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4)
卷之二十三 (4)
1. 飲食所傷論
陰陽應象論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痹論曰:陰氣者,靜則神臟,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
飲者,無形之氣也。(飲亦不可謂無形也,傷飲者當利小便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脾,病則為喘咳,為腫滿,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水,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腫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也。
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食亦不必謂血也,消導之使不停也。)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利腸澼,當審寒熱輕重而治之。輕則內消,(枳朮丸、保和丸之類是也。)重則陰下,(感應丸、集香丸之類是也。
)如傷寒物者,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陳皮、麥芽、黃連、大黃之類上之。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劑則反傷脾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太過,故脾胃復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
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八。凡毒治病,不可過之。此聖人之深戒也。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說:水穀的寒熱之性,如果感受不當,就會傷害人體的六腑。《痹論》說:陰氣如果靜止,就會滋養神臟;如果躁動,就會消散殆盡。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到傷害。這些話都是籠統地說的。應該把它們分成兩種情況來說:一是飲,二是食。
飲,指的是無形的水氣。(其實飲也不能說是完全無形的,處理飲造成的傷害應該利小便。)如果大量飲水,就會導致氣機上逆;如果喝了寒冷的飲料,就會傷害脾臟,導致喘咳、腫脹、水瀉等疾病。情況輕微的,應該用發汗和利小便的方法,使上下的濕氣分散消除,可以用解酲湯、五苓散,或使用生薑、半夏、枳實、白朮等藥材。如果情況嚴重,出現水腫脹滿,就應該使用芫花、大戟、甘遂、牽牛等藥材來通利二便。這些是治療飲傷的方法。
食,指的是有形的食物。(其實食也不一定就是血,應該是使食物消化運行不停留。)《生氣通天論》說:如果吃得太飽,筋脈就會鬆弛,腸道會發生腸澼,甚至導致痔瘡。又說:飲食傷害了太陰和厥陰經,如果寸口的脈搏比人迎的脈搏大兩三倍,就可能出現嘔吐、胸腹痞滿或腹瀉等症狀。這時應該仔細判斷寒熱的輕重來進行治療。輕微的可以內服消食的藥物(如枳朮丸、保和丸等);嚴重則要用攻下之法(如感應丸、集香丸等)。
如果吃壞了寒性的食物,可以用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等藥材來治療;如果吃壞了熱性的食物,就應該用枳實、白朮、青皮、陳皮、麥芽、黃連、大黃等藥材來治療。有時候也適合用催吐的方法,《陰陽應象論》說:在上部的疾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可以使用瓜蒂散之類的藥物。但是催吐藥的劑量不宜過大,過大反而會傷害脾胃。因為本來就因為飲食而傷了脾胃,如果再過度使用藥物,就會使脾胃再次受損,氣機無法運化食物,反而更難消化,導致身體逐漸虛弱。
所以《五常政大論》說:用大毒性的藥物治病,可以去除十分之六的病邪;用小毒性的藥物治病,可以去除十分之八的病邪。凡是用毒藥治病,都不能過量。這是聖人深切的告誡。
2. 飲食所傷當審寒熱虛實治之
治飲食傷,當問病人從來稟氣盛衰,所傷寒物熱物,是喜食之耶,不可頓服破氣之藥;若乘飲困而傷之耶,當益胃氣;或為人所勉勸強食之,宜損血而益氣也。(損血益氣,則消導之而助脾胃之氣。)診其脈候,傷在何臟,可與對病之藥,豈可妄瀉天真生氣以輕喪身乎?
且如先食熱物而不傷,繼之以寒物,因後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傷者,當問熱食寒食孰多孰少,斟酌與藥,無不當矣。譬如傷熱物二分,寒物一分,則當用寒藥二分,熱藥一分,相合而與之,則榮衛之氣必得周流。更有或先飲酒而後傷寒冷之食,及傷熱食冷水,如此不等,皆當驗其節次所傷之物,約量寒熱之劑,對證與之,無不取效。
白話文:
治療因飲食造成的損傷,應該先詢問病人原本的體質是強壯還是虛弱,以及這次受傷是因為吃了寒涼的食物還是燥熱的食物,這些食物是他平時就喜歡吃的嗎?不可以馬上就使用會損耗元氣的藥物。如果是因為喝醉後吃壞肚子,應該要補養胃氣;如果是因為被別人勸說勉強吃下的,則應該補氣並減少血液的損耗(減少血液損耗並補氣,就可以幫助消化,並增強脾胃的機能)。
診斷時要檢查脈象,判斷損傷在哪個臟腑,然後給予對應的藥物,怎麼可以胡亂地耗損身體的元氣,而輕易地傷害身體呢?
例如,如果病人先吃了燥熱的食物沒有問題,接著又吃了寒冷的食物,因為後吃的食物導致之前吃的食物也無法消化而造成損傷,就應該詢問病人熱食和寒食哪樣吃得多,然後斟酌用藥,這樣才不會出錯。比如,如果熱食吃了兩份,寒食吃了一份,就應該使用寒性藥物兩份,溫性藥物一份,混合後給病人服用,這樣才能使身體的氣血順暢運行。
還有,像是先喝酒,然後又吃了寒涼的食物,或是先吃熱食又喝冷水,像這種情況各不相同,都應該詳細了解受傷的先後順序,以及吃了什麼東西,然後評估寒熱藥物的劑量,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治療。