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五 (6)

1. 治懷胎慣墮之病

凡婦人懷胎二三個月,慣要墮落,名曰小產。此蓋由體弱氣血兩虛,臟腑火多,血分受熱,以致然也。醫家又謂安胎多用艾附、砂仁熱補,尤增禍患而速墮矣。殊不知血氣清和,無火煎爍,則胎自安而固。氣虛則提不住,血熱則溢妄行,欲其不墮,得乎?香附雖云快氣開鬱,多用則損正氣;砂仁快脾氣,多用亦耗真氣。況香燥之性,氣血兩傷,求以安胎,適又損胎而反墮也。

今惟千金保孕丸、泰山磐石散二方,能奪化工之妙,百發百效,萬無一失。甫故表而出之,以為好生君子共知也。

千金保孕丸,治婦人有孕,慣要小產,服此則免墮胎之患。

杜仲(四兩,同糯米炒斷絲),川續斷(酒洗,二兩)

上為末,山藥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五丸,空心米飲下。忌酒醋,戒惱怒。

泰山磐石方,治婦人氣血兩虛,身體素弱,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脾胃少食,四肢倦息,素有墜胎之患。此方平和,兼補氣血。脾胃覺有熱者,倍加黃芩,少用砂仁;覺胃弱者,多加砂仁,少用黃芩。更宜戒欲惱,遠酒酸辛熱之味,永保無墮。

人參黃耆(各二錢),白朮,炙甘草(五分),當歸(一錢),川芎白芍藥,熟地黃(各八分),續斷(一錢),糯米(一操),黃芩(一錢),砂仁(五分),

上水鍾半,煎七分,食遠服。但覺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後方無慮也。

2. 產前餘論

妊娠之婦,大宜寡欲為先。其於婦人,或未諳此。然則男子亦有所不諳者,豈不愚哉!至於壞妊,猶有房事,殊不知情欲一動,血氣皆燔,臟腑皆為之不寧,胎息因之而弗安者矣。不特此也,寡欲二字,義甚擴充。凡所謂起居食息、七情六淫,一有遇觸冒,則火隨之而燔,俱是欲也,寧不皆寡而節合於中乎!故妊娠但當清熱養血為主,藥以四物湯白朮、條芩。其有雜證,用此增減治之。

以至臨產之月,不宜登高涉險,貪睡懷憂,須要時常行步,以運動之,庶得血氣暢通而產自易也。殆夫生產之難者,皆由妊婦未嘗預聞講說生育道理,不能臨事無眩,至期愴惶,用力失宜,因有難產之患矣。是故有機生者,則先露手;有逆產者,則先露足;有坐生者,則先露臀。

此皆用力太早之過。當夫臍腹疼痛之初,兒身才轉而未順,用力一逼,遂至橫逆。若正產時,子如夢覺,自能翻身,坼胞求路,則隨漿水而下,此易產之常道也。若或胎息體弱,猶如夢寐未醒,轉頭遲滯,不能隨漿而出。漿水既涸,則子宮乾澀,汙血閉塞道路,子無所從,以致不順。

當產之際,漿水下久,而猶不就分解者,急服催生之藥遂之。慎不可驚慌喧嚷,只用歷練老成經慣婦人一二扶持,不可急遽便欲為生,莽撞下手,因而傷早,觸逆胎元,甚至子母傾危,職皆由於此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3. 臨產須知

(一十四條)

一、臨產宜擇年高得當穩婆,及純謹婦人一二扶持,凡閒雜一應外來之婦、喪服穢濁之人,預宜杜絕,勿令觸犯胎氣,致產不利。產後客氣犯小兒,亦主為害。

一、妊娠月滿,不可占卜問神,巫覡之徒,哄嚇謀利,妄稱凶險不順等辭,何如禱神𤟍,保產婦?聞之憂疑恐懼。夫惟憂慮則氣結,氣結則滯而不順,必至於難產。如犯此類,宜服達生散,以順其氣。方覺腹痛,不可便欲為生,懷疑巫說,驚動太早,則舉家霍亂,致產不利有之。

一、臨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一二日,或三五日,胎水已來,腹痛不密者,名曰弄胎,非當產也。又有一月前,忽然腹痛,如欲便生,卻不產者,名曰試月,非當產也。凡腹痛,胎水來與不來,俱不妨事,但當寬心候時。若果當生,痛極不已,胎孕偏陷,腰間重脹,穀道挺迸,漿水淋下,其兒遂生。此乃正產,自有其時,如瓜熟蒂懸、果熟自落之類。

一、初覺腹痛,而腰不甚痛者,未產也,且須熟忍行動,不能行者可憑物而立,行得又行。

一、將產之時,產婦痛甚,不肯舒身,行動固執,曲腰睡臥,胎元轉動,尋到生門,已被遮閉,如此再三,胎已無力,決至難產。

一、初覺微痛,且當任意坐臥,勉要飲食,毋致臨產乏力。

一、產初覺欲生,便須惜力調養,不可用力妄施,兒身方轉,竟被用力一逼,令兒錯路,以致橫逆。須待臨至產門,用力一逼,兒則下生,此所以當其用力也。若時候未到,用力徒然。

一、凡臨產如覺心中煩悶,可用白蜜一匙,熱水調服。

一、未產之先,或煩渴欲飲水者,只可與米飲綠豆湯為佳。

一、將產婦如覺飢餓,可吃稠軟白粥,勿令飢渴,以乏氣力,不可食硬飯、滋粽難化之物。產時用力太乏,脾虛不能消磨,產後恐成傷食之病。

一、產後或服催生符法,宜以溫酒、溫水服之,不可服涼水,況血得寒則凝,血一凝則胎滯不利,反致難產。

一、產婦臨月,不可洗頭,以免橫生逆產。

一、產婦臨時胞漿未下,但只穩守無妨。胞漿破後一二時辰不生,便宜急服催生之藥。夫胞漿乃胞內養兒之水也,兒既坼胞,其水即來,胎亦隨下,此為易產。若胎元無力,轉頭遲慢,漿水下盡,即汙血閉塞門戶,令子無路可通,故難產也。宜用催生丹滑石散益母丸之類,逐去惡血,開滑子官,庶乎易矣。

一、凡臨產,房中不得喧嚷驚慌,宜閉戶,靜以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