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4)

1. 論枳朮丸

上通和勻了,入白麵八錢重,水調得法,慢火調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人盛者十丸。五更空心用陳皮湯下。不欲通者津下。但知所積物,取本汁冷下。停食飽悶,枳殼湯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嚥下即止。婦人血氣痛,當歸湯下。赤痢冷,甘草湯下。白痢冷,乾薑湯下。

心動,石菖蒲湯下。諸氣痛,生薑陳皮湯下。小腸氣,茴香酒下。若欲推蕩積滯,熱薑湯下。仍加數丸,未利再服,利多不止,飲冷水一二口即止利。此藥得熱即行,得冷即止。小兒疳積,量大小,飲湯下。妊娠勿服。

快活丸,治宿食不消,致傷脾胃。

大黃(生用),檳榔,陳皮(各二兩),青皮(二兩半),三稜(醋煮),蘿蔔子(炒),香附子(制),蓬朮(各四兩),黑牽牛(半斤),麥芽(半斤,用巴豆三錢同炒黃色去巴豆)

上為細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淡薑湯下。

感應丸,治宿食積滯,腹痛,胸膈痞悶。(方見積利門。)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混合,加入八錢重的白麵粉,用水調成適當的濃稠度,用小火煮成糊狀,然後搓成小米大小的藥丸。一般每次服用五到七顆,身體強壯的人可以服用十顆。在清晨五更時空腹用陳皮湯送服。如果不想藥性太通暢,可以單純用唾液送服。只要了解積滯的是什麼,就用該物質的原汁冷服。如果是因停食導致飽脹悶痛,用枳殼湯送服。如果因為吃東西而嘔吐不止,用唾液嚥下藥丸即可停止。婦女血氣疼痛,用當歸湯送服。赤痢屬寒,用甘草湯送服。白痢屬寒,用乾薑湯送服。

心悸動,用石菖蒲湯送服。各種氣痛,用生薑陳皮湯送服。小腸氣,用茴香酒送服。如果想加強藥效以清除積滯,用熱薑湯送服,並可多服幾顆,若服用後未產生腹瀉,可再次服用。如果腹瀉不止,喝一兩口冷水就能止瀉。這個藥的特性是遇熱則藥效發揮,遇冷則藥效停止。小孩的疳積病,根據年齡大小,用開水送服。孕婦不可服用。

快活丸,治療宿食積滯不消化,導致脾胃受損。

使用生大黃、檳榔、陳皮各二兩,青皮二兩半,醋煮三稜、炒蘿蔔子、製香附子、蓬朮各四兩,黑牽牛半斤,炒麥芽半斤(與巴豆三錢同炒至黃色後去除巴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滴水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顆,飯前用淡薑湯送服。

感應丸,治療宿食積滯、腹痛、胸膈痞悶。(藥方內容見於瀉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