乳母如果貪吃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食物停積在體內,會導致孩子內臟生熱,孩子就會煩躁、口渴不止。書中還說,孩子吃醬肉,喝水或米湯,就會得口渴和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