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六 (4)
卷之八十六 (4)
1. 論衰老
少壯既往,歲不我與。孔子曰: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蓋因馬念車,因車念蓋。未得之,慮得之;既得之,慮失之。趑趄囁嚅而未決,寤寐驚悸而不安。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兩腎中間,白膜之內,一點動氣,大如箸頭,鼓舞變化,開闔周身,薰蒸三焦,消化水穀,外御六淫,內當萬慮,晝夜無停,八面受攻。
由是神隨物化,氣逐神消,榮衛告衰,七竅反常,啼號無淚,笑如雨流,鼻不嚏而出涕,耳無聲而蟬鳴。吃食口乾,寐則涎溢。溲不利而自遺,便不通而或泄。由是真陰妄行,脈絡疏澀。晝則對人瞌睡,夜則獨臥惺惺。故使之導引,按摩以通徹滯固,漱津咽液以灌溉焦枯。若扣齒集神而不能斂念,一曝十寒,而徒延歲月。
白話文:
年輕力壯的時候就應該積極進取,時間不會等著人。孔子說,等到年老時,精氣神衰退了,就應該要謹慎小心。就像駕車的人,會先想到馬匹,再想到車子,最後才想到車篷。還沒得到就先想著要得到,得到了就擔心失去。猶豫不決,心中忐忑不安,夜裡也睡不好。人體在二十五歲時,精氣最旺盛,聚集在兩腎之間,白膜之內,有一個氣點,像筷子頭般大小,不斷運作變化,使全身器官運轉,溫暖三焦,消化食物,抵禦外邪,應付各種思慮,日夜不停,四面八方都可能受到傷害。
因此,隨著年老,精氣神衰退,氣血循環不暢,身體各機能減退,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例如哭泣不出眼淚,笑聲如同雨水般流淌,打噴嚏卻流鼻涕,耳朵沒有聲音卻像蟬鳴一樣。吃飯口乾舌燥,睡覺時口水卻流出來。小便不順暢甚至失禁,大便不通暢或腹瀉。這是因為真陰虛損,經絡阻塞。白天跟人說話就犯困,晚上獨自睡覺卻睡不著。因此,要透過導引、按摩來舒通阻塞,漱口吞嚥唾液滋潤乾燥的器官。如果只是咬著牙齒想要集中精神,卻無法控制思緒,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只會徒增歲月。
雖云老者非肉不飽,肥則生風;非帛不暖,暖則多淫。儌倖補藥者,如油盡剔燈,焰高而速滅。老子云:以其厚生,所以傷生也。況有明修禮貌,暗伏奸雄,萌櫱腐其腸胃,脂粉惑其清真,孤陽獨盛,水穀易消。自恃飲啖過人,恣造欺天之罪,宿緣既盡,惡報臨頭。其或厭妖沉酣,身居勤儉,志益貪婪,方聚龜毛之氈,忽作女子之夢。
宋齊丘《化書》云:慳貪者化為狗,暴勇者化為虎。雖然身未遷謝,業已成行矣。先賢詩云:克己工夫未肯加,吝驕封閉縮如蝸。試於靜夜深思省,剖破藩籬即大家。先賢戒曰: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隲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無窮之計。
白話文:
雖然說老人不食肉就會虛弱,但吃太多肥肉容易生風;不穿絲綢就會寒冷,但穿太多絲綢又容易縱慾。那些一味追求補藥的人,就像油盡燈枯一樣,雖然火焰一時高漲,但很快就會熄滅。老子說:用過度滋補的方法想要延長生命,反而會傷害生命。更何況有些人表面上修養禮貌,內心卻隱藏著奸詐狡猾的本性,貪圖享受,損害了自己的腸胃,沉迷於美色,迷失了本心,陽氣過盛,飲食消化過快。他們自以為比別人吃得多,喝得多,任意妄為,犯下了欺騙上天的罪過,福報耗盡,惡報臨頭。有些人表面上厭惡奢侈,生活儉樸,但內心貪婪,就像用龜毛製成的毯子,看似溫暖,卻不能抵禦寒冷,就像做了一個女人的夢,虛幻而空洞。
宋齊丘的《化書》說:吝嗇貪婪的人會變成狗,暴躁勇猛的人會變成虎。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轉世,但已經開始走上惡道的道路了。古人有詩云:你還沒有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慾,卻吝嗇、驕傲、封閉,就像蝸牛一樣縮著。試著在靜夜裡認真反省,打破心中的藩籬,就能成為真正的君子。古人告誡我們:積累金錢給子孫,子孫不一定能守住;積累書籍給子孫,子孫不一定能讀懂。不如將自己的德行積累在無形之中,這才是給子孫留下的無窮的財富。
龐居士詩云:北宅南莊不足誇,好兒好女眼前花。一朝身沒一丘土,又屬張三李四家。張紫陽詩云:人生須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方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妻財遺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更迷癡。蓋年老養生之道,不貴求其充,當以前賢破幻之詩洗滌胸中憂結,而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發,聲色不因循,滋味不耽嗜,神慮不邪思。無益之書莫讀,不急之務莫勞。
三綱五常現成規模,貧富安危且據見定。邵康節云: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須看半開時。又云: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後求良藥,孰若病前能自防。又詩云:慮少夢自少,言稀過亦稀。簾垂知日永,柳靜覺風微。但看花開謝,不言人是非。何須尋洞府,度世也應遲。
白話文:
人生無常,即使富貴榮華也終將逝去,留下的只有空虛。我們應該珍惜眼前人,不為名利所困,保持心態平和,過著簡樸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預防疾病,享受長壽。
龐居士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余亦有詩云:世人用盡機關,只為貪生怕死。我有安樂法門,直須顛倒於此。晉有祁孔賓夜間讀書,忽聞窗外云:祁孔賓,隱去來。修飾人間事,甚苦不堪偕。所得未毫銖,所喪如山崖。晁文元公《法藏碎金》云:眾所好者,虛名客氣,見利羨財。
予所好者,天機道眼,法要度門。又云:觀身無物,從幻化緣生;觀心無物,從顛倒想生。又云:身有安全敗壞者,事之報也,即世而可見;性有超升淪墜者,行之報也,異世而不知。譬如形聲之有影響,必然之理也。又云:人有疾苦,或多偶爾。非固所作,無如之何。歷觀紀化之軀,而有甚於此者,能推此理,足以自覺。
白話文:
龐居士說道:只希望讓所有擁有的東西都空出來,要謹慎,不要在原本沒有的東西上執著。我也有一首詩說道:世人費盡心機,只為了貪生怕死。我有一條通往安樂的法門,必須顛倒看待這些事。晉朝有位叫祁孔賓的人,夜晚讀書時,突然聽到窗外有人說:「祁孔賓啊,隱去那些世俗之事吧!修飾人間的種種事情,實在是苦不堪言。你所獲得的微不足道,所失去的卻如同懸崖峭壁。」晁文元公在《法藏碎金》中說:一般人所追求的,是虛名和客套,看到利益就眼紅,羨慕財富。
我所追求的,是天機和道眼,是法要和度門。我又說:觀察身體,它並無實體,是由幻化緣起而生;觀察心念,它也沒有實體,是由顛倒的妄想而生。我又說:身體有安全和敗壞,是行為的報應,可以現世看見;性靈有超升和淪墜,是行為的報應,是來世才見得到。這就像聲音的產生會帶來回聲一樣,是必然的道理。我又說:人會遇到疾苦,或多或少都是偶然。不是自己刻意造成的,也無可奈何。放眼觀看歷史上那些興衰變化的生命,還有比這更嚴重的,能夠推導出這個道理,足以自我覺悟。
又云:仕宦之間,暗觸禍機。衽席之上,密涉畏途。輪迴之中,枉入諸趣。古人云:心死形方活,心強身即亡。《金剛經》云:何降伏其心川。《老子頌》云:你喜我不喜,雁飛思塞北。鶯憶舊窠歸,秋月春花無限意,箇中只許自家知。虛淨天師云:靈臺皎潔似冰壺,只許元神裡面居。
若向此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虛。老子云:虛其心,實其腹。是皆融智慧,黜聰明,而宅天和,以卻百邪者也。豈比夫三千六百傍門小法,加之於萬境煎熬之心,而頭上安頭,又以金石草木剛烈之劑,餌之於喪津枯涸之體,而求補益哉?歷觀前人以不仁成家,以仁而保家者有之矣。如以不仁而得,復以不仁而守者,禍不旋踵也。
白話文:
仕途官場暗藏危機,枕邊也可能潛藏危險。輪迴轉世,容易誤入歧途。古人說,心死才能真正活著,心強則身體就會衰亡。《金剛經》說,如何降伏自己的心。《老子頌》說,你喜歡我不喜歡,大雁飛往塞北,黃鶯回到舊巢,秋月春花,無限情意,這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虛淨天師說,靈台清淨如冰壺,只容元神安居。若在此留下一物,一生便是不清虛。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這些都是融合智慧,摒棄聰明,安於天和,以避邪惡的方法。怎麼比得上三千六百種旁門左道,用於煎熬人心,頭上安頭,又用金石草木剛烈之藥,餵食於津液枯竭之體,妄求補益呢?歷觀前人,不仁之人可以成家,仁義之人也可以保家。但是,如果以不仁而得,再以不仁而守,禍患就會很快到來。
《晉書》傳云:石季龍僭稱帝號,發近郡男女十六萬,車十萬乘運土築華林園。揚州送黃鵠雛五,頸長一丈,聲聞十餘里,泛舟於玄武池。命子石宣祈于山川,因而遊獵,乘大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十有六軍戎卒十八萬,出自金明門。季龍從其後官升凌霄觀望之,嘆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宣所過三州十五郡,資儲靡有孑遺。
季龍覆命子石韜亦如之。出自幷州,遊於秦晉。宣素惡韜寵,是行也,嫉之彌甚。於是相圖之計起矣。俄而,宣使刺客殺於佛舍,又欲謀不軌。事發,季龍殺之。季龍既死,其後殲焉。
白話文:
石季龍自立為帝,徵集了附近郡縣的男女十六萬人,動用十萬輛車運土,修建豪華的華林園。揚州送來五隻黃鵠雛鳥,脖子長達一丈,鳴叫聲傳遍十幾里,被放到玄武池中。石季龍命兒子石宣到山川祈禱,隨後帶著他去打獵,乘坐豪華的車輦,掛著華麗的羽葆華蓋,插著天子的旗幟,率領著十八萬軍隊從金明門出發。石季龍站在官升凌霄觀望著,感嘆道:「我父子如此強盛,除了天崩地陷,還怕什麼?就安心享受兒孫繞膝的快樂吧。」石宣經過三州十五郡,搜刮民脂民膏,沒有留下任何財物。
石季龍後來又命兒子石韜也做同樣的事情。石韜從幷州出發,遊玩於秦晉之間。石宣本來就忌恨石韜得寵,這次更是加深了妒忌之心。於是,他開始暗中謀劃。不久後,石宣派刺客在佛舍將石韜殺害,還想要謀反。事情敗露後,石季龍將石宣處死。石季龍死後,後代很快就被滅亡了。
嗚呼!季龍之富貴而不足恃,而今之碌碌者十百之帑,又奚足以作威福而造業因哉?余雖枯槁幽棲,而衣冠出處未嘗用餿餡故事,以孔子之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故托佛以言性耳。佛云:一切山河大地皆從如來性流出,然則佛之一字乃一切有情之覺,靈也。實為大羅空劫先天之祖氣,即元始天尊是也。
人人皆抱此靈而不自覺,故佛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以不覺,故名曰眾生;以覺,故名曰佛。今之地獄變相,乃唐太宗以入冥境界,命宰相閻立本圖畫以示人。余少年滑稽之時,未嘗不在笑淡之下。一日在外,因病困極,恍惚所見,與吾家骨肉所夢同日境界因緣無有少異,遂絕口不敢戲謔。後讀史傳語錄文字,始知近代以來王公卿士於佛書中獲大安樂者不可枚舉。
白話文:
嗚呼!季龍的富貴並不足以依靠,而現在這些庸庸碌碌的人,就算擁有千百萬的財富,又怎麼能憑藉此來作威作福,創造業因呢?我雖然生活困苦,隱居在幽僻的地方,但我的言行舉止始終保持著儒家的風範,從未沾染市儈之氣,因為孔子教導我們要遵循天道,而天道是不可言喻的。所以,我借佛陀的言論來談論人的本性。
佛陀說: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從如來的本性流出的,那麼「佛」這個字就代表了一切有情眾生的覺悟和靈性。它實際上是宇宙初始的先天祖氣,也就是元始天尊。
每個人都擁抱著這份靈性卻不自知,所以佛經說: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因為不覺悟,所以叫做眾生;因為覺悟,所以叫做佛。現在的地獄變相圖,是唐太宗進入冥界後,命令宰相閻立本繪製的,用來警示世人。我年輕時喜歡玩世不恭,從未把它當回事,甚至嘲笑它。但有一天,我外出時病倒了,昏昏沉沉中看到了景象,竟然和我的家人夢到的景象完全一樣,從此我再也不敢戲謔了。後來我閱讀史書典籍和語錄,才知道近代以來,很多王公貴族和士大夫從佛經中獲得了巨大的安樂,數不勝數。
故韓昌黎排之至甚,而終得法於大乘;歐陽文忠公惡之如讎敵,而又號為六一居士。豈非自有所得而翻然而改者歟?悲夫!世人不明佛心而溺於佛事,故粱武帝之禍,侯景至而不知;秦始皇欲仙,徐福去而不返。況夫瑣瑣勝事,而能勝其業障乎?夫業障之心,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念念遷謝。
晝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脈行三寸,元氣周身,脈行八百一十丈,寒來暑往之誘,物迷神明流之遠矣。養生之士以此為主,則是認賊為子,豈不謬哉?故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也。昔有二人就余以辯生死事大者。
白話文:
因此韓愈極力排斥佛教,最終卻從大乘佛法中得到啟發;歐陽修對佛教深惡痛絕,卻又自號六一居士。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有所領悟而幡然悔改嗎?可悲啊!世人不明佛法真諦,卻沉迷於佛事,所以梁武帝才會招致滅亡,侯景入侵也毫無察覺;秦始皇一心求仙,徐福遠走卻一去不返。況且那些瑣碎的佛事,又怎能勝過業障呢?業障之心,將酒當漿,以妄為常,念念不停地遷移變化。
人一天一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每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三寸,元氣周流全身,脈搏共跳動八百一十丈,寒暑交替的誘惑,足以迷惑人心,令人迷失本性。那些以養生為目的的人,將此作為根本,這不正是認賊作子嗎?豈不謬誤?因此岐伯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易經》也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過去曾有兩人向我辯論生死大事。
一曰:人之有生也,賦性於天,養命於地,百年之身,仁義而已。及其終也,清魂歸天,濁魄歸地,夫復何疑?一曰:人之生也,以生為我,以得為強,以妄為常;蟲穢之倉,愁慮之囊;或為之讓,或為之攘,均為之孳孳。一名殘忍,一名忠良。拘之則心目外寇,縱之則血氣內戕。
欲持其要,莫知所長。業識茫茫,一息不來,烏知其何往?余各以一詩遺之,其一曰:原始要終理不訛,四非莊敬怕蹉跎。平生不踐中庸地,一曲陽關沒奈何。其二曰:超凡一句絕商量,說破教君笑斷腸。一切順為生死事,莫令厭戀作心王。有人能如此,便見養生主也。大抵桑榆之景,勞逸不同,蓋勞心者甚於勞力者耳。
白話文:
人天生就具有天賦的本性,靠著地球上的資源生存,活著的這百年時間,最重要的就是仁義。人死後,清澈的靈魂回到天界,濁重的魂魄歸於大地,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人生在世,以自身利益為中心,以得到更多為目標,以胡思亂想為常態。就像一個充滿蟲子和污穢的倉庫,一個裝滿憂愁煩惱的袋子;有人為此退讓,有人為此爭搶,都只是為了不停地追求。有人因此變得殘忍,有人因此變得忠良。壓抑它,就會讓心眼成為外來的敵人;放縱它,就會讓血氣從內部傷害自己。
想要抓住生命的關鍵,卻不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知識浩瀚無垠,生命只有一息尚存,又怎麼知道死後會去往何處呢?我分別留下了兩首詩給你們,第一首是:
「原始要終,道理不變,四種美德,莊敬不懈,怕時間流逝。一生不踐行中庸之道,只能唱著陽關曲,無奈地離去。」
第二首是:
「超越凡俗的一句話,絕不虛假,說破了,會讓你笑斷腸。一切順其自然,才是生死大事,不要讓厭惡和留戀成為心靈的主宰。」
如果有人能做到這點,就能理解養生的真諦了。總之,人生的暮年,勞逸的程度不同,因為用心勞神遠比用力勞動更為辛苦。
善為心主者,勞亦如是,逸亦如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也。人生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六十者當閉固勿泄也,如不能持者,一月一次施泄。過此皆常情也,不足為法。凡肥盛強厚者,自壯至老,衣食與藥,並用疏爽。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果宜棗柿藕,菜宜韭與蘿菔。
飲食飢時先進熱物,然後並宜溫涼及時,勿恣食黏滑燒炙煎爆辛辣燥熱之味,防有內郁風痰,外發癰疽之證。雖清瘦而素稟強實兼有痰證者,與此同法。清癯虛弱者,自壯至老,衣服與藥皆宜溫厚。性寒傷胃,腥膻鱠炙生冷油膩並宜少食。如肥而素稟滑泄虛寒易感者,與此同法。
其餘扶衰潤槁之方各類於後。
白話文:
照顧好心臟,勞逸都需要適度,就像魚喝水一樣,冷暖自知。人到五十歲,精力開始衰退,應每二十天一次排泄。六十歲後則應閉固,避免排泄,若無法做到,則每月排泄一次。超過這個年齡,就都是自然規律,不必強求。身材肥胖、強壯的人,從壯年到老年,衣食和藥物都要清淡,即使吃肉也要適量,不要超過食氣。水果宜吃棗、柿、藕,蔬菜宜吃韭菜和蘿蔔。
飲食方面,飢餓時先吃熱的食物,之後宜吃溫涼的食物,並注意時令。不要過度食用黏滑、燒烤、煎炸、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出現內郁風痰、外發癰疽等症狀。即使清瘦但素體強壯、有痰證的人,也應遵循此法。清瘦虛弱的人,從壯年到老年,衣食和藥物都要溫厚。性寒傷胃,腥膻、生冷、油膩的食物都要少吃。如果肥胖但素體滑泄虛寒、容易感冒的人,也應遵循此法。
其他扶衰潤槁的方劑,詳見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