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東垣)藿香安胃散,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快。

藿香,丁香,人參(各一錢五分),橘紅(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七分,和渣溫服。

溫胃湯,治服寒藥過多,以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人參,黃耆,陳皮,厚朴(薑製),砂仁,益智仁,甘草(炙。各五分),白豆蔻,乾薑,澤瀉,薑黃(各四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溫和渣服。

四君子湯,理脾胃之主藥,補虛進食,此其人之本歟!

人參,白朮(土炒),白茯苓,甘草(炙)

上各等分,每服五錢,水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拔萃方》加陳皮一味,名異功散,快脾利氣最妙。

六君子湯,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用此最當。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陳皮,半夏(薑製)

上各等分,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一枚,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治中湯,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

人參,白朮(炒。各一錢),甘草(炙),乾薑(炮),青皮,陳皮(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棗煎七分服。如嘔甚,加半夏、丁香,名丁香溫中湯。

理中湯,治脾胃虛寒,或痛不思飲食。惡冷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煎。(名附子理中湯,方見傷寒門內。)

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炙),山藥(炒),白扁豆(炒。各一斤),蓮子(去皮心),砂仁,薏苡仁(炒),桔梗(炒。各半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服,或飲湯亦可。

(《三因》)養胃湯,治脾胃虛寒,嘔逆噁心,腹脅脹疼,腸鳴泄瀉,或有外感寒熱如瘧,骨節煩疼,並皆治之。

藿香,厚朴(炒),半夏(制),茯苓(各錢半),草果仁,陳皮,人參,附子(制三片),白朮(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一盞,食遠服。

(《千金》)大養胃丸,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塞氣噎,翻胃吐食,常服養脾壯氣,多進飲食。

人參,白朮(炒),白萹豆(炒),陳皮,三稜(炮),砂仁(炒),甘草(炙),肉豆蔻(麵包煨),莪朮(炒),茴香(炒),良薑,茯苓,益智仁,胡椒,木香,藿香,薏苡仁(炒),紅豆,丁香,山藥(炒),枳殼(麩炒),神麯(炒),麥芽(炒),桔梗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遠細嚼白湯或酒下。

(《三因》)補脾湯,治脾胃虛寒,泄瀉腹滿,氣逆嘔吐,飲食不消。

人參,茯苓,陳皮,厚朴(炒),白朮(各八分),甘草(炙),乾薑(炮),草果,麥芽(炒。各五分),

白話文:

藥方

藿香安胃散: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弱,導致沒有食慾、想吐、不舒服的。 藥材:藿香、丁香、人參(各一錢五分),橘皮(五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一片生薑煎到剩七分,連藥渣一起溫熱服用。

溫胃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服用太多寒涼藥物,導致脾胃虛弱、胃脘疼痛的。 藥材:人參、黃耆、陳皮、厚朴(用薑炮製過)、砂仁、益智仁、甘草(烤過。各五分),白豆蔻、乾薑、澤瀉、薑黃(各四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到剩半碗,連藥渣一起溫熱服用。

四君子湯: 這個方子是調理脾胃的主要方藥,能補虛、增進食慾,是人體根本的藥方! 藥材:人參、白朮(用土炒過)、茯苓、甘草(烤過。各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各取相同份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半水,加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煎到剩七分,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拔萃方》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了陳皮,稱為異功散,能更快地健脾、理氣。

六君子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不和,導致沒有食慾,上部燥熱、下部寒冷,不能服用熱藥的人,這個方子最適合。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用薑炮製過。各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各取相同份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半水,加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煎到剩八分,溫熱服用。

治中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不和,導致嘔吐、腹瀉、胸腹脹滿、腹部虛痞等症狀。 藥材:人參、白朮(炒過。各一錢),甘草(烤過)、乾薑(炮製過)、青皮、陳皮(各五分)。 用法:用一碗半水,加生薑、紅棗煎到剩七分服用。如果嘔吐很嚴重,可以加半夏、丁香,稱為丁香溫中湯。

理中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寒,或因為虛寒導致疼痛、沒有食慾。如果怕冷非常嚴重,可以加一到兩片熟附子一起煎。(加熟附子的稱為附子理中湯,方子在《傷寒論》裡面。)

參苓白朮散: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弱,導致沒有食慾、嘔吐腹瀉,或是大病後用來調養脾胃的。 藥材:人參、白朮(炒過)、茯苓、甘草(烤過)、山藥(炒過)、白扁豆(炒過。各一斤),蓮子(去皮去心)、砂仁、薏苡仁(炒過)、桔梗(炒過。各半斤)。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紅棗湯調服,或用開水送服也可以。

養胃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寒,導致想吐、噁心、腹部和兩脅脹痛、腸鳴腹瀉,或是有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怕冷像瘧疾一樣,關節疼痛等,都可以用這個方子。 藥材:藿香、厚朴(炒過)、半夏(炮製過)、茯苓(各一錢半),草果仁、陳皮、人參、附子(炮製過三片)、白朮(炒過。各一錢),甘草(烤過,五分)。 用法:用兩碗水,加三片生薑、兩顆紅棗,煎到剩一碗,在吃飯前服用。

大養胃丸: 這個藥丸是治療脾胃虛弱,體內停滯寒氣、有痰飲,導致胸膈堵塞、打嗝、吐出食物。經常服用能滋養脾胃、強健脾氣,增加食慾。 藥材:人參、白朮(炒過)、白扁豆(炒過)、陳皮、三稜(炮製過)、砂仁(炒過)、甘草(烤過)、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莪朮(炒過)、茴香(炒過)、良薑、茯苓、益智仁、胡椒、木香、藿香、薏苡仁(炒過)、紅豆、丁香、山藥(炒過)、枳殼(用麩炒過)、神麯(炒過)、麥芽(炒過)、桔梗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丸,在飯後慢慢咀嚼,用白開水或酒送服。

補脾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寒,導致腹瀉、腹脹、氣逆嘔吐、消化不良。 藥材:人參、茯苓、陳皮、厚朴(炒過)、白朮(各八分),甘草(烤過)、乾薑(炮製過)、草果、麥芽(炒過。各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